黄鹤楼文学
 
首页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侠 • 仙侠
都市 • 言情
历史 • 军事
游戏 • 竞技
科幻 • 灵异
搜索:
 
您当前所在位置:黄鹤楼文学>>大明神探1546

第二百九十四章 皇帝与太子,最亲密的敌人


简体手机版  繁体手机版
更新时间:2025-06-17  作者:兴霸天
 
“儿啊……”

慈仁宫的沉香已换了三遍,仍压不住那股苦涩的药味。

蒋太后倚在引枕上,枯瘦的手指轻抚过朱厚熜的肩头,声音像一缕将散的烟:“老身怕是熬不过今冬了……”

朱厚熜眼眶大红,猛地攥紧母亲的手:“娘!别……千万别说这话……孩儿已命龙虎山天师设坛祈福……”

“傻孩子!那不成的!”

蒋太后轻笑着摇了摇头,眼中有着不舍,但更多的还是安定:“你如今子嗣众多,于国于民都有大功,娘也不担心了,只是……”

顿了顿,她还是开口道:“储位空悬,非社稷之福,老身只盼闭眼前,能见着你把太子定下……咳咳咳!”

话未说完,又是一阵剧咳。

朱厚熜慌忙将母亲揽入怀中,轻抚后背,替她顺气。

“呼……呼……”

蒋太后已经提前一步,屏退了下人,此时说话也无顾虑:“我儿,你跟娘说,何以迟迟不愿立太子啊?”

朱厚熜有些赧然,但他对于臣子诸多手段,唯独对于这位母亲不会有丝毫隐瞒:“儿子还年轻,春秋鼎盛,确实不愿早立储君……”

当年他一个儿子都没有时,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生怕自己也绝了嗣,步上正德帝的后尘,大明天子的位置又要交到别的朱家旁系手中。

可当他有了儿子后,且不止一个儿子时,情况又不一样了。

自古以来,皇帝与太子的竞争,就是皇权排他性与继承必要性的冲突。

二者的关系,呈现出一种“最亲密的敌人”的特质。

权力层面是天然对立,以致于防范、打压甚至杀戮。

情感层面又多多少少存在着父子温情,再渐渐被权力异化。

天家自古无亲情。

便是千古一帝都避免不了。

甚至于,越是有能耐的皇帝,对于太子提防越甚。

因为没有其他挑战了。

皇权牢牢掌控在手里,臣子是难以越权的,唯独太子能够威胁。

朱厚熜也是这样的想法。

当子嗣多了,不再有武宗绝嗣的风险,对于立下太子,他顿时心怀抵触。

每个请命立储的臣子,都被他记在心里。

搪塞的理由起初很简单。

如今所生的都是庶出,皇后未有嫡出的皇子,你们就这么急不可耐地请求立储,是何居心?

可实际上,张皇后自从当年流产,此后一直没有怀孕,恐怕已是难以得子。

朱厚熜对此心知肚明,留宿张皇后宫内的时间又少,如何能有嫡子?

起初臣子被唬住,但渐渐的也发现不对劲,又有老臣上书请命。

依旧不应。

历史上的陶仲文敬献“二龙不相见”之策,或许也不是挑拨父子关系,而是揣摩嘉靖的所思所想,有意迎合。

知子莫若母,蒋太后其实也清楚儿子所想,却有所忧虑:“我儿如此为之,难免让诸多皇子心生遐想,彼此争斗啊!”

朱厚熜默然。

争一争,其实也不见得是坏事,总比一条心跟他斗好……

蒋太后却接受不了:“那都是我的乖孙啊,他们聚在身边,皇祖母皇祖母得叫着,老身岂能忍心看到他们来日兄弟阋墙,自相残杀?咳咳咳!咳咳咳!”

说罢,又剧烈咳嗽起来。

“娘莫急!莫急!儿子这就下旨!这就……”

朱厚熜勃然变色,赶忙扶住母亲,连声道。

太后却摇头,颤巍巍指向神龛。

朱厚熜会意,先将她扶着躺下,再去亲自捧来那尊礼佛三十年的白玉观音。

“老身不要你仓促决定……”

蒋太后轻轻摸了摸观音像,放在儿子掌心:“只要我儿答应,在老身走后,好好看看这几个孩子,莫要做出手足相残之事,老身方能瞑目!”

“好!好!”

朱厚熜忙不迭地答应下来。

蒋太后缓缓闭上眼睛:“老身累了,你去吧!”

“是!孩儿告退!”

朱厚熜亲手帮母亲盖好被子,放轻脚步,退了出去。

待得宫内空无一人,蒋太后重新睁开眼睛。

帐顶金凤在烛火中明灭不定,她的手指攥紧被褥,望向窗外那轮将圆的月。

轻轻叹息。

活的时候,稍加逼迫,是能让朱厚熜乖乖立下太子的。

之所以不那么办,正是因为一旦那般为之,太子的下场,绝对不会好。

“老身能做的也不多啊……”

她对着空气呢喃:“唯有在九泉之下,多保佑这群孩子几分了!”

更漏滴答,盖过一声几不可闻的啜泣。

与此同时。

朱厚熜走出慈仁宫,眼神瞬间变得凌厉起来。

他其实清楚,蒋太后方才的那番话语,出发点是祖母疼爱孙子。

不愿意见到一群皇孙们,未来因争夺皇位而自相残杀。

但疑心病还是上来了。

总觉得有人从中作祟,推波助澜,恨不得早早立下太子,好拥护储君,与之抗衡。

“文孚……”

朱厚熜下意识地开口唤道。

旋即又皱起眉头。

原锦衣卫指挥使陆松已然过世。

陆炳守孝结束后,自请去了边关。

如今也在河套,进行最后的备战。

对此朱厚熜其实是不乐意看到的。

锦衣卫交予这位奶兄弟,他是放心的,哪怕如今资历不够,排在孙维贤后面,但也能提拔为指挥佥事加以制衡。

可自从打下安南后,陆炳似乎迷上了军阵之事,接连上书自请镇守边关,再加上河套战备确实也要自己人盯住前线,朱厚熜最后还是允了。

陆炳不是唯一的选择。

回到乾清宫中。

一位宫婢悄无声息地出现,垂首领命。

朱厚熜微微眯起眼睛,闪烁过一丝迟疑。

这群人可不比其他。

表现得再是忠诚,骨子里也是信不过的。

此前安排的也都是一些见不得光的鬼祟之事。

倘若参与到立储之争中……

是福是祸,难以预料。

可储君之位带来的皇权冲击,终究让朱厚熜放心不下,沉声道:“去查一查,何人在太后面前搬弄是非,妄议立储!”

“是!”

宫婢伏地叩首,面上恭顺如泥塑木雕。

待退出乾清宫百步,那双木讷的眼睛忽如寒潭破冰,脚步陡然加快。

三日后。

一份密卷,静静出现在御案上。

朱厚熜翻开。

看着看着,既感满意,又觉惊怒。

满意的地方在于,上面记录的十分详细。

别说宫中议论串通的内侍与宫婢,就连外朝的命妇,都清清楚楚地记录在案。

锦衣卫全盛时期,恐怕也就如此了。

当然,这其中是否完全真实,并不能确定。

毕竟私密之言,是无法求证的。

不过通过各自的性情,也能窥知一二。

朱厚熜一条条看着,眼神逐渐阴沉。

参与议论的命妇,出乎意料的多。

恰恰是皇后无子,几位庶出皇子的年龄又十分接近。

虽说立嫡立长,可天子迟迟不立太子,有人就猜测,是不是大皇子并不受宠爱?

毕竟如今大皇子朱载基都八岁了,但身子骨既不硬朗,连《三字经》又都背得磕磕碰碰,实在不是聪慧的模样。

于是乎,有臣子就将目光聚集到二皇子身上。

二皇子如今也七岁,谈不上早慧,至少《三字经》还是能流畅背诵的。

至于三皇子,年龄小了些,但从小身体强健,壮得跟小牛犊似的,也引得不少臣子侧目。

“朕春秋鼎盛,尔等便急着寻新主了?”

朱厚熜愤怒的点就在于此。

他虽然登基已近二十载,但如今也才三十四岁。

现在就在皇子身上押注。

岂不是盼着他早死?

深吸一口气,朱厚熜又重新落在关键的名字上。

如夏言的妻子苏氏。

此女本为妾室,在妻子去世后扶正。

比起勤俭持家的原配,就显得张扬许多。

严嵩之妻欧阳氏则颇为低调。

首辅教导皇子,本是应有之意。

但严嵩一直忙于政务,对于皇子那里并不上心。

由此即便受到弹劾,也并未改变。

这点令朱厚熜尤为满意。

点了点夏言之妻,视线再往下,落在一个熟悉的名字上。

翰林院侍讲学士海玥妻朱氏。

朱玉英。

对于这位蒋太后的干女儿,朱厚熜的印象原本不错。

此女常常入宫,让母亲得以慰藉,也是一位孝顺的。

可此时此刻,看着朱玉英长篇大论的言语,满满都是对海玥仕途的关切,其中更扬言,若论教导皇子,没有比海玥更为合适的。

“想为你相公谋前程么?”

“好!很好!”

朱厚熜眼中冰冷刺骨,却也没有贸然发难,而是摆驾文华殿。

海玥正立于殿外。

他如今是侍讲学士,专为天子讲解经卷,温故知新。

即夏言曾经的职位。

朱厚熜喜欢夏言俊逸潇洒的面容,更爱听那清越如玉石相击的声音。

海玥年轻,相貌上自是更胜上了年纪的夏言,只是声音略逊,却也能做到不疾不徐,字字清晰。

一想到自己对此人的信重,朱厚熜愈发有种被背叛的感觉,脸上却不动声色:“海卿今日准备讲何经?”

海玥一如寻常,走向御案左侧特设的讲席,步履稳健,衣袂轻扬:“臣今日讲《春秋》,为人臣之道!”

上一章  |  大明神探1546目录  |  下一章
加入书架后可以自动记录您当前的阅读进度,方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搜索引擎输入 "大明神探1546 黄鹤楼" 就可以找到本书
其他用户在看:
黄鹤楼文学 - 免费小说阅读网 www.hhlwx.com
联系我们: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