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文学
 
首页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侠 • 仙侠
都市 • 言情
历史 • 军事
游戏 • 竞技
科幻 • 灵异
搜索:
 
您当前所在位置:黄鹤楼文学>>世子稳重点

第九百八十一章 生辰家宴


简体手机版  繁体手机版
更新时间:2025-10-18  作者:贼眉鼠眼
 
赵孝骞今年二十三岁了,可以说是风华正茂的年纪。

不过由于身份是皇帝,年纪再轻他的生辰也会被无数人记住。

这是一个绝佳的拍马屁的机会,无论后宫还是朝堂,谁都希望皇帝能办一回寿宴,自己在寿宴上能送点什么,做点什么,从而得到官家的注意。

当然,也有一些正直的臣子不希望官家办寿宴。

按照规矩,官家的寿宴不是简单办一顿酒席就完事的,从寿宴之前就要开始布置。

许多珍贵的食材要从全国各地提前半年运来,不仅如此,也要劳民伤财动用徭役和物力,做出某个大工程,或是逮个什么祥瑞作为寿宴贺礼。

帝王过寿,是劳动天下的一件大事,皇帝的虚荣心若是强一点,为了过寿甚至会动摇国本。

不是危言耸听,看看后世那位慈溪老妖婆,过个寿把北洋水师的军费都挪用了,这是真实的事例。

赵孝骞是个务实的人,除了钓鱼,他基本没什么太大的虚荣心。

到了他这个身份地位,不会跟别人斗富,不会跟别人争意气,过个生辰更不在乎有多少人拍他马屁,办多大的排场。

整个天下都是朕的,朕若想要,一句话的事儿,有必要搞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吗?

于是赵孝骞为了提前制止,立马下旨告诉天下官员,官家不过寿,天下官员各司其职。

各地官府但凡动用徭役工事,须按正常流程上报核准,若有打着为官家贺寿的名义行任何劳民伤财之事,监察府查实后定问罪。

令赵孝骞意外的是,这道旨意居然引得满朝文武的赞颂之声。

本来自己确实不愿过寿,更不想为了这点虚荣心搞得劳民伤财,朝廷国库正等着钱粮北伐,这是赵孝骞毕生的理想,怎么能因为这点破事儿浪费钱粮,耽误了建功大业。

可看在满朝文武眼里,这位官家年纪轻轻,正是虚荣心强的年纪,居然能有这般心性,忍住不过寿诞,不摆排场,还严词约束地方官府打着贺寿的名义劳民伤财,这简直是千古明君啊!

一时间,文武百官上表赞颂官家圣明,节俭律己,是为美德,当记入史册以彰千古。

这半年来因为新政,监察府等各种矛盾,君臣之间的关系颇为紧张对立,赵孝骞却没想到这道旨意居然让紧张的君臣关系缓和了不少。

好吧,你们高兴就好。

这大半年来,赵孝骞挨的骂不少,难得听到异口同声的赞颂声,但他也没飘。

现在他已看清了群臣的嘴脸,今天夸你,只是今天。说不定明天发生个什么事,他们立马又翻脸骂你了。

也不知从什么时候风靡而起的恶习,臣子好像只有痛骂皇帝,他们才是合格的臣子,才能博得正直忠诚的美名。

所谓的“清流”,不是明朝的特产,事实上早在唐宋就有了。只不过有的皇帝脾气比较暴躁,在这样的皇帝手下做事,臣子为了活命,不敢开骂而已。

不过也有一些头铁,且心术不正的臣子。他们悄摸摸地上表,强烈建议官家还是应该办一下寿宴,给臣子们一个表现的机会云云。

其中的翘楚,便是蔡京了。

蔡京的办事能力其实不差,心术嘛……嗯,目前只是有点邪门,没到邪恶的程度。

他入朝为官多年,只看清楚了一件事,那就是无论如何都要抱紧皇帝的大腿,那么无论朝堂如何风云变幻,阵营交锋,都可保自己万无一失。

官家生辰这么重要的事,对他来说当然是个绝佳的表现机会,蔡京怎能让官家低调过生日,官家低调了,他如何表现?

建议官家办寿的奏表里,蔡京的言辞最激烈,也最恳切,几乎是哀求着请官家务必办个寿宴,吃个盒饭都成。

官家如此年轻,又是登基后的第一次生辰,若是不愿劳民伤财,臣可以自带食材……

总之,官家的生辰,臣希望官家幸福,要开心,好不好?官家不愿过寿,生辰那天就没有臣了,答应臣,你要开心,要幸福,臣没有官家怎么活呀,官家带我走吧官家……

赵孝骞面无表情地看完了蔡京的奏疏,然后扔在了桌案上,咬牙恨恨地骂了一句:“这奸佞嘴脸!”

但是……心里莫名暖洋洋的是怎么回事?

难怪古往今来那么多帝王,明知这人是个奸臣,可偏偏还是要重用他,信任他,对他的各种倒行逆施,各种贪墨枉法睁只眼闭只眼。

奸臣能成为奸臣,人家是有实力的。

个人能力方面肯定不比忠臣差,给皇帝的情绪价值,溜须逢迎方面,更是所谓的忠臣拍马都追不上的。

皇帝也是几百个月的宝宝,也需要人呵护和心疼的。

奸臣把皇帝当成宝宝,时刻捧在手心里哄着宠着,日夜辗转想着法子逗皇帝开心。

而忠臣呢?忠臣把皇帝当成爹,老不死的,别啰嗦了,你白活了,怎么不去死……打钱!

第三天,赵孝骞生辰的日子。

由于下了圣旨,生辰这天皇宫静悄悄的,跟以往没有区别。

一大早宫人就把赵孝骞的母亲冯氏接进了宫里,然后又派人去了一趟楚王府,问问活爹来不来。

老实说,这对离异夫妻都快成仇人了,若非重大事情,通常赵孝骞是不愿让这二人同框的,不过今日生辰,简单办个家宴,父母谁缺席都不太妥。

没多久,冯氏进了宫,见了赵孝骞,母子俩闲聊了一阵后,冯氏就拉着狄莹的手,抚着她隆起的肚皮,一脸的欣慰开心,俩女人凑到一边说悄悄话去了。

这时赵颢也屁颠颠地进了福宁殿,大喇喇地坐在椅子上,他和冯氏本来是一脸笑意的,然而夫妻俩互相瞧见了对方后,脸色顿时一寒,发出一声怒哼,然后扭过头去假装没看见。

俩人不是什么欢喜冤家,他们是真的彼此互不待见。

赵孝骞静静地看着这一幕,深深叹了口气。

谁来心疼朕这个单亲家庭长大,心理不健全的宝宝啊……

说是不愿大操大办,生辰果然很低调。

午时,郑春和带着宫女端来菜肴,都是一些简单的家常菜,父母和后妃们围坐在硕大的桌边,赵孝骞请父母坐首位,然后抄起筷子便开吃。

今日正月初七,朝堂还在新年休沐期,朝政不是太繁杂,赵孝骞破例让郑春和上酒,端杯先是感谢娘亲多年前辛苦受难,生下了自己。

又端杯感谢活爹赵颢,这些年把自己拉扯长大,虽然活爹在照顾自己这方面多少有点心大不靠谱儿,但自己终究是跌跌撞撞长大了。

赵颢感动得眼眶泛红,冯氏垂头悄悄抹了一把眼泪,绽出灿烂慈爱的微笑。

“一家人整整齐齐,真好……”赵孝骞心满意足地道:“这时候若是有人朝咱们中间来一发红衣大炮,啧!团灭,全场MVP!”

“噗——!”赵颢当即便喷了酒,然后一脸怒意地瞪着他。

冯氏气不过,可不管他是不是皇帝,抬手就狠狠抽了他一记。

狄莹等妻妾掩嘴垂头低笑,她们大约早已习惯了赵孝骞不靠谱的各种言论。

“大吉大利的日子,说什么混账话!”冯氏怒道。

“孩儿只是一时心有所悟,突发感慨……好吧,我错了,当我没说。”赵孝骞不在乎地摊手。

冯氏又恨恨白了他一眼,搂紧了坐在怀里的孙儿赵昊,垂头低声殷殷告诫:“昊儿长大后,可不许学你那口没遮拦的父皇,听到了吗?”

赵昊懵懂又敷衍地点头,抬手指着桌上的一盆筒骨:“吃,吃!骨头棒棒,吃!”

冯氏细心地为他挟来骨头棒,为他插上竹吸管,赵昊一脸满足地吸着骨棒里的骨髓。

“这孩子,打小就透着一股聪明劲儿,将来长大肯定比骞儿强。”冯氏满脸慈爱地笑道。

赵孝骞不高兴了:“娘亲,抬高孙儿可以接受,但别拿孩儿当垫脚石呀,您从哪儿看出他比我强的?”

冯氏瞪了他一眼,道:“反正比你强,哪儿都顺眼,不像你,从小到大跟个闷葫芦似的,跟生人说句话都不乐意,直到前几年才开了窍,也不知怎的,突然生了一身的本事,怪得很。”

“孩儿那是在沉淀自己……”赵孝骞指了指赵昊,道:“这货现在连尿都管不住,孩儿实在看不出他强在哪儿。”

冯氏懒得理他,大约实在也是没看出孙儿目前的优点,词穷无法反驳了。

扭过头看着狄莹和袅袅,然后环视一众妃子,冯氏缓缓道:“你们将来都要为骞儿生儿育女,帝王家跟普通百姓不同,许多阴谋诡计和心术不正的蛊惑,你们可要把持正心,不可轻信旁人的挑拨。”

“你们都是陪伴骞儿起于青萍,都是患难夫妻,为娘希望将来宫闱里你们也一样互敬互爱,尤其是生儿育女之后,宠爱也好,皇位也好,都按骞儿的意思来,私下里不要勾心斗角,任何事都敞开了说。”

众位后妃纷纷起身行礼,恭敬地表示受教。

然后冯氏又看着赵孝骞,道:“你也一样,无论对妻妾,还是对孩子,都要一视同仁,水要端平,家国太平。”

上一章  |  世子稳重点目录  |  下一章
加入书架后可以自动记录您当前的阅读进度,方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搜索引擎输入 "世子稳重点 黄鹤楼" 就可以找到本书
其他用户在看:
黄鹤楼文学 - 免费小说阅读网 www.hhlwx.com
联系我们: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