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文学
 
首页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侠 • 仙侠
都市 • 言情
历史 • 军事
游戏 • 竞技
科幻 • 灵异
搜索:
 
您当前所在位置:黄鹤楼文学>>说好的民企,空天母舰什么鬼

第669章 拆门破窗


简体手机版  繁体手机版
更新时间:2025-11-10  作者:红酒花
 
罗宾很快说清了来龙去脉,原来是埃里克在吃了唐文画的大饼后也膨胀起来,端着姿态跑去罗·罗演了一出扮猪吃老虎。

萨博在罗·罗看来不过是瑞碘拼死拼活扶持的一簇小火苗,一般情况下要买什么技术、尖端装备带英不会拒绝,但也不会指望对方能做什么大生意。

结果不出所料,接待埃里克的只是个分区经理,在确认前者要立即订购500台单价价值一千万美元以上的发动机后立即上报到最高总裁,直到埃里克拿出和盖金达成的全面合作协议才恍然大悟。

这样就不奇怪了,盖金虽然比不得沙漠那些土豪,可好就好在有钱从来不囤着应花尽花,五六十亿美元对他们还真不是大问题。

如此重量级的交易当然不是一时半会能做决定的,以极高的效率被递送到糖宁街。

但震惊过后空军大臣特伦马上提出疑问:

“遄达800是我们最先进的发动机,可他们用不了吧?C919按描述顶多算737级别,推力12到14吨左右就够了。

而要是给MD.11也不合适,遄达800要重35推力大40,根本换不了,买500台发动机压根没有飞机能实装!”

“所以这份协议没有那么简单。”

罗宾不慌不忙的解释:

“盖金购买发动机协议有个附加条件:

转让遄达800系列发动机技术,以成本价出售一条产线和手把手教会生产。”

“盖金想一举垄断整个东大航空业。”

特伦言简意赅地下定结论,布莱尔和其他人立即追问原因。

“原因很简单,遄达系列的装机目标是波音777这样的双发大型客机,比MD11少一台发动机还能装的更多、飞得更远、烧油更少,是下一代市场的主力客机。

盖金当前的确没有自研客机的能力,但假如他们有长期规划,获得遄达系列后就足以在未来彻底占领东大市场,研发出自己的波音777.

60亿美元是不少,可与未来相比不值一提,并且遄达系列至少能再发展20年,衍生出各种推力型号以及燃气轮机,这笔交易从远期看是不亏损的。”

布莱尔:“但这仍然不可思议,在尚未掌握客机研发能力的时候就斥巨资先买发动机囤着,这起码是赌上了未来十年,一家公司有这样的魄力很难让人相信。”

其余人纷纷点头,算账大家都会,可真的设身处地去用现在的几十亿美元去赌一个至少十年后才能见效的未来,恐怕没人敢下定决心,也很难执行下去。

“所以,这更加说明Gaijin有浓重的官方背景,才能解释得通。”

特伦解释道,然后忍不住感慨:

“60亿美元不仅是买断了东大民航的未来,还想把罗·罗民用航空的百年积累买下来,相当精明的算计。”

班德:“那这么说我们岂不是亏了?”

“不不不,罗·罗在遄达系列的投资高达9亿英镑(约15亿美元),这笔交易直接就能让他们收回全部研发成本,并且飞速将其完善。

你想想,500台发动机交付时间很长,罗·罗一边生产就能一边发现更多问题,完成这笔订单后遄达系列量产的难关也就攻克了。

况且这带来的广告效应也很巨大,能让遄达在市场站稳脚跟。”

“所以我们到底该不该出售?”

班德已经一头雾水了,布莱尔终于出声解释:

“带英不能放弃这笔订单,我们的航空业已经衰落的够多了,遄达系列才卖出去23台,每拖一天都是冒险。

但遄达800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就连出售都可能会被帝国以禁运为由卡住,更别提技术转让了,就算我们肯给盖金也拿不到。

再说他们连斯贝都吃不下,遄达系列就更难了,不如就早期的RB211吧,技术层次不高对他们也有好处。”

RB211也是三转子构型,准确的说能算是遄达的前型号,遄达在RB211的基础上深度优化而来。

但RB211的跨度可就太大了,最早一型从70年代初开始装机,推力才19吨,90年代的最新型号可以高达27吨。

特伦眼睛一亮,脑筋迅速转动起来:

“对,早期型RB211研制时间不比斯贝晚太久能想办法通过禁运,而且是上一代发动机不构成威胁……我们还可以只出售19吨推力的早期型,但如果盖金想要升级到27吨的最新型号就另外交钱。

并且RB211还能适配MD.11,明显比遄达靠谱嘛,这是个三方都好的协议。”

罗宾和班德也使劲点头,在他们看来这个主意既不把话说死留下了谈判余地,又巧妙地避免流出尖端技术,十分完美。

而且RB211生产数量巨大研发费用早就被摊平了,卖出去就是纯利利润高多了。

布莱尔也挑不出什么毛病,只是忽然想到什么愣住:

“你们说,会不会盖金本来就没打算弄到手遄达800,目的就是RB211呢?”

特伦打破了沉默,再次补刀:

“既然盖金有官方背景,有没有可能意味着可以让接收斯贝的团队来接手RB211?斯贝的设计师斯坦利·胡克也深度参与了RB211,两者基本一脉相承,核心机高度类似,比起遄达容易学习得多。

这样的话接收RB211技术就不算毫无基础,甚至相当于一条完整的得到了带英的航空技术脉络?”

众人陷入沉思。

鹅城,盖金动力航空动力事业部(原航空机械厂)

常布斯正在举行热烈的迎新仪式,脸上的笑容就没停止过。

从今天开始,盖金就有一套正经且完整、年轻富有活力、甚至还有经验的航发研究班底了。

31名人口交易受益者此时个个佩戴大红花站在礼台上,有些不安但又激动地等待常布斯向他们发放聘用书。

本来唐文已经办过简单的仪式,但在常布斯看来实在太过低俗:

除了发小轿车和新房钥匙还有什么别的花样吗?一点也没有航空从业者应有的样子,于是在唐文走后他又补办了一次。

事实证明这个年代老一套还是很管用的,尤其是和新一套双管齐下。

杨传忠现在嘴角的笑容怎么也压不住,他虽然职位在常布斯下,可级别待遇等同,不管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的满足都打破了想象。

今年42岁的他在所里虽然算是天才,可仍然处于攒资历阶段担当大任遥遥无期,上面虽然重视可又没什么项目也只能拖着。

他刚进入所里不久就参与了斯贝计划,还去过带英驻厂学习,可斯贝的仿制过程一波三折,80年代末再度停止。

本来今年上面有计划量产歼轰7A要重新开始斯贝国产化进程,所里有意让他担任副总,可最后海空军都赞成取消了歼轰7A量产。

原因颇有些黑色幽默,歼轰7系列的目的是在海军孱弱的情况下巡弋海空并执行反舰任务,本质上是防御战略的产物。

可随着海军丧心病狂的下饺子,三个航母战斗群建设计划一起上马,海军战略就从单一防御变成“进攻性防御”,重心从海军航空兵转移到战舰上。

三艘航母在手,并且055导弹巡洋舰都开始批产、华山号和泰山号使用的C301重型超音速导弹也密集实验中,歼轰7的重要性大大降低。

再其次未来军队还可能拥有F14和歼11两型大长腿重型机,再去生产歼轰7有点没必要,而且……浪费预算啊!

国内为了维持海军的变态扩张已经费尽心思,不是特别必要的项目都会砍掉。

于是本来应该在98年决定启动量产列装的歼轰7A流产,连带同年启动的斯贝彻底国产化也被取消。

虽然是有点半途而废的意思,可唐文连F110都给了,集中精力先搞定大推的优先级显然更高。

斯贝输了复活赛,杨传忠暂时又闲了下来,然后就被“卖掉了”。

而且唐文以“积累经验”为理由要走了十几台斯贝样机和当年仿制过程中的资料,606所收了点档案费也送过来了。

31人设计团队中,参与过“斯贝”的总体副总设计师杨传忠、高空测试副总师林万全、核心轴承材料项目组组长陈兴邦三人都在40岁上下。

等所有人到齐后唐文给他们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先消化和重温“斯贝”的技术,有条件可以尝试在盖金完成“斯贝”的仿制工作。

这个任务说难不难说容易也不容易,用来融合充足的团队刚刚好,所以大家也没意见。

新的航发设计团队可不止这31人,加上航空机械厂有过JT3D经验的有77人,加上外围工程师和技师还有数百人,已经不存在短板问题。

这对常布斯来说也是解决了一块心病,新客机的代号C919确认下来后他已经基本有了设计思路,唯独动力方面一直有疑虑。

可随着F110技术资料到手,便可以通过在仿制F110的同时基于其同步开发民用型号,去掉加力段更换一级进气扇扩大涵道比——即重复一遍CFM56的道路。

有GZ20的成功在前,常布斯对新团队吃下F110很有信心。

至于仿制斯贝唐文向他解释过,因为国内有“斯贝”的全套技术以及相当多参与的研究员,彻底掌握的难度很小只是之前缺钱和项目不稳定没能持续而已,如果将其完善将彻底理解航发设计思路以及研制过程。

这就是原世界线所发生过的事,仿制斯贝成功才让国内有了完整的航发研制体系,进而大大加快了WS10的步伐,只不过现在唐文把它用在推动F110上而已。

而常布斯不知道的是唐文压根没想过用F110逆向民用版本CFM56,而是直接从罗·罗买技术和教学,多管齐下同步推进,可比重走CFM56老路强得多。

对杨传忠他可是寄予厚望,在唐文印象里这个名字可是出现在WS15项目中,毫不犹豫拔出来统领大局。

热闹的迎新大会同时也融合了吃席环节,很快全厂职工都火热地投入到饭桌上,无人注意到唐文悄悄出现在安全入口,又悄悄离开。

看到新人的气氛很不错后他也松了口气,这可事关他接下来的大计。

埃里克在向罗·罗提出大单前曾经劝说过他遄达800系列可能谈不下来,那可是波音和空客下一代主力客机的产品,几乎不可能放任流到盖金手里,一定会拼命阻止。

埃里克也建议他选择RB211系列更加务实,唐文几番纠结才勉强同意将其作为遄达800谈判失败的备选方案。

当然这才是他的真正目的,遄达技术力太高就连唐文都认为过于好高骛远,还是RB211简单易懂够用且价格便宜。

只是不先喊出个惊天方案怎么拿捏带英?开窗先拆门理论他已经用的炉火纯青,一定要先咬着遄达不松口做足样子。

不过他从南沙飞回来并不是为了航空机械厂,只是从外面路过时发现比较热闹看一眼而已,很快又上车前往羊城。

此行的目的是——买船。

“买船?”

华远海运的总经理鲁然听到唐文拜访推下所有工作接待,但当听到要求时还是愣了一下。

谁不知道盖金造船厂虽然不务正业,可造船速度和质量都快的厉害。

传说沪东造船厂和盖金关系很不好,原因就是后者恶意报低价扰乱市场,好在盖金造船厂除了造些渔船和军舰外基本没怎么涉及商船业务,但也没人怀疑他们的技术实力。

而现在唐文找到华远海运的请求是购买他们手里的2艘10万吨级油轮,以及5艘6万吨级油轮,一口价3亿美元。

3亿美元说多不多刚好够7艘船的售价,但那可是新船的价格,现在海运市场不景气二手油轮要跌20到40,盖金愿意以新船价格购买可谓相当有诚意。

而唐文找上华运海运的原因是他们最近刚好处于业务空窗期,少量单子违约金也不高,可以很快拿到现船。

鲁然想问问原因,可唐文只要求以最快速度开到鹅城就马上打钱,否则就问其他人买。

他十分不理解,但还是马上请示上级意见。

从他内心当然愿意达成交易,这3亿美元在目前市场能买到耗油更少、技术更新的油轮,绝对是有益无害。

上级显然是也有些错愕回复需要等待,但不讲武德的唐文直接抢过电话开始数数:

“我加10作为溢价和违约金,然后十秒钟内我们来决定是否达成交易,十、九……”

“卖!”

一份本该耗时至少近月数额巨大的交易顷刻间达成一致。

“所有油轮5天内都必须送到大湾港。”

“好,但现款现结。”

“不仅现结,还支付美元!”

谈判结束。

鲁然震惊地看着唐文像数着定时炸弹倒计时一样做生意,然后重新接过话筒:

“嗯…明白…我立即去办。”

等挂断电话他忍不住问:

“虽然但是,我还是想问盖金为什么突然需要这么多油轮?你们租借其实更便宜也方便。”

唐文已经起身准备离开,意味深长地说道:

“我准备把这些船改装到能跑30节,趁着台风间隙抢运石油。”

上一章  |  说好的民企,空天母舰什么鬼目录  |  下一章
加入书架后可以自动记录您当前的阅读进度,方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搜索引擎输入 "说好的民企,空天母舰什么鬼 黄鹤楼" 就可以找到本书
其他用户在看:
黄鹤楼文学 - 免费小说阅读网 www.hhlwx.com
联系我们: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