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文学
 
首页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侠 • 仙侠
都市 • 言情
历史 • 军事
游戏 • 竞技
科幻 • 灵异
搜索:
 
您当前所在位置:黄鹤楼文学>>寒门国舅

第八百六十二章 不当垫脚石


简体手机版  繁体手机版
更新时间:2025-10-23  作者:天子
 
雪时下时不下,北风倒是一直呼啸个不停,随着南归的大明官兵跨越茫茫雪原,体力急速消耗,队伍行进愈发艰难。

就算将士们知道自己走的是一条捷径,但因为草原上艰难险阻太多,导致后半程将士们普遍在一种消极的态度中行军,军队的凝聚力大幅度下降。

走出阴山,兵马来到一片空旷地带,准备扎营休息时,朱晖牵着战马而来。

不是他不想骑马,节省脚力,实在是因为马匹上带的家当不少,人累,牲口更累,如果自己的牲口累死了,那后半程能够驮家当的牲畜又少一匹。

行军到此,本来一人三马加一头驮东西牲口的格局,到现在平均下来,一人分不到两头半,很多人的家当甚至要靠拼装。

雪堆里行军,人尽量能不骑马就不骑马,避免马匹受损的同时,还能保持畜力……毕竟王守仁那边还布置有巡逻任务,得给马匹留体力,以完成情报搜集工作。

朱晖老远见到王守仁,大声道:“我刚问过了,咱已经过了官山,再往南走二百里,就是威宁海子。

“再从威宁海往南走不到二百里,就能进大明关口……所以,咱们距离大同其实已经很近了。四百里地,照目前的行军速度,用个六七天就能赶到。”

王守仁微微颔首,道:“也就是说,不知不觉间,咱们已经到了鞑靼察哈尔部腹心地带,但为何还是没有看到鞑靼人的动静?”

“嘿,这我上哪儿打听去?”

朱晖耸耸肩,道,“我准备把这消息,通知到军中上下。王兄弟,凡事你不要太过强求,也不要啥都往心里去,再怎么说咱也算开历史先河了……带着这么点儿人手,就能在草原上横冲直撞,还带回去军功……想想就不可思议,此番朝廷的封赏必定不少。”

王守仁似乎对于什么封赏并不感兴趣,问道:“朱将军,你那儿不是有份舆图吗?拿过来看看!”

虽然王守仁算是这路人马的主帅,但毕竟王守仁没有正式的军职,再加上舆图这东西,不是一般人能拥有的。

而朱晖作为保国公世子,在条件上远非一般将领可比。

朱永在跟儿子作别之前,特意给儿子留了一些可充作死士的亲随,再加上草原上的日常所用物品,其中就包括舆图,且是当初李孜省送给他,据说是出自张延龄之手。

正因为这份舆图与众不同,才会被王守仁惦记。

朱晖脸上满是拒绝之色,摇头道:“王兄弟,你是读书人,脑子好使,我那份图,你已经翻来覆去看了很多遍,应该早就熟记于胸……还用得着没事拿出来再看?直接过一遍头脑不就可以了么?”

言外之意,我的东西,凭啥总给你看?

别以为我不知道你打的是什么心思。

名义上你是同意撤兵回大同,但实际上你在筹划更大的军事行动,所以一直想继续筹谋,把鞑靼人的踪迹找出来……

话说,我们哪里有资格与鞑靼人决战?

把鞑靼人主力所在找到,你王守仁是爽了,带着我们去拼命,你死了不打紧,但我和我的弟兄们不成了你成就功名的垫脚石?

哼,我可不会那么愚蠢,任由你摆布!

王守仁问道:“那……如果我们不向南,而是从这里往东搜索前进……”

“打住。”

朱晖这次很不客气地打断王守仁的话,毕竟说到底王守仁只是个挂名主帅,从朝中地位上来说……王守仁属于那种没有功名的白衣,不值一提。

无论王守仁再怎么得到王越的信任,到了如今这个地步,朱晖都不想被人左右自己的命运,尤其王守仁还一直想拉他去死,更不会听从了。

“王兄弟,要是没记错的话,你曾说过,回大同的路上顺道看看有没有鞑靼人的踪迹。如果从这里继续往东,等于是对将士食言而肥,将士们肯定接受不了这种巨大的落差,哗变怎么办?”朱晖质疑道。

王守仁听到这里,心里有些恼火。

在他看来,一支铁血军队应该做到令行禁止,主帅的权威不容侵犯。

但眼前这个将领,没事总想插手指挥大计,甚至想要主导一切……这不摆明了要挑战他的底线?

如果王守仁真的是朝廷派来的主帅,他必定会给朱晖一点儿教训,让其分清楚主次尊卑,也明白战场上究竟需要什么。

可眼下……

他只能强忍住心中的怒火,解释道:“眼下兵马一直未能得到妥善休息,人心思变,如果不及时改善军中低落的士气,若鞑靼人突然袭来,全军一旦炸营,恐怕就是万劫不复的局面。”

“这……何解?”

朱晖一脸懵逼地望向王守仁。

王守仁道:“咱派出一路兵马,沿途搜寻鞑靼人主力所在,就算要顺利撤回大同,也得边打边撤。”

朱晖一脸哭笑不得的表情,好似在说,你到现在还执迷不悟呢?

“王兄弟,咱不就是边行军边找寻鞑靼人踪迹吗?”

朱晖道,“咱就这么点儿人,还要再分兵,若真遭遇鞑子主力,跟坐以待毙有何区别?还边打边撤呢?您可真是王军门的得意门生,连说话的口气都一模一样。”

王守仁脸色一沉,问道:“你这话是何意?”

虽然王守仁觉得跟王越扯上关系不是丢人现眼的事情,但显然眼前朱晖说的不是什么好话。

朱晖白了王守仁一眼,道:“王军门也是一味讲什么打打打,攻攻攻,最后退退退,可问题是,咱都已经窘迫到这一步了,还片面强调意志能起到作用……非得让咱这些人都葬身草原,才满足你们的需求?

“打仗的目的是为什么?不就是保卫家园,过上几天安宁日子么?人都死光了,哪里还有安宁日子过?”

王守仁显得很气愤:“这是为他们的妻儿,为了他们的子孙后代,更是为大明的千秋功业着想。”

朱晖冷笑不已,道:“人都没了,你说的这些他们根本就看不见,为这个为那个,为何不为自己呢?

“我们也不是怂包,跟着你一起走南闯北,草原上各处都走了,拼死的事也干了,有不少弟兄直接人就没了……都已经疲累成这样,军心开始不稳,还非要拿你那套大道理来唬人吗?”

“这……”

王守仁毕竟没有多少跟大头兵相处的经验,一时间竟语塞了。

朱晖道:“王兄弟,你是读书人,总喜欢拿大道理压人,本无可厚非。但弟兄们拼死拼活,其实就是为了有口饭吃,回去后能有个婆娘守着,为儿女创造个优渥的生长环境,仅此而已。

“谁不是爹生娘养的?他们要是死在草原上,一家的妻儿老小要交给谁?我把话撂在这里,如果你还一门心思打仗,弟兄们必定会有很大的意见,就这点人咱都指挥不动,不信走着瞧!”

“好吧。”

王守仁终于妥协了。

他实在没法跟朱晖争。

因为他算是看出来了,朱晖现在代表的是军中绝大多数人的意见,现在已经没人把他王守仁当回事。

反倒是朱晖,处处考虑军中将士的利益,更得人心。

王守仁这路人马过了官山,一路往南,沿途地势平坦……这里已是传统意义上的草原之地。

自汉唐以降,草原游牧民族逐步侵占了阴山以南的草场,鞑靼人世世代代在这里放牧,就算未建城,但势力划分已经非常清楚,尤其是在冬天,牧民南迁,都会来到这片草原上过冬。

但现在……

一望无垠的草原上渺无人烟,显得异常萧瑟。

王守仁不再勉强,直到麾下兵马距离威宁海不到一百里路时,终于得到不一样的情报。

“发现鞑靼主力活动的踪迹……”

当夜不收把消息带过来时,王守仁眼睛里重新有了光彩。

朱晖守在火堆前,笑骂道:“别胡扯,这一路走来,连个鞑子的影子都没看到,可能是今年漠北地区更温暖些,他们没下来吧?”

王守仁不满道:“朱将军,你这话是何意?情报还没听明白呢,就直接否定?”说完转向哨探,招呼道:“你过来吧,说清楚情况!”

“是!”

那名哨探靠前后,发现王守仁已然站起身来,一副仔细聆听的模样,瞬间感觉自己受到了尊重。

一旁的朱晖则悻悻然……

显然朱晖也知道这名哨探不可能扯谎,他否定的目的,仍旧是想统领兵马顺利返回大明,途中不要有任何波折。

如果说军中上下,最想打仗的人是王守仁,那最不想打仗的就是朱晖。

他觉得自己立的功劳已经足够了,而作为未来的保国公,他对于什么爵位军功之类的追求,本就不高,他需要做到的仅仅是让世人认为他称职便可。

哨探正色道:“东北边二十里地发现鞑靼兵马的踪迹,似乎正要北上,还有一批人马却是从北边下来的,好像是……在换防。”

王守仁道:“好,马上派人去看看,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王兄弟,你疯了么?”

朱晖赶紧阻拦,“先不说这二十里地,与我们预先设定的行军路线不同,就说你去了,又能做什么?

“我们兵马数量严重不足,军心也不稳,还是及早回撤边关为宜!”

王守仁厉声喝问:“鞑靼人就在眼前,朱将军这是想消极避战吗?”

“我……”

朱晖没想到,王守仁在这时候给他扣大帽子。

“你不去,我亲自带人去。”

王守仁一脸严肃地道,“总归一次不能去太多人,确保不被鞑靼人发觉……我先带五十骑潜过去看看。”

朱晖急了,连忙道:“你带五十人前去,要是被鞑子发现踪迹,十有八九无法回来!”

王守仁皱眉不已,问道:“那以你的意思,将此重要发现置之不理?鞑靼大军现在就在我们二十里外集结,具体要做什么,难道你不想搞清楚吗?”

“问题是即便你搞清楚了,又能做点儿什么?”朱晖驳斥道,“咱也算是一道出生入死过吧?一起从死人堆里爬出来,难道连这点儿觉悟都没有吗?”

王守仁没想到这会儿朱晖会跟他讲什么“同生共死”的交情。

这是知道,靠别的方式,已经阻拦不了他?

王守仁道:“经过连番战斗,我们的火铳子弹虽然已消耗过半,但基本的战斗力还存在,尤其是粮草充足,之前获取的财货除了烧毁的,剩下的可吃可用的,足以熬到大明的援军到来。”

“你是想……”

朱晖猛然一个激灵,惊觉道,“派人到大同求援?”

朱晖愈发觉得王守仁是个危险人物。

但眼下如果他选择避退,回头王守仁往上告,说他朱晖遇敌退缩不前……这在大明可是大罪。

你冲上去,鞑靼人不跟你打,那是可以的。

但遇到敌人你不上,消极避战,哪怕是在鞑靼人的腹心地带,这也是武人所不能承受的耻辱和罪过。

当然有一种做法,那就是直接把王守仁给“咔嚓”了,但这个罪名更大,毕竟王越专门派了人手保卫王守仁,而且军中也不知道谁是皇帝派来的密探,两千人的队伍,想要保密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对朱晖来说,事情还远没有发展到铤而走险的那一步。

“王兄弟,我可以同意带着人马前去查看敌情,但若是情况不对,马上就撤走。你同意的话,我跟你一道去。”

朱晖道,“毕竟打仗这种事,得量力而为,不能逞强。”

王守仁道:“我是逞强的人吗?”

朱晖闻言不由摇头苦笑。

你不是谁是?

带着两千人你就敢横穿草原?

真把草原部族武装当成弱鸡呢?

“您或许不是,但您的行事风格太像那位王军门了。”

朱晖颇为无奈。

有些人满身的坏毛病,就是不承认,还自我感觉良好,折腾将士你觉得很有意思吗?

“好,我答应你。”

王守仁道,“这趟过去的目的,并不是跟鞑靼人交战,而是把鞑靼人的动向搞清楚,回去后也算是对朝廷有个交代。”

人马改而往东北方潜伏前进。

军中上下开始人心惶惶,毕竟不是所有人都知道前面的情况,就连王守仁自己都说了,只是去刺探敌情。

但明摆着全军正往鞑靼人聚集的地方走,跟鞑靼人动手的机会很大。

“小公爷,现在下面的人都在问,究竟是怎么回事?”

部将马洪上前,神色满是紧张。

朱晖骑在马上,慢慢悠悠走着,低声道:“那位王参军说了,咱这是去刺探敌情,一旦情况不对咱就撤。”

“这种鬼话您也能信?”

马洪道,“要是真打起来,指不定会怎样呢……反正咱弟兄的军功已经够了,按之前那一战的斩获,回去后能拿到不菲的奖赏……”

朱晖道:“问题就出在这儿,之前我带了五百人去偷袭鞑靼人营地,以王参军之意,所得军功要平均分配给全军上下,毕竟所有将士都是王威宁指派的……所以现在那些人心理上,还是愿意支持姓王的。”

马洪皱眉道:“实在不行就按照他的军功分配方案执行呗……”

“到手的军功,怎么能说分就分呢?”朱晖脸上满是不悦,“那一战,是咱弟兄拼死打出来的,一夜下来,折损的都是咱的人。非得听王参军的?他巴不得把功劳平均分配,甚至于他自己还想占据主要功劳。”

“这个……”

虽然马洪不认为王守仁是“自己人”,但有关朱晖所说的王守仁想要抢功的说法,他不敢苟同。

排斥归排斥,事实也得讲。

如果不是王守仁,光靠朱晖,根本就得不到军功。

“关键时候,是不是得找几个人带着兵器,准备着……”

马洪试探地问道。

朱晖皱眉:“你这话是何意?如此关键时候,你还想闹军变?就咱这几个人,至于吗?”

马洪道:“这不是得防止,那边对您动手?”

“你这叫什么话?他能让人把刀架在我脖子上,逼迫我跟他一起打仗不成?”朱晖显然不太担心。

但刚把话说完,简单一想,他突然又觉得背脊一阵发凉。

以王守仁那“疯癫”的程度,什么事做不出来?

“还是带几个人过去。”

朱晖道,“火铳不离身,随时护卫在我左右。这种时候,谁能主持军务,谁就能主导未来兵马的走向……反正我想尽快返回大同。”

马洪赶紧道:“末将也一样。谁不想回去享福呢?”

上一章  |  寒门国舅目录  |  下一章
加入书架后可以自动记录您当前的阅读进度,方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搜索引擎输入 "寒门国舅 黄鹤楼" 就可以找到本书
其他用户在看:
黄鹤楼文学 - 免费小说阅读网 www.hhlwx.com
联系我们: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