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文学
 
首页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侠 • 仙侠
都市 • 言情
历史 • 军事
游戏 • 竞技
科幻 • 灵异
搜索:
 
您当前所在位置:黄鹤楼文学>>共生面板,我在修仙界种田长生

第三百二十四章.饿骨变化,黄色小犬


简体手机版  繁体手机版
更新时间:2025-11-09  作者:桂花红茶叶蛋
 
雨幕落下的时候。

正在宫阙之中坐立不安的一位“存在”便猛地抬起了头。

他,或者说她……反正就是一位无法分辨阴阳,但是长相极其俊美,脸上戴着一半银色面具,肌肤呈现充满活力麦色的存在。

铁锄上的金花在晨风中轻轻摇曳,露珠滚落,滴入泥土的刹那竟化作一道微不可见的光丝,顺着地脉蜿蜒北去。那光细若游丝,却坚韧不折,一路穿越冻土、裂谷、古河床的残骸,最终沉入天稷巨树根系最深处。小苗微微一颤,叶片舒展,掌形叶脉中流转的微光骤然明亮三分。

守庙老农跪坐在三步之外,双手合十,额头贴地。他年逾七旬,脊背佝偻,却日日清晨来此清扫落叶、添水施肥。三年来,他从不信神佛,只信“她还在”。今日异象,他未惊呼,未奔走相告,只是默默解下腰间陶壶,将昨夜接的雨露缓缓倾于苗前。水入土即没,仿佛大地张口饮尽。片刻后,土壤表面浮起一圈极淡的涟漪,如音波扩散。

愿力之水吸收中……进度:0.07

共生板的文字悄然浮现半空,随即消散,无人得见。唯有老农似有所感,抬头望向树冠。那张模糊面容依旧静谧,但嘴角弧度似乎更深了些。

与此同时,孤峰之上,铁锄再度轻震。悔木新芽迅速抽长,缠绕成环,将锄头牢牢固定于石缝之间。金花花瓣一片片剥落,随风飘散,每一片落地之处,便生出一簇细如银线的草须,眨眼钻入岩层。这些草须并非凡物,乃“织脉根”,传说中上古稷监用以缝合地壳伤痕的灵植。它们悄无声息地延伸,与九洲各地正在复苏的地脉网络悄然接驳。

而在极北断层边缘,曾经的深渊已不再喷吐黑雾。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广袤湿地,名为“归心泽”。昔日焦土之上,绿意如潮水般蔓延。新生的藤柱撑起穹顶般的生态屏障,将寒风阻隔在外。夜照稻在此试种成功,夜晚田野泛起幽蓝荧光,宛如星河流淌。牧民们不再迁徙,建起木屋围栏,孩童赤脚奔跑于田埂,笑声惊起一群会发光的稻雀。

一名少女蹲在泽畔,手中握着半截残锄那是三年前林穗儿踏下光梯前遗落在崖边的物件。她名叫阿禾,是当年接过铁锄的女孩,如今已是万禾殿最年轻的执礼耕修。她将残锄埋入湿泥,口中低诵《安民章》片段。忽然,泥土震动,一根织脉根破土而出,缠上残锄锈迹斑斑的刃口。刹那间,一股暖流顺着手臂涌入识海。

无数画面奔涌而来:

林穗儿在地心吟唱《五谷谣》时的平静面容;

共生板首次浮现“万类共生”技能时的金色符文;

悔木花凋零化萤,照亮深渊阶梯的那一幕;

还有……一句未曾公开的遗言

“若新稷种萌发,需以‘活愿体’为引,灌溉百日,方能稳固根基。人选……必须自愿,且心无杂念。”

阿禾猛然睁眼,呼吸急促。她知道“活愿体”意味着什么不是献祭生命,而是让意识短暂脱离肉身,沉浸于地脉共鸣之中,成为连接人界与地灵的桥梁。此过程极度凶险,稍有不慎便会神魂溃散,沦为地底游魂。

但她没有犹豫。

当夜,她独自返回孤峰,在铁锄前盘膝而坐。取出随身携带的《渠娘日记》,翻至最后一页空白处,提笔写下:“我愿为苗浇水百日,不问归期。”墨迹干涸瞬间,纸页自燃,灰烬飞舞,尽数落入金花残蒂。

检测到高纯度愿力提交

‘活愿体’契约确认

启动‘百日灌脉’仪式

天空骤然阴沉,雷声滚滚而来,却无闪电劈落。一道由稻穗虚影组成的螺旋光柱自孤峰冲天而起,贯穿云层。九洲各地,所有种植稷隐苗旁系作物的田地同时泛起金光,根系微微颤动,仿佛集体行礼。

阿禾闭目,身体缓缓离地。她的意识被温柔牵引,顺着光柱下行,穿过层层岩壁,直达天稷巨树根域。那里,新稷种正静静生长,周围环绕着三十六道光茧每一具都是过往陨落耕修者的残魂所化,他们自愿守护这颗希望之种。

“你来了。”一个声音响起,并非通过耳朵听见,而是直接在灵魂深处回荡。

阿禾睁开“心眼”,看见一位身影模糊的女子立于苗前,衣袂飘动,手持一卷竹简。正是林穗儿留存在地脉中的记忆投影。

“师父。”阿禾哽咽,“我怕……可我还是来了。”

“怕,说明你还活着。”林穗儿微笑,“而活着的人,才有资格播种未来。”

她伸出手,指尖轻点阿禾眉心。刹那间,海量信息涌入:如何引导愿力之水精准灌溉、如何抵御地核残留的虚蚀反噬、如何在意识漂移时保持本心不灭……

“记住,”林穗儿的声音渐弱,“你不是牺牲者,你是传递者。就像春雨润土,无声无息,却能让万物醒来。”

话音落下,投影消散。阿禾只觉自己化作一滴水,坠入土壤,融入根系,开始周而复始的循环之旅。

自此,每日寅时三刻,孤峰铁锄必绽一朵金花,午时自动凋零,化水渗入地下。与此同时,归心泽中新稷种叶片增长一丝,光泽更盛一分。而阿禾的身体则静静悬于峰顶,面色苍白,呼吸微弱如游丝,全靠弟子们轮流输送灵气温养维持生机。

外界并不知晓这场静默的奉献。人们只知今年风调雨顺得异常完美:南方暴雨连绵四十日却不溃堤,因“铁须稗”根系早已织成地下长城;西域沙暴频发,却被“白穗芦”形成的绿色屏障层层削弱;就连东海龙族也遣使来访,称海底灵藻近年疯长,疑与陆地地气复苏有关。

昆仑墟深处,一位闭关千年的老真人突然出关,望着北方喃喃道:“地脉……在唱歌?”

他掐指推演,脸色大变:“这不是自然演化……是有人以身为祭,重启‘共生意志’!”

消息传开,修真界震动。各大宗门纷纷派遣使者前往孤峰祭拜,却发现阿禾所在已被无形屏障隔绝。任何试图靠近者皆会被一股温和却不可抗拒的力量推开。更有甚者,强行突破时竟听见耳边响起童声哼唱《五谷谣》,瞬间心神失守,跪地痛哭,直呼“母亲”。

三个月过去,阿禾仍未苏醒。民间已有传言,称她已与林穗儿一般,化作了土地之灵。孩子们在田埂上堆起小小的泥像,插上金稻花,唤作“小田婆”。

然而危机并未远去。

某夜,西北边境突现异象:一座废弃矿坑底部,竟浮现出残缺的诛仙阵纹!虽仅有原阵万分之一规模,却仍释放出微量虚蚀粒子,导致方圆十里作物一夜枯死,牲畜癫狂自噬。

玄门联合紧急召集会议,查证发现这是当年陆九渊封印失败的“边余阵核”,因近期地气剧烈波动而意外激活。更可怕的是,此类微型阵核遍布九洲各处,总数或达数百,如同埋藏在大地血脉中的毒瘤,随时可能连锁引爆。

“除非再次启动‘镇脉桩’系统,否则不出十年,所有复苏成果都将毁于一旦。”一位阵法大宗师沉声道。

可九心镇脉桩已随林穗儿沉入地心,悔木枝化为支撑新生态的藤柱,无法挪移。新的材料何来?愿力从何汇聚?

就在此时,孤峰之上,第一百朵金花悄然绽放。

清晨,第一缕阳光洒落,花瓣缓缓飘落,触地瞬间轰然炸裂,化作漫天光点,如萤火升腾。紧接着,整座孤峰开始震动,悔木根系从岩石中暴起,交织成网,将铁锄高高托举至半空。锄刃之上,凝聚出一颗晶莹剔透的露珠,内里仿佛藏着整个星空。

百日灌脉完成

‘活愿体’返馈通道建立

新稷种进入快速生长期

阿禾的身体轻轻落地,双眸紧闭,唇角却带着笑意。她的胸口微微起伏,气息逐渐平稳。众人惊喜欲狂,却又不敢贸然唤醒。

三天后,她终于睁眼。

第一句话是:“它渴了。”

众人不解。直到当晚,新稷种所在之地突然升起一道通天光柱,其色金绿交融,直贯北斗。光柱中传出清晰声响,像是亿万株植物同时拔节生长的声音。紧接着,九洲各地的织脉根齐齐颤动,开始主动搜寻地下残留的阵核位置。

七日后,第一处边余阵核被定位。位于南荒沼泽深处。当地村民依指示挖出一块焦黑石碑,上面刻着扭曲符文。正当众人不知所措时,一缕来自孤峰的光丝悄然降临,缠绕石碑。次日清晨,石碑消失,原地长出一棵通体碧玉的小树,枝头挂满露珠,每一滴都映出笑脸。

此为“赎罪木”以怨念为食,以欢愉为果。

消息传遍天下,百姓自发组织“寻核队”,深入荒山野岭、废城古墓,寻找那些被遗忘的阵核残片。每发现一处,便由织脉根引导光丝净化,转化为各类奇木灵植。有能净化水源的“清心柳”,有安抚心神的“安梦藤”,更有传说中可延寿百日的“息忧果”。

一年后,最后一块阵核被转化。九洲地脉彻底稳定,活性提升至历史峰值。共生板最后一次浮现文字:

‘生生不息’协议全面运行

解锁终极形态:‘长生种田纪元’开启

新指令发布:培育‘心田’

定义:以人心为壤,善念为种,劳作为雨,共生成果

没有人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但人们渐渐发现,只要诚心耕作,哪怕是最贫瘠的土地,也能收获超出预期的果实。更奇妙的是,许多原本冷漠自私之人,在参与集体农事劳动后,性情竟悄然转变,变得温和宽厚。

孩童在学校学习的不再是单纯的识字算数,而是《基础耕修学》《地脉感知入门》《共生伦理》。每个村庄都设有“心愿田”,村民将烦恼写在纸条上埋入其中,来年必定开出一种独特的花,据说能帮助化解执念。

又三年。

天稷巨树开花结果,结出一枚拳头大小的金色果实,表皮流动着星辰般的光点。果实成熟那日,整棵树冠发出柔和歌声,九洲境内所有会唱歌的人都不由自主跟着哼了起来,不分种族、语言、修为高低。

果实落地,自行裂开,从中走出一个约莫八岁的小女孩。她穿着粗布衣裳,赤着双脚,手里攥着一把小小的木锄。她不说话,只是走到哪,哪里的庄稼就长得格外茂盛。

有人认出,她手中的木锄,正是当年林穗儿童年使用过的那一把。

老农颤巍巍上前,跪地叩首:“您……是田婆婆转世吗?”

小女孩歪头看他,笑了:“我不是谁的转世。我是你们种出来的。”

她举起木锄,轻轻敲了敲地面。刹那间,九洲大地齐齐震动,所有农田同时泛起金光。无数农民停下手中活计,抬头望天,眼中含泪。

因为他们听见了

大地在回应。

那是一种低沉而宏大的嗡鸣,像是亿万根根系在土壤中轻轻摩擦,又像是无数种子在黑暗中悄然破裂。它没有语言,却传递着最原始的情感:感激、希望、延续。

从此以后,每年春分,无论晴雨,九洲各地都会举行“同耕礼”。万人齐聚田野,共同播下一粒由新稷种果实提炼而成的“源粟”。这一日,不设尊卑,不论贵贱,皇帝与乞丐并肩而立,修士与凡人一同弯腰插秧。

传说,若在这一刻闭目倾听,便能听见两个声音:

一个是轻柔的哼唱,来自天稷巨树;

另一个,则是从大地深处传来,遥远却坚定:

“告诉他们……别哭。”

风吹过万亩金浪,稻穗起伏如海。

又一个春天来了。

上一章  |  共生面板,我在修仙界种田长生目录  |  下一章
加入书架后可以自动记录您当前的阅读进度,方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搜索引擎输入 "共生面板,我在修仙界种田长生 黄鹤楼" 就可以找到本书
其他用户在看:
黄鹤楼文学 - 免费小说阅读网 www.hhlwx.com
联系我们: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