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更天,厚土堂副旗主房中,一盏孤灯,还有隔壁隐约传来的小昭的鼾声。
武成玉看着眼前的石头盒子,并没有立刻打开它,这个盒子外层没有任何纹饰,盖上盖子后严丝合缝,乍一看就是一个十分方正的石头罢了。
但刚刚拿到手中,武成玉立刻知道这盒子用的石材绝非等闲,毕竟长期放置在那个狭小空间中,隔壁就是烟道,就算不通烟火,也只比旁边烟道稍微凉一些,浓烟隔着石壁传导过来的热量极为可观。
而石头本身就是吸热快,散热慢的,古代人在冬天最冷的时候,都会在火炉上放几块石头,石头会被烤的发烫,若是炉火熄灭,这些石头也能在一段时间内持续散发热量。
所以这个石头盒子,靠着烟道这么久,本来至少应该是烫手的,可谁料到,刚拿到手时,居然入手冰凉。
待离开烟道,被武成玉一路拿回房间后,石盒的温度居然还略有下降,最后维持在初步估算大概零度左右。
再仔细观察之下,这个石盒的材质也不一般,远比普通石头细腻,但还达不到玉质,或者像是种水极差的玉石。
武成玉施展参合指,略微打在上面一道指劲,足足用了五成力,可石头毫无变化,其坚硬程度也远超一般的石材。
武成玉此刻突然想起活死人墓里面的寒玉床,据说当年是林朝英也是从极西之地找到的宝贝,再千里迢迢的运到终南山,制作出寒玉床,所以这个石头盒子用的也是所谓的寒玉?
脱离了烟道后,石盒初时温度略有减低,然后一直保持着相同的温度,根本就是个小型冰箱,还是永不断电型的。
至此武成玉不得不感叹厚土旗前辈的用心,将这石盒藏在大型烟道的独立小空间中,固然隐秘,也很难有人想到。
但昆仑山气候偏寒冷,厚土堂又是在潮湿的山体之中,往往每年八月开始烧壁炉,一烧就烧到隔年四月,足足九个月时间,空间内持续高温。
加上间隔了百年之久,若是一般材质的盒子,里面的东西恐怕早就因为高温而腐烂了,只有这种千年寒玉,长时间保持相对低的温度,才能保证里面的东西不变质。
盒子并没有上锁,但多年未开,盖子仿佛焊死在盒子上,好在武成玉一直带着黑白无常,黑白无常用了玄铁、乌金以及多种罕见的材料,论锋锐程度绝不在后世的屠龙刀倚天剑之下。
武成玉拿着白无常,沿着那仿佛长死的缝隙小心用力,终于将这石盒的盖子一点一点撬开,期间倒是没有出现什么毒箭突然射出的机关。
而盒子中的东西,倒是没有让武成玉失望,入眼看去,就是跟他之前拿到的那张羊皮图纸同样材质和样式的图纸。
这回是一大摞,只不过这些图纸长期放置在石盒中不见天日,反而比武成玉手中那张要新一些。
武成玉将这些图纸打开,不出所料,还是当初厚土旗帮明教修建密道的图纸,每一张都显示出一段密道的构造,加上最初那张就是一整套的明教密道工程图纸。
当然,武成玉还是看不懂,略略一翻就放在一边,但这一摞图纸下面则是一张更加厚的羊皮纸,颜色更深一些,折迭了三四道,展开之后立刻发现,这是一整个密道建成之后的线路图。
其中标明了密道中各个机关分布,标明了哪里是仓库,哪里有水源,哪里是教主的闭关之所,最重要的是这个密道一共有五个入口。
三个是在光明顶上,其中一个标明是某个房间的石床下,显然就是后来杨不悔的那张床,一个是在光明顶最高处圣火所在地。
第三个是在光明顶明教总舵后堂议事大厅旁边的暗室内,这个入口应该是明教教主经常出入的地方。
倚天中,杨逍与韦一笑、殷天正和五散人大战,被埋伏一旁的成昆暗算,当时成昆就是从这里突然突然杀出。
第四个入口则是在光明顶之外的一个隐秘地方,可以从密道直接离开光明顶的明教总舵,这里应该是成昆最熟悉的,他当初和阳顶天夫人密会,每次都是从这里进入。
而最后一个入口用的是虚线,旁边有一行小字写明,这个入口是明教教主也不知道的,必然是当时那位厚土旗旗主给自己留的逃生通道。
不过这个通道应该没有用到,若是给皇帝修陵墓,最后皇帝下葬时将工匠一同困入陵墓中陪葬,那这个出口就会是最后救命的稻草。
可他们给明教修的密道,是给后来的教主专用,根本无须陪葬,厚土旗的工匠们应该是被当场杀死,根本没有逃亡的机会。
无论如何,现在已经达到了武成玉的目的,他当初能被派到厚土旗来,真的是一招妙棋,来的时候只觉得是厚土旗有机可乘,现在却直接一步到位,眼看就要完成他这次的主线任务了。
乾坤大挪移就在密道之内,地图就在手中,若不是还有其他支线任务,他现在就可以去把秘籍拿到手,然后转身离开明教,返回他的花花江南去。
石盒之中,除了这些图纸,还有一封信和一个令牌。
令牌是个六角形,一面刻着五行二字,另外一面则是看不懂的图案,有点像是古老的象形文字,武成玉猜测代表着的应该就是金木水火土。
他先将令牌放下,随手拿起那封信。
吾五行营后人如见此信,当知先人生死奇冤,期尔等闻之殷鉴!
忆昔道君皇帝坐拥锦绣,花石生辰纲如虎狼噬骨。千里膏腴尽成白地,野哭盈途。
方腊振臂于漆园,以诛无道名,一时蚁附。
我五行营兄弟,本北地慷慨丈夫。昔年饮雪餐风,横刀抗暴辽;金虏铁蹄南下,故园尽陷腥膻,不得已辗转南徙。本欲投效义帜,共挽天倾,拯黎庶于沸鼎。
岂料方腊枭獍其心!闻我营凛然拒改奉摩尼异教,竟生毒计。
彼佯称萧山空虚,诱我营精锐尽出,暗自泄露于宋庭,宋庭精锐将我营重围于航坞山。
可怜我忠骨男儿,陷于同袍构陷之罗网!血战竟日,尸填深壑,溪涧为之赤流;五行营柱石,尽折于宋军乱箭之下!呜呼!血亲骨肉尽丧于同袍之手,痛何如哉!
方腊枭雄,假作哀矜,收吾营伤残疲弱之众,强并其伍,号曰“五行旗”。
名为存续,实则奴役驱驰。铁旗高举,徒为凶竖张目;旧日袍泽,今成刀下鱼肉。
每闻金鼓,恍见故人血眸相望!含垢数载,寒齿吞声,非为偷生,实乃待九地惊雷一刹!断木犹存深根,卧薪之痛,安敢一日忘于肝肠?
吾乃厚土旗匠首,受命营建光明顶秘道,穷数载之力,凿山穿岩,掘地三十丈,暗合奇门遁甲,终成此幽邃之径,工程之艰险,匪夷所思;弟兄之血汗,浸透石髓。
然!秘道既成之日,即吾厚土旗诸匠殒命之时也!吾等早有所察。
自古帝王之术,鸟尽弓藏;秘辛之事,知者难存。吾等亲掌密道要害,绘其全图,悉其枢机,此身已成隐患,岂能容于日月之下?
吾辈性命如草芥,死不足惜。唯念血海深仇,滔天之恨,岂可随吾等沉埋九泉?
故特于绝境之中,冒奇险,留此书并秘道全图于斯!
唯期他朝利刃出鞘,以仇雠之血洗此恨海!盼尔等珍重此身,他日兵锋所指,共雪奇耻!
今有五行营令牌一枚,持此令牌者即为我厚土营之首,联合五行营后人,灭明教苗裔,慰我等怨魂。
武成玉看完这信,终于确认了自己当初的猜测,这五行旗一开始真不是明教的,而是被兼并而来。
这五行旗原本是在辽国时期的汉人抗辽势力,后来金国灭辽国,他们也被迫南迁,后来看到宋国民不聊生,方腊扯旗造反,五行营算是共襄盛举,加入起义大军行列。
他们的特殊战术和强横战力必然引起方腊的注意,可五行营并不愿意接受明教教义,方腊招降无果后,将他们引入了宋朝大军的陷阱,导致五行营大半折损。
之后他又将五行营残余的军力强行收编入明教,将五行营转为了五行旗。
待方腊起义失利后,明教迁址光明顶,命令五行旗当苦力建设光明顶总坛,同时命厚土旗的匠师秘密修建密道,密道建成之后,这些匠师包括当时的旗主都被秘密处决。
而厚土旗旗主无奈之下,留下这个石盒,将密道地图和所有恩怨都留在这封信里,期望五行营后人有朝一日,能够报仇雪恨。
不得不说,没来光明顶之前,武成玉根本想不到事情还有如此展开,最重要的是,看得出,这些年来五行旗一直被压制,在明教地位始终不高。
旗主和副旗主都是上面委派而来,原本的五行营后裔则始终在忍辱负重,那庞坤应该是昔日五行营的后人,他们这些人至多能当个总旗,始终无法掌控大权。
请:m.llskw.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