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文学
 
首页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侠 • 仙侠
都市 • 言情
历史 • 军事
游戏 • 竞技
科幻 • 灵异
搜索:
 
您当前所在位置:黄鹤楼文学>>我在俄国当文豪

215、改变世界的医学理念与包场


简体手机版  繁体手机版
更新时间:2025-09-17  作者:卡拉马佐夫
 
无论是否为人类作出了贡献,当我们接近这个伟大的目标时,至少我能说,我做了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路易斯·巴斯德

关于米哈伊尔有没有在首演结束后的谢幕环节受伤这件事,米哈伊尔只能说虽然观众们热情了一点,但多少还有一点理智,并未对米哈伊尔展开真正的攻击。

不过当米哈伊尔透过漫天飞舞的花瓣看到了有些人火热的眼神后,米哈伊尔的心里顿时就是咯噔一下,紧接着不由自主地就擦了擦并不存在的冷汗。

毫无疑问,这年头的巴黎是真的有那种格外疯狂的粉丝,就像之前举的李斯特老哥的例子那样,他的狂热粉甚至会喝下他住过的宾馆浴缸里剩下的水。

对此米哈伊尔只想说这种事情真的不要哇

但不管米哈伊尔怎么想,有好几位贵妇看向米哈伊尔的眼神确实是几乎完全变了。

如果说在此之前,他们对这位年轻人的关注基本上都是出于相貌、才华以及某种较劲的心思,但在观看这场演出的时候,她们早已忍不住将自己带入进了女主角的经历和情感上的波折当中,在百感交集和顾影自怜的同时,她们有些人是真觉得这位年轻人已经走进了她们的灵魂深处.

以至于当首演正式谢幕、米哈伊尔不得不稍稍跟别人在社交场合上客套一番的时候,有的贵妇竟然深情地看向了米哈伊尔,接着便情不自禁地说道:“您真的懂我”

米哈伊尔:“.”

我怎么可能懂.

正当米哈伊尔这么想的时候,这位相貌还算不错的贵妇便补充道:“您的这部戏下一场演出是什么时候?我想将票全部买下来然后分发出去!这么好的戏剧应该让更多的人看到才是!

米哈伊尔:“?”

这我好像真有点懂您了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普通的新人剧作家来说,他们的剧本往往只能拿到一次性付款,但像米哈伊尔这样自己出资、自己寻找人脉、自己宣传并且还产生了极佳的效果的新人剧作家,他能拿到的戏票分成比例绝对会让整个巴黎的剧作家都感到震惊。

但即便如此,蒙马特剧院的经理埃蒂安依旧有想给米哈伊尔再加点钱的冲动,毕竟在完整看完这场首演以及在场观众们的反响,有一件事埃蒂安可谓是相当清楚,那就是蒙马特剧院真的要扬名立万了!

就算米哈伊尔的这部剧他们分到的钱没那么多,但这部戏所带来的客流量已经完全足以让蒙马特剧院在别的地方赚上一大笔钱,与此同时,剧院口碑的提升同样重要。

对于米哈伊尔来说,这部戏的成功无疑又将会给他带来一大笔收入,至于接下来应该怎么花米哈伊尔是还在思考,但无论如何都要尽快花出去才是,不然等之后的时局动荡,米哈伊尔手头上的钱一个不小心就有可能变成废纸。

而继续说回首演结束后的事情,毫无疑问,不同的观众都有不同的感受,当有的贵妇顾影自怜甚至忍不住跟米哈伊尔倾诉心事的时候,有些专业的剧评家已经径直朝家里走去,准备尽快将脑中那些兴奋、激动的念头写成一篇文章。

有的原本只是来看热闹的同行在看完之后先是久久不能言语,等到他们有人终于回过神来的时候,他们也是赶忙分析起了这部戏剧的结构和布局,分析一下有没有学习和复刻的可能。

简而言之,打不过就加入!

至于更多的观众,尽管散场之后他们已经陆陆续续地返回家中,但是他们的思绪依旧停留在这部新奇、动人和哀伤的戏剧,连带着对很多东西都产生了思考。

不过最主要的是,一旦他们遇上了自己的朋友和邻居,就算别人并没有询问他们,但他们还是按捺不住地分享道:“简直不敢相信,我们今晚看了一场绝妙的演出!而且还是一位新人剧作家写的,甚至说他还是一位外国人!到时候再有演出了你们也一定要去看看.”

当有些影响开始初步显现的时候,米哈伊尔却是在应付客人应付的差不多了之后,便找到了一个合适的时机离开了剧院,而正当米哈伊尔准备跟往常一样,用加餐来平复一下心情的时候,他却突然听到他的身后传来了一个有些迟疑的声音:

“米哈伊尔先生?”

这么一条隐蔽的小道上还能碰到熟人?

听到了陌生的声音的米哈伊尔稍稍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选择转过身去,而当他看到昏暗灯光下的一张年轻的脸庞时,反倒是米哈伊尔愣在了原地,然后直勾勾地看着对方。

而面对这样的目光,原本还因为这场偶遇而感到十分高兴的路易斯·巴斯德反倒是有些慌了神。

虽然严格意义上来说他还要比米哈伊尔大上几岁,学业还算有成,但是对方是什么人呢?一个正在逐渐征服巴黎的文化界的年轻人!

就算领域不同,但巴斯德无疑还是明白这究竟有多么了不起,而像这样的跨越国界的天才人物,为何看他的眼神却是如此郑重?

他是学业有成,但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全是他这样的学生

正当巴斯德有些受宠若惊的时候,米哈伊尔却是已经上前一步率先做起了自我介绍,紧接着他便有些迫不及待地询问起了这个年轻人的名字:“您的名字是?”

“路易斯·巴斯德。”

竟然还真是!我说怎么感觉有点莫名的眼熟,虽说年轻时和中年时候的照片差的确实不小

确认完毕后,米哈伊尔当即便有些小激动地同对方握了握手。

没办法,即便是在群星璀璨的科学界当中,路易斯·巴斯德也绝对是最耀眼的几颗星之一。

他奠定了工业微生物学和医学微生物学的基础,并开创了微生物生理学,与此同时,还在战胜狂犬病、鸡霍乱、炭疽病、蚕病等方面都取得了成果。英国医生约瑟夫·李斯特并据此解决了创口感染问题,挽救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

简而言之,他的发现活人无数,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个数字至少以千万计。

至于这位老哥的科学精神和人品那也是一等一的好,跟这样的人结交本就在米哈伊尔的计划范围之内,没想到倒是在今天碰上了。

而面对米哈伊尔的热情,尽管年轻的巴斯德还是觉得有些受宠若惊,但由于米哈伊尔的言谈举止颇为随和,也莫名地给人一种安心感,因此在交流了一阵子之后,巴斯德还是忍不住问了米哈伊尔一个困惑他已久的问题:

“尊敬的米哈伊尔先生,在您的《海底两万里》的最新内容当中,您写尼莫船长在受伤了需要做手术的时候,要事先把做手术的器具消毒?请问这是什么意思?”

出于一种莫名的直觉,年轻的巴斯德总觉得这其中有着一股足以改写科学史的力量,而正是因为时常能在这位先生的里感受到这种东西,其实一直沉迷于研究无法自拔的巴斯德这才会每天专门抽出一部分时间来阅读报纸上的。

而听到这样的询问,米哈伊尔也是忍不住露出了一个微笑。

果然还是有人能够发现这一点的。

毫无疑问,这是米哈伊尔搞出来的原创剧情,而这段剧情的核心理念便是一个在后世人尽皆知的医学理念,那就是消毒。

可在这一时期的欧洲呢?

毫不夸张地说,外科手术死亡率高达百分之八十以上,与此同时,据统计,1771年到1777年期间,巴黎育婴医院接生了31951名新生儿,其中25467名都在一周岁前丧生了。

爱尔兰都柏林那边的育婴院情况则更加糟糕,10272名新生儿中,活下来的仅有四十五名。

而这样骇人的数据往往是因为一个原因:细菌感染。

当然,虽然米哈伊尔懂得大致的原理,但让他进行实操证明出来并向别人展示还是有些太难为他了,而他有的无非就是会被很多很多人看到的连载,既然看的人是如此之多,那么有些东西终究还是会引起有些人的注意。

而此时此刻,面对巴斯德充满求知欲望的眼神,米哈伊尔虽然想细细阐述一番,但无奈他的脑中根本没有完整的消息,并且他也确实不太可能用实验验证出来。

所以.

“我在写到受伤这一情节的时候,我总觉得空气中有某种东西存在,而这种东西会附着在医疗器具上,因此在治疗过程中,有些医疗器具反而会进一步加剧伤口的恶化,于是我就产生了消毒这一想法”

就是个臭写的,靠幻想吃饭,还要什么地基?直接盖楼就完了!

巴斯德:“?”

就这么简单?

虽然稍稍疑惑了一下,但巴斯德很快便接受了这件事情,毕竟天才嘛!有各种神奇的想法实在是再正常不过了!

于是巴斯德很快便兴致勃勃地继续说道:“真是惊人的猜想!想必您也是根据过往的一些科学知识中得到的灵感吧?从您的中我能看出来,您有很好的科学修养。

我已经牢牢记住您的这一猜想了,等我忙完手头上的这些事情后我就准备根据您的这一猜想进行一些实验,不知您是否同意?”

“当然。”

米哈伊尔毫不犹豫地点了点头。

专业的事情就该交给专业的人来做!

而与此同时,米哈伊尔也是笑着继续说道:“另外不瞒您说,我其实有成立一家科学研究所的打算,当然,我是个外行,不过我确实想为那些有志于科学事业的先生女士们提供一个合适的研究环境”

文学家搞科学研究所?那这家研究所还有可能产生利润吗?

所以就只是纯粹的支持和感兴趣?

“再没有比这更加高尚的行为了。”

巴斯德在惊讶之余,当即也是钦佩地点了点头道:“我等着您的好消息。”

在说完《海底两万里》的剧情上面的事情后,巴斯德也是很快就热情地跟米哈伊尔谈论起了他对米哈伊尔的戏剧的看法:“我已经很久没进剧院了,而今天刚进便能看到这样的一部戏剧,这真是我的荣幸。”

就这样,两人不知不觉间便聊了很多东西,而聊到最后,感觉相处的确实很融洽的两人便互相留下了自己的地址,接着便在一个路口挥手告别。

而等分别之后不久,年轻的巴斯德总算是后知后觉地意识到了一件事,我竟然跟那位即将名满巴黎的天才交朋友了?!而且竟然还互相留了地址!

当年轻的巴斯德有些兴奋的时候,米哈伊尔正走在一条有着微弱的灯光的街道上,尽管灯光微弱,但足以让米哈伊尔看清前面的路,而米哈伊尔的心情同样很不错,他脚步飞快,似乎一个不小心就能把影子甩在身后。

他正走在另一条崭新的路上。

而当这个普通却又伟大的夜晚彻底结束后,时间很快就到了第二天早上,准备好好歇一歇的米哈伊尔压根就没有起床的打算。

就在他继续睡大觉的时候,法兰西喜剧院的经理费尔南多却是有些紧张地等待着今天的报纸。

他最主要的目的肯定还是看他们家新剧的口碑到底怎么样,至于什么关于米哈伊尔的新剧的评论,那都是找乐子的时候才会看的,毕竟就像之前提到的那样,费尔南多把文坛里面那些出了名的顽固分子请到了米哈伊尔的新剧首演现场。

正常来说,这位年轻人应该已经被批的体无全肤了。

正当费尔南多这么想的时候,新的报纸也终于是送到了他面前,作为一位上流人士,费尔南多看的最多的报纸还是那种正统、老派的报纸,当然,这样的报纸某种意义上也意味着要更加专业,至少在文学评论这一块是如此。

而在拿到报纸后,费尔南多当然还是先找有关他们剧院的新剧的评论,但还未等他发现,他倒是先发现了一位以严厉和凶狠的评论家的文章。

当费尔南多发现此人是自己掏钱送去蒙马特剧院的时候,他便兴致勃勃地看向了文章的标题:

《惊艳的新剧作!最近一段时间的许多新剧都应向它学习》

费尔南多:“?”

这就是我掏了钱后得到的结果???

上一章  |  我在俄国当文豪目录  |  下一章
加入书架后可以自动记录您当前的阅读进度,方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搜索引擎输入 "我在俄国当文豪 黄鹤楼" 就可以找到本书
其他用户在看:
黄鹤楼文学 - 免费小说阅读网 www.hhlwx.com
联系我们: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