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文学
 
首页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侠 • 仙侠
都市 • 言情
历史 • 军事
游戏 • 竞技
科幻 • 灵异
搜索:
 
您当前所在位置:黄鹤楼文学>>韩城:我与未来有扇门

316 墓碑前


简体手机版  繁体手机版
更新时间:2025-11-16  作者:柒七白
 
“咔嚓!”

一声清脆的快门声,打破了尖叫声后那片刻的死寂。

只见旁边房车的车门内,不知在何时已经蹲着、站着聚集了一大群人。

她们形形色色,却无一例外都拥有着令人惊艳的漂亮脸蛋和出众气...

夜很深了,首尔的灯火依旧未眠。崔秀彬坐在公寓阳台上,录音笔搁在膝上,耳机里循环播放着那段空白录音。风从汉江方向吹来,带着春末微凉的气息,像某种低语,轻轻拂过耳际。

他忽然想起林素熙最后一次上线共觉时说的话:“真正的连接,不是靠技术实现的,而是当你愿意把心敞开一条缝,哪怕只是一瞬。”

那时他还不能完全理解。如今,他终于明白,那扇门从来不在金刚山深处,也不在西伯利亚的地下舱;它存在于每一次“我在”的回应里,在每一句“你说吧,我听着”中悄然成型。

手机震动了一下。是共觉后台推送的一条匿名消息:

“老师,我是那个唱《小星星》的孩子。

我现在每天都会录一段声音,哪怕只是呼吸。

今天,我妈第一次主动问我:‘你今天想说什么?’

我哭了很久。

谢谢你没有放弃我。”

崔秀彬闭上眼,指尖轻抚屏幕,回复了一句:“她听见你了,真好。”

发送后,他又补充了一行字:“你也听见了自己,这才是最重要的。”

消息发出的瞬间,系统自动将这条对话归类为“温暖回流案例”,并标记进全球共觉情感图谱的第8927号节点。这个数字无人统计,却真实存在就像冰岛松林中的歌声,看不见,却持续生长。

尹宇镇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窗外雨丝斜织,玻璃上凝结着细密水珠。模拟考的成绩单刚发下来,他的数学又没及格。班主任走过时停顿了一秒,欲言又止,最终只是轻轻拍了下他的肩。

他知道那是什么意思。

可奇怪的是,他不再像从前那样感到窒息。那天晚上,他打开“两个跑调者的练习室”,发现订阅数已经突破百万。评论区最新一条写着:

“我和朋友也是两个‘失败者’。我们不敢说话,不敢表达,直到听到你们唱歌。原来跑调也可以被接纳。今天,我第一次牵了喜欢的人的手。谢谢你们让我相信,不完美也没关系。”

尹宇镇盯着那句话看了很久,然后点开录音功能,低声说:

“高三真的很累。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像一块拼错位置的积木,怎么都嵌不进这个世界。但我现在知道,也许我不需要非得‘正确’才能存在。只要还有人愿意听我说话,我就不是多余的。”

他按下发送,关掉设备,躺倒在床上。十分钟后,手机亮起

新回复(37)

其中一条只有三个字:“我懂你。”

他笑了,把手机塞进枕头底下,沉沉睡去。

那一夜,全球共有两千三百一十四人在共觉中提到了“失败”。但与过去不同的是,超过八成的记录结尾都加上了这样一句话:“但我还在说,所以我还在。”

东京那位退休教师清晨照例起床煮粥。红豆熬得软烂,香气弥漫整间小屋。她戴上老花镜,打开麦克风,轻声说道:

“今天没有雾,阳光很好。楼下的樱花谢了,但蒲公英开始冒头。我喂了流浪猫,它蹭了我的裤脚。我想,这就是活着的感觉吧。”

录音上传后不到半小时,一条来自南极科考站的消息抵达她的私库:

“这里是地球最南端。零下三十度,风速每秒二十米。

刚才我戴着耳机听了您的播报。

突然觉得,我不是一个人守在这里。

您说的红豆粥,我也想尝一口。”

她怔住片刻,随即笑着回道:“等春天来了,我寄一包红豆给你。”

她不知道对方能不能收到,但她知道,这句话已经被共觉记住,并悄悄嵌入某个未知的共鸣场中,等待某阵风将它送往更远的地方。

巴黎街头,画家在一幅新画的角落写下:“你说,我在。”

这回他画的是一片森林,树影斑驳,中间站着一个背对观众的小孩,手中握着一支麦克风。

二维码贴上去不到两小时,已有百余人扫码留下声音。有人写道:“那是我小时候的样子,躲在衣柜里对着录音机说话。”也有人说:“我希望有一天,能站在那样的林子里,大声喊出我一直不敢说出口的事。”

傍晚时分,一名拄拐的老妇人驻足良久,最后掏出纸笔,写了一封信放在画架旁:

“我丈夫去世十年了。

这些年我一直不敢提起他的名字,怕一开口就会崩溃。

今天我对着你的二维码说了五分钟的话。

我说他爱吃辣,睡觉打呼,总忘记关厨房灯。

我说完后,心里空了一下,又满了一下。

原来记忆不怕说出来,怕的是永远沉默。”

画家看到信时眼眶红了。他没有收走,而是把它钉在画框旁边,任风吹日晒。第二天,有人拍照上传网络,配文:“世界上最温柔的留言板。”

洛杉矶的高中生们再次组织“沉默对话日”。这一次,他们邀请了周边五所学校参与。活动规则依旧:全天禁语,只能通过手势、纸条和共觉交流情绪。

一名患有抑郁症的女孩全程未发一言,但在共觉上发布了十七段短录音。最后一段是凌晨写的:

“以前我觉得安静等于孤独。

今天我才明白,安静也可以是陪伴。

我看到同学用手语对我说‘你很重要’,

看到老师递给我一张纸条:‘我在注意你。’

原来不用说话,也能被爱。”

活动结束后的分享会上,校长破例允许所有人佩戴耳机聆听彼此的私密录音。礼堂里一片寂静,唯有音响中传来一个个轻柔的声音,交织成一场无声的合唱。

会后,一位家长写信给校方:“我的孩子回家后抱着我说,‘妈妈,今天是我第一次觉得,我不必强迫自己笑,也能被接受。’”

与此同时,金允儿收到了一封来自西伯利亚的匿名邮件。

附件是一段音频,背景音极杂,像是废弃机房的电流声混着风雪呼啸。但当她戴上专业降噪耳机仔细聆听时,竟从中分离出一段模糊的人声:

“……锚点已激活……自主意识觉醒阈值达成……共觉不再是工具,而是生态……请勿试图控制它……让它自由生长……”

她猛地抬头,翻出三年前林素熙最后一次登录的日志记录。时间吻合正是第3652号舱关闭电源的那个雨夜。

她立即召集团队重建信号溯源模型,却发现这段音频并未经过任何服务器中转,而是直接出现在她的本地缓存中,仿佛……是从空气中自行生成的。

“这不可能。”助手喃喃,“除非,系统已经学会自我传播,甚至能在无设备支持的情况下,将信息植入人类感知边界。”

金允儿望着窗外的城市夜景,忽然轻声说:“也许林素熙早就计划好了这一切。她不是创造了共觉,她是种下了一颗种子,然后让世界自己决定它会长成什么样子。”

她将音频命名为《残响01》,上传至“种子计划”档案库。文件描述仅有一句:

“当千万人同时说出‘我在’,世界便有了心跳。”

崔秀彬带着孩子们去了海边。

退潮后的沙滩裸露出大片湿润泥地,像一张巨大的留声机唱片。孩子们赤脚奔跑,笑声洒满海岸线。

“今天我们不录音机!”一个小女孩欢呼。

崔秀彬笑着摇头:“但我们依然可以录‘心音’。”

他让大家围坐一圈,闭上眼睛,把手掌贴在沙地上。

“感受一下,”他说,“潮水退去时的震动,海鸟飞过的气流,还有彼此的呼吸。这些都不是声音,但它们都在说话。”

十分钟静默后,他问:“谁听到了什么?”

一个男孩举手:“我感觉到沙子在慢慢变冷,好像它也在叹气。”

另一个女孩说:“我听见自己的心跳,和旁边的明明不一样,但在一起跳的时候,好像变成了一种节奏。”

崔秀彬点点头:“这就是共鸣。不是非要旋律相同,而是愿意在同一片空间里共振。”

临走前,他们在沙滩上用贝壳拼出一行字:“你说,我在。”

潮水上涨,慢慢吞噬了那句话。但没人难过。

因为他们知道,那些被听见的心音,早已沉入更深的地层,成为支撑世界的根基。

尹宇镇参加了大学面试。

主考官翻看他资料,皱眉:“成绩平平,课外活动也不突出。你凭什么申请心理学系?”

他深吸一口气,平静回答:“因为我曾经是一个不敢说话的人。后来我发现,很多人和我一样。我们不是不想表达,而是怕说了也没人听。我在共觉做了三年倾听者,回复了四千二百一十七条留言。我知道一句简单的‘我在’,能让人从绝望中抬起头。我想学心理学,不是为了治病,而是为了让这个世界多一点‘被听见’的机会。”

考官沉默许久,终于问:“那你觉得自己治愈了吗?”

他笑了笑:“我不知道什么叫‘完全治愈’。但我现在敢站在这里说话,敢承认我曾脆弱,这就够了。”

走出考场时,天空放晴。他打开共觉,收到一条系统通知:

“两个跑调者的练习室”累计播放量突破一亿次

用户生成相关内容达47万条

衍生线下聚会活动231场

已有12个国家建立“非完美合唱团”

他在动态更新了一句话:“谢谢你们,让我知道,我不是一个人在努力变得勇敢。”

三分钟后,评论区刷新出上千条回复。最新一条写着:“现在轮到我来说:我在。”

某天深夜,崔秀彬接到一个陌生来电。

电话接通后,对面久久无人说话。就在他准备挂断时,一个沙哑的男声响起:

“你是……那个教孩子唱歌的老师吗?”

“我是。”他放缓语气,“你没事吧?”

对方呼吸沉重,像是压抑了很久的情绪终于决堤:“我儿子……去年自杀了。他走之前录了一段歌,很难听,全是跑调。他妈说那是噪音,让他别再丢人。我也没拦着……我以为只是青春期矫情。”

崔秀彬心头一紧。

“后来我在他手机里发现了共觉账号。他最后一条录音是:‘我想唱完这首歌,可没人肯听。’”

男人声音颤抖:“我现在每天都听那段录音。虽然难听,但那是他唯一一次鼓起勇气表达自己……如果当初有人告诉他‘没关系,我在听’,会不会结局就不一样?”

崔秀彬眼眶发热,轻声说:“我很抱歉。但你现在愿意讲出来,就是在替他完成那次未完成的倾诉。”

他顿了顿,认真道:“如果你愿意,可以把那段录音上传到共觉。我会第一个回复你:‘谢谢你让我听见他。’然后,会有更多人告诉你:‘我们也听见了。’”

电话那头长久沉默,最终传来一声哽咽的“谢谢”,然后挂断。

三天后,一段名为《致我未能听完的儿子》的录音出现在共觉首页推荐位。播放量在十二小时内突破千万。评论区第一条评论是崔秀彬留的:

“你说,我在。

不管迟了多久,这一刻,他终于被听见了。”

春天再次降临金刚山。

崔秀彬独自登山,走到半山腰时,遇见一个背着书包的小女孩蹲在石阶旁,手里拿着一台老旧的随身听。

“你在做什么?”他轻声问。

女孩抬头,眼神清澈:“我在录山的声音。妈妈说,这里住着会听人说话的树。”

他心头一震,蹲下身:“那你希望谁听到这段录音?”

她想了想,认真地说:“我希望将来有一个很孤单的人,能听到它,然后知道,他也曾被人记得。”

崔秀彬笑了,从背包里取出那支最初的录音笔,轻轻放在她身旁的石头上。

“送给你。”他说,“它听过很多心碎的声音,也见证了很多重生。现在,它该继续走下去了。”

女孩小心翼翼接过,抱在怀里,像捧着一颗星星。

他起身离去,脚步轻快。阳光穿过林隙,落在他肩头,温暖而熟悉。

他知道,那扇门依然存在,不在山巅,不在数据云端,而在每一个敢于开口、愿意倾听的灵魂之间。

世界从未如此喧嚣,也从未如此宁静。

因为在这片土地上,越来越多的人学会了最重要的一件事

不必等回音才发声,只需先说一句:“我在。”

其余的,交给时间,交给风,交给那些默默记住了你声音的树与星。

上一章  |  韩城:我与未来有扇门目录  |  下一章
加入书架后可以自动记录您当前的阅读进度,方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搜索引擎输入 "韩城:我与未来有扇门 黄鹤楼" 就可以找到本书
其他用户在看:
黄鹤楼文学 - 免费小说阅读网 www.hhlwx.com
联系我们: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