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文学
 
首页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侠 • 仙侠
都市 • 言情
历史 • 军事
游戏 • 竞技
科幻 • 灵异
搜索:
 
您当前所在位置:黄鹤楼文学>>二手穿越:大耳贼刘备

第295章 昭姬


简体手机版  繁体手机版
更新时间:2025-09-06  作者:十二楼月明
 
待百官回到雒阳,董太后懵了。

天子离开雒阳东巡,这事在汉代其实是正常的。

因为商、周、秦、汉都有这样的传统。

各封国牧民靖边,天子巡视四方,这是自古以来的常规管理方式,蹲在宫里当宅男的天子还没成为主流。

只要不是傀儡天子,都会出外巡游。

就连刘宏都巡幸过河南各处名山,前年甚至还打算外巡冀州河间,只是因王芬谋逆没能成行而已。

天子出外,朝中自然由董太后监政,说起来倒算是给了董太后真正的实权……

但董太后现在又恐慌又丧气。

恐慌是因为她已经明白,刘协信任的不是自己这个祖母,而是貂蝉和刘备。

丧气是因为她发现,以杨彪和王允为首的名门党大多都在密谋议事,但却没人来问自己这个太皇太后的意见。

刘协出生时董太后已是永乐宫至尊,当然不会亲手给婴儿喂奶洗屁股换尿布……这些事是暴室啬夫朱直做的。

陪伴刘协成长,牵着他蹒跚学步,教他说话,教他道理……这些事是貂蝉做的。

人最亲近的,永远是婴幼年时期亲手照顾自己的人。

就连刘宏,也是与乳娘赵娆更亲的,董太后虽是刘宏生母,但与刘宏的亲近程度远远不如赵娆。

当初在后宫挟持窦妙,刀逼尚书台,夺取玉玺,帮助刘宏亲政的就是赵娆,刘宏亲政后封其为平氏君。

(注:平氏隶属南阳郡,是个侯国,这个封赏并不是单纯的因为亲近,也是为了酬功。赵娆是策划政变使得刘宏亲政的最大功臣。)

刘备把天子拐走了,而且拐走之后还以“天子行踪不可泄露”为由单开了一路,现在除了贾诩,谁都不知道刘备在哪。

而王允等官员回京后,做的第一件事是相互上表,互相表官。

百官推举杨彪为司徒,录尚书事,以便天子不在京中时能以司徒府处理行政。

这确实是正事,且杨彪是为先帝刘宏盖棺之人,按惯例必然担任司徒。

随后杨彪表王允为太仆,表伏完以侍中兼领太中大夫。

伏完则表马日磾为太常。

马日磾又表士孙瑞为执金吾。

荀爽被表为郎中令,蔡邕被董旻表为司空祭酒。

相互之间轮流上表一圈,个个都在升官。

但……居然还是没人问太后的意见,表官的表章全都是交到尚书台的——都是交给贾诩的。

太后心里邪火直冒,索性避回了永乐宫。

她本以为天子出外,无论如何授官之事总得等她在朝堂上决议,百官总得去求她的。

却没想到……

完全没有!

贾诩在尚书台用印之后,司徒和几个九卿的任命便立刻昭告四方了,任命上早就盖了天子行玺,根本不需要再通过太后。

太后不知道,杨彪等人在北邙山下就已经和贾诩做了‘友善’的沟通……

杨彪的儿子杨修(十四岁)将作为天子伴读,随銮驾东巡。

伏完的儿子伏德(十五岁)、女儿伏寿(十一岁)皆会随驾东巡,这是伏完与阳安长公主刘华所生的孩子,是皇亲。

士孙瑞的儿子士孙萌(十五岁)也将以太学士子身份去青州稷下学宫当交换生……

荀爽也让其侄孙荀攸作为黄门侍郎随驾。

这些都是名士们主动提出的……

既然无法阻止刘备带天子东巡,那就借此机会让刘备(贾诩)松口,把官位坐实。

他们自己并不打算跟着銮驾东去,因为很明显,天子跟着刘备多半不会有事,但他们跟着銮驾就不一定了——万一刘备打算制造点逆贼再清理逆贼呢?

但刘备既然特意让他们“在贾诩那里报名”,这当然是在给他们一个谈事儿的机会。

因此,让自家子侄跟随天子銮驾,两头都不落下,就成了最好的选择。

投资嘛,当然要分散下注。

这些名门子弟将与贾诩一起,慢慢跟着天子仪仗东去,这其实也算是一种人质。

除了这些官员之外,蔡邕也决定为稷下学宫贡献一批书卷。

不过,蔡邕献书之事倒不是主动的,而是刘备之前在陈留清理叛军余部时临时起意的。

新建的稷下学宫不缺少儒家经典,但非常缺少百家著作。

想要百花齐放,就得广收百家思想,兼容并蓄。

蔡邕是陈留圉县人,家中藏书极多,蔡邕又特别喜欢收集各种孤本残卷,家里一万多卷藏书,一半以上都是百家孤卷。

这是一笔巨大的文化财富,别的东西刘备不在乎,但蔡家的藏书刘备是一定要的。

因此,刘备让贾诩和蔡邕商议,表示天子好学,希望能借用蔡邕家中典籍,抄书学习,也好使天子博览群书。

这是宣教文化的好事,蔡邕当然不会拒绝,而且刘备是少师,给天子找些书读是该做的,蔡邕也乐于配合。

于是蔡邕给留在家中的女儿蔡琰去了信,让她选一些经典书卷交给刘备,顺便也请天子到家中停歇——天子驾临官员家中,这也算是光宗耀祖的大事,而且是因为文教而访问臣子家中。

蔡琰字昭姬,是当世知名的才女,京中百官都知道蔡昭姬的大名,之前嫁给了河东卫家的卫仲道,但卫仲道年纪轻轻就死了,蔡琰便又回到了陈留圉县老家。

河东卫氏是天下名门,这是卫青和卫子夫的家族……但卫家也没让蔡琰留在夫家当寡妇,而是任蔡琰归乡,这其实也是因为蔡琰名气确实大。

(注1:卫兹出自陈留卫氏,这是著名学者卫宏建立的家族,与河东平阳卫家无关。卫宏是光武时期的议郎,东海人,《汉旧仪》的作者。做官后迁居陈留,以古文尚书和周礼传家,是经学名门。)

(注2:蔡琰的字就是昭姬,没有改过名。最早记录蔡琰的是晋以后才成书的《后汉书》,为了避讳司马昭的‘昭’,所以将蔡琰的字记为了‘文姬’。琰是美玉,比喻美好的品德,昭是清白明著,与琰字义相合。)

刘备一路上都安排了接应,徐晃驻扎在陈留,徐荣在东郡濮阳,关羽在东平寿张,张飞在济北卢县。

带着刘协来到陈留后,刘备聚合了徐晃的部队,再一起向南到了圉县蔡邕家中。

蔡琰此时已经收到了蔡邕的信,正在整理藏书,听闻有军队来了也没慌乱,带了仆人出门相迎。

刘备找了匹温顺的小母马给刘协,与赵云貂蝉等一起陪着刘协骑马过来了——就像是长兄带幼弟出门踏青,顺便学学骑马。

“来者可是刘将军?家父言天子东巡将要驾临于此,但为何未见銮驾?”

蔡琰看到了远处兵士打着的旗帜,将刘备挡在了门外。

“既然蔡先生已有书信传回,想必昭姬也知道我等是来借书的。借书本是为了传继先贤学问,若是以天子仪仗扰民,那借书之事岂不是成了征贡了?”

刘备笑道:“不知府上藏书有多少?我等能否进去看看?”

刘协也下了马,拱手施礼,好奇的四处盼顾着。

出了雒阳以后,刘协明显活泼多了。

蔡琰看了看刘协,又看了看站在刘协身后的刘备,瞪大了眼:“这就是……”

“嘘……”

刘备在嘴边竖起了手指:“这是我师门幼弟。”

蔡琰本打算蹲身行大礼,一听这话又直起了腰:“那……乐先生门下来访,琰欢喜之至,请入内歇息。”

这就只是接待求学的友人了。

上一章  |  二手穿越:大耳贼刘备目录  |  下一章
加入书架后可以自动记录您当前的阅读进度,方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搜索引擎输入 "二手穿越:大耳贼刘备 黄鹤楼" 就可以找到本书
其他用户在看:
黄鹤楼文学 - 免费小说阅读网 www.hhlwx.com
联系我们: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