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文学
 
首页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侠 • 仙侠
都市 • 言情
历史 • 军事
游戏 • 竞技
科幻 • 灵异
搜索:
 
您当前所在位置:黄鹤楼文学>>1994:菜农逆袭

第333章 达成


简体手机版  繁体手机版
更新时间:2025-08-25  作者:野生的冰糖葫芦
 
马明到花城后,先是和有关部门进行了会晤,随后才联系了陈家志。

当天就去江南和越秀等市场进行了考察,也见到了靠谱鲜生的63号档口。

恰逢行情大涨,一行人亲眼看到了档口叶菜热销的场景。

除了叶菜,市场里的茄果类蔬菜也很畅销。

也得知了各种蔬菜的价格。

这是和在产地卖菜完全不同的场景,第一次主动走出来的马明深有感悟。

首先便体会到了品质和包装上的差距,由于冬早蔬菜的特殊性,以及运力限制,元谋蔬菜更注重耐储运性和丰产,始终把品质放在最后。

以前大棚蔬菜不发达时,元谋的菜很有市场,坐等客商上门,时至今日,依然有许多人还沉寂在过往的辉煌中。

然而,进行过调研的马明在上次和陈家志交流后,又特意进行了调查。

去年冬天和今年早春上门的客商果然少了许多,西北没什么变化,但东北和华北的客商却大幅减少。

一切都在朝陈家志所说的方向发展,所以马明顶住内部的压力,带队来了花城,亲眼看一看市场风向。

从市场到菜场,从档口到冷库,马明感觉收获良多。

“这趟没白来,看到了自身的问题。”

同行的副领队赵泽高说道:“马局,有些是硬性困难,看到了也很难解决。”

“我知道你想说什么,运输限制嘛。”马明指着正在打包的一箱蔬菜,“但包装、大小分级、品种分类等也是我们现在能做的,再说了,交通条件也在改善嘛。”

陈家志就在一旁,也听到了两人的讨论,但没多嘴,只是依旧在对蔬菜的包装分级、冷库、泡沫箱厂等做着介绍。

随着又带着一行人进了会议室,菜场一方除了他,还有彭谦、纪松、方学林三人,倒上茶水后,便开始了交流。

“陈总,没想到你在花城的生意做得这么大,后生可畏啊!”

“见笑了,马局长。”陈家志笑道:“说破天了,也还是种地的农民。”

“半年销售额上千万元,你这个农民可不一般呐。”马明沉吟道:“我也就不绕弯子了,县里同意我来呢,一来是考察学习,二是也是带着政策过来招商拉投资。

上次在元谋能禹农批市场碰到你,想必元谋也有吸引陈总的优点。”

马明观察了下陈家志的表情,跟着又介绍了当地能给出的政策,土地、补贴,以及行政上的支持。

总体来说乏善可陈。

元谋此时也比较穷,给不出太多有利的条件。

马明也有些忐忑,只能又提了提当地的气候、人力等各种优势。

听了片刻后,陈家志喝了口茶润了润嗓子。

“马局长,从交通上来说,元谋当下对我确实不具备吸引力。”

“但是呢,元谋的干热河谷气候条件,极为适合十字花科类蔬菜的种子繁育,也非常适合新品种引进和种苗培育。”

“对对对!”

马明当即笑道:“元谋种子产业发展历史悠久,中国种子公司在元谋就有基地,主要进行玉米和小麦的冬繁制种,每年产量上千万斤。”

陈家志又问:“那蔬菜的育繁制种规模呢?”

马明迟疑了下,如实说:“蔬菜方面稍微要差一些,但也有科研机构在做这方面的研发,不过陈总你放心,元谋当地有很多的本地蔬菜品种”

陈家志才不信,凝声道:“相比菜场,其实我更愿意在云南经营种苗项目。”

“种苗?”

“对,集约化、工厂化的育苗。”

陈家志用了个高大上的词,马明、赵泽高等人哪听过这词,一个个欲言又止。

“蔬菜工厂化育苗主要是指采用穴盘育苗的方式,给种苗生长提供适宜条件,并进行批量生产的方法。

它可以精量播种,一次成苗,具有传统土床育苗不可比拟的优势。

我们菜场也有育苗场,等会儿可以去看看,条件相对简陋,但也能做个参考。”

陈家志简单解释了下,众人明白了大意。

赵泽高不太看好:“工厂化育苗成本不低吧,而且老百姓也习惯了传统的床土育苗方式。”

陈家志在心里腹诽,可能生产和管理部门也习惯了传统的育苗方式。

马明也问:“陈总可否谈谈这种育苗方式具体好在哪些地方。”

陈家志斟酌了下,说:“传统育苗用种量多,另外,夏季育苗受高温、暴雨、干旱,冬季、晚秋或早春受低温等因素的影响,种苗容易出现烂种、烂芽、烂根、烧根、烧苗、闪苗、老化苗、戴帽苗、秧苗徒长等等现象

而工厂化用苗出苗率和成苗率都很高,根系发达,定植后成活率高,种苗生长更健壮,养分积累多,抗性强。

比如江心菜场的叶菜类蔬菜秧苗,定植后缓苗期短、生长快、抽薹晚。

诸如此类的优势很明显。”

顿了顿,陈家志又说:“而且,我们会引进国内外的优良品种,进行育苗基质的筛选和组配,同时对蔬菜砧木资源进行收集和筛选,并采用嫁接技术,进一步提高种苗的丰产性和抗性。

同时前期也会建立示范种植基地,结合给农户提供免费种苗的方式进行推广。

只要种苗能给农户带来切实的利益,特别是随着高档蔬菜种子的引进,农户自行育苗的风险增加,工厂化育苗的推广很有前景。

整个项目的投资不多,示范基地和育苗场一共两百万元。”

马明一边听一边在笔记本上做记录,听到两百万元时略微点了点头,有这个数回去就能有交待了。

他又看了看笔记本,引进新品种、育苗基质、嫁接技术等等都被他做了重点标记。

满满的突出了两个字:科技。

作为元谋蔬菜产业的见证者,马明深知种植技术的突破也是元谋蔬菜产业的功臣。

他拍了拍桌子,“好,就这个项目!”

陈家志说:“马局,虽然元谋很好,但我也去呈贡考察过,昆明在交通和经济上的条件更有优势。”

马明失笑道:“陈总,可不带你这样开玩笑哈,元谋的蔬菜种植可是排全省第一,又有气候优势,昆明可没这么大的市场。”

陈家志说:“现在没有,不代表以后没有,如果能打通南方市场,昆明的蔬菜增长潜力不比元谋差。

当然了,元谋的优势也很明显,气候条件更好,产业更成熟。”

听到这,马明明白了。

“陈总,你还有什么条件直说吧,能争取的我一定争取!”

陈家志笑道:“也不会让马局为难,云南的茄属野生植物资源很丰富,育苗场需要这些资源,所以想让局里在有需要时牵桥搭线。”

“嗨,陈总,你吓我一跳。”马明说道:“这事简单,包在我身上。”

跟着,双方又进行了一些细节性的交流和沟通。

郎有情妾有意,这个项目就大差不差了。

陈家志也没想地方政府给多少帮助,地方也给不出多少实质性的补贴,但也能解决很多障碍。

对这个项目来说,最好还是自身有盈利能力,这才能长久,才能共赢。

达成了合作意向后,陈家志又带着马明一行人去了育苗场,算不上高大上,但穴盘苗的长势很不错,移栽效果也很好。

从育苗场返回时,又恰逢供港的车辆装车出发,有人问一车能卖多少钱。

得知一车要管五六万元后,又引起了阵阵惊叹。

陈家志适时的又画出一块大饼:“马局,等条件合适,育苗场在元谋的示范基地也可以变成供港基地。”

马明、赵泽高等人的眼睛瞬间就亮了。

请:m.llskw.org

上一章  |  1994:菜农逆袭目录  |  下一章
加入书架后可以自动记录您当前的阅读进度,方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搜索引擎输入 "1994:菜农逆袭 黄鹤楼" 就可以找到本书
其他用户在看:
黄鹤楼文学 - 免费小说阅读网 www.hhlwx.com
联系我们: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