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文学
 
首页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侠 • 仙侠
都市 • 言情
历史 • 军事
游戏 • 竞技
科幻 • 灵异
搜索:
 
您当前所在位置:黄鹤楼文学>>秦人的悠闲生活

第二百四十七章 一展抱负


简体手机版  繁体手机版
更新时间:2025-09-22  作者:张九文
 
等马车到了眼前,韩信看到了妻小,赶着马车的还是当初那位给妻子接生的婆婆。

见到对方,韩信行礼,道:“多谢婆婆。”

这位婆婆笑呵呵道:“我去武威郡也有要事,顺路的。”

这四下已见不到秦军了,因接下来的一段时日,北方就要面对严冬了。

北方已下过几场大雪,寒冬就要来了。

韩信骑着枣红马,领着马车一路前往河西走廊。

这也是第一次去河西走廊,韩信以前从未来过这么远的地方,当绕过乌鞘岭,当正是进入河西走廊,入眼的是一片繁忙与热闹。

这里好像是集市,人口与牲畜被一起送去河西走廊各地,俘获而来的人口就是极其好的劳动力与生产力。

韩信拿出了自己的令牌,在此地的士伍带路下,前往武威县。

有了军中校尉的身份,韩信在武威县做任何事都方便,甚至在武威县的城里分得一个院子。

韩信正在哄着儿子,就见到勤劳的妻子已在收拾家里。

现在离开了草原上,来到城中生活,她的脸上也多了笑容,说来也是……都习惯了住在房子里,夫妻俩本就不习惯住在牛皮帐篷中。

等妻子累了,韩信将孩子交给她,而后自己去房顶也修补一番。

一天忙碌下来,原来有些破败的小院子,已有了崭新的感觉。

今天夜里,武威县又下起冻雨,韩信几次确认了屋顶没有漏雨,他对妻子道:“我遇到了一个人,他不会种田……”

用饭时,韩信说着他在战场上的事。

这场冻雨下了一夜,第二天,天刚亮,韩信早早睡醒,见冻雨已停了,但地面上结了一些薄薄的冰。

以前没来过河西走廊,可但从这两天的天气来看,河西走廊的生活并不比上郡好到哪儿去。

自小生活在淮阴的夫妻两人好不容易适应了上郡的气候,就怕又不适应这里。

说实话,韩信觉得河西走廊的风,太干燥了。

正在院子里放松着筋骨,就听到院门被人敲响。

这是在草原上听不到的声音,这种家门忽然被人敲响的感觉好怀念。

草原上只有牛皮帐篷,哪里会有人敲门。

韩信打开院门,见到了昨天领自己而来的士伍。

士伍行礼道:“韩校尉,大将军要见你。”

“好。”韩信应了一声,随后从马厩中牵起自己的枣红马,与屋内的妻子交代了两句,便跟着去了武威县的屯军营。

经过一夜的冻雨,城中也有不少地方结着冰。

士伍一边道:“韩校尉,如今还是深秋,等到真的入冬之后,这里会更冷的。”

韩信叹道:“我在草原上挨冻两年有余,不算什么的。”

士伍笑着颔首,就领着人走入屯军营中。

韩信来到大营的中的将军府,章邯大将军就在这里,而且还有陈平,涉间,以及几个他不认识的人。

只是一走入正堂内,韩信就注意到有不少目光落在自己的身上。

李由道:“陈平,你也没想到吧,捉拿冒顿的首功,被韩信分了一半。”

陈平没有言语。

涉间道:“李都护说笑了,末将也是看到韩校尉的队伍,这才察觉冒顿的动向。”

说话间,又站出来一人,此人递上一卷文书道:“丞相府令。”

韩信当即行礼。

拿着丞相府令的正是武威县的县令娄敬,他念道:“贺兰山大营校尉韩信,日夜奔袭两千里,捉拿冒顿取其首级,为将悍勇,封太仆丞,掌河西走廊马政,赐关中沃田千亩,赏万钱。”

听罢,韩信双手接过这道文书。

言外之意,韩信还是要养马,在河西走廊养马,不过太仆丞是一个很高的官职,在九卿之中属于二把手,太仆令是公子扶苏,那么韩信就是公子扶苏的左右手。

但韩信自觉他从未见过公子扶苏。

娄敬请着韩信道:“太仆丞请上座。”

是呀,现在的韩信官职比娄敬这个县令高太多了,那是能出入丞相府的官吏。

公子扶苏还是开了先河,在边疆封了一个太仆丞。

此次封赏来得很快,捉到冒顿的当天章邯就将军报送去了丞相府,也就过了五天,丞相府就像封赏的文书下来的,其效率之高令人咋舌。

这是正常的,现在的公子扶苏就是一个极其看重效率之人。

任何事若不及时处置,但凡有搁置之嫌,都会引得公子扶苏不快,所以丞相府的官吏并不好当。

历来九卿官吏都是在丞相府任职的,韩信是第一个在边疆任职的太仆丞。

韩信坐在只比章邯大将军更低一些的位置,觉得颇不自在,看了看身侧的位置。

涉间他是认识的,不过涉间穿着一件十分漂亮的新甲胄,看来他在军中的地位应该也很高,高到什么地步呢。

韩信看了看座次,应该与自己齐平,在这里只比章邯大将军低。

两人军职不同,涉间依旧是军职。

而韩信自觉是通过考试选吏入仕,早年间就是太仆令的御官,既然是文职就一直是文职,如今的太仆丞依旧是文职。

接下来,众人还在商谈着战后的事。

娄敬正在说着关中送来的消息,有人说蒙恬大将军与章邯大将军对匈奴人的战争太过惨绝人寰,但这就是秦人的作战之风,对敌人仁慈,就是在往自己身上捅刀子。

陈平也道:“公子该将这些人送去漠北和匈奴人睡一窝。”

涉间重重点头道:“对,就该如此。”

韩信正襟危坐,一言不发,但对陈平与涉间的言语是赞同的。

当谈话结束,章邯将军先离开了,韩信发现涉间又嚼着牛肉干,问道:“这位是……”

涉间嚼着肉干,回道:“这是丞相的儿子,我们的护军都尉李由。”

韩信暗暗点头。

涉间又道:“你在贺兰山大营见过蒙恬大将军麾下的将士吗?”

韩信点头道:“见过。”

涉间带着韩信走出大将军府,一边道:“我们西军章邯大将军麾下,个个都是人才,奇谋无双的陈平,主持通商的县令娄敬,还有从来不会让将士们饿肚子的李都尉,缺一不可。”

说着话,涉间提了提腰带,又道:“还有我!我现在是副将军了,嗯……还有你。”

韩信又是尴尬一笑。

回到自己的家中,韩信独坐在院子里,看着妻子在家中晾晒着换洗衣裳,正在思量着涉都尉说过的话。

涉都尉的话,该都是对的,章邯大将军麾下都是人才。

但这又如何呢?

韩信觉得像他这种不善与人交谈之辈,断然是融不进西军将领们这个集体,再者说他韩信是个文职官吏,又不是将军。

“果然,我还是应该养马。”

言罢,韩信又找回了自己的人生目标,这个目标就是继续养马,快意地过完这一生。

在河西走廊住了半月之后,正如来时所料,河西走廊也进入严冬时节。

这些年养马的经验,让韩信对天时与水土极其在意,养好战马,这是他这个牧马官吏最重要的特长。

将马匹放出去之后,马儿们会悠闲地吃草散步,而他自己则可以躺在草地上看书。这是韩信在一天之中最惬意的时光。

从当年离开淮阴之后,韩信先去了三川郡,在三川郡最爱做的事就是看书,入潼关之后,又看了一年的书。

在北方草原上的两年多,也一直都在看书,直到现在……韩信依旧喜看书,又是自己还会写一些养马的记录,说不定他现在所写的养马方略会被以后的人看见。

每每想到此,韩信总能自得其乐。

河西走廊的战马亦不少,比之北方也差不了太多。

今天,韩信穿着一身黑灰色的官服,坐在雪山下,铺开一张纸张,书写着养马的经验。

而身边则是妻小,正在准备着饭食。

身为太仆丞,记录养马之事也是应该的。

但到了新地方,总要记录这个地方的气候与水土,在不远处有一片羊群,正有几个西戎牧民赶着羊回羊圈,他们见到了韩信一家,也是笑着打招呼。

韩信也是微笑与他们道好。

如今的河西走廊绝大部分都是秦人与秦军,西戎人依旧有,章邯大将军保留了大部分的牧场,并且挑选西戎最好的牧民来放牧。

韩信看着不远处的祁连雪山,雪山上的积雪盖住了近乎一半的山体,像是给山盖上了一块雪白的白布。

忽然想起来很久没见到乌倮了,乌倮虽说是个马贩子,但他也确实是个牧马的高手。

他这样的人,能从战马群中一眼就挑选出最好的战马。

但一想到涉间的话,涉间说阿尔泰山以西的地方有吃不完的葡萄,有一眼看不到头的瓜果田,看不尽西域美人,其实……在那里应该还有挑不完的战马。

乌倮的战马,多数都是阿尔泰山下的部落中换来的,也难怪陈平这样的人会对那片地界念念不忘。

这天,陈平也穿上了黑色的官袍,他用他自己的方式,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得到了丞相府的封赏,他陈平成了秦廷的御史。

打理好自己的官服之后,陈平推开了屋门,望着远处的雪山。

他这半生从一无所有走到现在,他要回报张负,当年只有张负看得起他这个一无所有的陈平。

也要“回报”那位瞧不上他陈平的妻子。

而现在,他陈平要一展抱负。

上一章  |  秦人的悠闲生活目录  |  下一章
加入书架后可以自动记录您当前的阅读进度,方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搜索引擎输入 "秦人的悠闲生活 黄鹤楼" 就可以找到本书
其他用户在看:
黄鹤楼文学 - 免费小说阅读网 www.hhlwx.com
联系我们: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