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科的答案有且只有一个,扶苏觉得自己上辈子最擅长的理科,在张苍面前显得十分的平庸。
后天的努力,无法与一个天才相比。
大概是擅长理科的人,其生活与思维也是简单的,因目的只有一个,答案也只有一个。
田安将两份历法的日历挂在墙上,并且对照了一番,侧目看去时见到了公子正在阁楼上,看着咸阳宫。
阁楼下的道路上也没有宫人路过,咸阳宫的西侧总是很荒芜又寂静的。
这里存放着不少杂物,以及一些以前的家具。
现在的高泉宫到处都是小公子的玩具,反而寻常的家具都有些放不下了。
田安觉得公子衡是这个世上幸福的孩子。
“茶叶给张苍送去了吗?”
田安道:“回公子,送去了,张府丞最喜蜀中的茶叶。”
扶苏吃着核桃坐在阁楼上,享受着此刻寒冬时节的宁静,等再过半个月,秦人窝冬时节就结束了,秦廷内又要开始忙碌了。
“公子,最近渭南有一种风气。”
“什么风气?”
田安道:“说是嫌弃闲汉。”
“怎么?现在的渭南还有闲汉?”
“渭南是没有,听说章邯如今在西北,陇西的闲汉想逃的都被章邯将军抓了,如今陇西也没有闲汉。”
扶苏吃罢一颗核桃,喝了一口热茶。
自从章邯拿下了河西走廊之后,就送来了吃不完的核桃。
本来河西走廊应该是不盛产核桃,扶苏蹙眉吃着,他怀疑是不是那些西域的小国,看章邯如此神勇,才将核桃进献。
一个强大的国家,自有西域国主前来攀附。
扶苏又捏开一个核桃,挑拣着核桃肉,也分给了田安一些,又道:“你觉得各地的官吏会因建设国家而觉得骄傲吗?”
田安一时间没有回答得上来。
扶苏笑着道:“回去吧,准备今天的午食。”
田安颔首行礼。
明明新年已经到了,这天地之间的冰雪却没有要消融的迹象,嬴政坐在骊山的离宫中。
骊山离宫最早是周王室的建设的,周幽王之后这里就一直被废弃,前后修过几次,却几次修了,几次荒废。
温泉虽好,但皇帝似乎并不喜温泉的味道。
因此,皇帝在这里小住了半个月之后,就回了咸阳。
今年又是严冬漫长的一年,寒冬持续的久了,田安会有问一些从北方戍守回来的将士,问问他们现在的北方又冻死了多少匈奴人。
这算是田安的一个喜好,关中都酷寒至此,想必北方冻死的牛羊与人口不计其数。
按照往年,每年的这个时候应该会有一段晴朗的天气,可至今还在飘着细雪,恐怕这是近十年间最冷的一场冬天。
扶苏走入殿内,站在群臣的前方,但还是落后丞相半步,站在丞相的后方。
冯去疾回头看了看站在后方的公子扶苏,投以笑容。
扶苏也微笑以对。
直到皇帝走入大殿内,九卿就开始各自禀报着各自的工作,穿着一身黑色朝服的扶苏站出朝班,讲述着如今少府正在主持的国家工程。
最重大的两项工程就是白渠与河西走廊。
扶苏又兼领着太仆令,国家的马政主要还在北方与西北,秦律对马政有着极其的严格的规定。
所以扶苏不需要修改马政,一切按照秦律来安排就好,天下各个郡县的官吏也都是按照秦律来管理马政。
因此,扶苏只是根据西北的章邯与在北方草原的蒙恬,这两人近一年来的禀报做了一个总结,告知了父皇。
公子扶苏如今对国家大事的应对越发得心应手了,冯去疾为丞相李斯觉得高兴,再用余光看向站在一旁的李斯。
果不其然,李斯笑得嘴角都上扬了。
冯去疾真的很羡慕李斯。
廷议结束之后,扶苏与群臣一起离开章台宫,一边走着一边还与廷尉冯劫说着话。
“廷尉,那些拒绝支教的人,能给予惩罚吗?”
冯劫想要开口回话,可三缄其口后,还是将话语咽了回去,给了公子一个笑容。
扶苏见到对方的笑容,也笑道:“我就随口一说,难道我还能将那些拒绝支教的人杀了不成?”
冯劫长出一口气,道:“公子所言极是。”
扶苏又看向另一侧的太医令,问道:“最近父皇身体如何?”
太医令夏无且回道:“皇帝的身体如今无碍。”
这位夏太医在咸阳宫的人脉其实并不好,应该没人想要与这位太医走的太近。
当初荆轲刺秦王,就是夏无且将药囊给了荆轲,后来荆轲就死了。
甚至有人怀疑吕不韦也是夏无且用药毒死的。
还有咸阳宫其余那些死得不明不白的人。
一个善用毒的太医令,没人敢得罪,也只能敬而远之。
众人离开章台宫,走到外面的宫门前,各自分开。
不过夏无且其人……身为太医令,在太医府十分地有威望,其人医治病患的本领确实高超,太医府的医官都极其敬重,不然也不会有后汉的医官将夏无且的医书整理后,将其取名夏公方。
在之后的医者心中,夏无且也会被后来的医者称一声夏公。
扶苏先回了高泉宫,打算用了午食之后再去丞相府。
冬天没什么蔬菜,今天的午食炖了一碗鱼汤,还有一碗面条。
田安就在一旁吩咐着,让人将午食也送去给皇帝。
扶苏看着妻子正在教着孩子用饭,这小子吃饭时不去管他,他就会将桌案闹得乱糟糟的。
王棠儿担任着严母的重任,十分严格地教导着孩子。
田安给送午食的内侍吩咐之后,就对一旁的王家婆婆道:“公子就不像小公子,公子自小就听话,不论学什么都快,吃饭也是一学就会,公子像小公子这样大的时候,就能自己吃饭,自己洗碗筷了。”
王家婆婆蹙眉看着田安,觉得田安是不是老得说胡话了。
但看其余的内侍听田安说着话时,神色上都带着向往的笑容,王家婆婆则觉得公子扶苏若真是如此,那未免早慧得太不可思议了。
扶苏吃着面,根本不管身后的众人心中所想,而是想着最近见到的事情,最近听到的话。
就比如说现在人们的生活还是很清闲的,人们物质需求与生产生活有关。
没有需求就不会有太多的劳动,也没有太多的工作,所以每每过了农时,关中就有很多没事做的闲汉。
正是因人们简单的生活,简单的物质需求,导致现在的人们过得还算是清闲。
将农忙后的闲暇当作是劳动剩余价值,那么将这些价值用在国家建设中是最好的。
在吃饭时,大脑就会非常活跃,扶苏总会想一些不着边际且类似这种想法,等到饭后再回去丞相府。
扶苏就会将吃饭时思考的问题抛在脑后,甚至一度忘记。
因要专心忙于眼前的事。
等真的有需要时,扶苏就会从自己的记忆中回想,原来以前的某天,自己考虑过这个问题。
北伐之后的国家进入了平缓期,正值二月身在桂林的屠雎就让人送来了桂林的水果。
扶苏看着一大筐有半人的柑橘,剥了一颗自己吃着。
觉得吃不完,就让人给分了。
程邈忧心道:“外面还有好几车。”
扶苏苦恼道:“给张苍送去。”
“是。”
关中还是寒冬,桂林还有吃不完的柑橘与小小的山橘。
果然,桂林有吃不完的水果。
对缺乏水果的关中来说,桂林真是福地了。
将一车柑橘送去渭北的第三天,早上廷议时扶苏就发现有一部分人吃橘子吃得上火了。
皇帝未到廷议还未开始,国家进入平缓期之后,扶苏要处置的国事也少了许多,站在自己位置上,小声问向老师道:“屠雎何时能够回关中?”
李斯道:“象郡还未稳定,恐还要等些年月。”
扶苏颔首,老师就差没说的是,若南方不平定,恐怕屠雎一辈子都要交代在南方了。
李斯又道:“公子放心,屠雎送来水果不是为了讨好臣,不是为了回关中,他让人送来了文书,说是他会尽力平定南方,不让咸阳担忧。”
程邈递上一卷纸,他道:“公子,渭北连夜送到咸阳城,早晨时交给臣的急报。”
扶苏接过纸张看了眼,写得是修建白渠时前方的河堤塌了,冲坏了刚修好的渠道,好在发生在夜间,没有出人命,只是这一个月的努力白费了。
白渠的建设比敬业渠难得多,首先渭北的土地旱塬多,土质比渭南松散。
张苍与青臂在开凿白渠,没这么顺利。
治水向来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扶苏对此有耐心,也希望张苍与青臂也有足够的耐心。
平静的生活过了两年,正值始皇帝三十三年,这两年间公子衡长到了五岁。
今天,已有二十六岁的扶苏与丞相李斯一起陪着皇帝秋猎。
李斯的胡须也已灰白,神色已有了老态,脸上的皱纹也多了。
扶苏注意到其实父皇也一样,须发黑白相间。
不知不觉间,身边的白发人也开始多了。
倒是田安,他还是老样子,以前是这么老,现在还是一样的老迈,也没有出现老花眼的症状,更没有“耳聋”的迹象。
请:m.llskw.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