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文学
 
首页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侠 • 仙侠
都市 • 言情
历史 • 军事
游戏 • 竞技
科幻 • 灵异
搜索:
 
您当前所在位置:黄鹤楼文学>>大明神探1546

第三百零四章 外朝三巨头的形成


简体手机版  繁体手机版
更新时间:2025-06-21  作者:兴霸天
 
“爹!!”

“这里没有你爹!”

“好!好!严阁老……”

严世蕃来到严嵩身后,一起朝着文华殿的方向翘首以盼。

相较于回京时的风霜,此时的小阁老已然膨胀了一圈。

若非太后丧礼的一月吃素,还得再肿些。

如今和严嵩站在一起,一高一矮,一胖一瘦,对比明显。

包括夏言在内的其余官员,已是忍不住侧目。

生活在一起的父子俩,怎么差距这么大捏?

严世蕃对于这样的眼神十分坦然,甚至有些享受。

他爹谨小慎微了一辈子,即便成为首辅,有的时候还得伏低做小。

相比起来,他自从回京后,这日子过得可太舒坦了。

见谁不爽就削谁,反正后面有首辅父亲摆平。

彼此都有默契。

不过如今的局势,似乎又有变化了。

皇帝不上朝了。

如此一来,首辅承受的压力无疑是最大的。

当然也有机遇。

倘若陛下真的不见外朝臣子,只见内阁阁老,首辅的权势又将完全不同。

首辅的权力特征,其实是有一个明显的划分。

永乐到正统年间,首辅就是顾问性质,无额外的实权,即便三杨都是如此,他们的权力基本来自于原本的官职和威望,首辅只是锦上添花。

而从成化到正德年间,内阁又受宦官压制,权力波动,如正德年间的首辅杨廷和,基本就是个摆设,只顾着明哲保身。

直到嘉靖至万历初,首辅才成了实际宰相化,掌控六部,大权在握,如张璁、夏言、严嵩、徐阶、高拱、张居正。

再到万历中后期,权力再度衰落,后面再有类似的职位,要等清朝的军机处了。

纵观历史,内阁首辅的权势,实际上就是在嘉靖朝才有了显著的拔升,班次超越六部、票拟权垄断、人事控制、军权渗透等等,形成“无名有实”的相权。

严世蕃虽不知这些具体发展,却也逐渐发现,严党的权势正在与日俱增。

前任张璁是明面上威风,颐指气使,说一不二,实际上除了追随的大礼议集团外,朝堂上下反对者众,新政出了京师都不好使,才被迫全力整顿吏治。

而严嵩看似声威不及张璁,但他借助考成法,将一批一批的门生故吏提拔到关键岗位上,不仅是西北一线的收河套战略,天下各州县都有涉及,由此根基愈发稳固。

但严世蕃心中也有担心。

河套复归,过于顺利,自己父亲的威望,有些太高了。

前几任天子数十载的努力,在其手中数载完成,颇有些功高震主。

在这种情况下,天子怠政不见得是好事,万一下台前先将严嵩安排了……

可能性不大,但终究需要提防!

就在严世蕃眼神疯狂闪烁之际,他看到了那道熟悉的身影。

紫禁城的朱漆廊柱间,海玥正踏着斑驳日影徐步而来。

官袍的下摆扫过玉阶,竟似携着某种陌生的威压——

那是经年沉淀后的锋芒,如匣中古剑终露寒光!

“明威……”

严世蕃突然有了一种感觉。

这位好友,不同了。

如父亲所言,深潭蓄水,静默十载,一朝决堤可溃千里。

此乃厚积薄发。

却比起父亲预料的还要早,还要高!

“来了!来了!”“海学士手里的,是圣旨?”

等待的朝臣一拥而上,满是激动与期待。

“陛下有旨!”

随着海玥清朗的声音如金石相击,在殿前层层荡开,群臣齐齐拜下。

“太后崩逝,朕心摧折……暂无力躬亲朝政,凡军国重务,着内阁与诸臣工共议裁处……务以社稷为重,毋负朕托……”

听完后,群臣神情各异,喜忧参半。

喜的是,历经两个月,陛下对于接连辍朝的情况,总算有了一个明确的答复。

凡军国重务,着内阁与诸臣工共议裁处,有了这道旨意,那些积压的奏疏可以办理,不必战战兢兢,等待上命。

忧的是,当今陛下一朝怠政,给原本蒸蒸日上的国力蒙上了一层阴影。

而且内阁原先已是强弱分明,首辅严嵩的权势与影响,远远超过次辅夏言。

有陛下在时,严嵩尚且不敢放肆,现在朝堂政务以内阁为首,严嵩岂非一家独大?

在群臣的注目中,海玥双手捧过圣旨,朝着严嵩递过去。

然而严嵩的手指刚触及卷轴,侍立一旁的黄锦便含笑上前,语气温和:“陛下口谕——辍朝期间,讲学不断,明日文华殿,仍由海学士进讲。“

话音落下。

严嵩接过圣旨时的指尖明显颤了颤,尚且呈现跪拜姿态的群臣再度变色。

今日不是特例?

接下来陛下不见其他臣子,只听这位讲学?

那他岂不是内外沟通的桥梁?

且是唯一的桥梁!

不过转念一想,让海玥担任这个角色,总比首辅严嵩来得好。

于是乎,众人的神情又从震惊,转为权衡。

黄锦躬身退下,嘴角噙着笑意。

刚刚不过是个开端罢了。

待那道诰命诏书颁下,朝野上下才会真正明白,何为“圣心独眷”。

他对于海玥的印象极佳,自然希望这位低调沉稳的臣子,能够得到这份殊荣。

相比起来,待得黄锦离开后,殿前的气氛却尴尬起来。

严嵩短暂失态,表面依旧平静,维持着首辅的气度与威严。

可另一位就没有这份城府了。

严世蕃猛地直起腰来,眼神里透出危险的光芒,咧嘴笑道:“明威兄!没想到你竟能得陛下如此看重,愚弟早就看出,你非池中之物,还望日后多多提携啊!”

海玥平和地道:“严主事言重了,万不敢当……”

“这么生分?”

话到一半,就被严世蕃打断,这位小阁老的脸色立刻沉下:“怎的,一朝得势,就忘记咱俩昔日同窗之谊了?”

“咦?”

其他臣子露出看好戏之色,更有些不屑。

你一个举人出身,仗着父亲权势为非作歹的纨绔,也配和人家三亚功名,在翰林院潜修八载的国之栋梁相提并论?

简直自取其辱嘛!

果不其然,海玥只是微微皱眉,闭上嘴,不再回应。

迎着众人刺目的注视,严世蕃恶狠狠地回头扫视一圈,面露羞恼,啐了一口:“得意什么?不过是……”

“闭嘴!”

严嵩似乎年纪大了,反应不及,此刻终于勃然变色,喝止了儿子,再对着海玥致歉:“老夫教子无方,还望海学士海涵!”

相比起入文华殿之前,是首辅对下级官员的托付。

此时的语气,俨然是平等对待。

“阁老言重了!”

海玥声音清润如常,举止依旧谦逊,但也有了几分距离:“下官还需筹备明日经筵,恐负圣恩,先行告退。”

“好!”

严嵩点了点头,侧身让出半步。

海玥官袍轻振,踏着严嵩袍角未散的气息离去。

短暂的交错,让旁观的臣子回味无穷。

有的臣子目光闪了闪,脚下移动,竟是直接追了上去。

“爹!!”

“闭嘴——”

身后传来严世蕃不甘的声音,旋即再度遭到严嵩恶狠狠的呵斥。

‘嘿!这个草包!’

‘严阁老有此子拖累,是我等的机会!’

这份动静,让他们的脚步加快。

昔日的同窗一跃成为与首辅父亲比肩的大人物,似严世蕃这种嚣张纨绔,确实接受不了。

而严嵩身为首辅,却无法得见天子,反倒被一位翰林学士压下,威望也受到了严重的打击。

由此。

支持夏言一方的,只觉得狂喜。

这显然是夏阁老出手拉拢,共抗严党的最佳时机啊!

行动力强的,直接跟了上去。

除此之外,还有游离于首辅、次辅之外的朝臣。

京师为官的,多少都有背景,但若说全部投靠严嵩和夏言,也不至于。

总有与两者意见不合,分歧颇大的。

这群官员本就于夹缝里生存,如今抱着或取巧,或试探的行径,同样追了上去。

可没走多远。

他们骇然发现,海玥挺拔如松的背影之后,已然多了一批年轻的面孔。

第一位,是嘉靖五年进士,年前由河南左参政,调任国子监祭酒的王慎中。

第二位,是嘉靖八年进士,曾任江西提学,后调任太常寺丞的陈束。

第三位,是嘉靖八年进士,翰林院庶吉士,今任礼部祠祭清吏司郎中的熊过。

第四位,第五位,第六位……

眨眼间,十数名官员默默跟随。

官靴踏过砖石,发出整齐的声响。

“一心会!是了!这群人都是一心会的!”

“那是什么?”

“你莫非忘了?当年陛下亲赐御书,在国子监内组建的学社,会首正是海学士……嘶!”

后方追赶的官员们渐渐停下脚步,面面相觑。

他们这才惊觉,那个被遗忘在翰林院八年的身影,早已在无声处织就一张大网。

圣旨如惊雷炸响,蛰伏多年的一心会则似春溪破冰,无需招揽,自汇聚成流。

那些曾经年轻的进士们,此刻绯袍玉带,俨然已成朝堂新势。

首辅严嵩一派。

次辅夏言一派。

少壮海玥一派。

外朝三巨头的格局。

由此成型。

上一章  |  大明神探1546目录  |  下一章
加入书架后可以自动记录您当前的阅读进度,方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搜索引擎输入 "大明神探1546 黄鹤楼" 就可以找到本书
其他用户在看:
黄鹤楼文学 - 免费小说阅读网 www.hhlwx.com
联系我们: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