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机推荐:
陈业离去后,红玉郡主没有丝毫放松。
她双手紧握着那杆万魂幡,却有些无所适从。
看她这副模样,杨崇光笑道:“郡主贵人,我们其实也算老相识了,能见着你死了,又活了,也算是缘分。老夫长得是吓人,但绝不害人,郡主无需害怕。”
红玉郡主听了,露出笑容,这位阴兵统领虽然看着吓人,但说话倒是和善。
“多谢将军提点,但我并非害怕将军,而是这宝贝我怕是不会用。”
别说用了,红玉郡主得双手才能勉强拿稳。
还没经历罡煞炼体的修士,力气比凡人强不了多少,最多就是个三流练武之人的水准。
但这万魂幡不知道是什么材质,重得根本挥舞不动。
杨崇光疑惑道:“这有什么难的,你将体内灵气注入其中不就能用了?法宝不都是这么用的?”
红玉郡主疑惑道:“可是,道长并未传我解开禁制之法,法宝不都是这样么,总不能随便一个人拿起来就能用?”
她还想着这是陈业给她的考验来着,毕竟她也知道什么是万魂幡,这段日子来也见识过这种法宝了。
结果杨崇光却说:“哈哈,咱们黄泉宗的万魂幡不一样,郡主还是自己试试。”
红玉郡主试探着将体内微薄的灵气注入其中,顿时就感觉手中的万魂幡“活”了,千斤重压消失不见,可以随心意挥舞。
红玉郡主还能感应到这万魂幡中所有的阴魂,其中有三个正是刚刚被送进去的魂火尊主麾下仆从。
这三个所谓的化神境在万魂幡内被按在油锅里反复烹炸,已经差不多全熟了。
红玉郡主震惊于这万魂幡毫无禁制,但很快也明白其中原因。
因为这万魂幡仅仅是一个栖身之地,对里面的阴魂也没有任何限制,红玉郡主可以借助万魂幡将自己所想传达给里面的阴魂,但听不听是他们说了算。
这根本就不是万魂幡,这只是一个阴魂寄宿之所。
“果然是道长的风格。”
红玉郡主笑了笑,然后问杨崇光道:“道长说我可以请诸位相助,只是不知道将军能做些什么。”
杨崇光哈哈一笑,自信道:“若是宗主点头,我将这朝堂内外都杀个干净也是易如反掌。”
红玉郡主却摇头道:“若是大开杀戒,道长何须要我出手,他直接对将军下令便是。”
杨崇光又说:“那让他们病上几天也不是问题,如此一来不就能换人了?宗主在别处也是这般操作,让副手顶上就是了。”
“道长确实很懂朝廷的规矩,如此操作确实是最平稳的办法。只是,这朝堂之上的大臣却不能如此操作,一是他们人太多,集体病倒必然会导致人心惶惶,每一个都是身居高位之人,只要每日批改奏章出现些许错漏,恐怕就会惹得地方动荡。
“二是除非直接病死,否则朝堂之上的老臣病了,也只会将日常工作拖延,而不是马上换人处理。哪怕是赈灾平叛,拖延十天半月是常事,拖延一年半载也并非不可能。”
杨崇光听得目瞪口呆,忍不住骂了一句:“这当官的真不把人当人看啊。哦,郡主莫怪,老夫说的不是你。”
红玉郡主毫不在意地说:“我也是遍身罗绮之人,将军骂得也没错,我这宫殿中随便一个物件拿出去都能养活五口之家,我一日用度比一村之人还要奢靡。只不过,自古以来便是如此,像道长所说,众生皆苦,只不过看谁运气好些。”
杨崇光不曾想红玉郡主会这么说自己,看来眼前这姑娘确实有几分奇异,值得陈业另眼相看。
红玉郡主确实与寻常的贵人不同,即便生在帝王之家,但从小被魔头所掌控,对受尽折磨的红玉郡主来说,所谓的奢靡享受还比不上片刻的自由。
她知道自己的身世,所以从来不将自己当成真的郡主,跟寻常老百姓一样,都是挣扎求活之人,只不过老百姓为吃饭而担忧,而她担心的是会不会被炼制成血丹。
杨崇光见场面有几分尴尬,便回到正题,问道:“那郡主有何主意?”
红玉郡主说:“倒也不难,还是按照道长的想法,让这些朝中大臣生病,顺便夺了他们的权,这是第一步。”
“郡主既然已经有了想法,那我等听命行事即可,不知道郡主有何吩咐?”
红玉郡主问道:“敢问将军,这万魂幡中的阴魂,可有创造幻境的本事?”
杨崇光听了,满脸得意道:“当然有,郡主这可是找对人了。别的阴兵未必会,但我麾下的兵,都追随宗门的蜃妖长老学过一些幻术,哪怕是对付魔头都能派上用场,糊弄凡人保证不是问题。”
当初黄泉宗刚刚建立,那万魂幡里还有蜃妖的神魂,杨崇光可是趁机学了不少东西,只是平日里很少能用得上,今日总算是可以好好显摆一番了。
红玉郡主顿时高兴道:“那就劳烦将军了,这次事关重大,请将军一定要按我的命令行事……”
次日清晨,一道惊人消息开始流传——皇帝陛下龙体抱恙,积劳成疾,已然病危。
一时间,人心惶惶,诸位皇子奔走于宫门内外,朝中大臣更是忧心忡忡,雪片般递上奏折问安。
皇帝病重,这可不是小事。
虽说太子早早就立了,但为了平衡太子的势力,皇帝又暗地里支持了好几位皇子,这种分化兄弟令其内斗的操作,倒是让他皇位坐得挺稳。
只是皇帝突然急病,麻烦便来了。
可不止太子一人想当皇帝,其他几位皇子也对龙椅很感兴趣啊。
加上这些年皇帝的推波助澜,朝中大臣站队站得分散,这彼此牵扯之下,谁继位还不好说呢。
就在此时,被奉为“国之祥瑞”的红玉郡主,突然走到台前。
她向百官宣布,自己夜观天象,感应神明,得知有一法可以拯救皇帝的性命。
不过需要举办祈福大典,以自身祥瑞之气,为父皇祈求一线生机。
对于这位屡次显灵的祥瑞郡主,无人敢有异议。更何况,这正是百官表忠心博取好感的天赐良机。
于是,短短半日,一场布置简约但声势浩大的祈福祭祀迅速开始。
祭坛之上,香烟袅袅,三牲祭品堆满各处。红玉郡主身着繁复的祭祀华服,立于高台中央,神情庄严肃穆,口中念念有词。
她看似在祈祷,实则心神早已沉入万魂幡中。
随着仪式的进行,她催动法力,向一众阴魂下令。
只见祭坛上空,先是祥云汇聚,金光万道。继而有仙乐飘渺而来,朵朵金莲于空中凭空绽放,神圣庄严的气息笼罩全场,让所有人都看得目眩神迷,心神俱醉。
就在众人顶礼膜拜之际,一个宏大而威严的声音,仿佛从九天之上降下:
“帝王之疾,乃国运之劫。唯有赤胆忠心之人,甘为分担,方可感动上苍,化解此厄。”
过了许久,声音散去,幻象消失,所有大臣都愣在原地。
竟然是来真的啊,真听到了上苍神谕?
“唯有赤胆忠心之人为其分担”,这话又是何意?
不少人还没反应过来,一位一位支持大皇子的老臣率先跪倒,声泪俱下道:“为陛下分忧,乃我等臣子本分!臣,愿为陛下分担病痛,万死不辞!”
这一下,旁人也听明白了。
先别管这是真是假,已经有人开口了,谁还敢装不知道?
一人带头,其他大臣纷纷响应,生怕落于人后。
“臣也愿意!”
“能为陛下承担疾苦,是臣毕生之荣幸!”
呼喊声此起彼伏,尤其是早已站队的那些大臣,更是表现得比任何人都要激昂,还疯狂暗示在场的几位皇子,让他们也马上表态。
二皇子三皇子等一众皇子倒也不傻,大臣都要给皇帝分担病症了,做儿子哪能退缩?
皇子们也一起跪下,喊着要为皇帝尽孝的口号,这场面看起来真是父慈子孝,君臣相得,不知道还以为这皇帝有多好。
看着下方那一张张“忠心耿耿”的脸,红玉郡主立于高台之上,不由得嘴角微翘。
要的就是这种效果。
莫名其妙让一群大臣生病,自然会人心惶惶,但若是将此事推到为皇帝分忧上,那便顺理成章了。
可是你们自己喊着要为皇帝分担病症的,举头三尺可是真有神灵看着的。
红玉郡主缓缓开口,声音清越,传遍全场:“诸位大人忠心可嘉,但此事必须是心甘情愿,毫无半分勉强,方能应验。若心中稍有犹豫,不仅无功,反会招致祸患。”
她这是在给他们最后一次机会,也是在用言语封死他们所有的退路。
“郡主放心!我等绝无半点虚假,皆是肺腑之言!”
“若有半点不诚,教我天打雷劈!”
赌咒发誓之声不绝于耳。
果然,无人退缩。
谁敢在这时候退缩,不就等于承认自己不是心甘情愿?家里是没有九族了,想在这时候找死?
而且皇帝一人的病症,这么多人共同分担,估计也不会太难受。
带着这种侥幸心理,自然是没人打退堂鼓。
“好。”
红玉郡主轻轻吐出一个字。
她垂下眼帘,长长的袖袍遮住了她微动的手指。
心念一动,藏于袖中的万魂幡微微一颤。刹那间,数道凡人肉眼不可见的阴兵虚影悄然离幡而出,无声无息地穿过人群。按照红玉郡主之前定好的规矩,分量不一的阴气被送入这些大臣皇子的体内。
凡人如何承受得了这种手段,众人几乎马上就有所反应。
“呃啊……”
一位刚刚还慷慨陈词的尚书大人,突然面色发青,捂着胸口痛苦地倒了下去。
紧接着,仿佛是瘟疫蔓延。
“我的头好痛!”
“身体……身体好冷……”
惨叫声、呻吟声、倒地声接二连三地响起。不过短短数息之间,朝堂上近三分之一的重臣,全都面色灰败,浑身颤抖,当场病倒,人事不省。
好几位皇子也是面色苍白,一副摇摇欲坠的模样。
当然,也有些症状较轻的,但也是感觉浑身不舒服,不是头晕目眩就是浑身冷汗。
这也是红玉郡主的命令,名单上种过光阴箭的大臣和皇子一律重症,至少要躺上几个月,其他则是症状轻微,睡一晚就能好。
不过眼下谁不知道轻重病症是如何区分,只知道大臣们倒了一地,现场便乱了起来。
红玉郡主连忙吩侍卫们出手,将那些“忠心耿耿”的大臣们抬下祭坛,送回各自府邸“休养”。
可以想见,明日之后,“众忠臣为君分忧,甘受病痛”的千古佳话,便会传遍京城乃至天下。
在这种大义凛然的叙事下,没有人敢质疑,更无人会在此刻乱嚼舌根。
当最后一名侍卫的身影消失在台阶尽头,空旷的祭坛上只剩下红玉郡主一人。
杨崇光从阴影中现身,对红玉郡主道:“郡主,一切顺利。名单上的人,都已经阴气入体,保证半年之内下不了床榻,光是昏睡就得好几日。”
“辛苦将军了。”红玉郡主客气地说。
“此乃分内之事。”杨崇光毫不在意地摆摆手,随即问道,“这第一步已成,朝中反对势力尽数瘫痪,是否可以着手准备,直接让八皇子……”
“没那么简单。”红玉郡主摇了摇头,“我方才设下的,是一个首尾相连的计。我以为父皇分忧为名,让他们病倒。那么,父皇的病就必须好转。否则,我便是犯了欺君罔上、妖言惑众的大罪,第一个就会被拿下。”
杨崇光眉头紧锁,疑惑道:“道长的命令是换皇帝,换大臣。若是皇帝好起来了,我们岂非白费功夫?”
红玉郡主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笑意。
“当然不会白费。”她缓缓说道:“人在濒死之后,性情多半会大变。我父皇也是如此。这一次重病,本是他命中该绝之劫,奈何有满朝忠臣与孝顺儿子们替他续命,才侥幸度过此关。
“经此一事,上天示警,父皇他便大彻大悟,看破了红尘。他不想再贪恋权势,不愿再理会这朝堂俗务,只想寻一处清净之地,安度晚年。于是,他决定下旨,将这皇位传位于我那纯真善良的八皇弟。”
杨崇光听得一愣,随即发出一声不屑的冷笑:“看得开?龙椅这东西,坐上去就没人想下来,哪个皇帝不将它当成命根子,恨不得长在身上?”
红玉郡主平静地说:“他会看得开的。父皇若是自己想不通透,看不破这红尘俗世……那就请将军帮他看个清楚明白。”
看着红玉郡主那淡漠的表情,杨崇光也是有些惊讶,眼前这小姑娘心够狠啊,与当初那位郡主可是截然不同。
杨崇光对红玉郡主拱手道:“请郡主放心,今夜,属下定会助陛下大彻大悟,看破红尘。”
“那就劳烦将军了。”
红玉郡主露出一个微笑,心想如此一来,也算是完成了陈业所托。
修士想要改朝换代实在太过轻松,就如同操纵一群蝼蚁。
原本自己也是其中一只蝼蚁,但想来过了这几天,自己便可以挣脱牢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