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文学
 
首页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侠 • 仙侠
都市 • 言情
历史 • 军事
游戏 • 竞技
科幻 • 灵异
搜索:
 
您当前所在位置:黄鹤楼文学>>发薪就能变强,我有十亿员工!

第759章 橙子制药?去非洲考公?阿比西尼亚第一位华人巡检员


简体手机版  繁体手机版
更新时间:2025-11-10  作者:今月曾经照古河
 
庐州,桃花镇。

利民制药有限公司总部,董事长甘利民站在一楼大厅门口。

一阵萧瑟的冷风吹过,他下意识地缩了缩脖子。

外面虽冷,他却没敢回办公室。

在他看来,森联资本能看上自家的制药公司,多半是因为利民总部在庐州,方便对方后续管理。

要知道,在华国,拥有药品生产许可证的制药公司超过6000家。

像利民这种小药厂,主营生产滴眼液、维生素和消炎止痛药。

一看就知道,饿不死,但也赚不到什么钱。

所以,当接到森联资本的电话,得知对方有收购意向时,他没多想就答应了。

“甘总。”

穿着黑丝袜和包臀裙的女秘书轻声提醒,同时朝不远处的工厂入口指了指。

甘利民顺着方向看去,只见一辆奔驰S600和三辆商务MPV依次驶入,在门口被保安拦下登记。

“真是一点眼力见都没有!”

他小声嘀咕了一句,随即带着秘书快步上前,没一会儿就到了大门口。

“甘总!”保安连忙打招呼。

甘利民瞪了他一眼,没说话,径直走到奔驰车的右后排。

看到车里的高伟林后,他立刻堆起笑容问候道:“高总,实在不好意思!下面的人不懂事,让您久等了。”

“没关系。”高伟林推开车门走下来,语气平和地说道:“毕竟是制药厂,安全性这块不能马虎。”

他是港岛人,不过这几年一直在内地工作,普通话比四年前流利了不少。

“高先生,快里面请!”

甘利民满脸堆笑,殷勤地把这位“财神爷”迎进工厂。

高伟林身后,还跟着十几名随行人员。

其中有医药行业律师、药学工程师、GMP认证专家,还有市场分析师和财务审计师。

虽说利民制药只是家小公司,但该走的合规流程一步都不能少。

这也是陈延森一直信任高伟林的主要原因:做事细心严谨,既讲规则,又懂变通。

甘利民引着高伟林一行人往研发中心走,脚下的大理石地面被保洁擦得锃亮,甚至能清晰地映出人影。

自古以来,开药铺的就没穷人!

说到底,一盒普通药品的成本才几个钱?

研发中心在三楼,电梯门刚打开,一股淡淡的消毒水味就飘了出来。

走廊两侧的玻璃展柜里,整齐摆放着利民制药的主打产品,瓶装滴眼液、铝塑板包装的维生素片,以及各式消炎止痛药。

“高总请看,这是我们去年刚升级的滴眼液生产线,用的是无菌灌装技术,杂质占比能控制在0.1以下。”

甘利民放慢脚步,拿起一份品宣资料,一边翻页,一边缓缓介绍。

高伟林瞥了一眼,微微点头。

他很清楚利民制药的底细,可整天捣鼓出来的,全是最基础的常规药物,压根就没什么核心技术。

当然,同行们大抵如此。

甘利民见状,以为唬住了高伟林,又领着众人往研发实验室走。

几名身穿白大褂的制剂研究员正低头忙碌着,见一行人进来,仅仅是抬头扫了一眼,便又专注于手上的工作。

俗话说,生化环材是四大天坑专业。

制药公司赚钱,不代表研发人员的收入就高。

除了行业头部那一小撮药企愿意开高薪,像利民制药这种小公司,研发岗待遇低、工作环境差。

不仅要在高温、有异味的环境里待着,长期接触各类试剂,还得倒班或是天天加班,性价比太低了。

因此,就算老板亲自过来,他们脸上也没什么表情。

一个月就挣几千块,难道还想让他们腆着脸凑上去跪迎不成?

“这边是我们的配方优化区,最近正在调试一款新的维生素复合制剂,打算增加钙元素的吸收率,要是这款产品能顺利上市,下半年的营收至少能再涨一成。”

甘利民指着一台精密检测仪器,笑着说道。

高伟林轻轻一笑,没说对也没说不对。

他是财务出身,对于甘利民的这番说辞,他不知道是否正确,但他带着专业的评估团队。

专业的事,自然就该交给专业的人去判断。

随后,高伟林又带着人陆续参观了中试车间、生产线、配料间、灌装间、压片间和仓储区,一圈下来,最后才回到办公楼。

甘利民等高伟林一行人在会议室坐定,便立马拿出了利民制药的财务与业务报表,上面详细记录了公司的营收、利润、负债和固定资产等关键数据。

高伟林把材料转交给审核人员,自己则坐在原位,陪着甘利民喝茶闲聊。

不知过了多久,一名财务人员悄悄走到高伟林身边,在他耳边报了个数字。

等高伟林听完,才不紧不慢地对甘利民说:“甘总,如果利民制药提供的数据无误,我这边可以出4600万,全资收购。”

利民制药一没核心研发实力,二没强大的销售网络,唯一能值点钱的,也就几条生产线、厂区地皮、厂房和实验室里的设备。

“高总,您该不会是在跟我开玩笑吧?别的先不说,单是厂区的地皮加厂房,就值800万了!”

甘利民猛地放下茶杯,不可置信地反问道。

“甘总,利民制药厂的地势太偏,根本就不值钱。

至于那几条生产线和实验室设备,大部分是六年前采购的,虽然去年升级过滴眼液生产线,但主设备都是旧的,折旧后算下来也就1000万左右,我给4600万,已经是很合理的价格了。”

高伟林不慌不忙,慢悠悠回道。

一笔不足五千万的收购合作,若不是陈延森特意指派他来负责,他都懒得跑这一趟,交给下面的人处理即可。

“高总,就算地皮偏,厂房不值钱,那我公司的药品生产许可证总该算钱吧?现在想拿个无菌制剂的生产资质多难啊,光申请费用和时间成本都不止100万!

再加上我手里还有几个长期合作的原料供应商,供货价比市场价低5个点,这些都是隐形资产,怎么能不算进去?”

甘利民反驳道。

高伟林端起茶杯,吹了吹浮沫,这才慢条斯理地说:“甘总,森联资本看中的,从来不是利民制药的研发、市场或是盈利能力,而是它现成的框架,就它目前的状况,真能卖到4000万的价格吗?”

其实利民制药最值钱的,是手里的药品注册批件。

这东西相当于药品合法生产、销售的“身份证”。

虽说以森联资本的实力,想自己拿批件也不算难,但终究要耗时间、走流程。

可一旦买下利民制药,森联就能直接借助集团的资金和销售网络,在医药市场迅速打开局面。

在国内,卖药赚钱不难,真正难的是药物研发。

甘利民听后,心里咯噔一声,但还是强压下情绪,快速组织语言,试图说服高伟林。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地僵持着,足足谈了一个多小时。

直到看见高伟林脸上渐渐露出不耐,甘利民才没了底气,慌忙应下了这个价格。

最终,森联资本以4600万的价格,全资收购了利民制药的全部所有权。

在签订股权转让意向书后,高伟林坐车离开,而甘利民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4600万的价格不算高,但相较于利民制药的真实价值,也算是一个极为合理的报价了。

两天后,有人意外发现,森联集团旗下又多了一家名为“橙子制药”的子公司。

12月8日晚,《武媚娘传奇》开播,但让观众无语的是,剧中女演员的镜头被裁剪得只剩颈部以上,这一操作引得网友纷纷吐槽。

同时,《我是歌手》第三季公布了嘉宾阵容。

影视消费领域也有了新变化:电影票在线选座开始普及,而筷跑开发的自动取票机,也在线下成为团购验券的主流工具。

此外,朋友圈卖货的现象愈发泛滥,微商行业进入了发展黄金期。

另一边。

陈延森走出实验室,先去食堂吃了一碗牛肉拉面,接着返回碧湖云溪。

这几天,他几乎天天窝在橙子生物科技的研发中心,忙着育种选配工作。

郎溪高架上,一辆银蓝相间的迈巴赫疾驰而过。

陈延森靠在座椅背上,目光落在窗外霓虹璀璨的夜景上,心里却在暗暗思索阿比西尼亚的规划问题。

莱格吉的执行力确实不错,但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阻力也不小。

想把中上层的利益分给底层民众,必然会触碰一部分人的利益底线,进而引发他们的反扑。

自12月以来,短短不到一周时间,莱格吉就又扑灭了两场叛变。

要不是白震山在情报里把前因后果写得清清楚楚,陈延森都要怀疑莱格吉是在借故清除异己了。

好在莱格吉也不傻,他开始大量提拔接受过先进教育的年轻人,让这群代表中下层利益的普通人,逐步掌控阿比西尼亚的中枢司。

除此之外,他还放宽了对外籍人员的限制:只要在阿比西尼亚工作满半年,就有资格报考中枢司的管理岗位。

虽说待遇不算高,一个月工资也就1500美币,但这已是莱格吉能拿出的最大诚意了。

他心里很清楚,以阿比西尼亚目前的国民教育程度,要是不能引进外来优秀人才,根本很难把国家建设起来。

由于阿比西尼亚物价低、人工成本也低,一时间,还真有不少符合标准的欧美和华国商人,动了去那里发展的念头。

其中有个来自徽安的年轻人叫韩铭涛,得知这个消息后,主动报名参加了杜姆卡的巡检员考试。

他是退伍军人,本科学历,体能还不错,结果笔试和面试全都顺利通过了,成为了阿比西尼亚第一位华人巡检员。

消息传回国内,媒体立马围绕这件事撰写了报道,标题格外吸睛:“华人开始卷海外‘铁饭碗’了?徽安小伙当上非洲巡检员!”

评论区也很热闹。

“千万别让齐鲁人看见了!”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编。”

“我记得春秋战国时期,比较流行去各个国家当官,所以全球一统的机会要来了吗?”

“不限国籍吗?”

“在阿比西尼亚当公务员,他还是华国人吗?”

面对这些疑问,今日头条海外分公司主动联系了韩铭涛。

一番沟通了解后才知道,阿比西尼亚的岗位不要求入籍,只看学历和个人能力。

这一情况经报道后,不少网友都吵着说要去阿比西尼亚考公。

有人纯属开玩笑,有人却在偷偷买机票。

然而,外籍巡检员月薪1500美币,本地巡检员却只有500美币。

大家不怕工资少,就怕待遇不公平。

不少奥莫罗族、哈姆拉族的巡检员联合起来控诉,认为莱格吉的这项举措有失公允。

在普通民众眼里,莱格吉渐渐被打上了“卖国贼”和“崇洋媚外”的标签。

但到了第二天上午,莱格吉通过广播发表了讲话,语气十分诚恳:“同胞们,我知道大家现在很愤怒,看到外籍公务员拿着3倍于本地人的工资,你们会觉得不公平,会担心自己的劳动没有得到尊重。

我完全可以理解,因为我和大家一样,毕生目标都是让阿比西尼亚人过上好日子,但我想和大家一起算一笔关于国家未来的账,看看我们到底能不能让国家真正富强起来。”

他顿了顿,继续说:“大家可能会问,这些工作我们自己人难道不能做吗?但我想坦诚地告诉大家,阿比西尼亚目前最缺的,是能帮我们快速搭建‘现代体系’的人才。

比如能帮我们建立正规医疗体系的高端人才,能帮我们修建稳定电网、让高原地区也用上电的工程团队,能帮我们制定公平税法的财务专家。

这些人才不是天生的,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教育和实践积累,而我们本地的这类人才还非常少,短期内只能请外籍专家来‘带教’。

他们拿3倍工资,不是因为他们比我们高贵,而是因为他们能帮阿比西尼亚解决‘不解决就永远富不起来’的难题……”

莱格吉的讲话很快登上了《泰晤士晚报》和《英格兰日报》。

这让欧洲地区的人颇感意外,他们没想到,非洲居然真的出现了一位颇有远见的领袖。

招商引资、启用外籍人士,哪怕背着骂名,莱格吉也坚持要搞经济发展。

不少欧洲人仔细思考后,也生出了去阿比西尼亚、为当地发展贡献一份力量的想法。

反正又不用入籍,很多人都抱着玩“养成游戏”的心态,想试试能否改变阿比西尼亚。

毕竟,这世上永远不缺理想主义者。

而在华国,想去阿比西尼亚考公的人,那就更多了。

上一章  |  发薪就能变强,我有十亿员工!目录  |  下一章
加入书架后可以自动记录您当前的阅读进度,方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搜索引擎输入 "发薪就能变强,我有十亿员工! 黄鹤楼" 就可以找到本书
其他用户在看:
黄鹤楼文学 - 免费小说阅读网 www.hhlwx.com
联系我们: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