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机推荐:
双车进站是指在同一圈的情况下,两辆赛车一前一后驶入维修通道,车组技师需要准备两套轮胎,依次帮助两位车手完成换胎出站。
这套流程单从文字描述,看起来好像很简单的样子。
事实上却非常非常难。
原因很简单,每支车队都只有一个室外维修车位,以及一支共享的技师团队。
原本F1的进站换胎工序,就已经把每项步骤流程给固定到了极致,堪比流水线作业的方式,才把换胎时间压缩至两秒左右。
如果双车进站的话,意味着要多四条新胎出来,以及要四条换下来的旧胎。
先不说流程上的复杂变化,单单如何放置这四条轮胎,不会影响到二十几名技师团队的活动空间,就是一件相当讲究的事情。
要是谁被轮胎阻挡了一下,亦或者交接的时候手滑一下,进站损失时间至少有数秒之多,放在F1这种分秒必争的赛事里面,属于无法接受的失误。
哪怕整个过程中技师团队配合的极其完美,没有出现任何失误就完成了双车同圈进站。
依旧还有另外一个严峻的问题摆在面前,那就是谁先进站,谁后进站?
要知道换胎正常情况下不失误也在两秒多,陈向北想要处于佩雷兹的尾流区,跟车距离必须保持在一秒以内。
意味着一前一后进站,陈向北至少需要等待一秒以上,并且算上临时启动时间,这个过程损失大概率会超过两秒。
两秒用时放在F1里面相当夸张了,排位赛自不用说,第一名到最后一名可能还没两秒差距,哪怕放在五十多圈的正赛里面,很多时候都能出现最后一圈绝杀的名场面。
除非火星车全程领跑遥遥领先,否则两秒将能决定冠军归属!
如果单单两秒的话,其实咬咬牙还能接受。
另一个难以接受的点则在于,双车同圈进站无论是前车出现换胎失误,还是后车出现换胎失误,吃亏倒霉的都将是后车。
毕竟前车换胎出问题了,你后车总不可能越过他去换胎吧,还不是得老老实实等着?
并且相比较前车,后车换胎失误的可能性将呈现指数级上升,历史上这种事情发生过无数次,越是紧张的情况下就越容易出错。
车手有得选的话,谁也不想成为后面进站的那个。
“奥德托,你不考虑让北交换位置再进站吗?”
布里亚托利的声音适时响起,身为车队的一号车手,陈向北理应享有优先权。
这跟赛道上交换位置,让僚机完全充当炮灰的理念不同,换胎顺序的主导权在车队。如果不想“吃相”变得难看,甚至可以让陈向北先一圈进站,佩雷兹后一圈进站。
不过赛道上多跑一圈,佩雷兹就会被后车追近接近两秒,这对于他而言其实跟交换位置的损失差不多,无非就类似于“掩耳盗铃”的方式让车队跟陈向北面子上好看一点。
奥德托内心里面,其实更偏向于错位进站,有些时候成年人维持体面很重要。
但就在这个时候,佩雷兹面前又出现了一辆赛车,他就是来自于印度力量的苏蒂尔。
这位车手无论是跟特鲁利,还是跟陈向北,可以说新仇旧恨不断。再加上印度力量车队管理层,本身就对中国车手身份不感冒,经常有意无意的挑起竞争,相当于给了苏蒂尔搞事的底气。
不过这次倒不是苏蒂尔跑到了陈向北等人的前面,而是起步事故引发了他赛车前鼻翼受损,被迫进站一次换了零部件,从而导致被头排的两辆HRT赛车给套圈了!
按照正常的F1赛事规则,套圈车辆必须无条件给后车让道。
如果没有第一时间配合对手超车,那么赛事工作人员将会对他挥动蓝旗提醒,示意尽快避让。
一旦这名车手连续挥动蓝旗达到3次还没避让,赛事组委会就会进行处罚。
先不说等到三次蓝旗挥动的过程,对于一辆近乎垫底的套圈车而言,处不处罚对于苏蒂尔都没有意义,除非恶意阻挡程度严重到要出动黑旗的程度。
毫无疑问,苏蒂尔会把握住尺度不走到这步。
可在走到这步的过程中,他能恶心死HRT两位车手。
换作以往某些时刻,佩雷兹或者陈向北还能选择硬超过去。
这一次轮胎耗尽的两人,没有办法解决前面的苏蒂尔,就算让陈向北错位先进站换胎,留在赛道上面的佩雷兹被阻挡一圈,极有可能出现三五秒的时间损失。
双车同圈进站迫在眉睫,没有再进行抉择的时间了。
“佩雷兹,这一圈进站。”
“北,这一圈进站,你在佩雷兹后面。”
奥德托接连下达几个指令,他并非没有考虑过布里亚托利的意见,他也不是一个死板硬要讲究什么体育道德精神的领队。
之所以没有选择交换位置,更多在于这并非决胜的争冠时刻。
与其强力打压佩雷兹给予对方不公平待遇,还不如尽可能的保持车队团结。陈向北在比赛过程中做的一些事情以及反馈,让奥德托坚信自己抉择是正确的。
没有陈向北的主动让车,就没有双车拉尾流到头排的位置,更不会出现双车同圈进站的处境。
一环扣一环,有因才有果!
“收到。”
简单的两句回应,佩雷兹跟陈向北一前一后驶入维修通道。
望着后视镜里面掉转“方向”的HRT赛车,苏蒂尔有些懊恼还有些意外。
懊恼在于他已经下定决心阻挡HRT赛车,无论对手是佩雷兹还是陈向北,反正只要是HRT车手都一样,连续几站被对方干扰影响的仇必须报!
意外则在于他看到了佩雷兹的赛车跑前面,陈向北反而在后面。
虽然他万般不情愿,但也不得不承认,陈向北目前实力已经在围场内崭露头角,甚至已经进入了上游集团争冠车手的行列。
佩雷兹一个带资入组的替补付费车手,何德何能跑在前陈向北的前面,HRT车队居然没有让双方交换位置。
到底哪个环节出现问题?
不仅仅是苏蒂尔这么想,围场内包括解说在内的大多数人都这么想。
“HRT两辆赛车一前一后驶入维修通道,看来他们想要执行双车同圈进站战术,只不过车手北的赛车处于后面,这对他换胎时间将有很大的影响,还有许多无法预知的风险。”
“HRT车队这么讲究公平竞争吗?”
面对雷德的疑惑,朴东旭回应道:“或许是佩雷兹拒绝车队交换位置的指令呢?”
“一名替补车手,大概率不会去得罪车队。”
雷德给出了否定的答案。
车手绝大多数情况下,对于车队都是处于弱势的一方。
除非你能达到历史级车手的行列,比如说舒马赫、阿隆索、汉密尔顿、维斯塔潘这种级别,才拥有了挑选车队的资格,否则能否续约全看别人脸色。
佩雷兹这种级别的付费车手大把,只要HRT放出风,GP2、超级方程式、勒芒、印地500等等一些列方程式车手,能连夜跑到车队总部排队毛遂自荐。
他没有拒绝车队指令的实力跟权力。
“那你认为是什么原因?”
朴东旭反问一句。
“我认为大概率是北没有交换位置的想法。”
“他是一名很纯粹的车手。”
雷德给陈向北下达了一个定义。
通过这几站赛事的观察,雷德发现陈向北无论是跟特鲁利,还是现在的佩雷兹,都曾在赛道上发生过对抗跟激烈缠斗。
为什么会出现两位HRT车手内斗?
答案呼之欲出,那就是没有车手动用车队的政治力量去施压,大家各凭本事竞争。
众所周知HRT车队中方资本占据大股东位置,并且整支车队的组建都有陈向北参与痕迹,领队跟经理两个车队最重要的管理层职位,都跟陈向北有着密切关系。
中国小子如果想要玩围场政治,二号车手没有任何反抗能力。
要知道这一点放在围场内极其难得,那些历史级车手里面,能做到凭本事竞争的只有塞纳跟莱科宁,包括舒马赫、汉密尔顿、阿隆索、维斯塔潘在内众人,都依托过车队指令向二号车手或者僚机施压。
其中舒马赫跟维斯塔潘情况又有些不同,前者是二号车手本身就签订了僚机协议,车队施压属于理所当然的事情。
你拿了钱,签了合同,当然就得办事。
后者则是硬实力碾压了队友,压根就懒得去考虑僚机的感受,网络人送外号“巨婴”。
对于外界各种声音的讨论,陈向北跟佩雷兹自然不会知道,目前整支HRT全体成员状态都非常专注,目光死死盯着两辆由远及近的赛车。
特别是技师组成员,他们没有任何失误的空间,陈向北还有没有重返杆位的希望,就看这次换胎了!
伴随着引擎声的轰鸣,佩雷兹一脚精准的刹停在车位上面,二十几名车队技师围了上来进行着各自的工序,螺丝枪旋转,轮胎换下,新胎装上……
一套完整的流程过后,佩雷兹赛车落地出站,时间定格在2.59秒!
室外指挥台众人见到这个数字,下意识的握紧拳头想要庆祝,可是看到紧接着进站换胎的陈向北,他们硬生生的压抑住内心里面激动,避免打扰到工作状态的技师团队。
别看用时2.59秒,好像跟车队巅峰2秒内换胎有不小差距。
但事实上F1进站换胎用时在3秒以内,就已然称得上合格乃至优秀的标准。并且这是双车进站,车队技师身边还要多放置一套轮胎占用空间,他们的活动范围更小,精准度要求就越高。
2.59秒,绝对是顶尖水平!
不过真正的考验,还得看陈向北的第二辆车,又是完整的一套换胎流程走下来,百分秒的数字飞速跳动着。
当预示着换胎结束跟发车的绿灯亮起,几乎是跟千斤顶落下同步踩油门,陈向北用着极致的反应抢夺那零点零几秒的出站时间。
2.55秒!
这个数字出现的瞬间,HRT车组全部跳跃欢呼起来,吸引了维修通道众多车组的目光。
或许比赛还没有结束,可这次双车同圈进站的成功,对于车队而言不下于一场胜利!
但对于陈向北而言,他要面临的局势依旧非常艰巨。
本来他跟佩雷兹的差距在1秒以内,如今算上换胎等待的1秒多时间,陈向北已经慢了佩雷兹2.5秒左右。
并且进站窗口期的二十多秒,让第一批进站的车辆再度跑到了他的前面。
不过赛程中期佩雷兹拉尾流推进的效果展现出来了,陈向北出站实际上undercut(战术超车)了库比卡,佩雷兹更是成功排在了舒马赫前面。
如果后续赛程一切顺利,凭借着少一次进站换胎的优势,陈向北跟佩雷兹的实际排名将瞬间进入前五!
当然,这仅仅是理论顺利的情况,轮胎磨损程度跟单圈速度差距没有办法衡量。
但至少有一点能够确认,陈向北再度杀回了头部集团,能不能稳住自己排名乃至于夺冠,就得看他接下来的发挥了!
从维修通道进入主赛道的陈向北,并没有第一时间去追赶舒马赫,相反把目光放在后面即将要进攻的库比卡身上。
要知道陈向北换上的是硬白胎,材质最硬升温要求最高,相反库比卡则换上的是中性黄胎,目前正处于抓地力峰值阶段。
冷胎期间陈向北的圈速,不可能比舒马赫更快,追赶就成为了无稽之谈。
相反理论上库比卡凭借轮胎优势,要比陈向北目前速度快。
稳住排名,才是陈向北的当务之急。
很明显库比卡也知道自己优势在哪里,他必须要超越陈向北,并且不断拉开双方的车距,才能追回来一个进站窗口时间。
否则等待下一次进站,自己就会远远落在陈向北后面。
两辆赛车毫无悬念的展开了疯狂缠斗,库比卡承认陈向北的强大,却不会甘愿成为失败者。
甚至于他企图通过击败陈向北,来证明自己的实力!
轮对轮的比拼激烈无比,库比卡乃至于威廉姆斯车队,都认为占据绝对轮胎优势的情况下,将轻易的战胜陈向北完成超车。
结果却大出所料!
库比卡觉得面前的不是一辆HRT赛车,仿佛一堵密不透风的墙,自己无论走什么超车线路,都会被陈向北给阻挡下来。
霎那间库比卡对自己实力产生了怀疑,他哪怕面对汉密尔顿、阿隆索都没有这种无力感,车手北难道还能比他们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