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文学
 
首页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侠 • 仙侠
都市 • 言情
历史 • 军事
游戏 • 竞技
科幻 • 灵异
搜索:
 
您当前所在位置:黄鹤楼文学>>重生97,我在市局破悬案

第496章 票友就别添乱了


简体手机版  繁体手机版
更新时间:2025-09-20  作者:贫道信佛
 
随机推荐:

黄牛镇农贸市场外面,司机坐在老爷车里望眼欲穿。

周奕走进去有一阵子了,他也不知道情况如何。

虽然周奕跟他说是去买豆腐的,可他压根就不信,那豆腐沙草镇也能买,干嘛要大老远跑到黄牛镇来买。

所以司机笃定,他肯定是来抓坏人的。

他甚至都已经脑补出了周奕大闹农贸市场,把坏人绳之以法的画面了。

估计过一会儿,周奕就要押着犯人出来了。

因此他比周奕还紧张。

可等着等着,终于看见周奕从里面走了出来。

但问题是,他没有押着坏人,是一个人走出来的。

只是手里多了好几个马夹袋,里面装着什么东西。

他紧紧地盯着周奕,直到他坐上了副驾驶座。

“怎么样?”周奕刚坐下,他就迫不及待地问道。

“什么怎么样?”

“抓坏人啊。”司机兴奋地说。

周奕没有回答他,而是把手里的几个不同颜色的塑料袋递给了他。

司机接过来问道:“这啥玩意儿?尸块?”

周奕刚喝了一口水,还没咽下去,一口全喷了出来。

“师傅,你想啥呢。”

司机打开袋子一看,顿时愣了下,有些失望地扭头看着周奕问道:“你……真跑来买豆腐了?”

因为周奕递给他的袋子里装着的,居然是一块豆腐。

准确来说,是每个袋子里装的都是豆腐。

周奕不以为意:“啊,对啊,我说了是来买豆腐的啊。”

“哎,行吧,那咱接下来咱去哪儿?县里吗?”司机完全看不懂周奕的操作。

“早呢,下面去这几个地方。”周奕说着,把一张写了几个地址的纸放在了驾驶台上。

司机拿起来看了看,立刻又兴奋了起来。

“原来你是去搜集情报了啊。”

他虽然不知道纸上的地址意味着什么,但他知道这是周奕刚刚打听到的。

没错,周奕来农贸市场的目的,就是调查线索。

想找收黄豆的,就得找买黄豆的。

想找采购黄豆的豆制品作坊,就得找卖豆腐的小商贩。

所以周奕来黄牛镇农贸市场的原因,就是来找线索的。

一家家的问,一家家地找,他就不信知道答案区间了,倒着查还查不出个所以然来。

今天查不出来,那就明天再来查,他就不信了。

他也没白问,问一家就买一块豆腐,毕竟他现在的行为,不是太正规。

但问题是,农贸市场一般卖同一品类的,都会在一个区域。

于是这些卖豆制品的老板就看他买一家,就问一家。

买到第四家的时候,那老板笑着说:“小伙子,你要问啥就问吧,别买了,我刚看见你跟别人说了,你是警察嘛。”

周奕亮证了,但为了避免麻烦,只亮了警徽,没打开里面。

于是,他就从农贸市场里得到了四个地址。

都是商贩们进货的作坊。

这年头,别说小地方了,就是大城市,这点生意也不至于工厂批量生产。

因为相对应的保鲜和运输能力还远远没有形成。

商贩们告诉他,现在都算多的了,早年间就两家。

另外两家是看别人生意好,后来做的。

周奕问清楚之后,周奕决定先去找两位老师傅,毕竟案子是十年前的了。

司机看了地址后,一边往前开一边找路。

他是沙草镇人,虽然也经常来黄牛镇,但到底没有本乡人那么熟悉。

“师傅,你刚才怎么会想到里面是尸块的呢?”周奕警觉地试探道。

因为正常人是不太可能会往这方面想的,他的职业习惯让他对司机进行试探。

“不瞒你说,我可爱看警匪片了,尤其是那个港片,《刑事侦缉档案》,那个可太好看了,张大勇、李忠义,还有她女朋友,高婕。”

看司机兴奋地喋喋不休个不停,看来确实是真正的警匪片爱好者。

周奕这才松了一口气,要不然他都要怀疑这司机可能以前杀过人了。

很快,司机就找到了第一家豆制品作坊,离农贸市场不是太远,也就两公里不到。

见司机准备下车,周奕赶紧摁住他,让他在车上等自己。

司机有点失落,跟个怨妇一样看着周奕。

周奕没搭理他,票友就别添乱了。

这种小作坊连块招牌都没有,就在外墙上用黑墨写了豆腐两个字。

周奕走了进去,屋里的光线有点昏暗。

过了两秒钟,他适应了周围的环境,看清了里面的情况。

屋子不大,主要是一些老旧的设备,都是手工的,然后墙角还堆着一些原材料。

在进门的左手边,有几个盘子,分别放着豆腐和其他豆制品。

只是用白色的纱布做了遮盖,并没有其他卫生防范措施。

周奕看见,苍蝇可不少。

不过老话不就是嘛,不干不净吃了没病。

不过屋里没看到有人,毕竟这个点,并不是做豆腐的时候。

干这行的,跟卖早点的有点像,一般都是晚上干活,因为既要确保东西新鲜,又要赶上送货给小商贩们,好赶上早市。

所以白天的时候,不开工很正常。

“有人吗?”周奕喊道。

“来了!”从后门传来一个声音,听起来好像年龄不大,说的是本地方言,但只是两个字而已,周奕还是听得懂的。

这间是外屋,后面有个院子,过了一会儿一个个子矮小的小伙子从后门走了进来。

看见周奕的时候,不由得愣了下。

因为作坊干的是批发,不是零售,所以很少会有生面孔。

“你要买啥?”小伙子用方言问道。

周奕用普通话回答道:“不好意思,我不买东西,我是警察。”

说着亮出了证件,“我想跟您打听点事儿。”

由于光线太暗,小伙儿凑了过来,然后看见了证件上的警徽,有些惊讶地问:“啥……啥事?”

“你不用紧张,我就是来打听一个人的。我想找一个,给你们提供黄豆的人。”

“啥意思?”小伙没懂。

“就是你们做豆制品,黄豆应该是从别人那里买的吧?有那种专门去农民手里收黄豆,收了之后再卖给你们的贩子吧?我想找干这买卖的人。”

小伙恍然大悟地点了点头:“我想想啊。”

周奕见小伙可能二十都还不到,十年前的事情肯定不会知道,于是补充道:“不好意思,我想找的这个人,我不确定他现在还干不干收黄豆这个事情,但他十年前是干这事儿的,要不麻烦你喊家里大人出来,我问问?我怕你未必清楚。”

“大人?你等会儿哈。”小伙扭头朝后门用方言喊了几声,周奕听不懂,但知道意思,只听懂了应该是在喊“爷爷”。

过了一会儿,一个七十多的驼背老人拄着拐杖走了出来,用方言和小伙说话。

小伙一指周奕说了两句话,周奕立刻冲老人笑道:“老伯您好,我是警察,想打听点事情。”

“俺爷爷不会说普通话。”小伙解释道。

于是接下来的交流,就只能请小伙代为翻译了。

这也让周奕发现了一件和自己的认知有偏差的事情。

当周奕明确提出自己的诉求,说是想找一个十年前收黄豆专门卖给你们的人,因为听农贸市场的人说,你们是黄牛乡做豆腐年头最久的。

没想到老头却回答说,以前的黄豆他们不从贩子手里收,而是自己白天下乡去收的,收回来后晚上再磨豆腐,第二天再拿着豆腐自己去集市上买。

也就是说,除了种黄豆之外,其余事情都是一条龙。

这让周奕恍然大悟,对啊,以前条件差,能自己干的事儿就自己干了,能挣的钱就挣了。

从贩子手里收黄豆成本更高,肯定不如下乡直接自己收啊。

看来自己的思考范围还是被时代限制住了。

而且他立刻联想到了另一件事,就是上一世座谈会上提到的那个案例,里面只提到了凶手是下乡收黄豆的时候,杀了被害人,并没有提到凶手原本的身份是做豆腐的。

或许是因为案例分析里不需要提到这么细节的事情,也或许……凶手在案发时隔三十年后,其实早就不干这行了。

周奕再顺着这个思路往下思考。

从犯罪心理学的角度推测,凶手在杀人之后,他是无法百分之百确定,是否有目击者看到自己的。

而人类的本能是会促使人产生趋利避害的心理,所以为了规避被怀疑的风险,凶手在案发后,有极大可能性会放弃原本下乡收黄豆的工作。

如果像老人说的那样,他原本是个做豆腐的,自己收了自己做。

那不收豆子了,自然也就做不成豆腐了。

可能就改行了,所以后来警方把他抓捕归案后,他只提到了收黄豆。

那么别说是二十年后了,即便是十年后的现在,凶手应该也已经不干这行了。

所以如果自己顺着正常思路找,可能一无所获。

想到这儿,周奕赶紧问老人,有没有一个十年前就是做豆腐的,但后来突然不干了,现在大概五十岁左右的男人。

小伙子翻译之后,老人叽里呱啦一通说,表情有些激动,看得出来,估计他口中的人当年和他还有些过节。

不过这也正常,毕竟同行是冤家嘛。

但其实,根本原因并非同行是冤家,而是牵扯到利益了的同行,才是冤家。

还是那个字,利!

老人说了一大堆,小伙子明显听得有些不耐烦了,扭头给周奕报了个名字和地址。

有一种领导滔滔不绝说了一大堆什么“有朋自远方”,最后翻译就说了一个单词:wee,的感觉。

周奕向两人道谢,然后离开。

“张根生……”周奕一边往回走,一边嘀咕道,“终于找到你了!”

周奕还没靠近老爷车,就看见司机迫不及待地下车了,紧紧盯着自己。

有一瞬间,周奕觉得这师傅怎么跟条哈士奇一样。

“怎么样?找着没?”从他多年的警匪片观影经验来说,他已经知道了,周奕肯定在寻找坏人的踪迹。

周奕哭笑不得,说道:“走吧。”

两人上了车,司机指着前面的纸条说:“去下一个地方?”

周奕摇了摇头:“不用,去团结村。”

小伙子给的就是一个张根生的名字,和一个团结村的地址。

这就够了,他要去会一会这个张根生。

如果他就是十年前黄牛乡凶杀案的凶手,那今天就是他的末日!

司机师傅明显比周奕还兴奋,一脚油门就出发了。

上了大路才扭头问道:“团结村在哪儿?”

周奕无奈地说:“问你啊。”

然后车速就这么又降了下来,两人只能找路边的行人打听位置。

通往团结村的路是越来越颠簸,再加上这老爷车的缘故,周奕感觉车子随时都会散架。

不过司机倒是淡定无比,说这都是小场面,别看自己这车旧是旧了点,可再抖的路都开过。

结果说完这话不到十分钟,车子就熄火了,怎么打都打不着。

司机嘴里一边说着小问题,一边让周奕等一会儿,自己这就检查下什么问题。

周奕看着他熟练的从车里掏出一包工具,然后打开引擎盖开始检查,就知道他这车没少坏。

周奕看看前面,已经有一些低矮的小土房了,刚好有个大叔推着独轮车经过。

周奕就上去问了下,离团结村还多远。

大叔用带着浓浓方言味道的话指了指不远处,说前面就是了。

周奕道过谢之后,告诉司机自己先走一步,他要是车修好了就去前面的村口等着,要是修不好,那周奕也不知道这地方该怎么着。

司机大手一挥,让他放心,说十分钟就能修好。

周奕沿着坑坑洼洼的土路往团结村的方向走去。

进村之后,他找人打听张根生家的居住地址。

就跟葛芳芳的案子周奕推测的一样,陌生面孔是非常容易引起当地村民警惕的。

周奕明显感觉到村民们用审视的目光看着自己,他有点后悔,应该把司机带上的,起码他是本地人,方便问话。

不过事已至此,后悔也没用。

好在问到第三家的时候,家里有个十一二岁的小姑娘,会说标准的普通话,给他指了路。

周奕看了看,没看见大人,只有这个小姑娘在做家务,还有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在帮忙。

“小朋友,你家大人不在家吗?”

小姑娘点点头:“嗯,阿爷阿奶下地干活去了,阿爸阿妈在城里打工。”

原来这会儿就已经有留守儿童了啊,周奕提醒他们在家务必要注意安全。

然后沿着乡间小路,往张根生家走去。

小姑娘告诉他,张根生家养了很多鸡,有个大大的鸡棚,而且特别臭。

只要闻到鸡屎味,那就是快到了。

果然没多久,周奕就闻到了一股鸡屎味,而且还伴随着嘈杂的鸡叫声。

看来,这个张根生是从做豆腐生意改成了养鸡啊。

这倒好办了,本来周奕就没想好用什么样的借口来试探对方,以及后面怎么跟当地县局编故事。

周奕顺着鸡屎味找到了一户人家,三间低矮的土坯房,两间朝南,一间朝东。

鸡棚则是朝西的,用的都是破木板和篱笆拦的网搭成的,包括鸡棚和狭小的院子里,到处都透着一股子脏乱差。

周奕掩了掩鼻子,喊道:“有人吗?”

“谁啊?”屋里一个妇女用方言问道,然后一个包着头巾的农妇走了出来。

看相貌,估计快六十了,不过农村人饱经风霜,显老。

所以他推测,农妇应该是张根生的老婆。

“婶儿,就您一个人在家吗?”周奕笑着问,同时目光往屋里看。

“你干啥的?”农妇疑惑地问,说的是方言,但已经努力带了点普通话的调调了。

“来买鸡的,我听人说你们家的鸡养得可好了。”

一听买鸡,农妇从黝黑的皱纹里露出一丝笑容问道:“你是栓子的朋友吧?”

周奕不知道他口中的栓子是谁,但既然对方这么说了,那刚好能拉近关系,点点头说:“对,我听栓子说的。”

“等哈儿。”农妇说着,扯开嗓子大喊了两声。

周奕立刻全神戒备,因为她喊的就是张根生的名字。

过了一会儿,周奕看见朝南的中间那屋的后门打开了,一个拿着锄头的身影从后门走了进来。

“啥事啊,大呼小叫的。”男人把锄头倒在墙边,用脖子上的毛巾擦了擦汗不耐烦的问道。

农妇指着周奕说:“栓子的朋友,来买鸡的。”

听到这话,男人赶紧走了出来。

周奕也终于看清了对方的相貌,五短身材,大饼脸,皮肤黝黑,两鬓有着稀疏的白发。

看起来就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农民大叔。

但周奕却敏锐地捕捉到了一丝细微的异样。

男人在看向自己的时候,右侧的上眼睑微微绷紧了,因为他眉骨下方的肌肉轻微地隆起了。

这是一种对自己抱有戒备心理的本能微反应。

正常情况下人在放松状态下,上眼睑是自然下垂的。

这种反应,周奕可太熟悉了,只有犯了罪的逃犯,才会这样。

这不同于天生脾气差的人,脾气差的人自然有,但他们看见陌生人的第一反应,不会是戒备,而是敌视。

敌视是我随时会攻击你。

但戒备却是,我先确定你是否对我有恶意,然后我再决定要怎么做。

“你是栓子的朋友?”张根生问道。

周奕满脸真诚地笑道:“是啊,叔,我可算是找到你了。”

上一章  |  重生97,我在市局破悬案目录  |  下一章
加入书架后可以自动记录您当前的阅读进度,方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搜索引擎输入 "重生97,我在市局破悬案 黄鹤楼" 就可以找到本书
其他用户在看:
黄鹤楼文学 - 免费小说阅读网 www.hhlwx.com
联系我们: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