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文学
 
首页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侠 • 仙侠
都市 • 言情
历史 • 军事
游戏 • 竞技
科幻 • 灵异
搜索:
 
您当前所在位置:黄鹤楼文学>>重生97,我在市局破悬案

第494章 荒谬的杀人动机


简体手机版  繁体手机版
更新时间:2025-09-17  作者:贫道信佛
 
DNA技术虽然在九十年代末,就开始逐渐登上了刑侦办案的舞台,渐渐成为公安部门的一把大杀器。

但这并不意味着,这项技术就无所不能了。

因为在此之前,有太多的旧案积案了,最难的不是利用DNA技术对这些悬案的勘查证据进行补检。

最难的是如何寻找到尚未落网的犯罪嫌疑人的DNA样本,和证据进行比对,从而锁定目标。

一般有的放矢的话比较好办,但针对那些目标完全不确定的案件,最好的办法就是建立全国联网的DNA数据库。

这样就能不受地域限制地进行匹配比对了,大大提高效率。

但问题在于,全国十几亿人口,根本不可能去建立一个如此庞大的数据库。

即便后来DNA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了,但检测成本还是非常高昂的。

所以通常情况下,会录入DNA信息的,基本都是那些涉及命案的服刑人员。

而黄牛乡那个高中生的案子,就是和后来建立的数据库有关。

周奕想起来,一七还是一八年的时候,当时省里内部开过一次分享座谈会,就是关于接入全国DNA数据库的相关工作。

当时身为档案管理员的老周同志也去听了,就坐在会场的一个角落里。

台上的主讲人分享了一个利用DNA数据库,侦破一宗近三十年前的积案的案例。

说是西北某省在八十年代末,发生了一起命案,一个品学兼优的高中生,被害后被弃尸于自家牛棚。

案件迟迟未能侦破,唯一的有效线索,是法医在被害人的指甲缝里,发现了一些带血的皮肤组织。

基本可以认为,是被害人临死前抓伤过凶手而留下的。

但是警方始终未能找到可疑的嫌疑目标。

零四年的时候,当地警方对保留样本进行了DNA检测,同时又对被害人所有的关联人,都进行了样本检测。

结果是,没有一个样本和证据样本是相匹配的。

于是案件再度搁置。

直到十二年后,在跨省市的DNA数据库联网之中,邻省办案人员意外发现,当地某市在半年前收监的一名犯人,和多年前那宗案件的证据样本存在亲缘关系。

于是警方立刻重启案件,展开调查,最终顺藤摸瓜,找到了这名在押人员的父亲,经过DNA鉴定比对,确认他就是当年那起案件的凶手。

而此时,距离案件发生,已经过去了快三十年。

凶手被捕的时候,也已经是个古稀之年的老人了。

办案人员对凶手进行了审讯,才从对方口中得知了一个荒诞无比的真相。

三十年前,凶手是个收黄豆的贩子,平日里走街串巷,下乡收黄豆,然后专门供给乡镇上的豆腐作坊。

这活其实也就是挣个辛苦钱,因为当年的主要粮食类型是国家通过粮油站收购为主,但实际情况是收购有限额,供需不平衡。

所以大部分农民种的粮食其实需要自己解决售卖的问题,才有了这种职业的存在。

案发当天,凶手徒步经过被害人居住的村庄,其原本的目的是想收购一些黄豆。

由于农村地广人稀,加上被害人的家靠近当时的一条主路,因此凶手去的第一户人家,就是被害人的家。

原本凶手见对方家里没大人,是准备走的。

正好看见被害人在做功课,就随口和对方聊了两句。

就是这短短的两三分钟,导致了一场悲剧的发生。

凶手问被害人,看你这么用功,学习成绩一定不差吧。

被害人回答,挺好的。

凶手问,那能考上大学不?

被害人回答,考大学肯定没问题。等到时候大学毕业了,自己就能找份好工作,到时候就可以把爹妈和小妹都接到城里过好日子了。

但刺激到凶手的,并不是这句话。

凶手说当时自己感慨了一句,要是别的小孩也跟你一样用功读书,能考上大学就好了,以后也能过上好日子。

然后,被害人随口回答了一句话,就是这句话,让凶手觉得他是在侮辱自己,于是就动了杀心。

被害人说,大家念的都是一样的书,在他看来那些学习不好的,要么是天生脑子不好使,要么就是自己不好好读书。既然这样,那凭什么他们以后能跟自己一样过上好日子。

这话完全是句大实话,而且身为好学生有优越感说这样的话也很正常,唯一的问题就是可能不太好听,年轻人不懂人情世故,直抒己见了。

就是这么一句话,刺激到了凶手。

原因也很简单,被害人望子成龙,但他儿子却是一滩扶不上墙的烂泥。

后来的结果也证明了,他儿子多年之后,光荣入狱了。

凶手说,他当时认为被害人看不起自己,故意这么说的。

于是趁对方没有防备的时候,用随身携带的秤砣,砸向了对方的后脑勺。

在文化程度低下的人群中,“看不起”这三个字,几乎等同于一封战书。

为了挽回面子,十有八九都得争吵,甚至动手。

除了农村以外,还有个因为“看不起”而大打出手的人群,就是小混混。

周奕当片警的时候见过,两帮小混混打得脑浆子都快出来了,原因仅仅只是“他瞥了我一眼,我觉得他看不起我”这种荒唐的理由。

主讲人提到的这个案例也是如此,实际上凶手根本记不清楚,当时是否有提到过自己儿子。

如果没有,那就压根不存在被害人“看不起他”,进而羞辱他的可能了。

所以凶手和被害人之间并不存在任何社会关系,加上没有目击者,这案子就成了无头案。

直到近三十年后,通过DNA数据库才找出了真凶。

主讲人当时并没有详细展开该案件的细节,所以案发地点、具体时间、被害人及凶手的详细信息这些都没有具体提及。

因为当时的主题不是案件,而是DNA数据库建立的重要性。

因此,周奕对这件事的印象非常浅,毕竟没有什么明确的记忆点。

今天在车上听到之后,才觉得听着似曾相识。

可惜怎么想都想不起来。

最后,居然在梦里想了起来。

周奕坐在黑暗中,旁边的陆国华还在打鼾。

黄牛乡的悬案,自己这应该算是有答案了吧?

虽然当时没有提及凶手的姓名,但提到了凶手的身份。

这种收黄豆的贩子,一般都是本乡人,因为都墨守成规有“地盘”划分的。

而且干这工作的人,接触的人很多,就算现在不干了,那身份也藏不住。

被捕的时候七十左右,那作案的时候就是四十左右,现在应该是个五十上下的小老头。

上一世对方逍遥法外了三十年,这一世也已经过去十年了,不能让他再当一条漏网之鱼了。

但问题在于,自己该怎么做?这不是宏城,自己可以比较灵活地在工作中把这案子给“碰巧”解决掉。

像人贩子那事儿一样,利用孙笑川的名义,打举报电话?

虽说也不是不行,但这事儿和人贩子的案子还不一样。

人贩子的案子,周奕是明确知道彭红菊所在的村庄叫什么的,接警之后,当地警方只要安排地方派出所走访一下,就立刻有结果了。

可黄牛乡的案子不一样,周奕不知道凶手叫什么,家住哪里,只有一个年龄和收黄豆的职业,甚至这人现在还在不在本县他都不知道。

对于这种模糊、且不精准的举报信息,当地公安部门是否会重视,他不得而知。

毕竟他又不可能在举报时提供明确的犯罪细节,那样搞不好会引起反效果。

他慢慢地躺了下来,想思考一个万全之策。

不知不觉间,他又睡着了。

这次没有再惊醒,而是一觉睡到了大天亮,直到透过天窗打在他脸上的阳光把他照醒了。

出门的时候,苏秀英正在择菜。

“苏姨早。”

“起来了啊?给你留了早饭,你去洗漱,然后快吃吧。”

周奕点点头,说了声谢谢,然后去洗脸刷牙了。

这里平时用的水,都是深井水。

陆小霜说她记得六年前自己离开家乡的时候,水资源还挺匮乏的,陆国华每天一大早就要去打水。

而且还要打两种不同的水,附近河里挑的水是用来洗衣服洗菜的,这种水不好喝,很涩。

陆国华说喝多了对身体不好。

另一种水是从村里的井里打的深井水,干净。

只是当时村里只有两口这样的井,所以每天一大早,就有一堆村民排队打水,场面很壮观。

但这次回来,陆国华说再也不用去附近河里挑水了,也不用排队去村里打水。

因为现在村里多了好多新打的井,都是地方上为了便于村民用水给打的。

陆家这里是小学,平时用水比较多,所以也有一口井。

陆小霜前两天抚摸着墙角一根磨得锃亮的扁担感慨地说:以后爸爸就再也不用挑着扁担去打水了,小时候她每次看到扁担和水桶把她爸原本笔直的背压弯,她都心疼不已。

那口井在教室的侧后方,陆国华为了防止孩子们贪玩掉进去,还用铁皮做了个井盖,并加了一道锁。

清凉的井水洗脸,让周奕一下子就神清气爽,脑子清醒了。

黄牛乡的事情,他有主意了。

虽然谈不上万全之策,但应该可以引起当地县局的重视。

给他留的早饭是杂粮馍加小米粥,周奕一只手拿着馍一只手端着碗,从屋里走了出来。

“苏姨,怎么没看见陆叔和小霜啊?”

“赶集去了。”苏秀英笑着说。

“赶集?镇上?”

“啊,你陆叔去借了辆自行车,然后驮着小霜去镇上赶集了,他说要给你们买点吃的路上带着,顺便再喊个车,等吃过了午饭就来接你们去县里。”苏秀英手里干着活,嘴里笑呵呵地说。

周奕点点头,随口说道:“要不回头我给陆叔再弄辆自行车?这样你们去镇上也方便。”

苏秀英一听,赶紧摆手道:“不要不要,你别花这冤枉钱,我跟你叔平时一年到头难得去一次镇上,压根用不上自行车。再说了,你这参加工作时间也不长,我听小霜说你爸妈也都下岗了,你这回来已经花了很多钱了,不能再让你花钱了。”

“没事儿,我有奖金,够花。”

苏秀英语重心长地说:“那也得省着点花不是,这钱就该用在刀刃上。俗话不是说嘛,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关键时刻没钱的时候,那是真的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啊。所以听话,以后别往我们这儿花钱了,知道不。”

周奕点了点头,但嘴里没说好。

这几天,女儿回来了,两口子高兴,没少买荤菜,就想着让两个孩子吃好点。

可怜天下父母心,不知道等他们走了以后,两人要啃多久的窝窝头。

所以后面有富余,该支援的还是得支援。

反正到时候麻烦赵亮帮忙,不管是钱还是东西,拿过来了他们也没地方退回去。

“苏姨,小霜今天就要走了,您跟陆叔难过嘛?”周奕喝了口小米粥坐在一旁的小板凳上问道。

苏秀英择着菜说:“你要说不舍得,那是真不舍得。可你要说难过吧,我跟你陆叔真的不难过。”

“哎,不瞒你说,六年前我们送小霜上火车的时候,火车一开走,我就嚎啕大哭。她才十三岁啊,一个人就要去那么远的地方,在那之前她可是连咱们沙草镇都没出去过的啊。”

“但是我也知道,没办法。我跟她爸是在这里扎根了,估计等我们俩百年之后,埋也埋在这片黄土地上了。可小霜不行啊她能享受知青子女政策,能接受更好的教育,有更高的未来,我们做父母的不能因为自私就绑着她,不让她往前飞。”

“她有她的人生,有她美好的未来,她就应该飞得更高,飞得更远。”

苏秀英的这番话,听得周奕眼窝一酸。

想一想,她从遥远的江南水乡来到这片贫瘠的土地时,差不多也就是小霜现在这个年纪。

艰苦年代的人们真是吃了太多的苦了。

“这次不难过,主要是因为和六年前不一样了。”苏秀英说,“六年了,闺女长大了,也变漂亮了。不光考上了一个好大学,还能在税务局实习。”

苏秀英看着周奕说:“最关键的是,她认识了你。”

“有你在,我们就放心了。我听小霜说了,你的家人对她也很好,把她当家人一样。”

“苏姨你放心,我一定要保护好小霜的。”

“放心。”苏秀英笑道,“我跟你陆叔放一百个心呢。所以你说这日子越来越好了,我们有啥可难过的。”

周奕吃完早饭,想帮苏秀英干活,苏秀英让他歇着自己来就行了。

既然没活干,他就找来了纸笔,开始为黄牛乡的事情做准备。

他把写完的白纸迭好收起来之后,想到了西坪沟的事情,想到了那个还没找到的孩子葛芳芳。

他想给沙草镇派出所打个电话问问情况,又觉得自己盯这么紧好像不太合适。

快十点的时候,他把自己的东西都收拾完了,把教室里的“临时床铺”也都归位了。

然后一阵自行车铃声从外面传来,他走出屋一看。

陆国华骑着自行车,陆小霜坐在后面的书报架上,一只手抓着父亲腰间的衬衣,另一只手里抱着一个大袋子。

她笑得像是孩子一样,而且居然还换了个造型,梳着两条辫子,像是从七八十年代穿越过来的一样。

等她跳下自行车后,就笑着一溜小跑跑到了周奕面前,举着袋子里的东西说都是她小时候喜欢吃的东西。

见周奕盯着自己的辫子看,笑着问:“好看吗?”

周奕伸手摸了摸说:“好看。”

“我妈给我梳的,我小时候就是两条辫子。后来去了宏城就没人给我梳了,所以就改成扎马尾了。”

“你自己不会吗?我看我初中那会儿有女同学上课的时候自己编辫子。”

陆小霜笑着说:“嘿嘿,我手比较笨,学不来。要不奕哥你来?”

“我?”

“对啊,学会了以后给我扎辫子。”

周奕坏笑着问:“你这是觉得,以后咱们会生女儿,所以让我先练练手?”

这话让陆小霜满脸绯红,“讨厌,你怎么也变得油嘴滑舌了啊。”

“有吗?”周奕笑着装傻。

苏秀英从旁走过,笑着问道:“两人说啥呢,这么高兴。”

吃午饭之前,陆国华就开始忙不迭的收拾东西,一把年纪的人了,却显得那么的手足无措。

一会儿说把这个带上,一会儿说把那个装包里,路上万一有用。

陆小霜则是不停地劝他爸休息会儿,别忙了。

吃饭的时候,陆国华从兜里掏出了一块迭得整整齐齐的手帕,递给了女儿。

周奕一看就知道,里面是钱。

“小霜,这里面有三百块钱,你拿着,出门在外兜里没钱不行。”陆国华扶了扶脚都坏了的眼镜笑着说。

陆小霜赶紧拒绝:“爸,不用,我现在花不了什么钱。你别给我,这钱你跟我妈留着,万一身体有个什么不舒服,你们记得去医院看。”

“没事儿,我跟你妈有钱。”

周奕知道,这就是句谎话,陆家的条件这几天他是历历在目,可以说陆国华夫妇比一些老人都要节约。

哪里还会有什么钱,这三百估计也是从牙缝里硬是省出来的。

见这一家三口为了这钱争执了半天,周奕伸手握住了陆小霜的手,然后开口道:“陆叔,小霜说的对,这钱你们留着,应急的时候用。小霜现在在宏城那边有很多人会照顾她,生活方面的问题你们不用担心。她要真饿肚子了,我让她去我们市局食堂吃,不要钱。”

“就是,爸妈,你们放心,有周奕呢。”陆小霜把包着钱的手帕又塞回了陆国华的兜里。

陆国华还想坚持,苏秀英摁住了他的手,“孩子们长大了,咱们是可以放心了。”

见妻子这么说了,陆国华便把手缩了回来。

“吃菜,吃菜,多吃点。”

正说着,周奕兜里的手机响了。

他掏出来一看,是沙草镇派出所的座机。

便立刻接了起来。

果不其然,电话那头是赵亮。

“赵哥。”

“周奕,我记得上回你说,你今天就走了是吧?”

“对啊。”上次修屋顶的时候闲聊时赵亮问过他。

“你去县里坐车方便不?要不要我给你在镇上叫辆车?”

“赵哥,不用麻烦,陆老师都安排好了,一会儿吃完饭车就来接我们了。”

“那就好。哎呀,本来还想来送送你的呢。”赵亮感慨地说。

其实从刚才赵亮问要不要替他们叫车,周奕就知道了,有事儿!

以赵亮的热情性格,如果抽得出空,多半会来接他。

人没来,就说明走不开。

“赵哥,是不葛芳芳的案子,有进展了?”

赵亮一惊:“你怎么知道?”

“瞎猜的,你快跟我说说,是孩子找到了吗?”周奕其实本来想说“孩子尸体”的,但是怕吓到陆小霜他们一家三口,所以问得很模糊。

赵亮一声长叹:“哎,还没有。但是昨天晚上,苗根花自杀了。”

“什么?”这个结果是周奕完全始料未及的。

因为他昨天丝毫没有看出来苗根花有自杀的倾向啊。

他突然想起了之前给吴永成打电话时,吴永成说的那句话了,可能还会死人。

这难道是被吴队成功预言到了?以后宏城市局可就有两张乌鸦嘴了。

周奕站了起来,走到门外问道:“她怎么自杀的?”

桌上的另外三人也都放下了筷子,看着他,知道这是出什么事儿了。

“偷了隔壁床老太太的安眠药,然后吃药自杀的。”

“偷……”周奕感觉有点无语。

赵亮补充道:“不过好在发现得及时,抢救过来了。”

“这样啊……”

周奕话音刚落,赵亮的下一句话,却直接让他懵了。

赵亮说:“不过马伟昌失踪了,我们找他一上午了,怎么都找不到他人!”

上一章  |  重生97,我在市局破悬案目录  |  下一章
加入书架后可以自动记录您当前的阅读进度,方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搜索引擎输入 "重生97,我在市局破悬案 黄鹤楼" 就可以找到本书
其他用户在看:
黄鹤楼文学 - 免费小说阅读网 www.hhlwx.com
联系我们: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