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文学
 
首页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侠 • 仙侠
都市 • 言情
历史 • 军事
游戏 • 竞技
科幻 • 灵异
搜索:
 
您当前所在位置:黄鹤楼文学>>完蛋,我来到自己写的垃圾书里了

775、可不敢再整了,面相都变了


简体手机版  繁体手机版
更新时间:2025-08-24  作者:伴读小牧童
 
随机推荐:

有人说拉起一支队伍这么简单?短短两个月就能解决掉其中的各种环节拉出一个近二十万人规模的队伍。这不纯吹牛逼呢么,要知道黄巾军在那种局面下都筹备了近十年。

那有没有可能夏林的钩子在最少七年前就已经埋下来了呢?

这件事要从头说来话可就长了,反正是一个很系统的东西,最开始是经济连通,利用金融方面的关系建立起相当规模的关系网,之后就是通过渗透风花雪月取得了整个西北部分的地下情报网。

在这些事情陆续布局的同时,让全天下看到浮梁新教育模式的成果并有意的放出大量的成品号出去扰乱视线,因为这些书院出来的人太强了,很多人认为即便是捡到一些边角料都是极好的,所以这几年陆陆续续的这些人就会被他们招募而去。

然而这里头有一件事是非常有趣的,那就是这些人那莫名其妙的忠诚度,他们到底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才能拒绝那些高官厚禄而不会叛变的呢?

这里就是一个情报学上的基本概念了,那就是筛选。这些人之中当然会有迷失自我丧失信仰的人,但大部分人的却是能够坚持本心的,因为如果把时代比作浪潮,那他们是在新思想的巨舰上成长起来的,即便是最终回到了旧思维的老破小之中,他们里的大部分人也仍然会对巨舰心中充满了向往和憧憬。

这些人会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因为他们知道他们前面那个人是一个靠着吃泔水都能开创一个时代的人。

这些人还年轻,心头充满了火焰,他们不管是不是真心信仰那个地方,都仍然会在无意识之中践行他们的所学所见,因为所有人都知道那是好的,是进步的,是能够做出成绩的。

夏林很早就说过,他永远不会藏私,任何人想学他都会倾囊相授,于是这些散出去的人就像是从蒲公英上飘散出去的种子,在四面八方落地生根,然后他们每一个人都会在自己那一小片地区把自己当成夏道生。

学夏道生、像夏道生,最终是要成为夏道生,超越夏道生。

他们怀揣着这样的热烈希望在广袤的大地上苦苦奋斗,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是夏道生,世上也没有那么多鸿宝帝、景泰帝,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遇见的现实与理想形成了强烈的冲突,这期间很多人陨落了,心灰意冷的走了或者叛变了理想,成为那些坐享其成者中的一员,然而仍然会有一些人咬牙坚持,像头倔驴一般的坚持。

这些原来散落满地的点,就如同一滩一滩独立的池塘,他们苦苦经营着自己的一方天地,孕育着属于他们自己的生机勃勃。

然而突然有一天,曾经照耀他们思想和心灵的人出现告诉他们“我们是时候干点什么了”,在这一瞬间他们心中几乎已经快被残酷现实磨平的锋芒会如雨后春笋一般的萌发出来。

是啊,是得干点什么了。

只要有一个县响应,那么很快这浪潮就会如同是一条泛滥的大河将广袤大地上星罗棋布的池塘串联起来。

小小的水洼可笑可笑,但若是十个百个如此的水洼,那便就是一道滔天巨浪。

李唐?哪里有什么李唐田魏,有的只是贫苦大众对恶臭腐朽的上层阶级的滔天怨恨和对美好未来的放手一搏。

他们是没文化,他们也的确没见识,但他们是不是人?他们只要是人,就能被感召。

而此时此刻,过去的涓涓细流彼此碰撞便形成了打入长安的雄浑。

东征西讨的新军,那可是在任何地方都留下了美名,即便是再身处深山的老农也会打听打听这些人跟别处的人有何不同,那时便会有见过的人告诉他,这些人与其他地方的人有很大的不同。

而后直到他们亲身经历过,体验过,这才能知道自己其实也是可以被当成人对待的。

就如一期二期的新军忠诚度高到让人咋舌一般,这些普通人即便只是看上几眼体验过几次,他们就会自然而然的会去维护和支持。

走这条路是正确的,这是经过历史验证的,夏林不需要过多思考,只需要依葫芦画瓢就好,因为他的老师已经把答案都写在了书中。

在得到了群众基础之后,只需要购置一些装备,然后经过短暂的训练,这些普通人摇身一变就会成为战士,他们缺少的只是经验,仅此而已。

其实甚至都不需要未来的经验,历史上那么多次的经历都已经把该怎样做写在了史书之中,但有些人就是傲慢,他们不尊重人民史观,站在唯心史观这条路上一去不回头。

他们不干,他夏林来干,这个大草台班子终究是得有人让他们见识见识什么叫真正的力量。

新咸阳的工人罢工了,长安城也做出了反应,一开始当然是安抚,至少上头下达的命令就是这样的。

但显然李唐对基层的把控力真的很差,当然了如果没有夏林,他田魏也没好到哪里去,都是一个模板打印下来的地方,哥哥别笑弟弟。

基层把控差所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会有势力干预,因为新咸阳城的裤腰带上别着无数人的脑袋瓜子和现金袋子,这样的罢工对他们来说耽误的可不只是赚钱。

上头下的命令是安抚,但在他们的概念里所谓的安抚不过就是给牛马们一顿鞭子罢了,抽上去他们知道疼了,自然也就老实了。

但这一次他们可就真的落入陷阱了,鞭子抽出去了,但牛马们没有往日的逆来顺受,反而是默默的掏出藏在身后打磨光亮的长刀。

罢工在各方势力的强行干预下在短短的时间内就演变成了大规模骚乱,但以他们的能耐还是没办法攻入长安城的。

而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即便作为皇帝陛下知道这玩意是谁干出来的却也只能下令平乱了。

不要以为皇帝好当,若是真好当景泰帝就不会去浮梁卖唱了,这里头牵扯的利益即便是一个皇帝也担当不下来的,如果三娘放任这件事的话,那么后方的势力分分钟烽烟四起给她看。

关键这个节点那遭瘟的李世民还在东洋打鬼子刷经验,总不能叫她不问世事的老父亲重新披挂上阵吧?那会儿她这个皇帝还能不能干了?

但她明白这大概也是夏林play中的一环,虽然心中生气但仍然还是决定亲自踩入这道陷阱之中,就看看他夏道生有没有魄力将自己的女人和孩子往死里坑害。

长安决定平叛,十来万普通民夫在长安精锐的冲击下迅速的溃败,即便是皇帝下了密令轻点动手,但当日仍然有近八百人受伤超过两百人死亡,还有两千余人被抓入了大牢之中。

剩余的工人则有序的往北撤离。

长安的士兵当然不可能就放任他们逃跑,于是紧随其后一路便追了五十余里抵达了泾阳县。

然而他们刚进入没多久就突然被一股奇兵包围,接着被打了一场伏击战,李唐士兵猝不及防之下吃了大亏,立刻败退回长安。

在得知这件事之后,李唐朝廷派遣十五路大将,上下近七万人迎敌,接着还给各路节度使发出了消息,召集各路节度使进京勤王。

这个节骨眼上整个长安城才知道事情不好了,当下城内民怨沸反盈天,满朝文武加上皇帝陛下在百姓嘴里就没有了一个好人。

“我早就该跟我二哥一起搬去大魏那边,得国不正的地方就是不能待。你们也知道我二哥当年多破落,连饭都吃不起,可去了南边才不到两年,去年回来祭祖都是坐着马车来的!”

“就是,我婶娘家的妹妹也是嫁去了南边,当年我们家里都嫌弃她嫁的那男人又穷又酸,没想到这才几年人家在那边都当上七品官了,就是因为人家有勘察水相的绝活被破格录用的。”

现在长安城人心惶惶,外头早就说是兵荒马乱,而城中的治安更是一塌糊涂,整个长安早已经乱做一锅粥。

“听说了么!诸位听说了么?北边要攻城了,他们说当今陛下受奸人蒙蔽,误国之事尽出,要来为我大唐铲除奸佞呢。”

这会儿一个少年郎闯入了进来,他急匆匆也兴冲冲的说完之后又压低了声音说道:“你们可知领头之人是谁?”

“谁啊,如此神神叨叨的,你倒是快说。”

“是夏道生夏大帅!”

“啊?是夏大帅?他不是田魏的人么?怎的管起这大唐的事了?”

这会儿有那“消息灵通”之人便在一旁说道:“诸位有所不知吧,我早便有耳闻,说陛下呀……”

他说到这里还看了看四周围,仿佛生怕被人发现了一般:“说陛下呀,早年间是嫁了给柴家的柴绍,后来就是与那夏林暗生情愫才与柴绍分了,之后更是珠胎暗结……听闻太子爷可是夏……”

他话说到这里已经被人捂住了嘴:“可不敢乱说!”

“嗨,还乱说什么啊!大家谁不知道这个事儿,那几年都闹得满城风雨了。”

“那既然如此,为何夏林还要攻长安城?”

“嘿嘿,说不得这便是人家两口子玩的一出好戏呢。上头的事莫要猜测了,谁也说不准。”

民间谣言四起,而此刻的皇宫之中的人却是心急如焚,因为派出去的信使没有一个得到回信的,这起码说明了两个问题,一个是最少有七个边镇已经叛变,还有一个便是大唐已经被渗透的如筛子一般。

三娘面色凝重的看着下头的文武百官,他们此刻也是面面相觑,而这会儿有一人站出来,此人正是房玄龄:“陛下,此刻当明哲保身,城外叛军已近三十万,若各方节度使不来,长安城经不住三日,当逃吧。”

“不对吧房大人,长安城几番加固,便是大炮来了也未必能轰的开城门,那区区几十万农人怎么可能攻破长安?”

房玄龄冷眼回头盯了他一眼,嘴角露出一抹冷笑:“苟大人,你先要动动你那猪脑子想想这对面是谁!他能在大唐境内发起三十万人,你觉得他打不开长安的城门?”

那苟大人闻言一滞,默默后退两步便不再言语,他们此刻都听闻外头兵临城下的之人是谁了,虽然没人知道他要作甚,但他们知道当下不太可能有谁能挡得住他。

长安的城门?就在场各位对夏林的了解,只要他想打开就不可能拦得住他,长安周围四州十九县都开始响应他的号召,边镇六关也都为他关闭了关隘,他的影响力已经不是说属于魏还是唐了,那真的是六国相印挂在身,天下任遨游。

“陛下,还请定夺。”

“你们……”三娘微微抬起眼睛:“去龙城吧,我留下。”

“陛下!万万不可。”

“我说了我留下,就在这皇宫之中。”三娘落掌重重的拍在龙椅之上:“若是你们有胆子,那便也留下。退朝!”

朝堂之上直到皇帝离开很久都没有动弹且都是一片寂静,这会儿还是房玄龄首先抬起手来:“还愣着作甚?收拾东西跑吧!”

当日下午,长安之内无数贵人携家眷便开始北上龙城,皇宫之内也清退了大量的宫女太监,只剩下了一小块区域还有人活动。

这会儿豆芽子靠在月牙门前吃着一块麦芽糖夹的饼,看着正在那擦洗铠甲的三娘问道:“你真不跑啊?”

“我跑什么?”三娘瞥了她一眼:“有能耐他杀了我便是。”

“你别说,他真敢。”

“我跟你讲,你了解他恐不过二三。若是他真的要对我动手,早几日就已经叫人把孩子带走了。”三娘冷笑一声:“我倒要看看他想弄出何种花样来,我还不信了。”

“你说……”豆芽子这会儿眼睛咕噜噜的转了两圈:“你说他会不会是……”

“糟糕!”三娘一拍大腿,眼中全是惊慌:“他们完了!”

果不其然,就在北上龙城的路上,大片的商路上已经留下了茫茫多的尸体,这些人大多衣着华丽,有些更是一家老小都是倒毙于路上。

而随着他们身后而来的步行者们则都会遇到关卡,里头的士兵则开始往回驱赶他们。

“都回去吧,没你们的事。”一个身上满是血污的士兵咧开一张嘴笑道,露出森森的白牙。

“军爷,这……”

“真的,回去吧,你们该吃吃该喝喝。”那士兵说完往地上吐了口唾沫:“我也是长安人,说了没事就没事。”

果不其然,几日之后那些逃出长安的人再次又回来了,但很显然回来的绝大部分都是小商人和普通人,那些个锦衣玉食之人回来的不多,只有零星二三,而这些人回来之后的第一件事就该干啥干啥,虽然也是有恐慌,但明显没有前些日子那么强了。

只是……城外的惨状着实叫人感觉到牙酸。

那是真的在杀人,浩浩荡荡的排着队的砍。

这会儿就有人好奇了,为什么有人的老爷能回来有的老爷却被砍杀了呢?但很快人们就发现了端倪,那些被放回来的贵胄老爷们变穷了,特别特别穷,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散家财,什么米面粮油,百姓需要什么他们就散什么,然后便是归还地契房契……

一户这么干,接着便是都是这么干,直到这日女皇陛下站在皇城上看到城外攻入长安的队伍正在入城,旁边路上的百姓还在摆摊卖东西。

当然,说是攻入有点不准确,准确的是他们还没到城门就被放下来了,根本就没攻,一切都是那么自然而然。

大量的士兵进入到长安之后,下一步立刻就是一场大清算,而前头的起兵之类的只能算是个调味品,这场大清算才是真正的开始。

第二日,夏林入城。这会儿街上几乎已经恢复到了正常的生产生活,人人都在说只有夏帅的兵才能做到这样的程度。

但实际上,这一次他弄掉了差不多五万三千人,已经跟在金陵办掉的人数差不多了,只不过这一切没有发生在大众的眼前。

当然剩下的人更多,因为除了洛阳,长安这里可也是富族们的聚居地。剩下的人数可能会达到十万。

夏林站在城楼上拿着望远镜与皇宫门楼上的三娘遥遥相望,他轻笑一声转身说道:“去,传信给大唐皇帝陛下,就说俺们来清君侧了。”

朝堂……哪里还有什么朝堂了,整个长安都进入了军官,城防、羽林卫、千牛卫全部都倒戈了,夏林甚至去到了玄甲军的军营之中,参观慰问了大唐最精锐的士兵。

要知道这可都是李世民的底牌,但现在李世民在外头霸占夏林的舰队,夏林在这里玩弄他的骑兵……

“现在,我们要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姑且就称之为长安改编吧。针对官多兵少,部队思想混乱,组织纪律性差等等问题,进行一系列的改革改制。”

“这个……不妥吧。”玄甲军将军凑到夏林耳边说:“您在李唐没有官职啊,这个名不正言不顺。”

“你说的对,这事我肯定不能来办,等我给你找个能办的来。你们先休息几日。”

玄甲军的领军点头道:“那我便等夏帅的好消息了。”

而这会儿,正抱着胳膊在定远舰上吹海风的李世民突然转头对船长说:“诶,我昨天做了个梦,梦到我娘子在外头找野男人了,你说这是不是个好兆头。”

“放心吧,殿下。梦都是反的,一定不会是尊夫人有事。”

“嗯……话是这么说,但我总觉得是有什么很重要的东西没了。”李世民点了点头:“我们还有多久才能抵达吕宋?我要看看那帮土人手上都有什么好玩意。”

上一章  |  完蛋,我来到自己写的垃圾书里了目录  |  下一章
加入书架后可以自动记录您当前的阅读进度,方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搜索引擎输入 "完蛋,我来到自己写的垃圾书里了 黄鹤楼" 就可以找到本书
其他用户在看:
黄鹤楼文学 - 免费小说阅读网 www.hhlwx.com
联系我们: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