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的一款国产智能手机,如果不含研发费用分摊,出厂成本大概占官方售价的40—55。
如果把研发费用也摊进去,那就得占50—70了。甚至有可能更高。
三大运营商谈定制合同,一般从55开始谈。只要量大,就能摊薄成本,手机厂商也有得赚。
华为此时就在定制机市场舒服得不想挪窝。
只有诺基亚等大品牌的爆款机,能够谈到接近售价的80。
目前移动、联动、电信三家的3G牌照标准不同,一款手机只能支持其中一家:打电话、发短信可以互通,但享受3G服务必须选其中一家。
鸿蒙A1选的是移动,虽然移动打压鸿蒙阵营,但移动的用户基数最大。陈贵良是做生意的,没必要跟市场过不去。
如今在移动版的基础上,开发电信版的定制机,大概需要耗时4—6个月。
到时候,不管是渠道商还是代工厂,产能都已经扩大到足够程度。不但交货没问题,而且还能走量压低成本。
以售价的60供货给电信,陈贵良绝对有得赚。
电信定制得越多,陈贵良的利润率就越高。
所以接下来的谈判,重点不是价格,而是定制手机的数量。
数量不足,就得涨价!
电信打算首批定制30万部,如果卖得好再继续订。鸿蒙科技咬死了80万部,一路谈到50万部就不再退让。
双方最终敲定的合同内容如下:电信向鸿蒙科技定制50万部A1,10个月以后交货。签合同时支付30预付款,验收完毕支付30进度款,全部货物送达指定仓库支付30货款。剩余10的尾款作为保证金,在交货半年到一年内结清。
交货地点都写得清清楚楚,统一定在鹏城那边的仓库,距离比亚迪代工厂不远。鸿蒙科技可不给电信搞运输。
赚钱当然重要,获得电信的“友谊”同样重要。
这笔买卖具有长远战略价值!
鹏城。
大疆去年搬到了硅谷创业园,隔壁就是哈工大鹏城校区。
后来的新闻报道常说,大疆此前在一栋民房里面办公。却没有说,那套房子是创始人汪涛的,而且还是长久闲置不用的。
另一位股东谢佳,也不是什么普通人。
他跟汪涛在高中时就认识,一听说好哥们儿的公司缺钱了,立即把自己在杭城的房子卖掉来支援。
大学毕业没两年的年轻人,就在杭城有房子可卖……
谢佳这个股东,此前几年一直当甩手掌柜。他今年春节过后,终于跑来公司上班,担任大疆的首席营销官。
主要是经济危机期间,员工跑了一大半,创始团队只能解散,谢佳临危受命来寻找市场方向。
现在的大疆,只有三个老板、两个财务、五个研发。另外还有两位导师,其中一位导师是天使投资人。
三个老板,各占一间办公室,兼任行政、销售等职务。
谢佳用刚买的鸿蒙手机,一边玩消消乐一边说:“希夷投资的人,去年来了好几趟,我们真不接受风投?”
“没必要,先混着再说吧,”汪涛说道,“我们自己都不知道公司怎么发展,拿到再多风投资金又有什么用?”
七号员工赵韬说:“那可是陈贵良的投资公司。他投资的企业,好像全都成功了。这说明我们大疆有前途啊!”
汪涛笑道:“报纸上的消息你也信?”
赵韬身前的桌子上,也放着一部鸿蒙A1,他拿起手机说:“但咱们实话实说啊,鸿蒙手机确实很牛逼。”
谢佳说道:“鸿蒙A1确实挺牛,但也就跟魅族M8差不多。陈贵良真正牛逼的,是把手机系统全开放,这个操作着实把我惊到了。眼光、魄力、胸襟,三者缺一不可,否则干不出来这种事。”
杨墨染的资格特别老,在大疆搬到鹏城以前,她就是香江一号员工,手里分到少量公司股份(不是期权)。
她用的却是港版苹果3GS,此刻嘀咕道:“消消乐和水果忍者,能不能下载安装到苹果上?我看你们玩得挺眼馋。”
“不知道,你去鸿蒙社区问问吧。”另一位员工周立说。
汪涛说道:“别聊闲天了,安排今年的工作吧。”
此言一出,大家都很茫然。
两年前,大疆推出了第一款无人机。但不是多旋翼无人机,而是传统直升飞机的缩小版。
这玩意儿有什么用?
打农药、航测之类,市场非常狭窄,用户少得可怜。
除了继续开发飞控系统,所有人都不知道公司还能干嘛,也不知道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哪里。
倒是飞控系统莫名其妙受欢迎,去年的销售额接近400万元。
谢佳说道:“要不我去一趟欧洲,问问那里的经销商,用户到底买我们的飞控系统去干嘛?”
这话说出来就挺滑稽。
公司的产品莫名其妙畅销,老板却不知道用户买去干嘛。
但真实情况就是这样。
他们知道欧洲用户买去做无人机部件,但不清楚拿来做什么类型的无人机部件。
多旋翼无人机!
汪涛说道:“把AceOne做出来再说吧。飞控系统销量猛增,可能是欧洲的无人机爱好者变多了。这对我们而言是一件好事。”
开会开了40多分钟,老板们也没啥架子,其实就是大家坐在一起闲聊。顺便交流一下想法。
公司除了三间办公室,还有一个200平的研发中心。研发中心被一分为二,左边拿来办公和开会,右边则是大仓库兼操作间。
赵韬这个哈工大硕士,还得亲自在操作间搞焊接。
“咚咚咚!”
敲门声响起。
出纳跑去开门,看到来者有些面熟,一脸疑惑道:“请问你找谁?”
陈贵良笑道:“我叫陈贵良,去年我派人来过好几次。”
出纳又惊又喜,朝着里面:“陈贵良来了,陈贵良来了!”
所有人都跑来看热闹,两位老板也不制止——还有一位老板到华强北采购去了。
正在焊接设备的赵韬来得最快,跟陈贵良握手以后,还拿出鸿蒙手机:“陈老……陈总,我叫赵韬,我是你的粉丝!”
“哈哈,你好,想喊陈老祖就喊吧。”陈贵良还挺高兴的。
不多时,两位老板也出来迎接。
陈贵良跟着他们进去,打量了一下大疆公司:“你们这装修不错,跟我的手机体验店都是极简风。”
汪涛哭笑不得:“我这是懒得花钱装修,仓库和操作间这一面全是毛坯墙。”
陈贵良扫了一眼:“全公司就这几个人?”
汪涛说道:“经济危机期间,有不少员工离职了,当时公司效益不好。不过他们离开以后,我们的产品就销量猛增。现在大疆已经不缺钱了,陈总如果想投资,恐怕非常抱歉。”
“你们现在属于小打小闹,搞作坊式生产,跟我当初卖《三国杀》实体卡牌一样,”陈贵良说,“想要做大,就得有充足资金。”
谢佳问道:“我一直很好奇,陈总为什么对大疆感兴趣?去年派人来了好几次,现在居然亲自过来。”
陈贵良说:“我是无人机爱好者。非常爱那种……嗯,可以称得上无人机发烧友。”
陈总的爱好一直很多,他刚创业的时候,还爱足球、篮球、动漫……这个事情,北大各学生社团非常了解。
汪涛明显不相信,问道:“现在国内的无人机爱好者圈子,最流行的是什么无人机?”
陈贵良说道:“别人什么情况,我是真不知道。我喜欢玩多旋翼无人机。”
汪涛评价道:“确实适合新手玩。”
汪涛有点看不上多旋翼,认为技术含量太低,也从来没考虑过做这玩意儿。
陈贵良在众人的陪同下,在大疆公司溜了一圈。
“你们平时在哪里试飞?”陈贵良问。
杨墨染说:“隔壁的学校操场。”
杨墨染是港科大经管专业的毕业生,她对陈贵良的第一印象极佳。主要是长得帅,而且还有名气、才华和身家。
她说话之间,忍不住又多看了陈老祖几眼。
陈贵良坐下说道:“讲实话,我对无人机一窍不通。但我知道无人机未来该怎么商用,我是说大规模的民间商用。不是像现在这样,客户只有少数机构和爱好者。”
“大规模商用?”谢佳听得半信半疑。
陈贵良笑道:“如果不能大规模商用,我吃饱了撑的来投资?甚至连续派人来几次,现在还亲自走一趟。”
这话说出来,众人又信了几分。
汪涛好奇道:“该怎么大规模商用?”
陈贵良问道:“我把发展战略说出来,你愿不愿意让我投资?”
“那得看我是否认同。而且你不能占股太多,也不能插手公司的管理。”汪涛说道。
陈贵良又问:“怎么保证你不出尔反尔?”
汪涛当着全体股东和员工的面说:“我用我的个人信誉担保,只要你说的发展战略有前景,我保证让你入股大疆。”
这话说得特别儿戏。
但在某些时候,说这种话是很认真的,也是必须兑现承诺的。
尤其是大疆这样的小公司,目前除了1号员工杨染墨之外,赵韬等技术骨干都还没有被奖励股份。
他们愿意留在大疆,最艰难的时候都不辞职,主要原因除了喜欢干这个,还有就是老板汪涛的个人魅力。
一旦汪涛说话不算数,他在技术骨干们心目中的形象就毁了。
到时候,陈贵良完全可以招募这些人,自己出钱搞一个无人机公司。待遇绝对比大疆更好!
尤其是石俊,2008年以实习生身份加入,目前是公司唯一能做飞控系统的——其他都辞职了。
陈贵良拿出鸿蒙手机:“你们觉得智能手机前景如何?”
“前景很好,听说魅族手机销量50万部了。”杨墨染说。
这位大姐也是亏得慌,她被奖励了大疆股份,两年后却选择辞职,股份也被大疆买回去。
如果留下来……
陈贵良说道:“我认为,智能手机今后可以汇集电脑、相机、电视等多种功能。”
汪涛说道:“现在就有这些功能了。”
陈贵良道:“我说的不是现在这么原始。就拿相机来说,未来手机甚至可以拿来拍电影。你懂我的意思吗?”
“或许可能吧。”汪涛似乎联想到什么,但又一下子抓不到灵感。
陈贵良道:“你们两位老板,跟我单独聊聊如何?”
“可以。”两人互相看看。
其他员工很快散去,会议室里只剩陈贵良、杨硕和两位老板。
陈贵良说:“我是做SNS网站起家的,未来的社交网站,会整合现在的所有web2.0产品。用手机就能随时聊天、写文章、发视频,无数
的这些内容,又被更多网友实时接收。一个前景无限广阔的市场就摆在面前!”
见两人还是有些茫然。
陈贵良说:“无人机也可以整合录像功能啊,普通人也可以用无人机航拍视频。甚至等通信技术足够了,无人机航拍画面,还能实时出现在手机上,方便用户操作无人机航拍。”
两位老板面面相觑。
陈贵良继续说:“如果有一款无人机,能够轻松进行航拍,画面还实时连在你手机上。你愿意买吗?”
谢佳点头:“我肯定买啊!”
陈贵良说:“以后的民用无人机产品,要选结构最简单、成本最低廉、操作最稳定的机型。这样才能大规模推广!”
汪涛说道:“那就该是多旋翼。”
其实陈贵良不说出来,等再过几个月,谢佳跑去欧洲走一趟,就知道他们去年爆卖的飞控系统,是被欧洲无人机爱好者拿去做多旋翼了。
从此大疆就确定了发展方向。
陈贵良拍拍屁股站起来:“愿不愿意接受我的投资,你们再考虑一下吧。麻烦一周内给我回话。如果你们拒绝,我就自己开一家无人机公司。咱们比比,看谁的研发速度更快,看谁的市场推广做得更好。”
陈贵良就这么走了。
汪涛问道:“你觉得他说得对吗?”
谢佳点头:“做多旋翼低成本航拍无人机很有搞头!”
“接受他的投资?”汪涛问道。
谢佳苦笑道:“人家离开的时候都已经挑明了,那么明显的威胁啊。他要真出钱开无人机公司,轻轻松松招一堆技术人才,而且他还有清晰的研发方向。如果比市场营销,我们就更拼不过。”
汪涛想了想:“那就接受投资吧,前提是他不能插手公司日常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