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旦大朝会结束,当天晚上,朱元璋这边同样还是如同之前那样说,在奉天殿设宴招待一些臣子。
只不过和先前时不同,如今能在这里赴宴的文武,少了不少。
当然,在这里面也多出来了不少的新面孔。
如内阁的几人。
这次的宴会,没有什么人闹事。
一切都进行的很好。
毕竟前年是敢闹事的廖永忠,如今坟头上的草,都不知道有多高了。
奉天殿的大宴结束之后,又有小宴。
这小宴,真的名不虚传。
因为规模是真的小,在场的只有四个人。
分别为马皇后,朱元璋,太子朱标,以及徐达。
说是小宴,其实用一个小型的聚会来形容,更加的贴切。
因为桌子上面摆放的,只有一些瓜果,和几样小菜。
酒也只摆了一壶。
至于马皇后擅长做的蒸鹅,也同样没见踪影。
之所以如此,当然不是朱元璋过于抠门,舍不得给徐达弄些好吃的。
而是因为,才刚刚结束一场大宴。
在这场大宴之中,各种佳肴都有,早就已经吃饱了。
此时,若是再上这些吃的,那就变重复了。
也根本吃不下去。
反倒不如吃些瓜果,清淡一点儿的,来溜溜缝,解解腻来的舒服。
“天德,来,咱们两个喝一杯。”
朱元璋望着徐达,笑着招呼。
朱元璋心里是真高兴。
既为北元朝廷和上辈子相比,提前十多年被灭感到高兴。
也是为徐达能够亲自带兵,灭了北元王庭,弥补上辈子时的遗憾,感到开怀。
上辈子,天德被背痈要了命,一直到去世,也没能灭了北原王廷,这事儿是天德的遗憾。
同时也是自己的一大遗憾。
这辈子,这个遗憾没了。
他自然开怀。
徐达闻言,恭敬的接过酒杯。将酒杯放得很低,和朱元璋碰了一杯之后,一饮而尽。
“上位,这酒滋味真好!”
“哈哈,谁说不是?咱也觉得这酒滋味好!
这是咱这么长时间以来,喝到最好的酒了!”
一边说,一边又亲自执壶倒酒。
这次,倒了三杯酒。
一杯给徐达,一杯给自己,另外一杯则用另一只手拿着。
“来,咱们一同和老常喝一个。”
一边说,一边双手各端一杯酒,和徐达再次碰了一杯。
左手的那杯自己喝,右手的则倾倒于地。
祭奠常遇春。
徐达眼眶微红……
和徐达进行了一番的交谈,仔细询问了此战的不少细节之后。朱元璋转而向徐达说起了正事。
“天德,咱这次有个好消息,要告诉天德你。”
徐达闻言,心头突的一跳。
这……该不会是上位又准备给自己纳妾了吧?
话说半年多之前,上位亲自寻了两个身家清白的女子,送到自己身边,让她们照顾自己,与自己为妾。
那个时候上位就说是好事儿,现在上位又说有好事,由不得他不多想。
“咱准备在接下来,设立军事学院,培养军事人材。
天德你觉得如何?”
朱元璋望着徐达,说出了他的目的。
听到这话,徐达暗自松了一口气。
正所谓酒是穿肠毒药,色是刮骨防刀。
况且,他年龄也多少有些大了。
两个侍妾便已足够多的了,不想再要了。
还好,上位并不是又要给自己找妾室。
而是要设立军事学院。
“上位,这自然是极好的,臣赞成!”
徐达立刻对于朱元璋所说的这话,举双手赞同。
徐达不是什么蠢笨之人,能做到这样的位置,并且能如此的深受朱元璋的信任,功劳立的极大,却不被朱元璋猜忌。
自有他的独到之处。
徐达和很多只会打仗的那些人不一样,他不仅仅会打仗,而且政治智慧上面,也同样是拉满了。
对于不少事情,都有着自己的考虑。
其实,这建立军事学校种事情,他在之前时就曾在心里面想过。
一开始只是略微有些想法,并没有太多的深入。
可是,在得知了上位在学校之中,增加了那么多的科目,不仅仅将医术,算术给纳入到了教学之中。
还将更多的科目,也给弄到学校里。
让他心里面触动更深,那些想法,开始止不住的往外冒,变得越来越强烈了。
本来他就有想着,什么时候和上位就这个事儿来提一提,也创办一个军事学院。
哪能想到,还不等自己开口,上位就已经先开口说出了这等话来。
这让他如何能不喜悦!
徐达可不是一个大老粗,他的见识很不凡。
很多事情上考虑得很深远。
不是只看眼前的人。
军事很重要,没有充足的武力,就不能保家卫国,不能让周围的人臣服。
当你变得强大之时,再去看周围,就能发现世界都变的和善多了。
他作为如今大明军中,实力最强,地位最高的统帅。
并且,还是跟着上位一路打天下出来的人。
对于这兵马有多重要,有着他的见识。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他的心里一直有着一些隐隐的担忧。
担忧的不是他们这一代,以及下一代。
他们这一代有上位在,又有他们这些老家伙们在,兵马正盛,没有任何好担心的。
下一代也不用担心。
蓝玉,沐英这些年轻一辈,也都经历过开国之战,都是可塑之才。
今后大明并不会缺少将才。
他所担心的,是更后面。
纵观历朝历代。到了后面兵马大多都不会太过于强盛。
这是因为一旦开了国,周围的强敌被灭了。
这个国家所面临的情况,便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动。
由打天下,变成了守天下,建设天下。
没有那么多的仗打。
那么,真正有本事的将领,就会变少。
兵马变弱,在情理之中。
就连武人的地位,也会随之降低,也同样没有什么好奇怪的。
对于这事儿,徐达却想要做出一定转变,看看能不能扭转局面。
可不单单只是为了给武人,保证地位这么肤浅。
更为重要的是,他知道一个国家不能没有强横的武力,不能荒废了军备。
一支强军想要打造起来很难,可荒废起来却很容易。
一代人的时间,便足可以将一支强军给磨灭了。
而到了那时,再想要将之给建起来,可就千难万难,不是一句话那么简单。
而国家,一旦承平之后,在军事等上面投入会逐渐变小。
很多将士,没有用武之地,等事情也是确确实实存在的。
为了应对这么一个情况,徐达其实思索了很多。
其中的一条路,是前人探索出来的。
比如武则天首创,而到了宋朝之时,成为了惯例,被定下来的武举。
这确实是一个能够提高武人地位,在一定程度上,给军队提供一些新的人才的途径。
但是从历朝历代的结果上面来看的话,武举不怎么理想。
虽有一定的作用,但是起到的作用确实很有限的。
尤其是和文人所进行的科举取士,来进行做一个对比的话,更让人印象深刻。
更能看得出,武举所起到的作用有多么的细微。
经过一番的思索之后,他最终发现了问题之所在。
这个问题就是,武举之所以式微,所起到的作用有限,不是因为武举不好。
而是和文人们所进行的科举,有着根本上的不同。
文人所进行的科举取士,除了通过科举选拔人才之外,在后面更有诸多的学院,诸多的书籍,诸多的教书先生等等,来教人相应的知识,相应的道理。
除了选拔人才之外,还有大量的人,去培养人才。
所以,还能令文人不断的发展。
武举就不一样了。
武举,只是一个选拔人才的手段。
却没有进行相应的人才培养。
在这种情况之下,武举又怎能起到太大作用?
武将这边,没有很多的仗打,本身就得不到太多的升迁。
武举也在很大程度上,等于说是流于表面。
二者相加之下,武人地位,可想而知。
所以,想要改变这么一个局面,除了要有武举之外,也要建立相应的学院。
去教授相应的军事知识,来培养相应的人才。
把这些培养好了后,再将这些人给放到军中,进行相应的历练和升迁。
如此一来,便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缓武人的衰落速度。
能够尽可能的,保持军队的战斗力。
令其在百年,甚至于两百年后,不会过于衰落。
还能有一定的战斗力。
若是能通过上军事学院,而后再入军中为将,能够给人一个不错的前途。
那么,也会在整个天下形成一定的尚武之风。
不会如同宋朝那样,虽然实行了武举,却把武人往死里面进行打压。
并且将很多的犯罪之人,以及流民这些,都给一股脑的弄到军队之中。
以至于让人想起兵马,就忍不住的会在脑海当中升起贼配军这么一个称呼来。
让许多人都下意识的觉得,成为将士,是一件非常丢人的事情。
这是不好的。
原本,徐达觉得自己的这些考虑,遇到上位之后可能需要费上不少的口舌,才能让上位同意。
哪能想到,还不等自己开口,上位这边就已经是主动的向自己提起这事。
这让徐达,如何不开心?
“上位,这是一个大好事,如此才能够培养我大明的尚武之风。
才不至于让子孙后代,忘了战斗,不敢战!”
徐达站起身来对着朱元璋行礼,语气很是诚恳。
“这学校的名字,咱都想好了,就叫大明军事学院。
这大明军事学院,在北平那边建立。”
朱元璋笑着说道。
“学员在各界进行招收,有人报名后,需通过考核,才能进入到军事学院进行学习。
首先,必须是身家清白,其次,要有一定的文化基础,方才可以。
这是现在一切都还没有形成定制,等到后面咱这边将相应的基础教育的制度给完善了,各类学院给办成了之后。
军事学院再招收人之时,除了一些特殊人才之外,大部分的人都是在完成了基础教育的之后,才能去报考军事学院……”
朱元璋说出他在这件事情上的考虑。
军事学院是必须要进行建立的。
只有有了相应的学校,才能培养相应的人才。
他们这一代,那都是通过一场接着一场的战争,摸爬滚打,厮杀出来的战斗经验。
过程艰辛,很残酷。
而这种学习环境,在今后显然是没有的。
那么,想要给军队提供新鲜的血液,能够让军队尽可能的别衰败。
那么就得需要用别的办法,在全社会培养尚武精神。
并能让人通过相应的学校,来学习相应的专业知识,并进入到军队之中。
能实际的获得好处。
让很多人,由此而改变命运,便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虽然这种通过教育出现的将领,在实战经验等方面,肯定是比不上自己这些在战场之上,一刀一枪拼杀出来的人。
但是,也已经是很好了。
尤其是到后面,真的遇到什么战事了。
这些学习过专业军事素养的人,也能够通过战争,迅速的将他们所学习的一些相应的知识,和战争给结合起来。
学以致用,迅速成长。
当然,平日里军队里面的训练,演习,大比这些,也一样不能少。
这些,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来提高军队的战斗力,保持战斗力。
上辈子时,他自然想不到这么多。
从后世经历了这么一遭之后,很多想法也都发生了改变。
并且能通过后人的智慧,来解决自己大明现在所遇到,以及今后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
“上位,您考虑的周全。”
徐达给朱元璋点了个赞。
这话,他说的真心实意。
他是真觉得上位在这上面的考虑很不错。
不仅是将他的自己的一些想法给考虑到了,而且要比自己所想的还要更加的完善,更加的好。
这让他在这件事情上,连提个建议都不必了。
对上位,那是真的心悦诚服。
这个当年年少之时,因为属于邻村,而和自己之间还因为摘野果等事情,起过一些冲突的上位,如今是越来越不简单了。
“只是……上位,我有一事不明。”
徐达迟疑了一下,望着朱元璋开了口。
“何事,天德只管说。”
徐达当下便开了口,问出他的疑惑来……
请:m.badaog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