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文学
 
首页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侠 • 仙侠
都市 • 言情
历史 • 军事
游戏 • 竞技
科幻 • 灵异
搜索:
 
您当前所在位置:黄鹤楼文学>>从现代归来的朱元璋

第二九三章 建立新华书店


简体手机版  繁体手机版
更新时间:2025-10-22  作者:墨守白
 
武英殿内,在胡惟庸这些人被处死之后。

朱元璋这边,很快便又做出了一个决断。

在心里面,进行了一番详细的琢磨之后。

他喊来了太子朱标。

对太子朱标,说出了他的这个决断来。

“标儿,咱这里想要做一些事儿,就是建立书店。”

建立书店?

朱标愣了一下,显然是没有想到,自己家父皇此番让人把自己喊来,要对自己说的居然是这个。

建立书店,这也不是什么大事,也不必这样的郑重其事吧?

这事,不是想做就做吗?

不过,这样的想法在心中出现了一瞬之后,就被朱标给抛出了脑海。

让自己不可如此去想。

按照他对自己家父皇的了解,父皇既然在这件事情上如此说了,还如此郑重。

那么肯定就不是什么太小的事。

如果是太小的事的话,父皇也不会把自己喊来,专门来吩咐了。

父皇所想要设立的书店,肯定不是一般的书店。

“父皇准备设立什么样的书店?”

朱标询问。

朱元璋开口道:“一个总部设立在京师,各个布政使司,各个州县,乃至于各乡镇都至少建立一个的书店。

听到自己家父皇所说的这话后,太子朱标那是一点儿都不觉得意外。

果然不愧是自己家父皇,就是大手笔。

就知道他说,要设立书店,肯定不会那么简单。

如今看来,果然如此。

而且,父皇的这个手笔,还远远的超过了自己所想。

“父皇,不知道这样的书店,有何用处?”

朱标望着朱元璋询问。

书店的用途,他自然是能知道一些。

最基础的肯定是卖书。

只不过,他现在所能想到的,大多也不过是一些寻常的功能罢了。

更多,更高深的地方,暂时还想不到。

而他也能够确定,自己父皇既然如此大的手笔。

那除了寻常的作用之外,肯定会有一些别的深意和作用。

在这上面,他有必要进行一定的询问。

朱元璋道:“书店用途很大。

这个覆盖全国各布政使,乃至于下到各处乡镇的书店体系建成之后,今后的大明日报进行刊发之时,便可通过这书店,运往全国各地,将全国各处都给覆盖了。

不仅如此,朝廷的诏令等一些,也能够通过书店来进行一定的宣传和运输。

除此之外,今后我大明是要大兴教育的。

而这教材上面,也要做到统一规划。

便可通过这书店,将这些教材,以及相关的资料书籍等运往全国各地,进行一个统一。

除此之外,今后还可以再创办一些别的期刊等相应的东西,用来宣传我大明。

告知众人,我大明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大明。

在这个过程里,又需要人们都做出什么样的事。

告诉天下人,大明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并向他们描绘,大明今后的蓝图。

并选取有益的书籍,进行刊印,运至全国各地。

让众人通过阅读好的书籍,以及一些先进事迹,来进行学习,改造他们的思想。

让他们明白,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让世人明白,他们的命运是和国家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的。

大河有水,小河才不会干。

只有国家强盛了,富裕了,百姓们的日子才都能整体上变好。

要让他们有主人翁的意识。”

朱元璋向朱标说着,他在这上面的用意。

“而且,各处书店除了卖书之外,还有一个功能。

那就是不拘高低贵贱,都可以到书店当中,书店当中任何的图书,报纸等东西。

这是每一个人的权益。

当然,不得损坏,不得带走。”

自己的大明,到了后来为什么会那样的凄惨,乱象丛生?

为什么众多的文人们,各种的不当人。

为什么大明到了后面会穷死?

除了种种制度种种,又如藩王等事情之外,朱元璋觉得很重要的,并不是不少人说的那样,将大明的锅都给扣到自己这个开国皇帝头上。

甚至于,更有人说大明亡于朱元璋。

这样的说法,他觉得着实是太过于无稽。

纯粹是为了黑而黑。

大明亡于朱元璋?

那还不如再往上算一算,亡于盘古,亡于女娲呢!

若是盘古不开天辟地,女娲不造人,那便也没了人,也就不会有了大明,那么大明便也不会亡。

谁又能保证自己制定的制度,能一直被后人遵循下去?

历史上自己这个开国皇帝,才不过是刚刚咽气。

自己亲手挑选出来的好孙子,就已经和那些文人一起,对自己所设立的种种,开始拼尽全力的挥动锄头,给刨了一个面目全非。

自己刚死后,这些人就不听自己的了。

更何况几十上百乃至两百多年后的那些人了。

真就将后世的那些皇帝,那些官僚,那些众多蛀虫的种种作为,全都视而不见,一股脑的把罪责都归在自己这个开国皇帝头上去。

各种的喷自己。

朱元璋觉得是不公平的。

他觉得,大明亡了的最根本的原因,自然是土地的兼并。

而造成这些的,除了历史规律之外,还有一个很大的原因。

那就是他之前所说过的,到了后期,那夺取权柄的文官集团们病了。

病得很严重。

整体上面,那是自私自利。

将国家的权力,国家的职能,给用各种办法给弄到手里。

却没有半分的主人公意识。

还在那里只想着,怎么吸大明的血。

只想着损公肥私,丝毫不为大明去着想。

这才是一个极为严重的原因。

若是这些人有主人翁意识,不要求每一个人都如此,但整体上能为国家考虑。

并且也真的,能够付出一些相应行动的人,占据大多数。

那不论是土地兼并,亦或者是其余的各种方面,都会得到一个极大的减缓。

所以,朱元璋觉得,自己这边有必要从这上面,进行一定的着手。

尤其是到了后期,进行了开海,许多人增长了见识,又能通过开海从海外弄到大量的财富等之后,人的思想等方面变化的,将会更多。

再加上本身就有着很多的文人,看自己不顺眼。

群魔乱舞之下,人们的思想会出现一个很大的混乱,这是必然会发生的事。

一个坚固的城堡,外面难以攻破。

但是内部,却很容易的被破掉。

思想病了,那可就是真的病了。

哪怕他外表依然特别的强大,哪怕还有着极其强的力量,也依然会有极大的问题。

后车之辙,这点他必须要将之给考虑到。

并提前做出一些防范。

而建立这么一个书店体系,并赋与其这样的权力,便是他的一个应对之策。

对思想的影响,那是潜移默化的,也是一件重中之重,需要长时间持久性的去做的一件事儿。

这件事儿,很多时候短时间内,并不能看到效果。

但是却不能不做……

朱标听着自己父皇所说的话,明白了自己父皇在这上面的深意之后。

不由的叹为观止。

自己父皇考虑的当真是够深远的。

居安思危,能看到那般远的事情,并提前做出相应的防范来。

这书店确确实实很有必要建立。

父皇所考虑的非常的对。

这事儿的确是重中之重。

人若是把心往一处想,把力气往一处使,那么许许多多的事儿,那都不再是事儿。

可关键是想要人把心思往一处想,那是很难的。

寻常百姓倒还好说一些,尤其是那些读书人。

因为读了些书,想见识的多想的比较多,让他们往一处想更加不容易。

可父皇却能想到这样的方法。

原本的时候,以为父皇创办大明日报,就已经是神来之笔,惊才绝艳了。

哪能想到,父皇居然还能想出书店这种特别好的好主意来。

有了这大明书店,再加上大明日报,以及父皇亲自盯着,被父皇取名为爱国教育的教材。

今后在课堂之中进行推行。

种种手段用下来之后,必然能够让自己大明,有一个非常大的改变。

用父皇的话来说,今后要尽可能的给自己大明,赋予钢铁般的意志。

不仅要强身健体,同时在思想上面也要武装起来。

并且要把舆论权,教育权等都给控制在朝廷手中。

从那些文人士大夫手里面给夺取过来。

要建立属于自己大明的主流思想。

之前父皇所弄的爱国思想教育,这样的教材是面对学生,只在课堂之内的话。

那是书店,就走到了课堂之外,能够影响更多的人。

不仅能覆盖到全国,而且还能够和课堂教育,相辅相成。

更为重要的是,父皇所推行的可以让任何人,在这书店之内,书店所有的任何书籍这件事儿,更是一个神来之笔。

书籍历来都是一件非常珍贵的事。

要不怎么会有耕读传家这么一个说法?

要不然自己的老师宋先生,年轻之时想要去读书,怎么会费那般大的力气,可谓是吃尽了苦头。

宋先生当年,若是能有这种可供人的书店在,那在学习上面,就要少吃很多的苦。

甚至于就连成就,也要超过现在。

这等事儿一旦能够办得好,那还不知道会有多少个如同宋先生这样的人从中受益。

“父皇,这个好,这个好!

父皇真乃神机妙算,神来之笔,水平当真是高!

连这个都能想起来!”

朱标对着自己家父皇大加赞赏,溢美之情溢于言表。

“哈哈哈……”

朱元璋闻言笑了,很开心。

“标儿,你不必这般夸咱,咱这也不过是拾人牙慧罢了。”

朱标闻言微愣了一下。

拾人牙慧?

父皇拾的谁的牙慧

按照他所知道的去看,那是根本就没有好吧?

父皇这明明是首创。

这肯定是自己家父皇谦虚的说法。

父皇实在是太谦虚了。

“还请父皇为这书店起个名字。”

朱标望着朱元璋出声说道。

没名字可不成。

“名字,咱这边已经想好了。”

朱元璋说着,便起身从后方的书柜上面取出来了一张纸,给了朱标。

朱标将之打开去看,只见上面赫然写着四个大字——新华书店。

见到这个名字后,朱标不由的微微一愣。

话说,原本的时候他觉得,这书店的名字,应当是大明书店,或者是洪武书店。

毕竟父皇先前便已创立了大明日报,并且又给那已经编撰了过半的字典,取名为洪武字典。

如今这等覆盖全国、极其重要的书店,给取名为大明书店,或者是洪武书店,再正常不过。

可结果却是这么一个,万万没有想到的名字。

愣神之后,又觉父皇立意高远。

这个华,是华夏的华,远远超过了自己大明这一个王朝,朱家这一家一姓。

而父皇所做这些事儿,也的确可以上升到更高的层面。

也的确是超越了自己大明,超越了朱家一家一姓。

就是这个新……又是何意?

眉头微微皱起,片刻后又舒张开。

显然是朱标,已经想明白了这里面的道理。

自己家父皇所做的种种事情,真的可以说是前无古人。

观父皇所作所为,很多那都是超越了古今,开历史之先河。

而朱标也相信,通过了父皇的种种努力,之后的大明将会和之前完全不同。

这华夏,也非是以往的华夏。

那么,将这书店取名为新华二字,完全合适。

更能体现出父皇立意的高远,远大志向。

“新华书店,这个名字取得好!”

朱标出声赞叹。

朱元璋脸上露出一抹笑容,

这名字,能不好吗?

朱元璋的心中升起了诸多的追忆。

自己也见过最好的盛世,在后世之时,更是深入的了解了,艰苦奋斗发展史。

许许多多的方面,都受到了强烈的震撼。

也将很多的东西,记在了心中。

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自己如今归来,自然不能全盘照搬。

无视具体的现状,就进行一系列的生搬硬套,是不可取的。

只会让自己大明,陷入到一片混乱之中。

但是有不少的好东西,却可以进行借鉴,在大明这边进行实施。

且看自己这只大蝴蝶,都能煽起多大的风浪来!

上一章  |  从现代归来的朱元璋目录  |  下一章
加入书架后可以自动记录您当前的阅读进度,方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搜索引擎输入 "从现代归来的朱元璋 黄鹤楼" 就可以找到本书
其他用户在看:
黄鹤楼文学 - 免费小说阅读网 www.hhlwx.com
联系我们: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