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朱元璋的话。
剩下的朱棡五兄弟全部都是松了一口气,
对于朱元璋而言,剩下这几个儿子没有干出什么天怒人怨之事,这已经是慰藉,对于前者五个人而言,同样也是庆幸。
有了朱桂三人的前车之鉴,他们深知朱应手段狠辣。
“雄英。”
“他们五个,你准备如何处置?”朱元璋看向了朱应问道。
朱棡五人充满忐忑的看着。
“他们并无犯什么大错,在封国内也是中规中矩,晋王于边疆整军也有功绩。”
“罚俸一年足矣。”
朱应想了想,沉声道。
听到这。
朱元璋心底松了一口气,朱棡五人也是劫后余生。
“放心。”
“我不是那种公报私仇之人。”
“一切按朝廷法度来。”
“只要你们遵国法,老实做人,我可以承诺你们荣华富贵不会少。”朱应对着朱棡五人说道。
闻言!
五人没有表态。
但朱元璋却是冷喝一声:“听到没有?”
“儿臣谢父皇隆恩。”朱棡五人立刻道谢。
“滚下去。”
“咱不想见你们。”
“一群混账东西。”朱元璋一挥手,怒斥了一声。
五人不敢多留,立刻站起来,快步离开了。
“你们也先退下吧。”
朱应对着蒋瓛还有刘磊等人说道。
“臣等领旨。”
众人躬身一拜,纷纷退出了大殿。
待得他们离开。
“此番之后。”
“他们应该会老实下来了。”
“雄英你这一手立威不错。”朱元璋带着几分笑意的说道。
以朱元璋的眼界又怎会看不出朱应的目的。
“立威是一环。”
“但也是想要为那些惨死的百姓报仇。”朱应笑着回道。
“唉。”
朱元璋叹了一口气,带着万般无奈:“以前他们在应天时都好好的,为什么现在变成了这种畜生啊?”
对于朱桂三子所为。
朱元璋充满了失望。
这些儿子的罪行可以说是残暴无度,
比之当初元庭的官吏权贵简直是更为残暴。
“因为权利。”
“因为地位。”
“因为他们是皇帝的儿子。”
“因为他们心中清楚一点,无论他们做出了什么,皇上你会维护他们,不会杀他们。”
“这,就是他们有恃无恐的根本。”朱应沉声说道,带着一种看透问题的本质。
“是啊。”
“终究是咱骄纵太过了。”朱元璋叹了一口气。
“爹。”
“他们的罪行与老四的一起,昭告出去,公之于众吧。”
“如此也可以让天下人看到我皇家遵法度,法不容情。”朱标此刻开口说道。
“你去办吧。”
“这次是咱错了。”朱元璋低着头,叹了一口气,带着一种苍老垂暮。
正在这时!
“皇上。”
“礼部尚书刘璟求见。”殿外传来了郭镇的声音。
“宣。”
朱元璋道。
“皇上有旨。”
“宣。”云奇大声喊道。
应声。
刘璟快步走入了大殿内。
“臣参见皇上,参见太子,参见王爷。”
刘璟恭敬跪下行礼。
“免礼平身。”朱元璋一抬手。
“谢皇上。”刘璟道谢一声,然后捧着一部册录,恭敬道:“启奏皇上。”
“奉皇命。”
“礼部筹画王爷认祖归宗大典,如今已经选定吉日,十日之后,便是吉日。”
“具体章程,礼部也皆有拟定。”
“请皇上过目。”
刘璟说着,将手中册录恭敬一递。
云奇立刻走上前,将册录捧起,呈奏给了朱元璋。
后者打开一看,上面的章程并无疏漏。
“刘璟,你做的不错。”
“原本将礼部交给你使因为雄英的原因,但自科举后你主管礼部,条条政务清明,你的确没有辜负咱的期望。”朱元璋对着刘璟称赞道。
“皇上给予臣重恩,臣誓死效之。”刘璟激动一拜。
“刘尚书。”
“此番认祖归宗在何处定礼?”朱应看着刘璟问道。
“回王爷。”
“自是在祖庙。”刘璟恭敬回道。
“皇上。”
“这认祖归宗大典,地方能不能改一下?”朱应笑了笑,看着朱元璋问道。
“你要如何改?”朱元璋笑着问道。
“自当年离开应天后,我在民间长大,如今自民间归来,认祖归宗,理当请万民见证。”
“我希望能够在应天城外举行认祖归宗大典,让整个应天百姓见证。”朱应正色回道。
一听这。
朱元璋与朱标相视一眼,带着几分思虑。
但朱元璋很快就回过神来,笑道:“你小子是不是想要借着这一次机会做什么?”
“皇上圣明。”
朱应笑着拍了一声马屁,然后道:“银行成立,掌天下财权,唯有背靠我皇族,背靠朝廷方可取信于民,如此银行方可真正立足于世。”
“我想要趁着这一次机会,宣告银行成立。”
“借此势,必可加快推动。”
闻言!
朱元璋点了点头:“就按你说的办。”
“刘璟。”
“雄英的话你也听到了。”
“这认祖归宗之地便定在应天城外,骤时全城百姓,乃至于我大明子民皆可前来观礼。”
刘璟当即一拜:“臣领旨。”
闹市!
于宗人府。
宗人令亲自携旨。
周围汇聚了无数的百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今有皇子藩王失德,于封国造乱,残害百姓,霍乱苍生,鱼肉百姓,是为吾皇族所不容,于国法所不容。”
“皇四子,燕王朱棣。”
“于封国私自圈养死士,人数达三千之众,有谋逆之心,以国法,废朱棣王爵位,并彻底废燕封国,朱棣一脉子孙皆贬为庶人,宗谱除名,庶人朱棣永世囚禁于宗人府,直至老死。”
“皇七子,齐王朱榑,于封国内骄横嗜杀、目无国法,残害百姓超百人。”
“于国法所不容,大明国法,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依大明律法。”
“废齐王朱榑王爵位,并彻底废齐封国,朱榑一脉子孙皆贬为庶人,宗谱除名,并将庶人朱榑永世囚禁于宗人府,直至老死。”
“皇十三子,代王朱桂,暴躁虐民、违法乱纪,屡教不改,罪无可赦。”
“皇二十五子,伊王朱,荒淫暴虐、残害军民,鱼肉百姓,罪无可赦。”
以宗人令持圣旨。
于此闹市之地,宣告四个藩王罪行。
当这圣旨宣告结束后。
周围汇聚数万计的百姓全部都是目瞪口呆。
无不透出了震惊之色。
“四个藩王,全部被削了王爵。”
“四个藩王,全部都被永世关入宗人府。”
“而且他们的子孙全部都被贬为庶人了。”
“他们可都是王啊,可都是当今皇上的亲儿子啊,可在国法面前,竟然都被惩处了?”
“永世囚禁,这可比杀了更为难受啊。”
“而且他们的子孙也都被贬为庶人了。”
“如此国法,如此朝廷,如此圣君。”
“苍天有眼啊。”
“我大明当真是千古以来第一圣明国度,皇上更是千古圣君。”
“没错。”
“圣君啊……”
当一阵惊愕寂静之后,迎来的便是无数百姓的称赞,高呼。
无不高呼当今皇上圣明。
虽说自古以来都说什么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可真正能够做到如此地步的王朝,可以说是忽略不计。
但如今。
大明帝国!
他们的大明朝廷!
真正做到了。
他们的皇上做到了。
这等举措,如何不能以圣明来言?
生于这种国度,如何不骄傲?如何不自豪?
可以说。
此番朱元璋的旨意在昭告之后,必可引起整个天下的震动,更是让无数民心归附。
如此王朝,又怎会不强盛?
“另。”
“今日除了昭告诸王罪行外。”
“朝廷还有一事宣诏。”
“十日后,应天城外,皇长孙虞怀王殿下将在百官与皇亲宗室见证下,认祖归宗。”
“凡吾大明子民皆可观礼。”
“除了认祖归宗,皇长孙殿下还会有利国利民的国策宣诏。”宗人令笑了笑,又对着周围围观的百姓大声宣布道。
此话落下。
自然是引起了整个方圆百姓的热切与激动。
“皇长孙殿下认祖归宗大典,没想到竟然会在城外举行,太好了,我们也可以见证。”
“如今皇上是开国圣君,未来太子殿下和皇长孙殿下也是仁德圣明。”
“作为大明百姓,当真是有福了。”
“不行,十天后一定要去守着,守一个观礼的好位置。”
“没错。”
“这可是盛世大典啊。”
“值,太值了。”
听到这个消息后,无数百姓更为热切激动。
这真的是要见证盛世大典了!
宗人府!
“放开我。”
“父皇不公。”
“不公啊。”
“为了朱雄英,竟然如此对待我们。”
“父皇,你不公啊……”
在院子里,又迎新人。
听到了动静。
朱棡和朱棣也都站在了兵卒把守的院子前。
“七弟,十三弟,二十五弟。”
“你们怎么也?”
当朱棡看到了被押解而来的三人,目瞪口呆的看着。
“朱雄英。”
“果然是厉害啊。”
“觐见不过一日。”
“诸王就被抓四人。”
“于民间一趟,朱雄英已具备帝王之心啊。”
朱棣看着被抓来关押的三个弟弟,心底一叹。
他很清楚。
这一切也都是朱应所为。
不过现如今。
他也只能感慨几分,未来也将永远囚禁于此,不得出了。
夜幕落下。
虞怀王府!
“王爷。”
“人,已经抓来了。”
“这朱棣的确是厉害,在被关入宗人府的时候。”
“他就已经交代了麾下王卫将此人除掉,被黑卫发现救下了。”
刘磊恭敬说着,目光则是落在了一旁两个王卫押解的,一个身着黑色僧袍的中年和尚身上。
此人正是朱棣麾下谋士,也是原本历史上靖难的第一功臣,姚广孝。
“下去吧。”
“我与他聊聊。”
朱应一摆手。
刘磊当即带着两个王卫退了下去,将殿门关闭了。
“本王是要叫你姚广孝,还是叫你道衍?”
朱应带着几分审视的看着姚广孝道。
在历史上。
这可是一个奇人。
有着厉害的谋智,朱棣在历史上能够成事,与他所谋息息相关。
听到朱应的话。
姚广孝脸上露出了一抹惊震之色。
显然。
他的名字,他的法号。
全部都是不为人知的。
可朱应却能够准确说出来。
哪怕是这么多年留在燕王府内,真正知道他存在的也只有朱棣麾下的几个心腹王卫。
“虞怀王还真的是什么事都知道啊。”
“贫僧历来隐居,声名不显,可虞怀王却能清楚叫出。”
“看来贫僧在王爷面前并没有秘密。”姚广孝带着几分感慨的道。
哪怕到了现在。
虽然输了。
或许下场结果也不会有多好,但姚广孝也并没有表现出什么惧色来。
毕竟行屠龙术,自是要有结果。
不是输就是赢。
“你觉得本王会如何处置你?”朱应则是淡淡笑着。
“无非是杀与囚禁,而杀的选择更大一些。”
“不会有其他选择。”姚广孝十分笃定的说道。
“如若本王想要招揽你为本王所用,你可愿意?”朱应笑着问道。
“贫僧原本所行之道便是屠龙之道,更是谋国之道。”
“此路已断,贫僧也证明此道不通。”
“而殿下帝道可期,未来这天下是殿下的,要贫僧又有何用?”姚广孝则是平静的回道。
闻言!
朱应也没有废话,而是抬起手,指着自己身后,姚广孝顺眼看去,面带不解。
随后朱应则是抬手一拉。
一个巨幅的地图直接在背后展开。
姚广孝目光立刻就落在了这巨幅的地图之上。
饶是他。
在看到这地图后,也不由得瞳孔紧缩,充满惊骇的看着。
连开国皇帝朱元璋都被这地图所经营,更别说他一个姚广孝了。
现在文渊阁大殿内。
朱元璋每日都要看一眼这地图。
“这是什么地图?”姚广孝一脸惊震的问道。
“难道你看不出是什么地图?”朱应笑着反问道。
“这…这难道是天下地图?”
“真正的天下地图?”姚广孝凝视着,惊讶问道。
“正如你所见。”
“此乃天下地图。”朱应缓缓说道。
“大明疆域,我华夏历代疆域,竟只是占据天下一隅。”
“这,怎么可能?”
姚广孝惊震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