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文学
 
首页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侠 • 仙侠
都市 • 言情
历史 • 军事
游戏 • 竞技
科幻 • 灵异
搜索:
 
您当前所在位置:黄鹤楼文学>>激荡1979!

第347章 人间正道是沧桑出版,翻译,出海


简体手机版  繁体手机版
更新时间:2025-07-18  作者:泥白佛
 
当魏明和龚樰观影结束,现场已经是一片哭泣的海洋。

看大家哭成这样,第二次观影的龚樰都不好意思哭了,她擦了擦眼泪就要拉着魏明出来,然后发现他眼圈也红了,脸上有眼泪流过的痕迹。

魏明是第一次看到正片,虽然是他自己写的本子,但威力还是远超想象,感觉比前世看到的那版还要更催泪。

这两个版本除了主体框架相似,大量细节和台词都不一样,魏明的版本更适合大陆宝宝的体质,也更值得回味,哪怕再过几十年也不会太过时。

而且几首插曲更是威力无边,放大了本就感伤的氛围,这煽情效果简直盖了帽了。

就这样的剧情,这样的配乐,用在80年代的大陆观众身上简直是高射炮打蚊子,对他们也是够残忍的,估计好几天都缓不过来。

不过魏明觉得如果是自己来拍这部电影的话,应该能拍的更好一些,也更感人一些,虽然前世他没有真正当过导演,但也在影视圈摸爬滚打了二十多年,常年生活在剧组,关键眼光更超前。

不是他吹牛,跟谢进这种天才导演他比不了,不过这个年代大部分导演的能力可能还真不如他。

当两人率先走出放映厅的时候,坐在最后一排的一名男性观众突然看了龚樰一眼,然后喊了一声:“荷花?!”

这位单身大龄未婚男青年就是冲着龚樰来看这部电影的,他是龚樰的颜粉,所以只是看到龚樰露出的眼睛就认了出来。

然而看完这部电影他脑中就只剩“荷花”这个角色名了,他甚至想叫她一声“妈妈”。

被他这么一喊,魏明拉着龚樰跑的更快了,而其他观众也反应过来。

“怎么了?”

“你喊什么呢?”

“我刚才看到荷花了的!”男青年激动不已,其他观众立即小跑出去,然而只看到一辆摩托车的尾气。

魏明笑道:“看吧,以后你出来都得小心,被认出来怕是要寸步难行了。”

“不至于吧,人家张渝刘小庆也经常出来逛街啊。”

“你会比她们更红,因为你的角色太惹人怜爱了,全国观众都会喜欢上你的。”

龚樰被魏明说的心花怒放,作为演员,图的不就是能被观众认可嘛,这也不枉自己拍戏时受的苦。

除了亲自从桥上摔下去,为了演出最后疯娘的感觉,本就很瘦的她又暴瘦了将近十斤,那一阵她就只剩八十多斤了,月经都不调了。

那会儿她都不敢让魏明看到,在魔都养胖了一些才来京城。

龚樰摸着魏明还有些湿润的脸蛋:“没想到你自己写的故事还能把自己看哭啊?”

“没办法,谁让你和喜子演的这么好,我觉得金鸡奖的评委如果不歧视小朋友的话明年就该给喜子一个最佳男主角提名。”

“六岁的最佳男主角提名,估计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吧。”龚樰感慨道,不过喜子演的是真好,两人合作很有化学反应,以后还想演他妈。

当然,自己还是希望能听他叫一声“嫂子”。

龚樰又问:“那接下来咱们去哪儿啊?”

魏明沿着街边:“走,去新华书店看看。”

“要买书啊?”

魏明:“今天是《人间正道是沧桑》单行本出版的日子。”

经过几个月的修改和排版,这部给《收获》带来过至高发行量的长篇选择在国庆这天跟心心念念的读者们见面。

“啊?”龚樰一愣,“这么重要的事你怎么才说啊?”

魏明:“跟你的电影上映相比都是小事,而且我又不是第一次出书了,就是想看看卖的怎么样。”

龚樰笑道:“书店的门槛肯定都要被挤烂了。”

她相信这部的吸引力,她又问:“那首印了多少册啊?”

“160万。”

其中150万平装版,就通体一部大书,另有10万套是精装版,一套书分成三个小册,跟连载时一样,封面都是硬纸壳的。

这年头崇尚节俭,反对浪费,魏明也没想到会有精装版,出版社也就送了他五套精装版,都不够送人的。

“这个首印量很高啊!”

魏明点点头,对于当代作家确实是很高,虽然《动物凶猛》已经卖了两百多万册,但那是多次加印的结果。

原本估计也就计划一百万套,这不是魏明又闹出了那么大动静嘛,又是魏什么分身和海外发歌,又是香港募捐1.5亿,他现在流量正盛,再加上还有已故的茅盾先生生前做序,出版社觉得160万被消化掉应该不难。

就这160万套书,魏明拿到了将近三万块稿费,一般作家能有这个稿费收入基本就可以退休养老了,现在银行存款利息高,三万块的利息都比一般人工资高了。

不过三万块对魏明就没啥吸引力了,且不说东方新天地账上自己每个月都有几万块进账,而且自己每个月收入的外汇数都不止这些了。

只是这个时代有钱不能敞开了花,所以有机会还是要多出去走走。

到了最近的一家新华书店,两人看到店里冷冷清清的,并没有出现读者排队的热闹场面。

一问之下,人家售货员不耐烦道:“都预告那么久了,不知道早点来啊,早上刚开门十分钟就卖完了。”

“那库存呢?”

“调了三回库存,上午全都卖完了,再调就要排队等货了。”

龚樰看了魏明一眼,你看,大家都争着抢着的。

魏明又问:“听说有精装版,那个也卖完了吗?”

精装版价格是平装版的两倍,在这个年代性价比很低,通常不是读者的首选。

“唉,”书店售货员叹息,“数量有限,我们店一开始就没抢到,估计王府井那家有。”

说完这话,售货员看着戴蛤蟆镜的魏明,突然歪着头一阵审视。

魏明赶紧拉着龚樰离开,最近这段时间曝光太多,都有人开始记自己一个作家的脸了,这可不是好现象。

要是这张脸人尽皆知了以后还怎么带不同的女孩子出来逛街啊。

“雪姐,我那里有精装版的,我送你一套吧。”

“你不说我也要说呢,还要签名。”龚樰搂着他的腰道。

魏明:“没问题,不过在华侨公寓,你得跟我走一趟吧。”

“不会又碰见小红吧?”

“她在学校呢,放心吧。”

成都。

下午的《妈妈再爱我一次》还在上演,老魏和许淑芬已经看到荷花疯了,他们都是看过原著的,心里也早有准备,但没想到劲儿还是这么大。

看的许淑芬都想魏明了,虽然知道儿子好好的,但就是想抱抱他。

同一时间正在看这部电影的胡德禄小朋友也已经哭成了泪人,妈妈就是在一天天对自己的思念中神智错乱的吧。

看到荷花抱着一个大葫芦叫它儿子,不知道这是魏老师的艺术创作手法还是真实情况。

一个神智不正常的女人在农村不知道要遭受多少磨难。

此时眼泪糊住他的眼睛,他几乎看不清银幕了,但还是坚持继续往下看。

电影已经进入了尾声,被父亲一行人强行带走的小葫芦没有继续逃跑,他平静地接受他们的安排,上学,出国,仿佛已经彻底认命,成了他们想要的孝子贤孙。

若干年后,当长大的小葫芦学成归国,亲爹后妈,还有愈发老迈的爷爷奶奶来机场接他。

此时就连后妈也认可了这个养子,觉得这孩子有出息:“在国外学的法律,将来就是大律师啊。”

爷爷道:“当什么律师,要当就当法官。”

奶奶:“就是,当法官多威风啊!”

然而这趟航班的所有游客都走光了还没看到小葫芦,欢天喜地的四个人开始焦躁,就在这时一名机场工作人员走了过来。

“您好,请问是胡晨光的家属吗?”这里魏明没用小葫芦的真名,还是很体贴的。

“是啊。”

工作人员道:“哦,他昨天到的,留了一封信给你们。”

“昨天到的?”

“不是说今天吗?”

“我们没记错日期啊。”

胡万谦疑惑地接过信,打开后四个脑袋凑了过来:“父亲:当你们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我应该已经跟妈妈在一起了,抱歉,我觉得身为人子我有责任照顾她,对于你们的养育培养之恩,我会另外报答。

还有,我在国外这些年学的不是法律,而是精神医学。”

爷爷不解又愤怒:“精神医学?这什么冷门专业!”

奶奶也大失所望:“就是,就算学医也要学心脑血管这些啊,精神医学我们又用不到!”

这时胡万谦皱着眉道:“我听村里小学的宋老师来信说,那天我们走了之后荷花的神智就不正常了,她,她疯了。”

画面一转,在当初荷花目送儿子离开的那棵大树附近,一个相貌清秀的年轻人在之前曾出场的小学老师的指引下来到了这里。

那首《世上只有妈妈好》就是这位宋老师在得知小葫芦只有妈妈后教给他的,为了让故事更紧凑,主题更鲜明,魏明没有给义字当头的宋莲老师太多戏份。

不过前面也暗示了都是她在照顾荷花,还有小葫芦曾给荷花寄来钱和照片,也都是这位老师转交的。

树上,怀里抱着葫芦的荷花光着脚坐在树杈上,除了疯疯癫癫,不顾形象,以及年纪大了外,此时她的状态很像电影刚开始那位年轻活泼的妈妈。

看了一会儿远方,荷花从兜里掏出一迭照片,正是儿子从小葫芦变成大葫芦的照片,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一封带有照片的信寄过来,虽然小葫芦人在外面,但他希望用自己的照片唤醒妈妈。

小葫芦的扮演者叫侯长荣,才20出头,相貌清秀俊美,是剧组选了好久才从戏剧学院挑出来的,跟喜子有几分神似。

原时空这位后来参演了《红楼梦》,通过柳湘莲和北静王两个角色进入演艺圈,还娶了香菱。

就喜子和侯长荣从小到大的这些照片拍起来可并不容易,现在没有PS,后来在美院找到了素描高手,除了一头一尾的照片,中间都是画出来的照片,有一个喜子越来越像侯长荣的趋势,好在现在照片像素不高,比较容易地糊弄了过去。

不过这些照片对荷花效果甚微,她虽然珍惜这些照片,但是看到大葫芦的时候并没有认出他就是自己的儿子。

第一次看到神志不清的妈妈,大葫芦眼睛都湿润了。

“娘,你真的不认识我了吗?我是小葫芦啊?”大葫芦对着树上的疯女人喊道。

荷花晃着自己手里的葫芦:“你不是小葫芦,这才是我的宝贝小葫芦。”

“娘,你下来看看我好不好。”大葫芦恳求。

然而荷花不仅不下树,反而还要爬到更高的地方。

大葫芦急了,情急之下他开始唱那首歌:“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个宝,投进妈妈的怀抱,幸福享不了……”

这时全场观众都跟着唱了起来,这一幕在魏平安吕晓燕那场,在彪子燕子那场,在魏明龚樰那场也都出现过。

这首歌太朗朗上口了,在几首插曲中是演唱难度最低,最容易记忆的。

胡德禄也泪眼婆娑地唱了起来,电影院仿佛成了演唱会现场,此时现实和电影成功交互,艺术已成!

这时往上爬的龚樰动作一顿,她那双浑浊涣散的眼神也突然有了神,仿佛恢复了清明。

至此,全片完。

虽然影片没有直接说明荷花恢复了神智,但最后这个镜头,龚樰的眼神戏已经说明了一切。

就算这次没好,别忘了我们小葫芦可是学精神医学的,肯定能把妈妈治好的。

在玩弄了观众两个小时的感情,让他们哭的上气不接下气,甚至喘不上气后,魏明算是给了一个相对圆满的结局。

电影最后的片尾曲也是这首《世上只有妈妈好》,不过这次是乐乐更专业,更标准的童声演唱,跟喜子和侯长荣的版本相比悦耳多了。

片尾字幕放完,歌曲结束,灯光亮起,有人直接叫了一声“好”,大部分人则是在整理失态的仪容。

胡德禄就像是做了一场梦,梦中的自己要等长大之后才能再一次见到妈妈,可这中间还有十年时间啊。

十年,妈妈的日子该有多苦啊!

握着兜里并不多的零花钱,胡德禄终于决定行动了。

就像电影里的小葫芦那样,找一辆回自贡方向的货车,然后偷偷藏进去。

然而他到了汽车站,这里根本没有货车,都是客车。

可货车该去哪里找呢?

迷茫的胡德禄看到回自贡方向的客车,而且客车的行李舱非常大。

趁着乘客都上去了,无人注意,胡德禄偷偷打开行李舱钻了进去。

而这一幕被旁边去雅安的客车上的一名乘客看到了。

他是《成都晚报》的记者,本来该上午去的,但因为看电影耽误了。

看到这一幕就知道是逃票的,正义感爆棚的记者当即下了车,把自己看到的一幕告诉了旁边那辆车的司机。

当司机和乘客把逃票者从行李舱揪出来后,发现对方只是一个小孩子。

可是小孩子也不能逃票啊。

“对不起叔叔,这是我身上所有钱了,我知道不够,但我必须去自贡,我要回去见妈妈!”

记者问:“你妈妈怎么了?”

“她病了。”

“那你怎么不在家里?”

“我爸妈离婚了,我跟我爸。”

记者寻思,这剧情跟自己上午看到的电影剧情怎么这么像啊。

“你妈是什么病?”记者又问。

胡德禄犹豫片刻后道:“是,是疯病。”

靠,更像了!这该不会就是现实中的《妈妈再爱我一次》吧!

记者感觉自己可能遇到更有新闻价值的人物了,他对司机道:“师傅,他的票钱我来出,另外再来一张,我陪他走一趟!”

“叔叔你是干什么的啊?”胡德禄不解地问。

“我啊,我是一名光荣的记者!”

魏明和龚樰到华侨公寓拿了两套精装版,雪姐一套霖姐一套,又请雪姐欣赏了一番他最近这段时间收集的绘画作品。

正看着,电话响了,是文化部的,让他明天去找一趟夏衍夏老。

因为《人间正道是沧桑》原稿的事,魏明跟夏老成了忘年交,难道他也想要自己的签名?

魏明应了下来,雪姐见天色已晚,担心小红回来,于是催他回团结湖。

“成。”

而到了团结湖,小梅就在楼上冲他们招手。

两人又一起上楼做客,梅妈妈看到这两人一起过来,明显一愣,魏明跟荷花?

不是,跟龚樰!

不给梅妈妈八卦的机会,梅文化把之前他们看电影时发生的事情讲了一遍,这会儿云云正在床上躺着呢。

魏明担心道:“云云没事吧?”

云云笑着:“医生说宝宝在里面待不住了,不过现在还不是出来的时候。”

梅文化又道:“大哥你留下来吃个饭吧,我妈都做好了,尝尝他的手艺。”

“对对对,”梅妈妈终于抓住了机会,问魏明道,“小魏啊,你和龚樰同志是?”

“哦,他送我回来,我暂时住在这里的一个朋友家里。”龚樰对她解释。

龚樰不承认两人的恋爱关系,梅妈妈也是有眼力的,也就没再问,转而跟他们聊起了电影,现在想想那股劲儿还没散呢。

“我也是文艺工作者,我把话撂这了,这部电影绝对能红遍大江南北,龚樰同志明年肯定拿百花奖。”

龚樰忙谦虚两句,表示朱霖同志也很有希望的。

听到她提起朱霖,梅文化和许云云对视一眼,感觉有点刺激啊。

而因为梅妈妈在楼上盯着,魏明和龚樰只能分道扬镳,一个上楼,一个回家。

第二天关于《妈妈再爱我一次》的新闻就已经见诸报端了。

《燕京晚报》的新闻最夺人眼球“《妈妈再爱我一次》看哭孕妇,导致早产!”

还有一家报纸报道了大观楼影院提醒观众观影带手绢的操作。

也有直接评价电影的,有评价高者用了“感天动地”四个字。

而除了电影院爆满,音像制品店也是客似云来,听到公放的《妈妈再爱我一次》插曲后全都二话不说买买买,买完回家一放,想起了电影画面又接着哭。

有些观众自己哭的贼惨不过瘾,还哄骗身边人。

“这部电影可好看了,我心中的年度最佳,你就去看吧,错不了!”但压根儿不提观影过程中哭的有多惨多狼狈。

作为创造这个故事的人,魏明出门的时候就被不少邻居问候了。

“写得这么催泪,你是要我们老命啊!”

魏明就当他们是在夸自己了,哈哈一笑而过,骑着摩托车来到了文化部,找夏副部长。

夏老第一句就是:“昨天我也看了你那部《妈妈再爱我一次》。”

魏明以为夏老也被电影弄哭了,要找自己算账呢。

然而并不是,他单纯地夸了几句好电影,然后就转移了话题。

“听说过几天你也要去法兰克福书展,正好跟你聊聊。”

魏明这才恍然,差点忘了,现在版权局在文化部下面,自己的出海还真归他管。

虽然中国还没加入国际版权公约,但法兰克福书展却是参加的,早在50年代就参加了,后来因为台湾也参加,中国就抗议退出了,前些年在法兰克福的积极邀请和调和下,大陆和台湾总算各退一步,中国也重返了法兰克福书展大舞台。

只不过这些年引进的书多,推广出去的书少,图书市场我国一直逆差。

“去年也曾把你的作品带到法兰克福,不过无人问津,今年应该不会了,因为今年我们准备直接用y的名义推广你的作品。”老头笑嘻嘻道。

“夏老你放心,我肯定卖力吆喝。”能卖出版权,不仅能扩散魏明和中国文学的影响力,也能赚外汇啊。

夏老道:“你是这次西德之行唯一的作家,我们参加书展通常不带作家,不过你是英国出版社邀请的嘛,但也要跟我们的队伍一起行动,等会儿让小刘带你认识一下这次出国的团队。”

外面的秘书一直在候命。

魏明点点头。

另外夏老还有一个好消息,他指着桌子上的一套精装图书:“外文出版社准备把你的《人间正道是沧桑》翻译成英文了。”

“哎哟,这可是个大工程。”魏明感慨了一句,毕竟将近70万字,人物众多,还都是敏感人物。

“所以这次找来了外文出版社的金字招牌,杨宪益和戴乃迭,你小子有福了!”

(今天保底)

上一章  |  激荡1979!目录  |  下一章
加入书架后可以自动记录您当前的阅读进度,方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搜索引擎输入 "激荡1979! 黄鹤楼" 就可以找到本书
其他用户在看:
黄鹤楼文学 - 免费小说阅读网 www.hhlwx.com
联系我们: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