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文学
 
首页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侠 • 仙侠
都市 • 言情
历史 • 军事
游戏 • 竞技
科幻 • 灵异
搜索:
 
您当前所在位置:黄鹤楼文学>>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第38章 星火燎原,顾氏贾文和?


简体手机版  繁体手机版
更新时间:2025-10-18  作者:鱼羽渔钰
 
——大事迅速便被敲定。

当前的大宋便是如此,以御史台对各地的掌控能力而言,其实顾峻都不需要去与群臣商量,同样也不需要去告知皇帝。

只要他愿意,便可以让一条政令快速在整个大宋铺开。

当然,此举定然会伴随着各种非议。

同样也代表了一道红线。

顾易也不愿意让如今的家族达到这一步。

如果说.在刚刚进入这个游戏之时,他还对那什么所谓的皇帝抱有着一丝丝属于现代人的畅想。

但现在,在经历了千载的岁月之后,他的这种心思其实早就已经没有了。

明君昏君

强国弱国

这千载的岁月以来,他都见过了不知多少。

可毫无意外,它们都消失在了岁月之中。

但顾氏仍然在!

且其所产生的影响仍旧还在持续!

其实光凭着这一点,便已经超越了那个位置。

且不说别人了。

就说刘秀李世民.这几个可以说是以自身立下功勋的皇帝,如今又有多少人去悼念他们?

当然,倒也是会有人去提起他们。

但不同于现代。

能在当前这个时代提起他们的人,往往也只是少部分。

而寻常百姓.就是那些连书都没读过的百姓,是不知道他们的。

但这些人知道顾氏。

知道顾康、知道顾琛、知道这一个个代代相传下来的圣人。

与这些东西相比,皇位什么的自然也便不再重要了。

——局势陡然生变。

随着常平仓相继被人打开用出全力,整天下的局势也是再次发生了改变。

御史台对于地方的掌控太深了!

不仅仅是那些明面之上的御史,同样也包括了各地的顾氏子弟。

自昔年的顾煜开始,整个顾氏自下蔓延到上的政策始终都未曾有过什么改变,而这同样也在帮助着御史台去维持四方的局势!

而这场所谓的混乱。

也随着粮草以及顾氏的再次出现而渐渐土崩瓦解。

没有人想冒着生命危险去作乱。

对于九州的普通百姓而言,从古至今,他们唯一想的就是能够始终看到明天的太阳。

只要给他们留下一点活路,他们都不会去选择造反。

更别说,如今的大宋本就没有走到王朝末年的地步!

即便西夏与辽国之间仍旧在出手散布谣言又能如何?

他们的声望又岂能与顾氏相比?

甭说是大宋的百姓。

就以辽国西夏的普通百姓而言,他们都绝对要更加信任顾氏!

因为顾氏曾出过圣人!

泗州城。

此地处于漕运要冲,此番受漕运中断影响尤深。

而也正是因为如此,此地所受到的影响可谓是最大,这些时日以来已经出了不少的乱子。

但此时,整个泗州城的气氛却是完全变了。

再也没有了之前那般的凝重,反倒是有了昔年太平盛世的味道。

但很显然有些人是自然不可能会甘心的。

几个穿着宋人服饰,却眉眼间带着几分异域风尘的汉子,混在城南一处热闹的茶肆旁,借着人群的掩护,低声散布着言论。

“唉,这仗不知要打到何时?”

“听说北边辽人骑兵凶悍,杨将军那边打得艰难,粮草消耗巨大。”

“咱们这泗州城的常平仓,还能撑多久?”

“可别到时候,朝廷也无力回天啊”

此话一出,一旁立刻便有人附和道:“这位兄台所言极是!我有个亲戚在衙门当差,听说”

“咳,也只是听说啊,仓里的米,怕是见底了!”

“朝廷这是硬撑着场面呢!”

“顾太傅虽好,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若是平日,这等言论或能引起一番骚动。

然而此刻,围观的百姓们脸上却多是漠然,甚至带着几分鄙夷。

一个须发花白的老者,拄着拐杖,冷哼一声:“兀那厮,休在这里胡咧咧!”

“顾圣人家出来的相公,也是你能编排的?”他浑浊的眼睛扫过那两个探子,“老汉我活了七十载,什么风雨没见过?”

“且不说巨鹿的盛况。”

“就说顾瑾相公,打得辽狗西夏崽子不敢抬头!”

“如今顾峻相公坐镇汴京,他会让俺们饿死?”

“笑话!”

不仅仅是一人。

这老者的话音刚刚落下,旁边一个提着菜篮的妇人也啐了一口:“就是!俺家男人还在河上抢修漕河呢!”

“官府日日给足工钱、管饱饭!”

“仓里的粮食不够?”

“俺看是你们这些黑了心肝的,巴不得粮食不够,好从中渔利!”

一个看似读过几天书的年轻人,更是言辞犀利:“尔等小人,只知危言耸听!”

“岂不闻顾氏在,社稷安?”

“顾太傅既然敢开仓平籴,便是心中有底!”

“尔等在此摇唇鼓舌,莫非是西夏、北辽派来的细作,欲乱我大宋民心不成?”

这话一出,周围百姓的目光顿时锐利起来,隐隐将那两个探子围在中间。

“对!看他们鬼鬼祟祟,不像好人!”

“抓起来送官!”

“报官!就说有奸细扰乱民心!”

眼见群情激愤,那两个探子脸色发白,额头冒汗,再不敢多言,慌忙挤出人群,灰溜溜地钻入小巷消失不见。

茶肆掌柜的走出来,对着众人拱拱手:“诸位乡邻,莫要被小人乱了心神!”

“顾太傅自有安排,咱们泗州人,信顾家!”

“都散了吧,该修河的去修河,该做营生的做营生!”

这一幕的种种,在如今大宋各地不断发生。

虽不能将各地的风波全然止住。

但这种人心上的动荡,却在无形之间逐渐散了开去。

当然,顾易自然也明白这一切只是基础!

虽然如今一切都看似在逐渐变好,但这一切也只是浮萍罢了。

若是不能解决漕运之事。

大宋所面临的粮草问题仍旧是足以压垮一切。

陆运所产生的消耗,是不可能弥补的。

至少在当前的这个时代。

这一点,无人可破!

不过好消息是,至少如今的一切在他看来,却仍是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随着此项政策的正式确定。

顾氏所推行的凝灰泥也终是被正式抬到了明面之上。

在经过了一次用于漕运的试验,确定了此物可用之后,整个大宋各地的“工坊区”迅速便被朝廷彻底垄断了起来,用来生产“顾氏凝灰泥”。

一切的一切可谓是环环相扣。

到了如今,大宋各地之间的工坊区其实已经十分成熟了。

无论是其中的工人也好。

亦或是各地相关的种种也罢。

而这就是天然的生产力工厂,朝廷可以丝毫都不费力的去将这些征用。

顾氏对于百姓怀有仁慈。

但是对于各地的大商以及世家们却没有丝毫的手下留情。

而这些,往往就是掌控工坊区的一批人!

而且最关键的是——

此次的“顾氏凝灰泥”并非是什么高端的东西,甚至都不需要去耗费什么心力,只需要让工坊区的工人们按部就班去处理一个个原材料。

其中的比例问题,则是交给顾氏走出的一个个匠人。

多年的发展在此时终是开花结果。

纵使这一切在顾易这个现代人的眼中看来同样也是有些简陋,但放在当下,其所能够爆发出来的产量却也同样十分惊人。

而随着“顾氏凝灰泥”的不断产出,各地的漕运修复工作,终于摆脱了以往那种事倍功半的泥泞挣扎,开始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扎实而稳健的推进态势。

在泗州那片狼藉的塌陷河段,工部原本的规划是征发数万民夫,先用数月时间打下密密麻麻的木桩作为基架,再以夯土和石块层层填筑,期间还需等待合适的枯水期。

此法耗费巨大,且极易被夏季持续的雨水和上游来的水势冲毁。

但如今则是完全不同。

随着顾氏匠人与水利专家的相继赶来,整体策略顿时便发生了变动。

他们并未盲目填塞漩涡,而是指挥水性好的河工,潜入急流,将混合了“凝灰泥”的特制麻袋,精准地投放在塌陷区域的边缘和关键受力点。

这“顾氏凝灰泥”遇水后,一日内便可初凝,三日便坚逾寻常灰浆。

如同下围棋般,一点点在水下构筑起一道隐形的底盘,扼制了塌陷的进一步蔓延,此过程虽仍需十余日,但相较于原先无处着力的困境,已是天壤之别。

而待水下基础稍稳,工匠们不再依赖漫长的木桩阵,而是利用“顾氏凝灰泥”快硬高强的特性,采用分段围堰法。

以竹笼、木栅为框,快速填入巨石,并以大量“顾氏凝灰泥”浆灌注缝隙。

每一段围堰皆能在五六日内稳固成型,如同在狂暴的河水中钉下了一颗颗坚实的楔子。

随后,民夫才在围堰的保护下,从容清淤、夯实内里。

此法将庞大的工程分解为数个可以并行推进的小单元,极大地提升了效率,也降低了被全线冲垮的风险。

而对于露出水面的堤岸砌筑,“顾氏凝灰泥”更是大放异彩。

匠人们指挥民夫,将凿刻规整的石块用这灰泥砌垒。

几乎无需等待,砌上一层便可继续上一层,灰泥在石块间填充得饱满密实,隔夜后再看,接缝处已呈青灰色,坚硬异常,斧凿难入。

新筑的堤岸不仅速度快,其整体性和抗冲刷能力,远超以往任何工艺所筑。

而随着这一切的工程彻底定型,泗州主河道那触目惊心的巨大豁口已被一道略显稚嫩但异常坚实的灰色新岸所取代。

虽然整体工程尚未完全结束,上游来水仍需小心引导,但那股吞噬一切的漩涡却已然不再出现,第一批用于测试的轻舟,在老练船夫的操控下,有惊无险地擦着新堤驶过了这段河道。

而这——

犹如一道曙光,照亮了整个大宋!

新筑的堤岸上,无数民工与匠人望着那顺利通行的轻舟,激动得泪流满面,甚至有人忍不住跪地叩拜。

在他们眼中,这简直是神迹。

暗涌、漩涡.

这些曾被视为漕运绝境的存在,原本在所有人心中都是无解的难题。

若非如此,天下百姓也不会那般绝望。

——只因面对此次的漕运之危,他们能想到的唯一办法,便是重开航路,避开那些凶险河道。

而以大宋当前的漕运网而言。

想要重开航道,所面对的问题可不是轻松能够解决的。

可如今.这一切竟被顾氏化解了!

“这、这真是仙家手段啊!”一名老河工颤声高呼,朝着汴京方向连连作揖,“顾氏.顾氏真是天上派来救咱百姓的!!!”

“我早说了,顾家出过圣人,如今又有文成侯那般的人物再现世!”旁边一名书生模样的青年激动得满面红光,“你瞧这灰泥,一日初凝,三日坚如铁石,若非仙法,怎能有如此神力?”

“是极是极!文成侯当年治大河兴农桑,今日顾峻相公又以凝灰泥救我大宋万民——顾氏,实乃天佑之族啊!”

人群中赞叹声、欢呼声、跪拜声不绝于耳。

顾易同样也在默默看着这一切。

他当然明白,这种现象也只有在部分地方可以适用,不可能通用于整个漕运网,至少以当前时代的能力还不可能达到这一点。

可这又能如何?

光凭着这一点,其实便已经足够了!

都无需他通过通灵玉进行干涉,顾峻自己便会利用这次的东风,让其迅速的吹向整个天下。

而当这个消息彻底传开之时。

那躁动的人心,终是彻底的安了下去!

漕运网可并非是死物!

随着一段段主要的河道相继见到曙光之时,其实此事所能带来的影响已经迅速减弱了。

而紧接着,无论是顾易也好,亦或是顾峻也罢。

两人的目光自然而然也变落在了外敌身上!

开封,太傅府。

刚刚结束议事的顾峻,正一脸凝重地站在堪舆图前,眼神沉郁,心绪纷杂。

“究竟该如何同时击破这两方强敌?”

他心知自己的才能有限,可胸中同样燃烧着一统天下的野心。

只可惜,他与麾下众将,不仅受限于能力,也受制于他自己的性格。

回想起方才群臣提出的种种策略,万千思绪在他脑海中翻涌,却又始终都难以做出决断——他总觉得缺少一个万无一失的计策。

这,正是他最大的弱点。

对于顾峻这样的家主而言,“顾氏家主”这个身份,更像是一种沉重的负担。

才能不足以驾驭大局,却必须扛起远超能力的压力。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道清朗的声音:

“儿子拜见父亲。”

顾峻回头,见长子顾睿正立于门外,微微垂首,神情隐在阴影之中,看不真切。

霎时间,顾峻的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起来。

对于这个长子,他的心情一直颇为复杂。

论才干,顾睿确实不差。

至少绝不弱于他。

可顾睿的性情,却全然不像他,甚至不太像顾氏子弟应有的样子。

鹰视狼顾,善用诡谋,行事常出奇制诡。

这让顾峻从心底生出一种本能的排斥。

顾氏子弟的道德底线虽然灵活。

但至少在明面上绝对不能过于诡谲,但顾睿的这种性格却直接写在了脸上,若不是顾易也对此子颇为留意,顾峻恐怕早已剥夺了顾睿的顾氏身份。

而至于顾易为何留意顾睿?

当然也是因为他的属性点在如今的顾氏子弟之中已经算是很不错了,综合下来的属性点都不低于七十。

至于性格什么的,他如今则是已经没有了顾忌。

毕竟他手中握有通灵玉。

可以实时影响到顾氏子弟们的潜意识,只需要花费一些成就点罢了。

况且如今的他又没有破限丹这种神物。

在乎性格又有何意义?

“何事?”

顾峻略一抬手,示意顾睿进来说话。

而顾睿也不绕弯,径直拱手道:“儿子听闻父亲有意击破二敌,儿或有一策.”

他语锋一顿,脸上浮起一抹温和的笑意。

“或许,可令二国自陷险地。”

“绝不可——”

“让这二国想来便来,想走便走!”

看着顾睿脸上的笑容,顾峻本能的便皱了皱眉,不过他还是立刻开口问了一句:“是何计策?”

这就是顾氏子弟。

于大事面前,什么鹰视狼顾之类的,完全无需在意。

包括顾易也在饶有兴趣的看着这一幕。

他对此也是无比的期待。

对于这个顾睿,其实他是真的有着一些培养之心,即使这个子弟平日以来的行事风格像极了贾诩。

但以当前的局势而言,他也并不在意。

贾诩又能如何?

更别说贾诩虽被称为毒士,但却从不伤文和!

(Ps:跪求

上一章  |  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目录  |  下一章
加入书架后可以自动记录您当前的阅读进度,方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搜索引擎输入 "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黄鹤楼" 就可以找到本书
其他用户在看:
黄鹤楼文学 - 免费小说阅读网 www.hhlwx.com
联系我们: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