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果压金龙,一战得胜。
但顾远心中却并无太大的波澜。
他本以为这一战,会是惊天动地,亦或是有不可言说的争斗。
但事实证明,龙廷手段,也仅仅如此了。
这不是龙廷不够强,恰恰相反,龙廷手段已经足够强横了,连他逾矩之后的神通都难以抗衡。
但他背后,还有天宫,还有众仙。
他为万仙之魁首,不仅仅是实力登临魁首,尊位亦是如此。
万仙之道随他心意所用,龙廷纵然集结万龙之力,擢升位格,但终究还是要被他“道果”所压。
“昂!!”
道果压住金龙,九界镇住龙躯,不仅是肉身,就连意识都被死死的镇压,动弹不得,金龙张口,却只能发出无意义的呻吟。
“咻!咻!”
而在顾远身后,六道之虚影浮现,无边广,无边宽,并有无边的吸力自内中传来,吸向金龙。
霎时间,金龙之躯上的鳞甲化为一片片流光被吸入其中。
每一片鳞甲之中,都有真龙之影流动,亦有灵光飞旋。
这金龙是万龙之凝结,此刻被吸入轮回,不仅是被吸食一龙,而是被吸食万龙。
“不!”
“不!”
被轮回吸入其中,这些龙影似乎恢复了意识,顿时发出一道道不甘惊怒的吼声,但一切都无济于事。
不成大罗,此界已经无人可以抵抗顾远。
金龙鳞甲流散,龙骨消熔,诺大的龙躯,就这般被缓缓吸入轮回之中,不见了踪影。
没有意外,也没有什么波澜。
龙廷最后的谋划也宣布失败,一切都被顾远尽收轮回之中。
但轮回并未转动,而是如容器一般,暂时将万龙分化,一一锁在其中。
这些“真龙”,已经没有血肉,不再纯粹,就算顾远有吞龙之命,也不可能以这些“真龙”擢升肉身了。
但他如今有了逾矩印,吞龙之手段更为强横,依旧可以轮回而修。
只不过,不是此时。
且也未必需要吞龙。
吞龙也难入大罗,且并非玄门之道,而他如今得胜,已经有了煌煌大道在眼前,不必在拘泥于吞龙之事。
“修行几多岁月,斗败几多敌手,终于得见曙光……”
金龙不在,顾远了却最后一桩心事,负手转头,看向了巨湖之上的那团熠熠金光。
炼化此金光,就可得掌清虚妙域,也可得无上机缘,可窥大罗。
饶是以顾远的心绪,也忍不住感慨万千。
“嗡嗡!”
他伸手一招,那团熠熠金光就猛然颤抖,极为不甘的朝着顾远掌心飞来。
金光有灵,知晓一旦落入顾远手中,则己身将亡,可却抗衡不了这股大力,在极度不甘之中,最终稳稳的落在了顾远的掌心。
“呼!”
这金光无法抗衡顾远,乃是因为其是无主之物,难以运用自身的力量,但并不代表,此金光之中,没有伟力。
金光落入掌心,顾远顿时感觉浑身一轻,有一股难以言的“狂风”自掌心席卷,要将自己升入天穹之外。
他立时激发法力气血,这才稳固了身形,不至于被吹拂而起。
但以他如今的实力,却能被“风”吹起,可想而知此风的厉害。
顾远袖袍一挥,洞天仙印浮现,将他笼罩其中,同时一股莫大的伟力镇压而下,定住了这团金光,让其不至于激荡伟力。
也就是这时,金光之外的“光晕”缓缓散去,露出了内中之景。
那是一块金光灿灿,拳头大小的“晶石”,晶石在金光之下,晶莹剔透,顾远视线穿过头名的晶体,能看到内中一缕有实质的“金风”。
世上风,超脱于世的至珍之物,此风一吹,可令玉虚仙人脱离世间,凌驾一切因果、光阴、大道,渺渺不可见其踪,但被此风吹拂之人却可见天外之景,可攀大罗,得超脱之法!
此物可跨过一半“道槛”,大罗之位就在眼前,但仍需天外之助力……
顾远目光一扫,注解仙印就将此物的来历尽数告知。
世上风!
“原来是此物……”
顾远立时感慨。
往日之时,他对大罗之道并不了解,可随着他修为越深,境界越高,对此境界的了解也越来越深,直至登临玉虚绝顶,又炼成逾矩仙印之后,他已经对如何晋升大罗,有了一个清晰的感知。
大罗之境,超脱万物,立于时空长河而不灭,是世间修士可以攀登的顶峰。
想要破此境,则需跨过“道槛”,才可得证。
玉虚仙人可以逆转阴阳,敕令万物,更改大道,如顾远一般,可令周天刻度变化,但却不可令诸天万界同步而变。
玉虚仙人可以在今时今日,掌太素真形,永不灭亡,但却难以护住少年之自己。
这是因为玉虚仙人,尚在“世界”中。
这“世界”有界域、有光阴、有因果,组成了一个完整稳固的场所,可令修士修行,但却也束缚了修士。
玉虚仙人,就是这个“世界”的顶点。
想要成就大罗,则需要超脱这个世界,跨过一道冥冥“道槛”。
可修士一切所得,都是自“世界”而来,没有光阴,没有因果,没有界域,修士如何还能存在?
“世界”是枷锁,但亦是修士伟力的基石。
就算强如顾远,此刻让玄黄不存,让万界消失,光阴因果不在,他也将失去一切。
就如水中之鱼,如何才能让自己飞入天穹,离开河流而不死?
这个问题,困住了世间无数的玉虚仙人。
也是大罗难以成就的原因。
但世间既有大罗,自然已经有了破境之法。
破境之法有三。
一为“自证”,所谓“自证”,就是自证“我”道,将“我”由鱼化鸟,自然可以飞出世界之河,不受拘束,自由自在。
但如何自证“我”道,自世界长河之中,将游鱼变为飞鸟,乃是世间最晦涩之法,几乎无人可以知晓。
哪怕知晓也是无用。
因为世界之中,无一相同之鱼,鱼鸟之变,也截然不同。
就算是顾远,也只能知晓“自证”之道,需千百世之轮回,最终万世之力合一,刹那之间,由鱼化鸟,飞离世界。
二为“它证”,所谓“它证”,则是改变“世界之河”,世界之河一变,则河中之鱼自然而变。
不成飞鸟,亦可离开此河。
但此法弊端甚大,因为无人知晓,“世界之河”一变,河中之鱼将如何变化?
是生是死?是升是黜?
真要说起来,天宫举界飞升,走的就是“它证”之路。
只不过,不同于大罗的“它证”,天宫飞升之证,是将世界之河围挡部分,只改围挡之河水,精确改变围挡之河中的“鱼”。
除此之外,还有第三证,名为“器证”。
所谓“器证”,顾名思义,就是借助“器物”为凭,以此证道。
“器证”非假道,亦非小道,盖因假借修真,善假于物,本就是修行之本源。
世界无有不借“器物”而成道者,因为“道”亦是器。
只不过,晋升大罗所需之“器”,绝非凡俗。
世间如今成就大罗者,皆是走的此道。
“器证”并非一蹴而就,乃有两步。
一为“飞”,二为“升”。
组合起来,则是飞升二字。
上古玄黄,人仙共居,成就碧游仙人,根本无需飞升,唯有成就大罗,才有飞升之举。
所谓“飞”,就是借助器物之力,飞出“世界之河”,超越光阴、因果、诸般大道,将修士送入渺渺冥冥不可言说的“世上之地”。
但想真正成就大罗,需在“世上之地”再“升”一截,超过道槛,如此才能彻底跨进大罗。
世上风,就是可助玉虚仙人“飞”跃“世上”的至珍之物。
有了此物,才可脱离“世界之河”,真正见到大罗之道槛。
但想要彻底证道,还需一物之助力。
否则飞跃之人,终究将要落下,不得升,则就降。
世上风只能承载一次,此次若是失败,就再也没有机会。
一旦自“世上”跌落,那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死无葬生之地。
而哪怕玄黄归位,世间也寻不到“升”之器物了。
想要寻此至珍,唯有依赖这世间最强横的势力。
天宫、龙廷!
这也是数万载来,从无人可以飞升证道的原因。
不得如今天外之人的首肯,任你修为通天,也休想成就大罗!
至于“自证”“它证”,自至尊那一世就再也无从听闻。
如今之世,仅有“器证”。
不过顾远并不着急。
因为他是万仙之魁首,是天宫嫡系之真传。
新位有二,就是大罗祖师的首肯。
只需炼化清虚妙域,静待天时,天外自有“飞升”之证道之器物落下。
“且炼化此风……”
顾远轻笑一声,准备盘膝而坐,先将世上风缓缓炼化之。
“嗯”
可就在这时,他却突然心中有感,眸中泛起金光,穿过洞天仙印,直接看向了忘机仙君所在的上品道场——太无真境。
“轰!!”
只见太无真境之中,有冲天白骨之光萦绕,煊赫万里,彰显了无量威势。
赫赫然是玉虚绝顶之力。
与此同时,太初之光萦绕,镇压万物,亦有无边威势。
“竟然还有伴生者?”
顾远遥看远方,目光穿透一切,露出了诧异之色。
本以为,上品道场之中,仅有龙廷伴生,可如今看来,忘机仙君所在的太无真境也有隐秘者不知何时藏匿其中,此时出来搅局。
“心想事成……”
“竟然是此印之主?”
“怪不得……”
顾远顿时恍然。
心想事成,位格等同鸿运齐天的顶尖仙印,这等仙印最厉害的不是杀伐,而是类比天道,可料玉虚仙君之谋百步而谋划一切,行事每每有不可思议之能。
伴生太无真境,确实是神来之笔。
只要能斗败忘机仙君,就可得一“飞升证道”之奇珍。
确实有望再进一步。
只是……不得天外首肯,就算得了太无真境的奇珍,又如何能飞升成功?
“莫非……此人早已和龙廷暗合,是龙廷之后手?”
顾远看向远方,若有所思。
不过就算不和龙廷暗谋,到了这一步,只要此人不顺天宫,龙廷也必然会出手,允他一尊新位。
这确实是个千载难逢的良机。
“不愧是心想事成仙印,真说起来,似乎比鸿运齐天更盛一筹?”
顾远轻笑一声。
“翁嗡嗡!”
好似感知到了顾远所言,在洞天仙印之中,鸿运齐天仙印颤抖不已,极为激动,有不忿,有委屈。
凤元昭心中有感,当即抬首,看向了顾远的方位。
“哈哈哈,适才戏言耳,不知天命之辈,妄图登大罗,岂能比得过你?”
顾远顿时大笑,安抚说道。
心想事成仙印在这般境地之中,依旧寻出生路,为印主搏了一个“大罗”之机,乍看之下,确实比鸿运齐天强上一些。
但鸿运齐天早就为他所谋。
光这一点,鸿运就已经胜过了心想事成。
“轰!!”
而此时,太无真境之中,斗法正酣,激烈至极。
一具莹莹玉色的白骨原本早就已经萎靡,放弃一切,可陡然见到道场之中的“至珍”,又看向天外的冥冥目光,早就已经消失的“斗志”再度在体内喷涌。
他怒吼连连,竭力攻向忘机仙君。
若是寻常人物,沉睡这般多岁月,又几度失去斗志,就算得道场伴生,有了玉虚绝顶之力,也不可能斗过忘机仙君的。
但他不同,他是心想事成印主,凡他所想,皆为现实,天宫数万载钻研的的“仙道新术”,他只需一个念头,皆可掌握。
今世之地不适合斗法,那就顺我所想,光阴回归,重回上古,去我的主场。
你的法门,我斗之不过,那我就心神不死,弥散周天,消磨于你。
他每一个念头,几乎都可成为现实。
三千大道,随他心意流转,可随意变化。
只见道场之中,无尽华光喷涌,无数大道轰鸣,好似烟花。
“道”似乎真的成了他手中的玩具,可以任由他拿捏。
“我心想事成,世间焉有劫难可以阻我?!”
白骨骷髅怒吼,往日里早就已经消散的心气,再度浮现,眼中皆是凛然之斗志。
可就在这时,太无真境那被云雾遮住的山间小道之上,一枚枚金色的篆字游动,恍若游龙,前仆后继的落入了二人斗法的山巅之上。
每一枚金色的篆字之上,都有一仙宝、仙印坐落。
一时间,山巅宝光璀璨,直冲牛斗,将一切都照彻的亮如白昼。
而那万千篆字还有富余,附着在云雾之中,不断凝聚,最后化为了一个俊朗非凡的道人之模样。
凡上品道场之中,仅得一人入,外人不可助力。
这是道规,是道场所存的本源规矩。
但这万千篆字,并非人,而是“道”。
人不可入,道却可进。
最关键的是……规矩既存,自然就可以逾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