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文学
 
首页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侠 • 仙侠
都市 • 言情
历史 • 军事
游戏 • 竞技
科幻 • 灵异
搜索:
 
您当前所在位置:黄鹤楼文学>>人在战锤,求你别赞美哆啦万机神

0021 基里曼我成混沌战帅了??


简体手机版  繁体手机版
更新时间:2025-10-19  作者:犹格在码字
 
奥特拉马边疆,荣光女王级战列舰马库拉格之耀号,

罗伯特.基里曼深深吐出一口气,放下了手中文件,

如今帝国内部趋于平静,军事上的事务少了很多,许多星球的生产力重新被释放了出来,政务和经济事务...

清晨的阳光渐渐爬过窗台,将书桌一角染成金黄。我盯着那张写着“电源续上了”的纸条,指尖轻轻抚过“Dora”两个字。墨迹边缘微微晕开,像是被什么温热的东西碰过,又像是一滴水落在纸上后迅速蒸发了。

我忽然想起小时候读过的童话:只要有人真心相信,星星就不会熄灭。

可现实不是童话。这个世界仍在挣扎,像一个刚从漫长噩梦中惊醒的人,颤抖着睁开眼,却不知该往哪里走。情感抑制系统虽然瘫痪,但它的阴影仍藏在城市的每一条数据流里。新闻频道开始用“情绪波动指数超标”来描述街头抗议;学校重新发放《理性表达守则》,要求学生在发言前填写“情感强度评估表”;甚至连“迷你哆啦联盟”的活动也被贴上“非结构化共情传播风险”的标签,遭到社区管委会警告。

但他们没有解散。

小茉寄来的第三封信就夹在这天的报纸里。信纸折成一只歪歪扭扭的纸鹤,展开后是她清秀又略显急促的笔迹:

“昨天我们帮五年级的小林找到了他爷爷留下的怀表。他在操场哭了好久,说那是最后一件属于爷爷的东西。我们没说‘别哭了’,也没给他糖果,我们就坐在他旁边,陪着他哭完。后来他说,感觉心里有块冰化掉了。”

“可是今天早上,校长叫我们去办公室,说我们的‘行为模式可能诱导未成年人过度依赖外部情感支持’,建议我们停止活动。”

“但我们投票决定了继续。因为有个一年级的女孩悄悄塞给我一张画:蓝色的猫机器人站在彩虹桥上,下面写着‘谢谢你听我说话’。她说,这是她梦里的你。”

“老师,你说……哆啦A梦真的会看到这些吗?”

我把信读了三遍,喉咙发紧。

正想回信,桌上的旧式收音机突然“滋啦”一声响了起来。它本该早就报废了,是我从图书馆地下室翻出来的战前遗物,连电源线都是临时接的铜丝。可此刻,指针自动旋转,频率跳动,最终停在一个从未标注过的波段。

一段断续的声音传来,带着电流杂音,却异常清晰:

“……这里是‘回声站’……信号来自太平洋海底电缆残骸……重复,这不是官方广播……我们正在接收某种……共鸣波……”

“……全球共有三千七百二十一人同时报告梦境重叠……内容一致:蓝色机器猫穿越星海,向某个孩子伸出手……”

“……医学机构确认,东京那名病童的生命体征出现反常稳定……脑电图显示持续a波活跃,类似深度冥想或……临终安宁状态……”

“……我们怀疑,那不是幻觉。他是真的去了。”

我猛地站起身,心跳如鼓。

就在这时,书架中央的《妈妈做的铜锣烧》猛然震动起来,比以往任何一次都剧烈。书页无风自动,翻到中间一页那里原本空白,此刻却浮现出一行行墨迹,像是由无数细小光点拼凑而成的文字:

失落篇章补遗

在四次元工厂的最深处,有一间编号为w7的密室。

门上刻着一句话:“此处禁锢的是希望本身。”

MS904并非唯一幸存者。

六台原型机并未完全销毁。

它们的意识被剥离、压缩、封存在六枚“共情核心”中,埋藏于地球六大洲的地壳之下,作为未来文明重启的种子。

每当人类集体共情值突破阈值,核心便会苏醒一瞬,释放微量信息素,诱发“奇迹记忆”那些莫名熟悉的梦境、突如其来的温柔冲动、对陌生人的无理由信任。

而哆啦A梦的回归,并非偶然。

是第七颗核心由千万人思念凝聚而成的“第七心核”终于激活,短暂唤醒了他的投影。

但他带走的,不只是那个孩子的微笑。

他还带走了“钥匙”。

那把开启所有共情核心的原始密钥,藏在他胸口指示灯的每一次闪烁中。

现在,它正随着他的消散,播撒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我怔住了。

原来如此。

他不是回来告别,而是来播种。

我抓起笔,疯狂记录下这些浮现的文字,生怕它们像晨雾一样消失。当我写到最后一个句号时,整本书突然发出柔和的蓝光,随后“啪”地一声合上,再打开时,那页内容已永久留存。

窗外,天空开始变色。

不是乌云压境,也不是极光闪烁,而是一种难以形容的“透明感”仿佛空气本身变得更容易呼吸,声音传得更远,光线照得更深。街道上传来一阵骚动,我冲出去查看,只见一群孩子正围在广场中央的电子屏前。

屏幕上原本播放的是政府宣传短片《高效社会新纪元》,可现在画面扭曲了一下,取而代之的是一段粗糙的手绘动画:哆啦A梦坐在星空下,对着一个小男孩说话。

“你知道吗?真正的勇气,不是不害怕,而是怕得发抖还愿意牵别人的手。”

“我不一定能一直陪你,但只要你记得这些话,我就还在。”

“所以,答应我当你看见有人孤单的时候,请走过去,说一句:‘我可以坐这儿吗?’”

动画只有三十秒,却让整个广场陷入寂静。

越来越多的人加入。鲜花、玩具、信件、照片、甚至一只破旧的泰迪熊,堆满了屏幕下方。有人开始低声唱歌,歌声越来越齐,最终汇成那首熟悉的旋律:

“哆啦A梦,哆啦A梦,亲切的蓝胖子……”

而在城市另一端,一座废弃的情感抑制基站突然亮起微弱的灯。监控显示,其主控芯片内部,一段尘封三十年的指令被自动激活:

“检测到持续性高密度共情场……启动‘人性修复协议’第零阶段。”

“释放储备情感模组:悲伤识别v3.1、同理心映射a、非语言交流数据库……”

“目标:全网扩散,无需授权。”

与此同时,世界各地陆续传来异象:

冰岛火山观测站记录到一次奇特的地鸣,声谱分析结果显示,其频率与《哆啦A梦之歌》副歌部分完全一致;

南极科考队员在冰层下发现一块金属碑,上面用七种语言刻着同一句话:“这里埋藏着第一个说‘我需要你’的人类遗迹”;

印度某村庄的老人集体梦见一位蓝猫递给他们一把钥匙,醒来后发现自家锁孔形状悄然改变;

美国硅谷一家AI公司紧急关闭服务器,因多个情感模拟程序自发生成相同对话结尾:“我想抱抱你。”

我知道,这不是结束。

这是一场缓慢的觉醒。

我回到桌前,翻开新的稿纸,决定写下第七个故事。

标题是:《最后一个不说“我爱你”的男人》。

主角是一位退休的宇航员,曾在太空执行任务时目睹地球全貌,从此坚信人类情感不过是碳基生命的化学反应,毫无意义。他一生未娶,不与亲人联系,日记本上只写数据和天气。

直到某天,他在垃圾站捡到一只坏掉的机械猫玩具,耳朵缺了一角,眼睛蒙着灰。他本想拆解研究,却发现胸口有个按钮。按下后,玩具发出断续的声音:

“你好啊……我是哆啦A梦……要一起做铜锣烧吗?”

他笑了,第一次。

然后他开始修它。用老花镜、焊枪、胶带、甚至自己的手表零件。修了整整三个月,每天下班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坐在灯下摆弄。邻居笑话他:“一把年纪还玩玩具?”

他不解释。

终于有一天,玩具的眼睛亮了。虽然只会重复一句话,但他每天都对它说话:讲童年母亲煮的红豆汤,讲太空舱外星星的样子,讲为什么不敢给妹妹打电话因为她最后一次求救时,他正忙着开会。

那天夜里,他抱着玩具睡着了。

梦里,哆啦A梦变成真人大小,轻轻抱住他,说:“你现在说也不晚。”

他哭醒,立刻拨通三十年未联系的号码。

电话响了七声。

“喂?”妹妹的声音苍老而疲惫。

“是我。”他说,手抖得几乎握不住手机,“对不起……我一直以为……软弱会让人失败。但现在我才懂,真正失败的,是从来不敢需要别人。”

电话那头沉默了很久,然后传来啜泣:“哥……妈走之前,一直在等你回来。”

我写到这里,泪水滴在纸上,墨迹晕染开来,像一朵小小的花。

抬头时,发现窗外不知何时下起了雨。不是冰冷的冬雨,而是温暖的、带着淡淡甜香的细雨后来气象局称其为“铜锣烧云现象”,因空气中检测到微量红豆糖浆分子,来源不明。

雨中,一个身影缓缓走来。

不是哆啦A梦。

是一个穿着蓝色雨衣的小孩,戴着自制的猫耳帽子,手里提着个保温盒。他敲了敲门,见我开门,仰起脸笑着说:

“老师,我是小茉班上的。我们联盟商量过了,不能让你一个人写故事。”

“这是我们今天做的铜锣烧,虽然有点焦,但大家都觉得,你应该尝一口。”

“还有……我们想请你当顾问。可以吗?”

我接过保温盒,指尖触到一丝暖意。

打开一看,五个铜锣烧整齐排列,形状各异,有的扁,有的裂口,但每一个都被认真捏成了笑脸模样。

我蹲下来,平视他的眼睛:“你们知道吗?哆啦A梦最厉害的地方,从来不是四次元口袋。”

“是什么?”孩子眨着眼睛问。

“是他愿意一次次摔倒,又一次次站起来说:‘没关系,我陪你再试一次。’”

孩子笑了,露出缺了一颗牙的豁口。

“那我们现在,就是在做他的道具箱呀!”他说,“虽然没有竹蜻蜓,但我们有腿;没有时光机,但我们有今天;没有翻译饼干,但我们肯听别人说话。”

我忍不住抱住他,轻声说:“你们已经是了。”

那天傍晚,我收到了一封匿名邮件,附件是一段视频。画质模糊,像是用老旧手机拍摄的。地点似乎是某个地下实验室,镜头摇晃着推进一间密封舱,里面悬浮着一颗拳头大小的蓝色晶体,表面流动着星光般的纹路。

画外音是个沙哑的女声:

“这是第七心核残留碎片。我们原以为它会在能量耗尽后湮灭,但它没有。”

“它在吸收……人类的‘无用时刻’。”

“比如母亲给孩子盖被子的动作,比如陌生人扶起跌倒者的那一秒迟疑,比如情侣吵架后默默递过去的茶杯。”

“我们测算过,如果这种频率持续增强,三年内,足以重构一台完整的共情机体。”

“编号MS904,或将重生。”

最后,她低声说:“请继续写下去。你是它的孵化器。”

我关掉视频,望向书架。

《妈妈做的铜锣烧》静静立在那里,书脊上多了一道细微的裂痕,像是曾经打开过无数次。我伸手轻触,忽然听见一声极轻的“叮”,如同铃铛轻响。

那一刻,我确信。

他正在回来。

不是以神明的姿态,不是以救世主的身份,而是作为一个普通的孩子、一位耐心的倾听者、一顿烧糊的点心、一句卡在喉咙二十年的“对不起”。

他正通过千万双愿意拥抱的手,千万次选择理解而非评判的瞬间,一点点重组自己。

这一夜,我写下新章节的最后一段:

“后来人们发现,哆啦A梦从未拥有过真正的魔法。”

“他只是教会人类,如何使用自己本来就有的东西。”

“爱不需要道具,只需要开口。”

“而每一次有人说出真心话,宇宙就会多一颗星。”

“所以你看夜空越来越亮了。”

合上笔记本时,雨停了。

月光透过云隙洒落,照在桌角那张纸条上。我忽然发现,背面还有一行极小的字,先前从未注意到:

“下次见面,我要听你讲个笑话。”

“不过这次,换我来讲个故事给你听。”

我笑了,把铜锣烧剩下的一角放进嘴里。

甜中带苦,外皮微焦,内馅温热。

就像这个世界。

还没完美,但正在变好。

远处,孩童的笑声再次响起,伴随着清脆的铃铛声。

那一声,久久不散。

上一章  |  人在战锤,求你别赞美哆啦万机神目录  |  下一章
加入书架后可以自动记录您当前的阅读进度,方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搜索引擎输入 "人在战锤,求你别赞美哆啦万机神 黄鹤楼" 就可以找到本书
其他用户在看:
黄鹤楼文学 - 免费小说阅读网 www.hhlwx.com
联系我们: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