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人慢慢走过去俯下身,立即闻到谢枢密身上散发的骚臭味儿。
在这样的大牢中,谢枢密还能保持冷静,着实有些本事。
谢易芝低声道:“我在外面还留着几个人手,你可以去寻他们了,他们会告诉你们要怎么做。”
嘀咕了一阵子,那人的眼睛愈发明亮。
“我劝你们最好将王家一并解决,”谢易芝道,“王晏既然已经知晓东家的存在,就会查到底。”
那人点点头:“我会将谢枢密的话,都禀告给东家。”
谢易芝重新躺回草堆中,那人也离开了牢房。
等到周围恢复了安静,谢易芝才睁开眼睛,看向那人离开的方向,片刻之后,他微微扬起嘴唇,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慈宁宫中。
太后正在听净圆师太讲经。
香炉里青烟袅袅,旁边还有两个沙弥尼捻动佛珠陪着礼佛,殿内的气氛格外的好,但……太后还是听不进去一点佛法,她挥了挥手,掌设见状立即将人请了出去,只留太后和净圆两个人在屋中。
“别讲了,”太后打断净圆,脸上满是嫌弃,“这么多年在寺里,就没有半点的长进,听你讲佛……任谁心都静不下来。”
净圆师太低声道:“那是娘娘挂念太多,所以……”
“好了,别再说了,”太后将手中的佛珠丢在桌案上,“再说下去,御史言官都要上劄子,让吾烧了你这个妖尼。”
净圆微笑:“只要娘娘能好,贫尼就是死也情愿。”
太后盯着净圆:“当年不该答应你出家,应该给你赐婚,让你生儿育女,看你还有闲心想这些?”
当然,太后只是说说罢了,她身边这些人,陪着她走过风风雨雨,到了最后,她心里想的,只是放她们自在,让她们做些真心想做的事。
却没想到,净圆只想留在寺中,司仪、掌设也不肯离宫。
司仪、掌设还好,等她死了之后,两个人就能出宫过踏实日子,她最担心的就是净圆,恐怕净圆这性子,会惹出什么祸事。
果然,这才出去一趟,心就野了,天天都来慈宁宫,说是给她讲佛法……哪里是讲佛法,这是催着她拾起权柄。
“说吧,”太后终于忍不住,“你到底想做什么?”
净圆低声道:“贫尼只是看到众人皆苦,想要救他们脱离苦海。”
太后淡淡地道:“朝廷不是已经派人前去了?”
净圆道:“为祸的恐怕不止是那些人。”
太后并不惊讶:“在我身边这么多年,看到的还不够多?那些人永远杀不完,今日枢密使勾结海商,明日兴许又有什么尚书、两使作乱,这些事永远都在,就交给官家和朝堂上的官员去办好了,你做的事已经够多了。”她给净圆权柄去帮谢玉琰,做到这一步,已然足够,不想再插手别的。
净圆却看着太后:“万一娘娘也是其中一环呢?”
太后微微皱眉:“什么意思?”
净圆道:“前朝有官家和文武百官,后宫却有娘娘,万一要大家合力才能渡过难关呢?”
大殿里一阵安静,好似过了许久,太后忽然一笑,神情却愈发肃穆:“是谢氏让你回来劝吾的?”
净圆还没说话,太后接着道:“否则为何让你押送犯人回京?她倒是算无遗策,让所有人都能为她所用。”
“上能动用吾和王家的力量,下能说服妖教和雇工、百姓,这样聪慧的人,做得商贾,还能掺和进朝廷的案子之中。从大名府到汴京,一个被掠卖的女子,成为汴京瓷行行首,还弄清楚了自己的身世,便是换成吾,恐怕也做不到这些。”
“要说不简单,她是第一个。”
净圆也不着急,等着太后说完才道:“第一次见到谢娘子的时候,贫尼就觉得她不一般,后来跟着她做过一些事……”
“贫尼愈发觉得她像一个人。”
太后抬起眼睛,两人目光撞在一起,净圆点了点头:“手段、作风不似一个商贾,高瞻远瞩的模样,反而很像太后娘娘您。”
“当时贫尼就想,若她愿意入宫,兴许后面几十年,贫尼就有事可做了。”
太后眼睛中闪过怒色:“吾看你是嫌命太长。”
“贫尼只是愿意在太后娘娘面前说真话而已,”净圆说着念了句佛号,“出家人不打诳语。”
太后气极反笑:“所以,你私底下已经开始为她谋划了?”
净圆摇头:“谢娘子定是不愿意入宫的,否则当今官家……”
太后忽然将手中的玉把件丢掷出去,结结实实地打在净圆身上。
净圆识趣住嘴:“总之,谢娘子没有这个意思,富贵、权柄好似并不能入她的眼,她就像是一点都不好奇似得,会让我觉得……这些事她早就看透了,那心境也跟太后娘娘现在一般无二。”
太后自然知晓净圆的意思,在宫中争斗了一辈子,到头来发现,当真无趣的很。
净圆接着道:“可就是这样一个人,宁愿冒险以自己为饵,也要抓住那些人。”
“太后娘娘说的没错,她动用了身边所有能用的人,若这样都不能将那些人尽数捉拿……”
“是不是也能证明,那些人已成气候,再放任那些人继续下去,将来会不会成为祸患?这样的情形,值不值得太后娘娘出手相助?”
太后的神情和缓了几分,端起面前的茶抿了一口,她是真的不愿再问前朝之事,因为官家和文武百官不再需要她。
“吾离朝政已经很远了,”太后淡淡地道,“之后的日子,吾只想平平静静地在慈宁宫中度过。”
“但……若是有人让慈宁宫都不太平,吾也得让他们知晓,大梁还有太后在。”
净圆正要开口再说些什么,太后却先她一步起身:“出宫去,没有吾的传唤不得再来。”她是一刻也不能忍了,要立即将人赶走。
等到净圆走了,掌设端了点心走进内殿,方才她在殿外听到了净圆那些话。
“太后娘娘莫要听净圆乱说,奴婢听到一些消息,福建那边差事办得顺利,已经押解了几个官员入京。”
“听说谢氏还要买下妖教的大船,照这样看,用不了两年,她就会成为一个大海商。”
“方才王相公的夫人还去了谢玉琰在京中的院子,可见王家也认同这门亲事,等王晏和谢氏回京……一切也就安定了,哪里似净圆说的那般处处凶险?”
在她看来,全都是好事。
王晏会因这差事晋升官阶,谢氏回到谢家,成为真正的谢文菁,谢易芝虽然犯错,必然牵连不到谢氏,谢氏以二房女的身份,还能承继谢家不少的田产、财物。到时候王、谢两家再联姻,可不是喜事不断吗?
要说麻烦,就是得罪了不少官员。
既然得到了好处,也要受得这些,难不成还想要慈宁宫他们周全?那未免想要的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