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经过精密炮制的专业报告与分析文章,仿佛被投入一台无形的舆论机器,迅速拆解、重组、转化,以各种形态涌向大众视野。
B站上,数个百万粉丝级别的财经UP主几乎同步更新,视频迅速冲上热门榜首。
其中一则题为《一个视频告诉你,你在金融平台借的钱从哪来,风险去了哪》的作品,以生动漫画图解复杂金融操作:一只蚂蚁以微小身躯撬动巨量银行资金,摇摇欲坠。
鲜明对比的柱状图,直观揭示其与传统金融机构在资本金要求上的天壤之别。
更狠的是抖音,有的直接请来金融专家,用最直白的大白话讲解“什么是ABS循环”;
有的则拍摄情景短剧,演绎一个普通家庭如何从轻松借款一步步滑向被催收缠身、濒临破碎的困境,视频结尾总会弹出一行触目的字:“这一切,源于缺乏约束的金融游戏。”
话题热度瞬间引爆。
#蚂蚁的杠杆帝国#、#科技外衣下的金融巨兽#、#我的理财风险谁做主#等标签下,涌入数百万讨论。
信息真伪难辨,但情绪真实共通:忧虑、愤怒、被骗感层层蔓延。
大众的不安迅速滋生,而此前精英舆论场的冷静分析,恰好为这种情绪提供了坚实的依据。
从7月中旬到7月底这半个多月的时间,这些内容的释放保持着精确的节奏。
每当大众情绪稍有平复,或者被其他事件所影响,立马就会有新的‘素材’再次点燃话题,把大众的视线拽回来。
所有声音,无论形式如何变幻,核心信息高度统一:剥开科技光环,揭示金融内核,预警潜在风险。
质疑声浪迅速溢出网络,部分传统媒体开始跟进报道,措辞谨慎,但焦点无一例外地集中在其商业模式引发的巨大争议和潜在监管盲点上。
一种共识性的疑虑,正从虚拟空间弥散开来,逐渐沉淀到更广阔的公众认知层面。
人们开始重新审视那只熟悉的蚂蚁——它不再仅是便捷与创新的象征,更裹挟着隐约的不安。
而这正是陈默所要的效果。
作为《马已今服》计划总指挥,他坐镇彼岸中枢,除处理集团要务外,全力关注战局推进。
舆论战先入场按照既定计划正在推进着,目前看上去达到预期目标
先讲故事,各种案例的曝光,引起大众的关注之后,通过各种类型故事引起人们曾经关于P2P的痛苦回忆,加深印象。
再讲道理,然后通过之前的故事潜移默化引导至蚂蚁上市这件事上,形成记忆链条,把大众认知进行捆绑。
目的是让人建立起,蚂蚁就是空前绝后的超级P2P平台,如果暴雷也将是史无前例。
兵无常势,陈默觉得这更像玩一场回合制的游戏。
他已落子,现在等待对方的反应,以老马的性子,绝不会坐以待毙。
我出手了,你该如何出手呢?
彼岸的每次计划都像是在写一个程序,每一个链路对应的不同可能出现的分支和结果都有预判和应对预案,就像一棵树的根节点和叶子节点,至于枝繁叶茂的程度取决于他们这个团体的能力上限。
果然,舆论发酵不久,蚂蚁的反击如期而至。
以小红书、快手、新浪微博为主要阵地的舆论开始出现维护蚂蚁的文章和小作文。
《为创新护航——蚂蚁上市,华夏金融科技的里程碑时刻》
《普惠金融的引擎:为何蚂蚁值得更高的市场估值?》
《监管与创新并非对立,理性看待蚂蚁的科技赋能之路》
《国际投行为何一致看好蚂蚁长期价值?》
《告别“银行旧时代”,蚂蚁代表的金融民主化不可阻挡》
《数据透视:蚂蚁的风险控制能力远超传统银行》
这些文章的出现代表另一方吹响了冲锋号,凭空出现许多自媒体和网友,开始高举旗帜发起反冲锋,跟之前的舆论形成有效对冲,并且试图突破对方形成的包围圈。
随着时间流逝,文章与文章的互辩、网友跟网友之间的‘激情对线’.
如果数据有形,把视角俯瞰全国。
就会发现华夏的舆论战场被切割成两块,红蓝双方在华夏互联网这块无形之地相互争夺,接壤之处犬牙交错,而大众被两边情绪来回拉扯,有的躬身入局,有的冷眼旁观。
8月1日,陈默拨出数通电话:“强东、旭豪、一鸣,该你们动手了。”
舆论先行之后,多点爆破随即启动。
以饿了么为矛,联动京东、抖音进行流量扶持,胖东来后勤补充,直刺美团(阿里系)现金牛业务,形成“舆论商业”的钳形攻势。
这招名为‘以己之矛’目标不仅仅只是单纯争夺市场这么简单,而是通过多维度施压,迫使阿里系分身乏术。
仅仅一天后,也就是8月2日,彼岸系发起了全面战争。
京东APP首页最上方赫然出现“秒送(外卖)”入口。
当用户点进去发现了不一样的‘京东’,内嵌业务全部来自饿了么:团购、外卖、数码、服饰、美妆、同城急送.
其中超市、生鲜、日用等品类,全部接入胖东来供应链体系。
这两年,胖东来在京已布局7家门店,天津还有3家。
从去年年底,于东来暂停扩张,将全部精力投入与饿了么、京东的合作,借助京东仓储、顺丰运力与蜂鸟配送,斥资近百亿新增覆盖全国的20个供应链节点。
抖音在最上方的导航条也新增了一个‘团购’分类,同样对接饿了么的团购业务。
同时饿了么团购APP突然开始大量发放团购优惠券,满10减8、满20减15、满50减45,满100减70,每天每个额度限领一张。
补贴大战3.0版本就此引爆,朴实无华地斩向美团腹地。
深刻诠释什么叫做:打仗就是请客吃饭
彼岸系的异动引起媒体的再度关注,同时结合当前的舆论背景,更是充满无数供人想象的空间。
《金融?团购?究竟是谁在普惠?》
《饿了么百亿补贴剑指美团腹地,本地生活3.0战争打响》
一边是想方设法从老百姓口袋里面骗钱,另一边是变着法把优惠以消费券形式回馈用户。
每天一杯低至几块钱的奶茶、三折的电影,人均不到五折的餐饮套餐
消费者用脚投票的结果就是是饿了么在京东与抖音的流量加持下(抖音日均6亿活跃用户形成巨型流量池),日订单量直接翻倍突破1亿单。
甚至即便依托彼岸云的强大技术和资源之称,也出现久违的卡顿现象,成为其中的插曲。
不到一周时间,应对不及的美团被打个措手不及,核心团购市场遭受重创。
而阿里整体的舆论大势也陷入整体防御阶段。
8月11日,美团通过其官方渠道发布了一篇措辞严厉的声明,全文充斥着“不正当竞争”、“恶性补贴扰乱市场”、“绑架商户与消费者”等字眼。
这篇檄文迅速被各大财经媒体转载,被视为美团对近期市场巨变的首次正式反击。
然而,声明未能阻止战火继续蔓延。
两天后的晚上,杭州西溪园区一号楼的“光明顶”会议室灯火通明。
这里曾是创造无数商业奇迹的圣地——每年双十一,数百名阿里精英在此集结,巨型屏幕上滚动的交易数据如同战争的号角,指挥着这个庞大商业帝国打赢一场又一场战役。
而今晚,这里的气氛同样肃杀,却弥漫着不同于往日的凝重。
一场重要性不亚于双十一的紧急会议正在召开。
长桌两侧,不仅坐着阿里核心决策层,还有特意赶来的美团高管团队。
他们商讨应对彼岸突袭的破局之道,但一时陷入僵局。
双方人员面色凝重,空气中弥漫着沉闷气息。
王兴咳嗽了一下,率先发声,“.我觉得没什么好说的,对方做得了初一,我们就能做十五,我建议能不能在淘宝上也添加个美团的按钮,借助淘宝的流量,我们反打回去。”
掌管淘宝技术花名‘行癫’的张建峰说道,“这不是一个按钮的问题!用户体系打通、订单系统对接、支付通道兼容,这些都需要时间!
对方这次明显是有备而来,抢占了至少三个月到半年的先机,我们现在临时抱佛脚,技术层面根本来不及!”
“那你说怎么办?眼睁睁看着市场被蚕食?等到系统对接好,黄花菜都凉了!”王莆中有些急。
张建峰想了下,“可以先直接从淘宝跳转到美团,数据让技术临时处理,同时另外团队进行系统对接工作,但最快也需要一个月的时间,而且对方补贴,我们是不是也得跟上?”
“肯定啊,否则即便系统对接好,黄花菜都凉了.”
阿里的财神爷蔡总无语地叹了口气,“我最讨厌这种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烧钱大战了,彼岸怎么总没个长进!
jack,这次跟多少?”
所有人的目光聚焦在老马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