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龙听着刘山民说这话的时候,就知道今天肯定是走不了了。
刘山民也没磨叽,感谢的话说完,就带着李龙去看他这趟拉回来的东西。
“听高楼说你那边嘎斯六九车比较受欢迎,我就又弄来三台。一台比较新点儿的,开了三年,两台是改民用的,就是头一回拉回去那种,平时开着也行。”
李龙看着卡车上拉着的嘎斯六九车点点头。
大体上看,三台车子一台是军用绿涂装,两台是民用的那种,上半个米白,下半个淡黄,壳子也不是帆布的那种,而是变成了硬壳,和汽车一样了。
这样看起来就比较正常了,也不知道自己那边的客户喜欢不喜欢。
“皮子还是不少,不过现在开春了,原来打猎的那些人有些去放牧了,这算是最后一批规模比较大的皮子,五千张,以后再有的话,数量就没这么多了。”
“羚羊角倒是不少,有些是打来的,有些是我让人去捡的。他们这边的人对这个不在意,捡了随便给点钱就能拿到,还挺赚的。”
刘山民介绍起来也是挺随意,最后那台蒙着帆布的卡车他只是说:“这里面的东西就不给你说了,我交任务用的,反正这回赚不少。”
李龙明白他的意思,现在国内虽然外汇比较少,但对于紧缺的急需要买的东西,还是很大方的。
而刘山民本身对于国内关于资金方面的奖励要求已经不算高,来回的时候只需要能顺带着批一些物资,那他就能赚回来几倍了。
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那是不可能的。原则性和灵活性这时候肯定是要综合运用的。
而且看刘山民目前的状态,对于上面给他的那些自由度是挺满意的,而想来他的上线对于他现在的情况肯定也满意,不需要上面多协助,只是几条政策性的倾斜,就能交出满意的答卷,换回来需要的东西。
多好!
“晚上一起吃个饭,到时介绍几个朋友给你认识。虽然你做口岸上的生意,但说实话,你当初给我说的那些话,对人家也挺有启发,所以人家也想认识一下你。”
李龙心说别人认识我是谁?肯定还是主要想和你打好交道,我这里不过是个由头而已。
反正已经到了,他也没说啥,先去休息了。
刘山民送李龙去休息的时候还往他车里装了一大包东西,都是哈方和苏联那边的特产。因为霍尔果斯是个较大的口岸,这时候的影响力虽然不如北面的阿拉山口,却也不小了。
因此一些中亚的东西也会从这里过,哈方那边也容易买到,比如土耳其等国家的东西。
虽然对这个国家不感冒,但这些特产李龙还是挺喜欢的。
当然其实也不是他喜欢,带回去家人喜欢啊。比如那在他看来甜得有些发腻的糖果巧克力、看不出名字的红酒、花花绿绿的丝巾、精致的地毯座垫和粗大的香肠之类的,他吃不了,但这时候的孩子是真的喜欢。
霍尔果斯是有旅馆的,刘高楼给李龙安排的这个还不错。以前是住在他的院子,不过眼下刘山民要在院子里会客,李龙过去不太方便,所以就没去。
李龙乐得清闲,他把车子停好,东西放好后,干脆就在霍尔果斯转了起来。
距离旅馆不远处就是国门,附近有个哨所。镇子上还有个边防连,距离哨所不到一公里的距离。哨所那里有哨楼,李龙能看到哨楼上正在用望远镜观察对面的哨兵。
这时候的国门还没那么气派,以李龙的视力,现在能看到在国门处检查的边防武警,还有通关的汽车。
也就是说,进出国境的车辆在这里有三重检查,边防官兵,边防武警和海关。
知道那边不让进,李龙就在附近转一转,发现借着国门开着的也有一些商店,卖的有自称是国外进来的东西,至于真假,可能这时候真的多?
当然最多的还是饭馆、修车铺、旅馆等等,对了,还有一些看着有些似是而非的理发店。
大上午的,阳光正好,李龙还看到了一些民族面孔或者说是异域面孔?
因为本身这里就有国内的俄罗斯族人,也有国外的俄罗斯人过来,所以分不清。
转了一圈,李龙拒绝了几个明显来自口里的理发小姐姐的招揽,回到了旅馆。
他觉得这些人倒挺敬业的,这么早就起来营业了。
自己理的是毛寸,现在的普通理发师可处理不了。
刘高楼正在旅馆的院子里等着李龙,看李龙进来,他笑着说道:
“李老板,这是去哪里转了?”
“就四下转转。”李龙随口说道,“你二叔那边事情处理完了?”
“还没有,说是有新的买卖了,我是无关人,就出来了。对了,晚上咱们聚一聚,明天再走,我二叔说了吧?”
“说了说了。”李龙说道,“那要不要给革命别克打个电话说一下,让他明天赶过来?还是我们过去接?”
“我给他打电话了,让他明天上午赶到清水河那里等着就行了。”
既然刘高楼已经安排好了,李龙也就不多说,不过他还是解释了一下:
“刘老板,我那玉石就是普通的碧玉,以后咱们别再说那档子事情了好吧。我现在都后悔当时给你你开玩笑说这事了。”
“好了好了我知道了。”刘高楼笑笑说,“也就是别克关系不错,不然别人我也不可能说。再说了,这事也是好事,说不定成真了呢?”
“不可能是真的。”李龙摆摆手,“都啥时候了,咱得相信科学。”
话是这么说,他自己也不是很确定。
不然自己怎么回事?
“有些事情不是科学也讲不清嘛,啥外星人、气功之类的。”刘高楼就开着玩笑,“行了后面不说了。对了,这回回来的时候,还拉白糖啊。”
“这没问题。”李龙笑笑,“没想到那边白糖这么缺。其实哈加盟国那么大,随便开点地种甜菜,然后生产糖就行了啊。”
“这边轻工业不行,人少,制糖厂虽然是有的,但产量不行。”刘高楼解释着,“不是说没厂子,有的,不过不够。”
人少,有糖厂,还不够。
这几个词放一起怎么感觉都是有点混乱,不过李龙也知道那边的大致情况,没细说。
中午就是简单吃个面,晚上比较豪华一些,是在这里比较大的一个饭馆子里面,一个大房间里,八仙桌上已经开始上菜。
除了刘家叔侄,李龙,还有两个人。
“这位是海关的杨科长,”刘山民给李龙介绍着,“这位是在这边做边贸生意的童老板。”
介绍完之后,他也给两个人介绍李龙:
“这位是从玛县那边过来的李老板。玛县你们可能不知道,但石城你们一定知道,玛县就在石城东边十来公里,那里盛产碧玉。
你们别看李老板年轻,但身家可不少,老童,你都不一定能比得过,不过小李热心公益事业,还是全国表彰的先进个人,自治区那边挂了号的。”
后面那话看似吹捧李龙,在李龙耳朵里,却感觉是对其他两个人的提醒。
这个杨科长三十多岁,身材高大,梳着大背头,往那里一坐,浑然看不出来是海关的科长——可能没穿制服?
不过让李龙印象深刻的是他的脸长得特别像维族,但听刘山民的介绍却是汉族。
挺怪。
至于这个童老板,中风头,和蔡姓歌扮的有点类似,可能是想学儒商模样,长相也挺清秀的,就是个头不高,但说话挺风趣的。
听刘山民介绍李龙后,两个人都是“认识李老板很高兴”,李龙能感觉到这是看在刘山民的面子上,他也说着同样的客套话。
搞收购站好几年了,这点客套话还是会说的。
吃饭喝酒,原本李龙以为这顿饭刘山民是会谈一些事情。毕竟除了自己,请的这两个人都代表着各自的方向。
不过让他意外的是从头到尾,刘山民都只是说着闲话,无论是杨科长还是童老板,都是作陪着的姿态,还真就是欢迎自己?
喝酒李龙是不怕的,一开始就自诩酒量不错的杨科长到最后也有些不情愿的赞了一声李龙酒量好。
至于童老板,早就已经趴在桌子上睡着了。李龙知道他有几分是装的,不过真真假假下来,这位老板也喝了有大半瓶伊犁特曲,酒量也不算差了。
李龙想着明天走的时候带两箱伊犁特曲回去,也不算白来一趟。
第二天起来吃完早饭,李龙去旁边的门市部里,买了两件伊犁特曲。这玩意儿现在还是白瓷瓶,八四年产的,看李龙买了这么多,门市部老板也挺开心。
李龙把酒放到车里,挤了挤算是放下了,不过再也坐不下人了。
主要还是皮子比较多,昨天刘山民又塞了大包的特产,加上今天这两箱酒。
还好那些皮子都是用布单子、口袋给包着的,不然的话车里味道可不好闻。
李龙把这边都收拾好,又把车子给简单擦了擦,才看到刘高楼过来。
“哟,还擦车呢?”刘高楼看李龙的动作,笑着说道,“先前可没见你有这习惯。”
“昨天不是让那些孩子给擦了一下车,这都有点不好意思了嘛。”李龙说道,“对了,你二叔呢?”
“办正事去了。”刘高楼说道,“他说了,咱们不用等他,直接把东西拉走就行。他还有其他事情,就不过来送咱们了。”
“你吃过早饭没有?吃过的话咱们就直接走?”
“还没有,你吃过了?那你等等我。昨天喝得有点多,我得找地方吃个酸汤面,不然这一路够受的。”
最终刘高楼也没找到酸汤面,主要是他经常去的那家店没开门,便敲开一家牛肉面馆,让老板给做了碗面,多放辣子和醋,吃完后,和李龙他们一起离开。
车子开到清水河,就在三岔路口看到了站在那里的革命别克夫妇两个,让李龙有些意外的,吴永波也在。
车队停到路边,引起了不少人的注目。
虽然清水河处于交通要道,这里往东是去伊宁各县,往南去霍尔果斯,往北是果子沟出伊犁河谷,但像这样长长的车队,一天也见不着几回。
李龙看得出来,这清水河比霍尔果斯还要繁荣一些。
“老吴,你这是打算跟着我们一起过去?”刘高楼和革命别克打个招呼,然后就问吴永波。
“想跟着你们过去看看,学习一下李老板做生意的经验。”吴永波笑笑,“如果能行的话,等我回来就开始收贝母,到时到李老板那里卖。
对了,那天咱们逮的鱼,完了之后你们就离开了。现在这时候鱼肉也不好保存,我朋友就把其中一部分鱼风干了,这风干鱼味道也挺好的。”
李龙这才发现吴永波脚下有两个黑帆布包,他分别给李龙和刘高楼一人提了一份。
李龙倒没拒绝,接过来笑着说道:
“我这包能放下,谢谢吴老板了。不过我车里塞满了皮子,人就没办法坐了。”
“没事没事,我漂大厢都行呢。”吴永波笑着说道。
“咋可能让你漂大厢呢?革命别克他们两个坐我后排,你要么和他们挤一下,要么就坐后面卡车的副驾驶吧。”刘高楼对风干鱼也挺感兴趣的,接过鱼之后安排起了坐位。
最后吴永波选择坐在伏尔加的后排,和革命别克他们挤一下,说路上和刘老板他们好好聊一聊。
刘高楼那台车是别克在开,刘高楼虽然吃过早饭好受一些,但开车还是会受影响。
车队一路往北,过了赛里木湖之后再往东,今天赶得比较紧一些,一路开到了乌苏,天黑黑的才停了下来。
李龙还记得他买的枸杞苗子呢,正好车队卡车里还有空余的地方,主要是为了过来拉白糖,所以干脆就借着这车,把枸杞苗子拉上,顺路的事情。
刘高楼知道李龙的打算,自然也没意见。他说他也是头一回在乌苏落脚,正好看看这北疆兵城的夜景。
这时候北疆军区和一座军区医院在这里,还有一个红军师下属的几支部队,军人不少。
不过晚上说实话真也就看不出来什么,大家也累的够呛,找到住的地方,旅馆有院子,里面还有狗,这是让他们比较放心的。
旅馆老板介绍了吃饭的地方,他们匆匆吃完晚饭就休息了。半夜李龙还挺警醒的,不过院子里没啥动静,不知道是这里本身就安全,还是老板这边比较注意。
第二天吃过早饭再去拉苗子的时候,才感觉到兵城的含义。路过的人中不时能看到有穿军装的,男女军人都有,英姿飒爽的,看着就挺威风。
上一次过去的时候李龙的注意力都在枸杞苗子上呢,没在意,这回算是注意到了。
不过也就是看看,主要还是带着一台空卡车去到苗圃那里买苗子。
老板看到李龙过来还挺高兴,先给李龙指了苗子的位置,然后说现在就找人挖。
好在苗子不算大,挖起来挺快,几乎是一两锹就是一个。
他找的人多,半上午的功夫,一万多苗子就装好了。
结账的时候李龙感觉还挺便宜的,一万多的苗子合算就几百块钱。
把苗子拉上,车队继续前进,这回也不停了,一口气赶到了玛县。
李龙带着他们直接去了收购站,卡车要开到收购站里面放下——当然除了那台装苗子的车。把嘎斯六九车上的皮子卸下来,然后带着这些人去吃饭。
吴永波吃饭的时候就问李龙:
“李老板,那个大院子都是你的?”
“对,那就是我的收购站。原来是国营的,撤掉后我先把院子租下来开始收物资,随后就把院子给买下来了。”李龙说道,“主要就是收药材、皮子之类的。”
吴永波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吃过饭先带你们去招待所住下,我要先把苗子拉到队上卸下来。”李龙边吃边说道,“革命别克,你们别急,明天让你们去看看那块玉石,到时我再给你找个药方子,你们抓药熬着吃。”
李龙想着既然他们过来了,那也不能让他们白跑一趟。看看玉石在李龙看来最多也就是安慰作用,他手里有梁东楼给的那个笔记,那里面好像有让人怀孕的方子。
方子管用不管用,李龙也不清楚,但这时候本身就是有枣没枣打一杆子的事情,做了总比没做强。
革命别克急忙点头。
“你先忙你的,也别管我们。”刘高楼对这里也是比较熟的,“我们也没咋累,今天干脆就把卡车上的货给卸掉。明天革命别克办他的事情,你和我还要去说白糖的事情呢。”
“这么急啊?”李龙问道。
“主要是我叔那边给安排活,说让赶紧把这些白糖弄回去,现在白糖价格高,能多赚点是一点儿。”刘高楼也没瞒着这些人,说道,“那边现在算是最缺的时候。”
李龙点点头,表示明白了。
那就抓紧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