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龙开着吉普车把李俊峰他们送到了四队大哥那里。
李俊峰不提,他的媳妇董晓娟个子不高,不到一米六的样子,因为怀了孩子,有点胖,头上包着个拉毛头巾。
李俊贤脸上依稀能看出李家人的基因来,个子同样不高,不到一米七,性格还挺活泼,不时的问一些问题。
比如院子里的石头,比如那个跟胖娃娃一样的摆台下面怎么还有东西,比如这院子真大。
陈前进就比较闷一些,个头和李俊贤差不多,头发有点乱有点长,虽然也好奇的时不时的打量着四周,但明显内向,只听着李龙和李俊峰回答着李俊贤的问题,自己不问。
按李龙的观点,要是好好收拾一下,陈前进的颜值略高,不过眼下基本上都算是灰头土脸,挺狼狈的。
去四队之前,李龙给大哥家里打了电话,说了李俊峰他们来了,以及具体的情况。李建国也有些无语,但也知道这是没办法的事情。
李龙的东屋是肯定住不下了,那就只能在老马号里挤一挤。
好在老马号那边房子多,就算再来几个人也能住下,最多就是把存糖渣干的库房腾出一间来,况且现在根本不用腾。
很快李建国和李龙就在电话里商量好了,李俊峰两口子住李龙的前院,李俊贤和陈前进住到老马号。
趁着他们还没到,李建国骑自行车去老马号给老罗叔他们说一声,把空房子收拾一下。
所以当李龙开着吉普车到四队的时候,李建国早就从老马号里回来了,他在院子里迎接了老家来的这些亲戚们。
在没有分工干活之前,李俊峰他们目前的身份就是亲戚。
不光李建国在,李青侠、杜春芳、梁月梅都在,迎接仪式还挺隆重的。
李俊峰他们是晚辈,然后又是一通介绍。梁月梅把李俊峰和董晓娟两个带到前院安置,至于李俊贤和陈前进,李建国说等晚上再带他们去住的地方,先熟悉熟悉这里。
李俊贤有点自来熟,一看李建国家里有两台拖拉机,那兴奋劲头就别提了,直接就跑到小四轮上面,想转着方向盘开一开。
这时候小四轮拖拉机还没方向助力,况且是没启动,转不动,不过他依然兴奋。
随后又跑下去,来到链轨拖拉机上面,这个他就不敢动了,一来是太大,二来他没见识过,只知道这大铁牛在老家,就是全大队也只有一台。
还是老货,这台明显要新的多。
可不敢动,玩坏了咋弄?
看着这跟孩子一样的晚辈,李龙和李建国两个也不好说啥。
等李俊峰和董晓娟把东西放好了,回到后院,李龙和李建国两个也差不多给他们分工好了。
董晓娟肯定是没办法干活的,那就在院子里干点杂事,管管菜地,喂喂鸡啥的。
李俊峰和陈前进就跟着李建国和梁月梅在地里干活,而李俊贤看着对拖拉机比较感兴趣,那就跟着李建国开拖拉机,打个下手什么的。
不然的话也安排不过来。
不过人刚来,怎么说今天算是接风,也不可能当时就把活给安排了。所以人在后院,主要还是说的北疆这边的生活习惯,每天的作息,以及平时需要注意的地方。
“原本我想着俊贤和前进两个每天早上过来在这边吃饭,老罗说了,咱们家的人住那边了,哪用得着跑过来跑过去吃饭?早上就在那边吃,中和下午干完活,那看在哪里吃都行。”李建国说道:
“我就答应了。也对,在那边住着,要跑过来吃早饭,那得早起一会儿。现在活重,多睡一会儿也能好恢复。不过你们两个在那边住着,平时有杂活的时候,也跟着干一干。”
“我懂我懂。”李俊贤笑着说,“大叔,俺眼里都有活哩。”
行吧,这才到二十岁的孩子能说会道,到了老马号,应该会让那些老人们喜欢吧。
陈前进不咋说话,李龙觉得他应该还在适应环境,所以也没多问。他和李俊贤两个看着差不多大,都很年轻,有活力。
李龙突然感慨起来,和这两个年轻小伙子比,自己好像在向着中年迈进。
虽然面相不显,这时候的李龙看着也就二十三四岁的样子,其实已经二十七了。
虽然自己依然活力十足,而且有些方面经验丰富比毛头小伙子更好,但谁不想一直保持年轻的十八岁呢?
感慨完之后,李龙就加入到了讨论的行列之中。
李俊峰知道的北疆四队是几年前的,他现在要在李建国这里赚钱,脑子里却还是想着先前的那些快速来钱的事情。
“干不了了,”李龙直接一句话就把他的打算给否了,“现在不打苇子了,小海子里也没那么多鱼了。冬天砸冰窟窿一时半会儿也逮不到多少鱼。你们过来还是老老实实的干农活吧。”
李俊峰脸上有些不自然的表情,他先前来过,农活没咋干,钱没少挣。这一趟过来原本以为是美差,没想到失算了!
“俊峰啊,”李青侠在院子里,颇有些语重心长的说:“先前你们能赚到那些钱,那时候咱家地少,你大叔大婶子两个人就能种过来,加上又是冬天,没啥事情。
所以小龙能带着你们去搞那些东西。你想这都过了几年了?那小海子里鱼哪能禁得起这样逮?早就没多少了。而且啊,现在养鱼的多了,县里的市场还有老街市场那边,卖鱼的可不少,卖不上以前的价了。”
“那山里面呢?”李俊峰显然还不死心。以往跟着李龙去山里打猎弄其他东西,也赚不少钱。
“这都多少年过去了?”李龙没说话,李青侠开了口,“要是你提前一个半月过来,你龙叔能送你到山里挖贝母去。只要你下得了那个苦,一个多月也能赚几百块,动作快的能上千。
现在贝母都开花了,你进山能干啥?”
其实也是有活干的,比如再过十天半个月黑虎掌菌该大规模出现了,只要能在山里跑,也能捡不到。
但李龙能让他去干这个吗?那山里野兽那么多,还有那些不明身份的人。真要出了事,算谁的?
李俊峰可还带着个孕妇呢!
李俊峰顿时就泄了气。
李建国这时候开了口:
“俊峰,我也看出来了,你是不想在俺这地里刨食是吧?原本今天我是不打算把话挑开的。毕竟你们才来,这头一天说这些事情,显得俺爷们有些不近人情。
但是呢,你一而再再而三的问这些其他的,那我就给你把话放这里了。你是我侄子,又带着侄媳妇,还怀着孩子,我这里就算你不干活,住的地方管着,吃也不缺你那一口。
但是干活呢,你要跟着我干,那就收起那些乱七八糟的心思,在这里好好干,秋里收完,我给你一笔钱,你们安心回去。
如果你有其他心思,想弄点其他的赚钱,我也不拦你,但到秋里,那你能赚多少是你的本事,咋样?你看你打算咋选?”
本身李俊峰不请自来,李家这边就觉得算是意外。但是侄子,算比较亲,不好拒绝。
来了是真不缺那口吃的。但李俊峰明显是想着既轻松又赚钱的活来的。
这种事情,哪那么容易?李家叫人过来是踏踏实实干活的,不是雇了个爷在这里游手好闲的。
李建国一板脸,李俊峰有点傻眼,李俊贤和陈前进两个当时就低下了头,啥话也不说了。
他们来的时候家长都说过,老老实实的听李建国的话,在这里踏踏实实干活,赚钱回家,是盖房还是娶媳妇,那就各自有打算了。
李俊峰其实一路上并没有少蛊惑他们跟着自己干,但要想蛊惑住两个人,至少得说清楚这边的情况。所以李俊峰夸张了一下,说这边多么好赚钱。
他们一开始也是半信半疑的。但到了李龙的大院子一看,看着那吉普车,那拖拉机,那大院子,还真就动心了。
当然现在的确也动心,但动心是好好干活。既然李建国说了,那钱肯定是有的,就看自己的表现了。
“也不用这么急的表态。”这时候得李龙打圆场了,“刚来,得缓缓,休息一下再做决定。”
自家地里需要人干活,李俊贤和陈前进两个肯定要留在队里的。至于李俊峰,看他自己了。
李龙这么一说,院子里的气氛才又好了起来。李青侠过去取了网说道:
“俊峰,你还记得当时逮鱼卖钱是吧?走,咱们去小海子转转,看看还能不能逮到那么些鱼了。”
李青侠本意是让李俊峰实地感受一下,免得不相信心有不甘。毕竟这些都是晚辈,他也不想晚辈太难堪。
“走走走,要不累的话都去,我开车带你们过去。”李龙笑了笑说,“正好弄点鱼回来晚上炖个鱼汤。”
“你们去吧,我宰个鸡。”李建国说道,“下午饭咱们早点吃。”
说归说,毕竟是老家来人,该有的招待肯定还是要有。
这么一说,李俊贤和陈前行两个人表情轻松了一些。李俊峰则说去前院给媳妇说一声然后就去。
等一行人坐着吉普车到了小海子,发现这里有人正在下网了。
“转一转,换没人的地方撒两网。”李青侠提着口袋在前面,李龙他们跟上。
找了一处相对平静的水面,李青侠把撒网取出来,捋好后交给李俊峰:
“会不会撒?还能不能撒?”
“那咋不能哩?”李俊峰笑了,“那没事的时候经常在大河里撒网哩。就是大河里鱼太少,撒个十来网,能逗个把斤小鱼。”
李俊峰是知道这小海子的鱼量的。以前他甚至觉得这里面就是巨大的鱼窝,怎么可能有这么多的鱼?
毕竟这附近有好几个生产队,这些人不逮鱼的吗?
后来李龙给他们说了,他们才明白。不是所有人都是会逮鱼吃鱼的,他们老家村子靠着河,自然从小就知道逮鱼吃鱼。
但这村子里人来源复杂,有些是从黄土高原上来的,有些老家本身就没什么大的河湖,还有些本地人祖上从甘陕青宁过来的,不吃鱼。
所以这小海子和后面的大海子鱼才能这么多。
要是放老家,这小海子里的鱼能坚持一年,都算是运气好了。
李俊峰把网重新捋了一下,然后拧腰转身挥手,网撒了出去。
不是很圆,但也很不错了。
撒网刷的一声落水,听着很舒服,李俊峰是老手,并没有立刻收网,而是一边等网沉底一边笑着说道:“那时候鱼真多,还有老家大河里没有的五道黑!那鱼可好吃了……”
感觉到网都沉底了,李俊峰才开始慢慢收网绳。
偶尔能看到一两条小小的鲫鱼从撒网的网眼里窜出来。这撒网是一指半的,十厘米以下的小鱼是网不住的。
李俊峰觉得这地方不错,距离不远就有芦苇丛,这里是个回水湾子,应该会有鱼在这里聚着。
所以他信心十足的把撒网提了起来,边提边说道:“咋说也得逗条大的!”
他这么一说,大家就都注意了。
撒网底纲出水,有鱼在网里蹦达,李俊峰脸却黑了下来。
网线是土黄色的,一眼就能看出来,这里面除了两条一筷子长的鲫鱼和一条巴掌宽的鲢鱼苗子,剩下的就是几条不大的小鲫鱼了,有一条头还卡在网眼里,使劲蹦着,等李俊峰把网提到岸上,那鱼猛的一甩尾巴,挣脱出来,跳了两下,然后就落入水中逃掉了。
“有鱼就好啊。”李龙笑着说,“晚上有鱼汤喝了。”
“我再撒一网!”李俊峰不服气也不甘心,等李俊贤把鱼捡到桶里之后,重新捋网。
“这里鱼真多!”李俊贤有些兴奋,“这随便一撒就有这么些,那以前得有多少啊!”
“多少?”李青侠笑着说,“以前这里的鱼,一到开春,鱼不是一条两条的死,是一坑一坑的死,一渠一渠的死啊!”
“这么多?”李俊贤眼睛都放光了,他扭头看向李龙:“小龙叔,你说我们要没活干的时候,能不能到这里来逮鱼?”
“行啊。”李龙点点头,“肯定行。”
“嘿!”李俊贤扭头冲陈前进笑笑,陈前进很默契的点点头。
两个差不多大的小伙子共同语言还是不少的,以后又是要住一起的,来也是一起来的,那自然没得说。
李俊峰再一网撒出来,这回就只有一条巴掌大的鲫鱼了。
他脸色顿时就不好看了。
鱼果然少多了。
这时候下网的人已经把网下好,过来打招呼了。
也姓李,老家河北,来的人算疆二代,比李龙略大,和他们没在一起玩,人家比较独,喜欢在自己的圈子里玩,名叫李维刚。
和李青侠打了招呼后,便和李龙聊了起来,主要是想问问今年打瓜籽的价格怎么样。
“我也不清楚,得等到收打瓜籽的人过来再问价,应该和去年差不多吧。”李龙知道打瓜籽的价格至少几年内会维持着,不会涨起来。
毕竟消费市场就那么大,现在这价格已经算挺高的了,再涨就没人买了。
“今年我们家种了十五亩打瓜,目前看长势还行。”李维刚笑着说道,“如果还能维持这个价,明年我们就打算多种一些。对了,你家明年种啥?”
“不清楚,可能种棉花吧?”李龙说道,“我这回去六户地,看那边棉花种得不错,想着这个有棉麻公司收,比打瓜籽保险一些。”
“种棉花?咋种的?”李维刚有些意外。
“点播,用薄膜,投入的成本要高一些,不过一亩地好的话收一百公斤,棉花价格两块多钱,也行吧。”
主要是盐碱地也能种,不像打瓜挑沙地,普通地块种着亩产就低一些。
这时候李俊峰又撒了一网,出来两条小鲫鱼和一条大点儿的狗鱼。
“边上没啥鱼了。”李维刚看着就说道,“我们在那边下网,一条网能逮个一两公斤就不错了。”
“能逮上大的吗?”人家主动问话,李俊峰急忙问道。
“看运气,运气好了,能逮条一两公斤的鲤鱼,要是运气不好,就都是鲫鱼。”李维刚摇了摇头说道,“比不前两年了。”
其实也不是没有鱼,主要是经常下网,这鱼也聪明了,大鱼都跑中间去了。李维刚这种就在边上下网的,连轮胎都不用的,自然是逮不到大鱼。
不过人家本身也不是为了卖鱼,就吃的话,鲫鱼已经符合人家的要求了。
自家人说话还有疑虑,这碰到外人也这么说,李俊峰算彻底死心了。
网就让李俊贤接了过去,换了地方撒了几网。虽然也几乎全是鲫鱼,但他是真高兴。
至少有收获啊!
就连陈前进也试了几网,不过他撒网技术一般,半圆甚至一条线也有,所以就试了三网,就不撒了。
鱼是够吃了,李龙和李维刚又聊了一会儿,一群人提着鱼就回去了。
而李家明年打算种棉花的事情,开始在队里传播开来。上一次李龙说了,有些人不太相信,这次又说了,有些人就开始打听起来。
跟风,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