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元/年,也就是一个月基本工资是10元。
这笔钱对农村的赤脚医生来说,哪怕没有别的收入了,光靠10元钱也能活下去了。
毕竟赤脚医生本身就是农民,还可以种田种菜,平时的开销并不大。
甚至这么形容,此时全国绝大多数的农民辛劳耕种一年,年底的小队分红,全家加起来可能都没有120元。
全国有村庄大约是350万个左右,相当于宝安县每年要补贴人民币4亿人民币左右,换算一下就是不到2亿美元。
这笔钱对地方财政是不可承受之重,但对于马上要在抗生素上大赚特赚的宝安县来说,洒洒水的事情。
单院长心里默默算了半天,眼睛顿时一亮。
“林部长,按你的方法,我还当什么县医院院长呀,我一个月工资加补贴也就25元而已。
如果我去农村当一名村医,以我的技术病人肯定不会少,挂号药钱10元补贴,那我一个月收入起码在50元以上呀。”
50元,对一个贫困县来说,绝对是一笔巨款了。
林三七笑道:
“对,就是要让赤脚医生的收入提高,越高越好,别人越是羡慕,这样加入赤脚医生队伍的人才会不断增加,甚至是吸引专业医生加入。
我是很反对平均主义的,如果一个医生在单位里干活,做多做少一个样,这样只会培养出懒医生来,服务态度也不会太好。
我曾经去首都的饭馆里吃饭,有些饭馆墙上挂着:不准无辜殴打顾客。你们听听,可不可怕?
你去吃饭,遇到饭菜不好吃,里面有虫子头发,或者服务员态度差,结果饭馆的伙计和厨师随时会拿着刀出来吓唬你,还谈什么服务态度?
同样的,我们去供销社,百货商店买东西,你问营业员三句,人家能回你一句,那就谢天谢地了。营业员一般都是鼻孔朝天,对你爱搭不理。
到了医院也一样,医生也是为人民服务,病人本来就因为疾患痛苦不已,心情灰暗。如果再碰到一个态度冷漠,恶言恶语的医生,那病情还不加重了?
这时候对医生进行什么思想品德教育,或者什么D组织内批评与自我批评,这种都是虚的,会上说得一套一套,会后依然是我行我素。
所以惟一可以提高医生的服务态度,让他们主动去学习医学知识,让医生们珍惜自己这份工作,那就只能靠金钱去激励。
钱到位了,一切都好说。如果没钱,穷得连饭都吃不饱了,有几个人可以对别人和颜悦色?
胖东来就是最好的例子,当然你们也不用管胖东来是啥。
我再打个比方,赤脚医生常年在农村工作,其实是需要24小时值班的,谁知道大半夜哪个村民突发疾病,就去敲赤脚医生的门。
如果赤脚医生常年累月24小时待命,人是会疲劳的,精神也会紧绷的,这时候你让赤脚医生的脾气能好?能愿意为村民服务?
嗳,你钱到位了就可以,你赤脚医生出诊一次能拿多少钱,是不是心里美滋滋?也不怕什么风吹雨淋,或者日夜赶路了,因为他干得多,收入就高。
这时候都不需要上级指导,也不需要老百姓催促,赤脚医生有得是动力全天侯为人民服务。”
金县长和单院长互相看了一眼,都从彼此眼里看到了震惊和不解。
单院长咽了咽口水,这才开口道:
“林,林部长,你的意思我懂,钱我也喜欢,如果能给我增加工资,增加收入我当然是美滋滋,干活更有动力了。
但是这跟现在的宣传是不符合的。
宣传上医生都是任劳任怨,甘愿奉献的,甚至面对病人还要做到骂不还口,打不还手,有委屈要放在心里。
你现在突然跟赤脚医生说钱,多干活就能多赚钱,赚来的钱都是自己的,这是不是太赤果果的把金钱摆在了第一位?与上级的精神不符呀。”
林三七无所谓道:
“医生怎么就不能有钱?这个观念本身就是错误的,都说生命是无价的,怎么治个病却要讨价还价了?舍不得那几两银子?
我不改革城市医院,城市医生这批人的思想早就固定了,而且改革大型医院人的思维很难。
就像单院长你,一听让医生赚钱,你就胆战心惊,唯恐犯错误。
但是赤脚医生是新兴的事物,这个更容易按我的思路来。
如果有人反对,那也简单啊,反对的人,或者你地方政府把所有赤脚医生的收入承担起来,钱是你发的,当然要听你的。
如果你既不愿意承担自己的责任,又要对赤脚医生指手划脚,管这管那,我觉得这样做是没有资格的。
对于赤脚医生,我的态度,地方政府只要监管和业务指导就行,其他不要管太多,地方政府管越多,最后只会一管就死。
放开了,让赤脚医生自我管理最好。”
林三七是查过相关资料,自身也经历过赤脚医生的发展。
比如他亲爹其实就是村中的赤脚医生,手里还有一本“乡村医生证”。
原本的历史上,八十年代开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因为分产到户后,直接就破产了,停止了。
但当时医院还是集中在城市,尤其是大城市。
但大医院当年没扩建,容量有限,根本没有办法支撑突如其来的大流量。
农村看病还是相当不方便,一点没有改变。
所以八、九十年代国内的医疗市场,其实全靠赤脚医生撑起来的。
之所以赤脚医生能把全国7亿以上农民的健康撑起来,靠的就是政策放宽了,赤脚医生治病可以赚钱,赚多赚少全靠自己的努力。
八九十年代,赤脚医生是大赚特赚的年代,虽然问题不少,比如滥用药、不规范用药等等,但总的来说是利大于弊。
等进入21世纪后,全国开始推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制度,大批赤脚医生被淘汰。
没被淘汰的赤脚医生也被收编,成为乡村医生,拿固定工资。
这导致的一个后果是什么?
赤脚医生又吃回了大锅饭,干多干少一个样,那还不如一杯茶一张报混日子呢,连去病人家出诊都不愿意,至于医术更是无心提高了。
于是本来赤脚医生可以解决的小毛小病,全部都被推到了大型医院去。
这就导致了大医院人满为患,挂号难、看病难、检查难的问题更加突出。
而村级的社区卫生服务站,乡镇级的卫生院却是空空荡荡,病人稀少。
卫生院后来更是直接放弃了临床治病为主,改为了提供农村体检、预防接种等等社会公益性质的服务,这种思路是有大问题的。
像亚洲最大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这样的巨无霸医院的出现其实是不正常的。
网上有一张图片爆光,就是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领导开会,直接赤果果要求所有科室明年业务必须增长多少,要赚多少钱等等。
于是病人明明可以在赤脚医生那里花100元解决的感冒。
结果去了大医院后,给你验血拍片再加上一大堆药,一个普通感冒没有1000元钱根本走不出医院。
因为医院要赚钱呀,而且要赚大钱才能维持住医院的正常运转,才能购买先进仪器,这钱只能病人来掏。
再举一个例子,就是XX病的时候。
所有大医院全部爆满,医院里是人山人海,挤得跟早高峰的地铁似的。
这种现象是非常可怕的,因为只要人群当中有一两个XX感染者,那就是将所有挤在一起的病人和家属全给传染了。
甚至新闻里还有,病人排队一直排到医院外面,围着医院转好几圈,在寒风中苦苦等待就医机会。
其实这种就是悲剧。
如果当时有大量的赤脚医生,病人全部都分散开,然后大剂量激素去冲击治病,其实可以活下很多人的生命。
这也是XX病时间,为什么农村人的死亡率其实是低于城市死亡率的一个原因。
因为农村还是有乡村医生的,发烧了,咳嗽了,他们习惯性喜欢用激素去挂针,这就误打误撞,反而立大功了。
你跑大医院,大医院有什么办法?
XX病又没特效药,而大医院的医生因为有处方质控管理,基本上不会轻易用激素。
再加上突然爆发的疫情导致所有药品告急,只能配一天量或者两天的量,甚至无药可用。
多少病人就这么……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