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文学
 
首页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侠 • 仙侠
都市 • 言情
历史 • 军事
游戏 • 竞技
科幻 • 灵异
搜索:
 
您当前所在位置:黄鹤楼文学>>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

第1438章 ABCE还挺全


简体手机版  繁体手机版
更新时间:2025-10-25  作者:打小就清澈
 
这倒是不怪韩教授不够坚定,主要是换成任何一个国家级科研院所的人,突然发现白捡一够得上国家级科技奖项的成果,任谁都会觉得自己这运气简直爆棚。

真的,在他心里,他可能为这件事付出的努力与高委员前期的工作相比,真就跟白捡的差不多。

不过他的心思,可不只是在获得的东西上,西瓜捡了,芝麻他也要,也许这个芝麻在这个课题上是被高委员淘汰了,可是在他心里,这芝麻和西瓜差不多。

“别啊,高委员,那个那个,磁选态的,就是你不要的那个技术,也给我说说呗。”

技术本身是一回事,但是技术里蕴含的思路、知识和想法,才是更重要的。

这就好像很多数学难题,即便是证明了,也许一时半会儿也用不上甚至永远都可能用不上,但是在解题过程中找到的那些数学方法和理论,才是最大的瑰宝。

高振东一愣,笑了起来。

“行,既然你感兴趣,那我就都说说,正好这两者之间,其实是有发展和继承的。”

高振东于是就从磁选态开始,把铯束管的磁选态和光选态给讲了一遍,还是对着墙上的两张图讲的,这让韩教授直呼不虚此行。

没学会,但是学到了,至于要会,那还得消化。

说穿了,磁选态就是用磁场,选择出处于特定能态的原子并收集,这些特定能态的原子被收集后会在检测器形成铯束电流变化,最终用这种变化去控制压控振荡器。这个振荡器会输出标准的5MHz信号,且这个信号准确度极高。

而光选态则是将其中的多级磁场换成抽运光和检测光,将收集器改为荧光检测器,而铯束电流被荧光光强取而代之,荧光光强锁定压控振荡器的频率。

听完高振东的介绍,韩教授问出了自己心中最关心的问题。

“那为什么要用光而不是磁场呢?”他能猜到一些,毕竟这里面有很多原理他还是能听明白的,但是他估计自己猜得不全,毕竟对这两种技术的研究,他远没有高振东来得精深。

高振东笑了起来:“原因很多,我们一个一个说?”

韩教授大喜:“求之不得啊。”

旁边十二机部的同志们也是聚精会神,虽然和他们的专业不同,但是难得的机会,搞技术的人,最重要的几个要求之一,就是要有足够广的知识面。

“其实第一个,就是光的控制,比起磁场相对要容易得多。刚才我们说过了,光的频率与跃迁高度相关,如果光频率与能级跃迁是相应的,那么自铯炉飞出的原子将被全部主动抽运,这比起被动的用磁场选出合适的原子,抽运的原子要多得多得多,这个比例,可以高达百倍!”

这个数字让所有的同志都倒吸一口凉气,两个数量级,看来不得不用了。

不过十二机部的同志对此有些不解:“可是高委员,光的频率范围是很宽的啊,一束光含有很多频率的光吧?这么下来,不是和磁选态的实际结果差不多了?”

高振东还没回答,韩教授先接上了,这玩意儿他熟啊!

“有一种光,理论上是几乎只含一种频率的,激光!”说到这里,他忍不住看了高振东一眼,这一位说是激光之父可能有争议,毕竟激光的核心原理是爱因斯坦预言的,但是说他是亲手接生,大致不会有什么问题。

难怪要光选态啊,只要找到合适的频率,用合适频率的激光去进行抽运,那刚才说的那个好处,几乎可以百分百的实现。而且好处就在于,合格的激光器产生的激光,频率是确定的,几乎不会有变化和掺杂,这就省掉了一大堆原本需要对磁场进行控制的工作。

点亮就行了,别的不用管,省了多少事情。

而且相对磁场控制不易,面前这位高委员可是最好的激光研究者了,在这方面,激光抽运选态比起磁选,无疑更加有优势。

十二机部的同志听明白了,那没事儿了,还省了自己这边控制的麻烦,而抽运的原子数量百倍的差别,对他们来说就很简单了,多出来这么多原子,对压控信号的特性,好处不要太多啊,至少短期稳定性能得到很好的保证。

“第二个嘛,相对于激光器,磁选态有些复杂,就算抛开控制,这种方式也更加麻烦。实际上,想要达到好的效果,我们需要考虑双线场二极磁铁,乃至四级、六级磁铁。”

这个同志们暂时谁都没搞懂,但是有一件事情是很清楚的,数字越极端越麻烦。这方面有个反向例子,那就是磁单极子。

“第三个,这种方式减少了磁选态中的不确定源,如……”

这一部分,十二机部的同志们就彻底听不懂了,甚至他们连笔记都做不下来,实在是不知道高委员在说什么。不过结论倒是很明确的,能进一步减小不确定度。

不过韩教授倒是听得如痴如醉,你不说我不知道,你一说我就想明白了,原来是这么回事。

其实这里面有些东西,是后来研究冷泉钟等研究中发现的,不过现在说出来也问题不大,毕竟高振东有张顶级高能物理学者的虎皮。

别问,问就是理论推导、灵光一闪。

对于高振东来说,扯虎皮当大旗的手段可谓精熟。

“高委员,那是不是磁选态就一无是处呢?”韩教授问道。

高振东摇摇头:“那倒不是,根据我的研究,磁选态在不考虑体积重量的时候,利用四极、六极磁铁,能获得非常理想的选速效果,这一点,在可以不考虑体积重量的频率基准上相当有用。”

频率基准,可以直接给出原子秒定义的复现值,并且对复现值的不确定度具有独立评估能力,说人话就是,类似大名鼎鼎的国际米原器一类的东西,用来校准别的钟表的。

韩教授连连点头,嗯,记住了!

不过频率基准有同志在搞,而且走的路子不一样,也接近成功,就先当作技术储备记下来就行。

高振东道:“所以这个东西的核心,还是这个光选态铯束管。韩教授啊,你们的压力还是很大的。”

韩教授倒是无所谓,已经占了大便宜了好吧,相当一部分压力,都被你给担走了。不过要说压力大,倒还真的大,毕竟已经有人走到这一步了,自己这帮人还弄不出个结果来,那丢脸的压力是真的大到无以复加。

“嗨,给你机会你不中用啊,趁早回所里守大门吧。”一想到如果是那样,老同学老同事们知道这件事情之后疯狂嘲笑的样子,韩教授就不寒而栗。

不行,一定不能让这件事情发生。

韩教授摇了摇头,定下神来:“高委员,您看这工作怎么安排合适?”

“就辛苦你一下吧,你来承担具体的组织和落地工作,毕竟这件事情最难的是铯束管,其他东西都是围绕铯束管进行的,而这个铯束管是你的专业领域,就让其他同志都为你服务。”高振东笑道。

要说技术级别,十二机部的同志中,不见得没有比韩教授高的,毕竟十二机部一听是来高振东这里,派的都是顶级的精兵强将。

不过要说对全局把握,还真没有比韩教授更合适的。实际上韩教授自己也知道这一点,他问那句话,主要还是明确一下。

所以高振东的安排,没有任何人有异议。

“经费问题……”倒不是韩教授抠门,主要是原研所的科研资金大都是对应项目的上级拨款,说缺钱肯定不可能,但是说自己掏钱,那是几乎掏不出来的。

高振东还没答话,十二机部的一位同志笑了起来。

“韩教授,这个事情你不用担心,来之前,我们部领导说了,不管多少钱,由我们十二机部来承担。”作为高科技产品出口主力的十二机部,在钱这个事情上现在可谓是财大气粗。

别的课题可能还要听取之后回去研究决定,但是这是谁?这是高总工!他的课题,不用研究!来这里之前,十二机部就把资金决定权直接交给了来参会的同志。

没别的要求,就一个,尽可能多的把份额抢回来!

没错,他们的领导直接就是这么说的,这个花钱的机会,得靠抢!

韩教授就是一惊,他相信十二机部正常情况下绝对不是这个态度,至少不会在这个阶段就确定要出钱。

看了看对此没有任何意见,笑呵呵的在一旁话都懒得说的高振东,他知道这一切都是因为什么。

这说明十二机部那边,对这件事情极度信任,认为成功率极高而且成果级别同样很高,当然,更信任的是这个人。都说十二机部那边和高委员好得跟同穿一条裤子似的,看来果然不假。

十二机部:换你你也一样。

高振东倒不是没意见,其实本来他想说这事儿,那就是你们到防工委化化缘,那是绝对能拿到资金的,毕竟这件事情本来就是他们那边的一个子系统。

不过一看十二机部如此主动,他干脆不说了,十二机部有钱!给防工委那边节约点去干别的也挺好。

“那行,那事情就这么定了,不过这个课题,你们要往防工委那边报,事情是他们的。而且就算是那边不用出钱,但是各种配合、原材料的调取,找他们是最方便的。”

同志们都点头应下,这是自然,别的不说,就铯这东西,不通过防工委那边,别的部委和单位想搞到手那是真的有难度。

和拿到铯钟的全部资料的同志们吃了个饭,高振东刚回到办公室想休息一下,电话铃响了。

看了一眼电话的颜色,高振东一个鲤鱼打挺直接从沙发上跳起来,抓起了电话。

这是机要通道过来的。

高振东刚问了声好,对面就自报家门,是某某某单位的。

高振东夹着话筒,双手在一台电脑上将某某某几个数字输入进去,十多秒钟之后,电脑上传回几个字。

高振东看了一眼,放下心来,身份没问题,事情也没问题,备了案的。

“同志你好,有什么能帮你的?”高振东此时感觉自己像个电话客服。这个联想,让高振东差点笑出来,特么的,联想这玩意,就是不靠谱。

对面的同志很有耐心,一直等着高振东这一通操作,听见高振东的声音,他才开口。

“同志你好,情况是这样……”看来对方也不知道这个号码属于谁,估计是防工委那边转过来的电话。

“也就是说,你们需要一种灭火剂是吧?”

“是的,委里说你这里对灭火剂很熟悉,所以把电话转过来的。”高振东搞自动灭火抑爆系统的时候,可是一口气推出来好几种新颖的化学灭火剂。

不过高振东倒是不敢夸口,主要是这玩意儿的范围太过宽泛。

“略有了解,不过不敢保证一定能解决你的问题。具体是什么要求的?”如果熟悉他的人,估计对他这句“略有了解”可能会有些过敏,我信你个鬼。

“用于小型密闭空间的固体火灾、液体火灾、气体火灾、电气火灾……”

好嘛,还挺全乎,ABCE齐活了啊,就差F了。上辈子帮师姐找过工程设计资料的高振东,对火灾类型还是多少有些了解的。

不过这难不倒高振东。

“坦克上用的气体灭火剂你们考虑过没有?”哈龙,基本量身定做。

“不行,这个工作环境有些特殊,这个灭火剂长期吸入有一定毒性。”这倒是真的,坦克用的灭火剂如果长期吸入是有一定毒性的,用在坦克上是因为灭火之后人就得跑了,至少也要打开舱盖通通风啥的,不会长期吸入。

“及时通风就行啊。”

“不行,工作环境没法通风。”对方的声音有些无奈,既然能找到你,肯定是考虑过哈龙的。

没法通风?通风有什么难……高振东突然意识到了一些什么。

上一章  |  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目录  |  下一章
加入书架后可以自动记录您当前的阅读进度,方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搜索引擎输入 "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 黄鹤楼" 就可以找到本书
其他用户在看:
黄鹤楼文学 - 免费小说阅读网 www.hhlwx.com
联系我们: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