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文学
 
首页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侠 • 仙侠
都市 • 言情
历史 • 军事
游戏 • 竞技
科幻 • 灵异
搜索:
 
您当前所在位置:黄鹤楼文学>>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

第1372章 哪位神仙选的这个地方?


简体手机版  繁体手机版
更新时间:2025-09-11  作者:打小就清澈
 
“也许吧,我不在乎你尊不尊重他,但是你得尊重其他凝聚态物理学的专家。”

“为什么?我想象不出两者之间有任何的关系。”

总编叹了一口气:“好吧,现在你欠我四镑了。”他再一次提高了自己的“课时费”。

他指向一群编辑手中难以处理的那些重复稿件:“当我们得罪不起其中任何一方的时候,那我们可以让他们所有的人都出不了头,转而选择他们任何人都无法得罪的那一方。这样,我们就不会冒犯到任何人,懂了么?”

很明显,只要有高振东的推荐在,那这名总编为了平息无法解决的大佬之间的重复成果,最合理的方式就是选择一家谁都没话说的。

编辑部没有任何责任,人家的稿件来得够早、内容够好,而且相关的人够硬。

这是一个在各方都能交待得过去的结果。而高振东在学术上的国际影响力,也开始能为国内的同志们谋福利了,虽然这是一个各种条件综合之下的结果,但事实就在那儿摆着,没那个能力,连被“综合”的资格都没有。

“啊,我明白了。”一名编辑兴高采烈的从编辑手里接过清单和两篇论文。

“剩下的怎么办?”

“剩下的?你们可以按照正常的规矩办,就这么简单。很少有事情可以处理得非常完美,所以你们得学会处理真正棘手的问题。”总编的嘴虽然有点毒,但是心却不差。

黔山,崇义地区与黔阳交界处的仰龙口。

这里因为山高谷深,人在谷底仰望而上,前方的峡谷将天空遮蔽,仅有一道没被遮住天空如龙一般,蜿蜒曲折,雄踞山谷上空,故而得名。

而这里,正是三线建设重大能源工程——乌水渡水电站所在地。

距离仰龙口不远的深山里,一队同志手杵竹竿,正在一小片平地上,忙碌的工作着。

这一小片平地如果放到任何一个省,都是不怎么起眼的,但在黔山,再小的平地,都非常宝贵。

而今天,这一小片平地,即将发挥更加重大的作用。

“这里不错,面积基本满足要求,而且周围山高崖陡,具有比较好的保卫条件。”

另外一位同志从地震仪上抬起头来:“地震仪显示,下方溶洞发育并不严重,地基还是比较可靠的。”

黔山一个大问题就是,到处都是溶洞,不说别的,就附近的乌水渡电站,为了保证成库条件,已经混凝土灌封了好几个地下溶洞。

“数据可靠?”

“应该是可靠的,这种新型连续波地震仪,动态范围很大,成像灵敏度更高,数据更可靠。不过要确认的话,还需要打钻确认一下。”

用钻机钻岩芯,这才是最可靠的验证。别说现在在用,就算到了几十年后,一样是最可靠的手段被广泛使用。

但是至少地震仪的探测,已经表明这里具备了初步的工作条件。

“嗯,你们看,这里山高谷深岩壁陡峭,万一出问题,相对来说也比较容易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没人希望出问题,但是做前期工作的同志,必须把这些所有的可能性都考虑到。

“交通条件怎么样?”这应该是负责领队的同志。

一位同志拿过1比5万的地图,在上面指道:“只有小路,不过刚才一路进来都在注意,结合地图,情况还比较乐观。你们看,从这里开始,沿着这个山谷,再在这里凿一个不到200米的隧道,就能修出一条能并行CA10大卡的路来,总的长度大概只需要8公里左右,就能接到主干道上。”

沿着他的手指,同志们纷纷点头,这在黔山来说,可以算是交通潜力非常好。

“取水呢?”

还是刚才找路那位同志,将手指向了地图的另外一侧。

“从这里走,沿山绕行,大概6公里,中间有一个涵洞和两条渡槽,不过工程量都不大。而且这片平地的高度,正好可以在乌水渡电站布置深层取水口,通过重力供水过来。这样一来,整条供水路线都是无压的,成本和难度都比较低。”

听说能深层取水并重力供水,同志们都面露喜色。

深层取水有个好处,那就是水温低。如果是农灌取水,对于太深的水库,是要从高中低等多层同时取水,并将水混合之后才能供应农灌,否则可能把作物活生生冻死,哪怕是夏天,依然如此。

但是对于反应堆来说,深层取水就只有好处了,就怕水温不够低!而且深层取水,供水能力受水库水位影响小,供水保证率高。对于需要大量取水而且对可靠性要求极高的反应堆来说,是重大利好甚至是设计必须。

不过深层取水的话,取水水位低,如果此时用水水位高,那就要花代价把水提上去才能用。

但是这个位置能在深层取水的同时满足重力供水,那取水这一套东西可就便宜了。

别看高振东看的那个工程取水长度只有3公里,但是要论取水的代价,这里要低得多得多。

没有提水泵站,全程无压,仅仅是这两个条件,就能节约出一大笔资金和非常多的工期来。

洞最多只能两头对进,毕竟现在还没有能力和资金搞那种从中间各部位打支洞进去,将隧洞分为多段,多段同时两头推进施工的方案,这就让打长隧洞的工期居高不下。

而这个除了一个工程量不大的隧洞之外,基本上都在土地表面走的方案,就要简单得多了。说得简单点,那就是直接沿线铺人,都能把工期提前一大截。

“对了,同志们,你们看。”一位同志指向了远处略高的地方,同时在地图上点了点:“就是这里,这里有条件搞一个小水库,我测算了一下,容量可以满足作为应急用水蓄水池使用。这样一来,甚至可以节约从乌水提水的备用水源工程。”

“诶,不错不错,宝地啊!比这片平地略高,也能重力供水下来,应急蓄水池的提水泵站可以设计得很小,很节约钱的。”

这倒是黔山的优势,想找个坑坑洼洼存点水什么的,很是方便,而且往往自带落差。而应急蓄水池的水可以慢慢蓄,毕竟这里面的水平时都是不用的,对瞬时提水能力要求不高。

“嗯,这个地方的确不错,这样一来,就不用炸山了,成本工期都节约不少。而且旁边的山上就有可用的砂石、石灰料场,建材运距节约不少。”

有合格的岩石和石灰石,变成砂石,石灰,无非就是破碎机和一把火的事情。

炸山是个非常麻烦的事情,不仅是要炸开,还要推平,夯实,甚至可能需要一段时间的自然沉降,不论是时间还是金钱,都很高。

“对,开采砂石料的料场,反过来还能作为附属设施建筑用地,完美!”

“说到建材,这里距离黔阳钢铁厂,不过100来公里,主建材能得到很好的保证。”

“而且可以和乌水渡水电站共用水泥供应,黔山应该是不缺水泥原料的,水泥也比较容易解决。”

讨论到这里,一位同志忍不住感叹道:“这是哪位同志选的这儿,真是神了。”

眼见大家的意见都很统一,带队的同志笑道:“那我们就确定在这里开展下一步工作了,也不搞什么选址对比了,这里的条件,也实在是没有对比的对象。”

以黔山的情况,能找出这么一片合适的平地,已经是侥幸。

另外一位同志点点头:“嗯,我同意。就算是这下面是溶洞,只要不是太夸张的,把溶洞灌封起来的代价,都比另外找地方要强啊。”

黔阳市,状元楼边,一位黔山当地领导正在听取工作汇报。

“你是说,经过专家勘察选址,基本上确定仰龙口附近,具备建设特种化工厂的条件了?”黔山领导一脸的惊喜。

虽然知道上面有这个考虑,但是考虑和落地那是两码事,如果条件不具备,再怎么考虑也没用。

而现在看来,运气不错。

“是的,在仰龙口附近不到十公里的地方,找到了一小片合适的土地。现在专家们已经在向导和崇义1104地质队的同志们的配合下,进行打钻勘探,准备下一步工作了。”

“好!太好了!”黔山领导不由得一拍桌子,桌上的茶杯笔筒叮铃桄榔一阵乱响。

他站起身,激动的在办公室走来走去。

“这两个重大工程合二为一,投资必定很高,对黔山的百姓来说,也是一道福音。”

就算是保密工程,人力和设备可能用不上黔山的,但是吃喝拉撒,建材用度,总要走黔山供应的,黔山供应不足的,才会从外面进来,这就是黔山的机会。

而且这么大两个能源中心矗在那里,对周边的黔阳、崇义、七星等地区,能带来很好的辐射效应,不缺电,能做的事情就多了。特别是黔阳、崇义,是黔山经济最好的地区,有充足的电力供应,意义重大。

“幸亏前两年教育抓得紧,要不然还真抓瞎。”这两个工程不见得能用上多少黔山本地人,但是带来的发展,却对黔山的教育水平提出了要求。

说到教育,他就想起那位远在京城的“黔山人”高委员来,他拉来的定向捐助资金,为黔山教育可是做了不少贡献。

“也不知道是哪位神仙,建议在黔山搞这个,要是高委员也知道这个好消息就好了。”领导忍不住笑了起来。

这个工程本来是准备落在隔壁双庆,这件事情他是知道的,只是不知道怎么七弯八绕的,落到这边来了。

这种保密工程,如果不是亲自参与相关工作的,估计可能性是不大咯,高委员是电子方面的专家,和这个事情估计关系不大。

有点遗憾,事涉保密工程,也不能主动给他说。

对于黔山的这个消息,高振东是知道的,不过知道的过程,比较迂回曲折,毕竟他做了建议之后,如果防工委不说,他也不会主动打听到底事情的结果如何。

不过他现在和反应堆这东西,打的交道很深。

“走,去防工委。对了,多叫几个人。”高振东来到自己的车边,手上拿着一个包,依稀能看出里面像是一本书的样子。

听见高振东的话,他的驾驶员同志眼神就是一凝。

很少听见高总工说这句话,这其中的含义,他自然非常清楚。

“您等一下。”另外一位同志马上就转身去了旁边的一间值班室。

未几,辆京城牌越野车从三分厂鱼贯而出,直奔防工委。

“你怎么又来了?”防工委领导嘴上说着嫌弃的话,眼睛却是盯着高振东手上的包。

高振东这边刚出发,防工委这边就接到了消息,毕竟这次有些反常。

高振东一扬手里的包:“领导,我给你送好东西来了。”

“好东西?难怪这么大阵仗,哈哈哈。快快快,给我看看。”领导的手伸得老长老长的。

高振东从包里拿出一厚本装订的16开纸,分量挺重的,递给领导。

“哟嚯,还挺沉手……船……嗯?”领导一边笑着接过来,一边随口取笑道。

不过他话还没说完,眼睛就直了!

《对船用反应堆的一些思考》。

如果说在装备领域现在领导心里最惦记的,也就是大黑鱼了。

毕竟该飞上天的飞上天,该射得远的射得远,该炸得响的也炸得响,现在就差一个能把这些东西都整合到一起的终极大杀器。

而高振东手上这本资料,就与这个大杀器有莫大的关系。

不对啊,高振东没有参加相关工作啊。石墨堆那个,和这个区别可大了。

“你怎么会有这个东西?”这话问得好像这玩意儿是高振东偷来的一样。

高振东笑嘻嘻的:“我写的啊。”

“我知道是你写的,我的意思是,你怎么写得出这东西?”从这资料的厚度来看,可不是那种三言两语方向性的话,而是有一定深度,才能弄出这好几斤来。

高振东也傻了,还能怎么写,就这么写呗。

“噢,是这样,您应该记得我上次看完石墨堆的资料,说有些收获要整理吧?”高振东解释道。

“啊,对,是有这么回事。”被高振东一惊吓,刚才忘记了。

说到这里,他反应过来:“就是这个?”

高振东点点头:“对,一半。”

“还只是一半?”

“对啊,当时我说过啊,不止一个啊。”高振东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

“这……好吧!我看看!”领导的注意力迅速从这件“小事”身上,转移到了资料这边。

翻开看一眼,他就合上了。

有点太多了。

这目录一眼看上去都眼晕,高振东几乎把反应堆的所有方向,都给写上去了。

难怪这么厚这么重。

虽然知道不会非常深,但是这内容也少不了。

“这些都是你看完石墨堆的想法?”怎么感觉这事儿这么离奇呢。

高振东点点头,大言不惭:“嗯,对!”

“石墨堆和船用堆,差别很大吧?”

“是啊,花了我不少心思呢。计算机和炸药差别更大。”

我去,我问的话是这个意思么?不过高振东的后半句话,让他无话可说。

这个高振东可不管。

领导拿他没辙,从最初的震惊里走出来,定了定神之后,惊讶褪下去,兴奋涌上来。

“你这是要我转交给相关的同志?”至于靠不靠谱,领导没有怀疑,高振东很少做不靠谱的事情。他既然敢拿出来,就说明必定是花了心思的,而高振东花了心思的东西,一般都不会差。

别管跨度有多大,反正相信就完事儿了。

高振东点点头:“是的,这东西我也不可能参加实际工作,只有请您转交咯。如果我的想法能给同志们带来哪怕是一点点的启发,对我来说都是非常值得高兴的事情。”

恐怕不止一点点噢,领导看了看这玩意的厚度。不过也许相当一部分太过超前实现不了是真的,他心里很清楚。

“好,我会马上转交给相关同志。”他也想明白高振东为什么要一反常态说多叫几个人,要是知道是这东西,他得把高振东摁在三分厂,自己派人过去取。

要说这小子做的事情里不靠谱的,大概就是他把这些宝贝就这么送来送去最离谱了,噢,对了,上次亲身冲上去几枪把特务给崩了也是。

将那份材料非常宝贝的放在自己办公桌上,领导转过身来,想起一件事情。

“对了,告诉你一个好消息。相关专家组已经初步确定,就在黔山乌水渡水电站就近,建设一个石墨反应堆及附属发电厂。”

高振东笑了起来,果然好消息。

相当于自己关于石墨堆的提议,一个都没落空。而且里面还有另外一层意义,那就是对于高振东这个半公认的“黔山人”来说,这个工程真的落到黔山了。

高振东一边笑,一边道:“请转告做附属设施设计的同志,定稿不要太快。”

上一章  |  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目录  |  下一章
加入书架后可以自动记录您当前的阅读进度,方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搜索引擎输入 "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 黄鹤楼" 就可以找到本书
其他用户在看:
黄鹤楼文学 - 免费小说阅读网 www.hhlwx.com
联系我们: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