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兴华胡同。
秋日四合院里面的石榴树已经结满了果子,林有成也没有仔细看那硕果累累的石榴树,直接朝院门口走去,还没出院子就瞧见林兆美带着朋友来四合院玩了。
“林叔叔好!”
林兆美带着高媛媛来自己家玩,高媛媛瞧见林有成正准备出门,依旧十分有礼貌地打了招呼。
林有成笑着点了点头。
林兆美又问道:“爸,你要出去吗?”
“我去一趟杂志社,那边有召开作品的研讨会。兆庆他们摘了一些石榴,放你屋里了,你到时候拿给媛媛吃。”
林兆美点了点头,拉着高媛媛往自己的屋子里面走去,又叮嘱道:“爸,那你早些回来啊。”
林有成瞧见女儿林兆美已经拉着高媛媛进自己屋了,不禁摇了摇头,这话说着都已经进自己屋玩去了,他也没有多留,出了四合院的胡同巷子,也就在街上打了一辆出租车,直接去了《人民文学》杂志社那边。
这次召开的作品研讨会也是因为林有成的作品《爱》,虽然是短篇,但是这篇的影响力却一点都不小,而且拍摄的电影《爱》又拿了威尼斯电影节的金狮奖,自然也就更加让林有成这部更受关注。
其实林有成本就觉得没有必要召开研讨会,不过很显然这篇在文学界引起的反响,还有争议的话题,以及林有成本身的影响力都非常值得召开研讨会,因此这次作品的研讨会倒不是作协那边牵头,而是《人民文学》杂志社组织的。
这边林有成坐着出租车到了《人民文学》杂志社,因为是《人民文学》杂志社这边举办的,研讨会的会议自然也就是在杂志社这边的会议室。
“有成,等你好久了,怎么这个时候才来啊!”
余桦正和石铁生聊着天,瞧见林有成,忙推着石铁生的轮椅一脸笑容地走了过来。
林有成也是见过石铁生,毕竟都是在京城文学圈子里面,而且同在作协,林有成又是京城作协组的副主任,自然也是认识作协里面的作家。
石铁生望着林有成,一脸笑容地说道:“我们刚还聊你的这篇《爱》。”
因为研讨会还没正式开始,林有成这边和其他编辑以及作家打了招呼,也就和余桦等人聊最近的创作以及看的一些书以及内容,当然这里面自然也会讨论林有成给国外的电影公司写的电影剧本。
没办法,谁让林有成这位作者的创作激情一直都很旺盛,不单单是在文学创作上面,还有剧本创作上面也都是大获成功,这些自然也都是会让余桦十分羡慕。
要知道余桦现在也已经打算来京城,只是他那边的婚姻结束,这边即便是和程红在一起,在京城也只能是暂时租房,不过很显然这话他并没有和林有成说,一个是觉得没有必要,另外也是不想在林有成面前跌份,显得自己生活很窘迫。
余桦这边跟林有成和石铁生聊得也大多都是文学创作上面的事,说道:“我最近打算写一个故事讲地主家的纨绔子弟的人生,但是有遇见瓶颈,现在有些写不下去。”
林有成听着余桦聊自己创作的故事,似乎就是在写那部《活着》,不禁说道:“不妨以第一人称写一下,另外换一下看看行不。”
余桦听见林有成这话,仔细想了一下,眼睛一亮,似乎林有成提的建议很有道理,连连点头,笑着说道:“我后面试着用第一人称写这个故事,说不定这样读者更容易代入。”
林有成也只是建议一下,他也知道余桦虽然已经写出了《在细雨中呼喊》,还有《河边的错误》这样的,但是真正让余桦在文坛扬名立外的还是那一部《活着》。
余桦望着林有成,笑着说道:“说起来,我这个故事和你这部《爱》还是有些不一样啊,我这个故事打算叫做《活着》,你这部《爱》却是因为中风瘫痪,就选择了死亡。”
林有成听见余桦这话,不禁笑了,说道:“不同的选择而已。”
“我觉得不管怎么样都还是得活着。”
石铁生听见余桦这话,也连连点头,说道:“我也这么认为,不过有成他写得这篇《爱》里面妻子的选择,以及丈夫最后成全妻子的选择,我也能够理解,而且发自内心地觉得很伟大。”
余桦听着石铁生的话,点了点头,他自然也是看过林有成所写的这篇《爱》,要不然也不会特意来参加这一次作品研讨会,他同样也是发自内心地被林有成所写的《爱》这个故事给彻彻底底地惊到了,整个故事看似简单,但是文字里面的描写,还有整个情感以及对生命与尊严,还有爱这个字眼的讨论都是让他们都为之震撼的。
正如余桦和石铁生所想的,林有成这篇名为《爱的》真的就是让整个文坛都为之震撼,简单却直击人心,这样的故事其实一点都不简单,那样细腻真实的文笔,还有叙事的手法都让文学圈的非常多评论家们一直在讨论,当然讨论的还有这个故事里面的爱。
研讨会上,自然也就有非常多的文学工作者谈自己对《爱》这部的看法,当然也会有涉及到这部整治正确性方面的一些争议的地方,究竟丈夫用枕头闷死妻子的行为怎么样看待,这个在研讨会上也会有不同的声音。
当然,这样讨论的声音都还是正面而积极的,大多都是肯定林有成所写的这个情节。
作为《人民文学》杂志组的主任,也是《爱》这部的责任编辑,张伟自然也就会发表一些看法,拿着自己写的一篇长长的稿子,说道:“林有成的这部《爱》直面衰老,疾病与死亡,关于爱情和尊严,残酷且冷静地讲述了两个老人之间的情感,所有对话都非常合理,情感真实,再加上令人揪心的收尾,其实遮掩个的结局更显两人之间爱的伟大。生命与死亡就像那只鸽子,抓不住也留不下,只有白头偕老的爱才是永恒。极简克制,内功深厚,诸多意象,细节制胜,绝望压抑,也有难以复述的细腻感动,至于如果要讨论怎么帮爱的人解除痛苦,那是关于安乐死的另一个话题,林有成在这篇里面并没有发表任何看法,他只是冷静地用文字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毫无疑问,张伟提出的“安乐死”这个话题,也是其他一些文学评论家有提出来的,但是很显然如张伟所说,林有成整个视角都是十分克制且冷静的,并没有在文字里面流露出太多的看法与观点。
而这一点也是让其他文学评论家们认为林有成这篇《爱》值得称赞之处。
研讨会上其他人都认真听着张伟的话,甚至还有人直接拿着笔,记录着一些精彩的观点和文字。
除了张伟称赞林有成这部,另外也有其他学校的文学教授说道:“在我看来,林有成这篇《爱》的里面也有表达的是对知识分子人格的敬意,敬其对个人尊严与爱的超越肉身存在的完整性的追求。我很感动林有成同志所写的这个故事,冷静的叙事讲述了一个充满爱意,令人动容的悲剧故事,悲情的结局下看到的是老夫老妻间难以割舍的爱。”
一旁的余桦听见这话,也连连点头,很显然这也是他的想法,这里面的一对老夫妻都是音乐教师这样的知识分子,才会更加在意自己的尊严,无法接受自己毫无尊严地活着。
但是在余桦看来,对有些人而言,活着就是活着本身,活着本身就很痛苦,但是依旧还是要继续活着。
很显然,这些言论也是相当有道理的,自然也就会有人开始深思和讨论。
其实这些也是文学评论家们在一些文学杂志上发表的评论文章一样,他们对林有成的这部短篇是真的非常推崇,也是因为这个故事是关于知识分子衰老以及死亡面前,究竟会如何选择的故事,这里面的生命与尊严的话题也都非常值得他们讨论。
“在我看来,林有成这篇其实就是在分解、分析、细致、缓慢,像在用精密的仪器去审视、解剖老人的痛苦,关于“冰冷”,有比较酷的说法,“冷峻”,往负面来说则是“冷漠”,也许林有成作者想让我们讨论的就是按部就班地放弃生活、走向死亡,就是爱与人性吗?继续挣扎着活着,是不是也是可以?这些林有成里面并没有给出答案,而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在现实中寻找答案。”
另外也还会有人提出另外的观点——
“仅从身体讲,从来没有什么有尊严地老去,衰老就意味着一系列不堪,而所有不堪中的最不堪是失能。当一切需要依赖别人时,更多的不是对别人的挑战,而是对自己的挑战,对自己对尊严的让渡尺度的挑战。林有成同志在这部里面与温情绝缘,交代了那位妻子欲死之念,已经是对读者最大的怜悯了。至于老先生突然闷死妻子,是为妻子还是为自己,似乎没有太多讨论的价值,因为不解决问题。这当然不是有尊严的死法。他最后给妻子装扮出一个有尊严的死的样子,与其说是抚慰和欺骗他人,不如说是自欺。”
“这也就是需要讨论的,以残酷成全彼此的尊严和优雅,这是不是就是真正的爱?”
“冷静到冷酷的文字,讲述让人缓不过来神的故事。其实结局非常的意料之中,就是在等到底会是什么契机,但残忍,真的是太残忍了,可却又真真实实地爱着以及爱过。在妻子拒绝喝水被扇巴掌那一处,我印象深刻,很受触动。”
文学作品的研讨会就是如此,一些内容交流碰撞,在这个九十年代,观点碰撞还是非常激烈的。不过现在在林有成的这篇《爱》的作品研讨会上还是没有那么多的质疑和批判,更多的都还是推崇的赞美与肯定。
没办法,《爱》这个故事就是实打实地动人!
这些观点和看法都十分深入,很显然这样的作品研讨会就是会讨论得更加深刻,尤其是本身林有成的这部里面的故事内涵就相当深刻,人性也值得深挖。
虽然读者和评论家们会有不同的看法,但现在既然作者本人也在研讨会上,林有成也会发表自己的一些看法。不过真正说起来,林有成对于研讨会上的一些讨论都还是很轻松的,毕竟不像以前路垚的那部《平凡的世界》在京城召开作品研讨会的时候,被批评的一无是处,路垚这位作者也被打击得不行。
很显然,林有成并没有受什么打击,毕竟大多都是肯定与称赞,当然即便是批判,林有成也不会特别在意,毕竟这样的作品研讨会也只是少数的读者发表意见,而且他的这篇《爱》拍摄的电影都拿了金狮奖,在国外也都引起热烈反响,打动了国外的观众,故事早就被证明了十分动人。
研讨会结束之后,依旧还是会有不少文学工作者来和林有成进行交流。
“有成,虽然我非常喜欢你的这部,但我还是觉得不管怎么样都还是得活着,只有活着才会有希望。”
林有成听见石铁生这话,不禁点了点头,笑着说道:“我也认为只有活着才会有希望。”
另外一旁的余桦听见林有成和石铁生的话,不禁说道:“说实话,我现在都有些迫不及待写完我现在的这部,让你们看看。”
石铁生笑着说道:“期待你这部完稿。”
林有成也点了点头,表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