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植桐确确实实忘记了地皮差价的事情。
如果记得这回事,他绝对不会在孟庆丰提议看房的时候带上小王同学。
只要不带着她,哪怕孟庆丰说有两千块钱差价,唐植桐都能很轻松的拿出来,然后回头给家里报个四五百,这事就过去了。
眼下小王同学知道了,也就不能再瞒着母亲,唐植桐只能通过借钱的方式把这个窟窿给堵上,回头再想办法把这钱给赚回来。
不过这样也好,起码在所有经办人的眼里,自己这次换房是清清白白的。
张桂芳一听这茬,眉头都没皱:“我这能拿出三百块钱,够不够?”
“回头再跟叶主任吱一声,两家一块凑凑就差不多了。您能攒下三百?我还以为顶多二百块钱呢。”见母亲没有意见,唐植桐舒了一口气。
“大头是卖鸡的钱,虽然给了你大舅一点,但你们平日里给的生活费花不了,我也攒了些。”张桂芳此时只恨自己攒的少,这种事情还要跟亲家母开口。
“您真会过日子!”唐植桐在前面蹬着自行车,由衷的赞叹道。
“这都是往宽了花,是你和文文给的多。”日常生活中凭票的东西越来越多,不仅价格都是固定的,连每户的供应量也是有定数的,而自家由于有存粮的缘故,不用出去倒腾吃食,花钱的地方自然就少了。
张桂芳对眼下的日子很知足,她觉得这一切都离不开有个好儿媳妇,既然新院子离儿媳妇单位近,换就换吧,更何况附近还有学校、公园的加持。
小王同学回来的比平日里晚一些,不用问,唐植桐就知道这是回娘家了。
果不其然,吃完晚饭回到厢房后,小王同学从自己挎包里掏出来一个信封:“我从咱妈那拿了三百,如果不够的话,我再让咱妈想想办法。”
“足够了,你婆婆那还有三百呢。没想到你这么利索,我还想着等明天去看看需要多少钱再跟咱妈开口呢。”唐植桐接过信封,心里有些沉重。
虽然叶主任的级别上去了,但给婆家寄的钱也多了,而且马上就是假期,静莹、凤珍学钢琴的学费,敬民、凤芝的补课费用,都是叶主任承担的,给自家这三百,想必压力一下子就上去了。
“小唐同志,接下来要努力创作赚稿费了,咱争取早一点把钱款还清。”小王同学努力板着脸拍了拍丈夫的肩膀。
“请小王老师放心,我一定努力赚钱!”创作只能当个爱好,一首歌才十块钱稿费,要想还清这六百块钱,还不得天天在家磨曲子?
先不说自己会不会江郎才尽,就算能想出来,这数量也有些骇人听闻。
相比起来,唐植桐还是觉得用空间里的鱼和兔子换钱来的更安全。
当然,用去什刹海钓鱼、去山上打兔子只是做做样子,到时候自己完全可以用这个理由顺理成章的把空间里的钱拿出来还账。
我真是个小天才,想到这里,唐植桐美滋滋的笑了。
“你买链条做什么?在包里跟饭盒碰了一路,丁零当啷的。”收到丈夫的保证后,小王同学转手从他的挎包里掏出了链条和内胎胶条。
“哦,买来给敬民做玩具的。”唐植桐接过链条和胶条,打算今晚把手工给做出来。
“他跟你要玩具了?”小王同学一听,眉毛就有竖起来的倾向。
“没有,是我想给他做的。敬民最近多听话啊,都绕着你走了,我这个当姐夫的,不得支情?包里应该还有根辐条,你给拿出来。”唐植桐找出钳子、钉子、镀锌铁丝和细铜丝,拉过小马扎,准备动手。
“那都是他应该做的,不用给他做玩具。”小王同学虽然嘴上这么说,但还是从丈夫的挎包里找出了辐条,并搬了小马扎,坐在丈夫旁边看着丈夫做手工。
链子枪不难做,弯铁丝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可能有点难度,但对于唐植桐这种壮汉来说只是有一点点难度,毕竟就一把钳子,想把枪架子弯在一个水平面上还是要费一番功夫的。
弯好铁丝,再找块砖垫着,用钉子对准链条中间的轴,钳子砸在钉子上,把轴给冲掉,剩下的链扣备用。
由于唐植桐买到的是废旧链条,上面油污、铁锈不少,唐植桐简单的用报纸给擦了擦,打算就这么用。
所有的链扣要串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枪口的位置,由两个链扣组成,用刚才拧下来的辐条冒串起来固定住,剩下的链扣串一起,组成枪管。
为了美观,唐植桐又找出黑色的绝缘胶布,眼下这玩意真的是布做的,再过若干年,这种胶布连同医用胶布就都变成了胶带。
用绝缘胶布将链条缠起来,不仅美观,还增强了枪管的稳固性。
“还挺好看。”小王同学看着这些零零碎碎的东西在丈夫手下一点点的成型,不由的发出感叹。
“一会还有更好看的。”唐植桐用细铁丝将弯好的枪身做了加固,用皮筋把板扣固定好,最后再把内胎胶条裁成合适大小绑在枪管上。
一把链子枪就做好了,全程也就个把小时。
“让你见识一下我自己手搓的火枪。”唐植桐拿在手上试了一下,扳机扣动流畅,这力度对于敬民来说应丝毫没有压力。
唐植桐拿出一盒火柴,取出一根,将枪管一分为二,将火柴头冲着枪尾从辐条帽里穿过去,然后归位。
最后照着没人的地方,扣动扳机。
“啪”的响声,伴随着一缕青烟,火柴棍已经飞了出去。
“我试试。”小王同学见猎心喜,她小时候玩过真家伙,但都是在没有子弹的情况下玩的,每次都是自己用嘴配音,总归少了一点意思。
等再大一些,才有机会学了射击,不过这已经过去了很多年,小王同学有些想念。
唐植桐把链子枪和火柴递给小王同学,自己则乐呵呵的把地面清扫干净。
“好玩吧?”唐植桐收拾好,洗了把手,问道正瞄准门帘射击的小王同学道。
“嗯,敬民肯定会喜欢的,不过,就是有点费火柴。”小王同学又打了一枪,看着已经空了一大半的火柴盒,有些不好意思。
“不要紧,咱妈那又没有人抽烟,平时也就用火柴点个炉子,一天十来根还是能供的起的。再说了,没火柴也能当个样子货玩。”相比较火柴,唐植桐更在意小舅子的童年乐趣。
7月6日,星期三,有点多云。
一早,唐植桐找出了房本、户口本,张桂芳也将三百块钱给了他。
虽然换房对化工原料公司来说是公事,但对唐植桐来说就是私事,这种事情最好不要占用太多的工作时间,如果今天能把所有手续都办完,那就再好不过了。
听锣听声,听话听音。
话说昨天孟庆丰看到唐植桐两口子商量那九百块钱的地皮差价后,就琢磨过来,唐植桐这是不打算跟自己借钱。
孟庆丰想着跟唐植桐结下友谊,单凭这换房,他觉得还差了点意思,所以昨天回单位后找了个房管局的故旧。
今天一上班,孟庆丰就在等唐植桐过来,等见到人,立马起身相迎:“哎呀,小唐同志果真信人!”
“孟主任操心费力给找了那么好的一处宅子,我是肯定要来的。”唐植桐握着孟庆丰的手,跟他寒暄道。
“客气了,咱们这是保持优良传统,继续相互配合。”孟庆丰的眼睛都快笑成了一条缝,无时不在提醒两人的渊源。
“孟主任说得对,相互配合。”面对孟庆丰的暗示,唐植桐也笑眯眯的应着,虽然他从来没有当面说什么感谢的话,但唐植桐能从态度上察觉到老孟在换房上对自己的照顾。
实事求是的讲,现在公家单位想用民房,办法还是有很多的,其中最方便的一种叫做征用,大部分都是用货币补偿来解决问题。
在征用之外,还有拆迁,前年开建的一些大工程所占用的地皮基本都是采用拆迁来完成的,拆迁的范围不仅仅限于活人,还有坟墓。
西边某个宾馆项目建设的时候连坟都得迁,但由于很多都是无主的,最终深埋了4000座,迁葬1000座。
“关于差价的问题,咱们去一趟房管局,这事还是由他们那边评估出价更合适,你觉得怎么样?”孟庆丰虽然在化工原料公司位高权重,但在涉及资金方面也不好专权,因为下面真的有职工监督。
“没问题,那咱们过去一趟?我捎带着了解一下怎么办理换房手续。”唐植桐乐见其成,既然已经做好了加钱换房的准备,那自然是证据越扎实、流程越正规,越好。
有孟庆丰领着,唐植桐很顺利的来到了房管局,等了一会才见到了这边的接头人,是个副局长,姓祝。
“哎呀,对不住,最近因为换房的事一直在开会。”祝局见到二人后先握手,后道歉。
“祝局这是为咱们四九城的居民鞠躬尽瘁,我们等的甘之如饴啊。”孟庆丰在旁说着客气话,唐植桐则在一旁装小透明,不吭声,只点头附和。
“哈哈哈,少花花轿子抬人。”祝局笑笑,表现的跟孟庆丰很熟络,甚至给两人倒了两杯水。
“老孟把你们换房的事情跟我说了,小唐同志,你那房子最近交地产税了吗?”祝局坐定后问道。
“前两年换房本的时候交了,换了房本后就没再交过。”唐植桐回答的很坦诚,这玩意不交的大有人在,而且没有人专门上门去收,想不起来也很正常。
“这样吧,我回头交代花市那边给评估一下,到时候你按照评估的金额补交地产税,金额会高一点,但在换房的环节,能给你省出些差价。”规章制度都是明摆着的,祝局也没法大手一挥把铁辘轱把和大石作胡同的地价给调成一致。
唐植桐不太明白这里面怎么操作,但听懂了,税高代表着地价高,这样在交换的环节,两边地价的差价就小,多缴五块钱的税,可能就能给自己省下一百多的差价。
不过唐植桐没有吭声,听后先看了看祝局,又看了看孟庆丰,欲言又止。
这种操作确实能给自己省下钱,但以后有没有后患?若是后面有人翻账本,就得不偿失了,毕竟唐植桐觉得自己不差这点钱。
“有什么话说就行。”孟庆丰看出唐植桐有话想说,在旁边给出了信号。
“祝局,孟主任,我眼皮子浅,有说错的地方,您二位尽管批评指正。”唐植桐一开口就给自己的发言定了个调子。
“我个人非常感谢两位领导的照顾,但我不想这事给二位带来麻烦,咱们还是按照规章来办,手续上给加急一下就成,因为我这边也是有工作的,没法长时间来回跑。”
来之前,唐植桐压根没想到孟庆丰会这么为自己考虑,虽然驳了他俩面子不太好,但唐植桐更在乎换房的合法性,不允许过程中存在瑕疵,尤其还是这种涉及资产流失相关的事情。
“小唐,这个不算违规。实话跟你说吧,房管局这边税收也是有任务的,你地产税交的高了,我们搬过去也得按照这个标准交,有了带头的,房管局后续才方便把那边的地价给提起来。”祝局还没开口,孟庆丰抢先一步在旁边解释道。
“老孟说的对,你多交点,也算帮了我们忙。”祝局在一旁帮腔,昨天两人见了一面,深入沟通了换房的事情。
房管局这边的诉求是多收税,孟庆丰那边对税倒无所谓,国有公司嘛,税给谁都是给,利润最后也都是全部上缴。
在孟庆丰看来,这么个操作下来,总能拉近跟唐植桐之间的关系了吧?
“那……行吧。”既然两位领导都这么说了,唐植桐也不好驳了他们的面子。
多缴就多缴吧,就是铁辘轱把的乡亲们以后要多缴一点地产税了,不过也没那么多,毕竟不是谁家都有自家那么大的院子,更何况地产税存在不了多少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