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文学
 
首页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侠 • 仙侠
都市 • 言情
历史 • 军事
游戏 • 竞技
科幻 • 灵异
搜索:
 
您当前所在位置:黄鹤楼文学>>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911咱去看看院子?


简体手机版  繁体手机版
更新时间:2025-10-14  作者:工具超人
 
7月5日,星期二。

唐植桐送下小王同学,投了信,直接去了邮电学院科研班。

“唐老师。”唐植桐不仅给科研班争取了两个留京名额,还带着大部分同学饱餐一顿,科研班的同学们对他都愈发的尊敬起来。

唐植桐笑着跟同学们点点头,算是打了招呼。

施正则已经去二商局报到了,二组现在新选了一个组长出来,也是之前参与过保温箱研制的,叫彭黎杉。

好歹也算科研班三组的一员,唐植桐先跟去跟自己组长毕彬打了个招呼。

前些日子,唐植桐曾跟毕彬聊过,毕彬的志向是去军工口,所以并不稀罕留京。

“后勤的魏老师昨天找你来着,说等你来了让你过去找他一趟。”毕彬看到唐植桐,想起了魏之桢的嘱托。

“成,谢谢组长,我一会过去。”唐植桐有些摸不着头脑,魏之桢找自己干啥?不会还是因为煤炭的事情吧?

说起煤炭,唐植桐手里还攥着颜雄飞给批的条子,由于化工原料公司那边要换房的缘故,他一直没有去煤站兑换,打算换房子后再去煤站提煤,这样可以省下自己来回折腾。

跟毕彬聊了几句,唐植桐又转头找了彭黎杉,不是每个人都有毕彬这样的志向,想留京的大有人在,彭黎杉就是其中一员。

“唐老师,您放心,保证完成任务!”在听了唐植桐的诉求后,彭黎杉很兴奋的收下图纸,拍着胸脯保证道,他想进步,也想留在四九城。

“需要什么材料,你辛苦一下,跑跑腿,回头把票据一块给我就行。”既然是做病床,就得有做项目的样子,唐植桐掏出了二十块钱,先把启动资金垫付上,打算回头再跑一趟妇联,争取点经费。

“行!”彭黎杉接过钱,答应的干脆。

“有急事给我打电话,单位事情有点多,我不在的时候就留言。”唐植桐拿起旁边的一支铅笔,在图纸上写下了押运处财务科的电话。

科研班知道自己单位电话的同学不多,施正则去二商局还真不一定把唐植桐的电话给彭黎杉。

这边交代清楚,唐植桐没有多待,直接去了后勤处。

魏之桢知道唐植桐单位的电话,却没有打,而是选择留言,所以唐植桐觉得应该不是什么紧急的事情。

“你这不是放假了嘛,小食堂的郑师傅找不到你人,就过来找我,应该是想表达一下对你的感谢。”魏之桢见到唐植桐后直接说了是怎么回事。

“嗐,这事闹的。我这师兄心里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没给魏老师添麻烦吧?”对于郑良才的操作,唐植桐对魏之桢报之以歉笑。

“没事。郑师傅的手艺没得说,阮处夸过好几次,总算能在菜品上超过其他兄弟院校了。”魏之桢打个哈哈,人留不留的,他自己说了也不算,目前看来,郑良才是依靠自己的手艺在食堂站住了脚。

唐植桐这边跟魏之桢客套几句,就去了小食堂。

对于这个便宜师兄,唐植桐有点担心他捅娄子,性子也太老实了些。

郑良才找不到自己,可以去问王老师,或者打听找自己的同班同学,毕竟罗志平还在学校陪陆滟呢。

找魏之桢是下下策,这样一来岂不是在他的直属领导面前暴露了两人的关系还不足以留下联系方式?显得也忒生疏了些。

“唐同志,谢谢!”郑良才正在小厨房备菜,见唐植桐过来,双手在围裙上仔细擦了擦,立马拉着他的手使劲摇了起来。

“郑大哥,你喊我小唐就行。你这一谢,把我弄糊涂了,啥事?”唐植桐感受到了郑良才的热情,但不知道这谢从何来。

“我发工资了。”郑良才表情激动,前两天一发工资,他就觉得不对,自己整个六月份才干了不到十天,金额比约定的工资要高很多。

生怕财务那边搞错,郑良才还多问了一句。

财务的回答是没错,就是这个数,到岗不足半月按半个月发放。

财务这么一说,郑良才终于明白了,这是一份正式工作,并非临时工。

为了放心,郑良才还跟财务求证了,自己确实是正式工,发到手的这份钱里还扣了一部分工会费。

郑良才听后非常欣喜,做临时工这么久了,他可太想交工会费了,可一直没有机会交,没想到唐植桐给了自己这样的机会。

郑良才由于工作的缘故,是下午备完菜去领的工资,下午还要炒菜,所以没有立马去找唐植桐。

隔天是星期天,郑良才去后勤处扑了个空,星期一才终于找到魏之桢。

“上班发工资不是很正常吗?”唐植桐没有抓到郑良才兴奋的点,依旧有些懵,工资是当面谈好的,这有什么可高兴的?

“是正式工!”郑良才嘴笨,这次终于揭晓了答案。

“哦,怪我当初没跟你说清楚,这个岗位本来就是正式工。”唐植桐虽然当时没问,但眼下机关单位食堂没有外包一说,食堂都是自营的,食堂工作人员自然也都是正式岗位。

“是我没想到,师叔那边说今年很多单位都在压缩人员,不少饭店也在劝职工返乡,即便是招人也都是临时工,我还以为这边也是。”郑良才不好意思的解释道。

“这我还真不清楚,正式工更好,郑大哥在这好好干吧。”唐植桐拍拍郑良才的手,安慰道。

隔行如隔山,对于郑良才说的消息,唐植桐确实不清楚,从朴素的阶级感情来讲,机关单位与饭店不同,如果一个单位的食堂都是用的临时工,生活没了保障,那保不齐就会有人手脚不干净,甚至往菜里面吐个口水啥的。

这场天灾是全国性的,很多单位都在劝返,就四九城来说,大学可能是今年唯一一个还在大规模办理城市户口的单位,给厨师一个正式工岗位也没啥稀奇的。

“我一定好好干!我这也没什么稀罕东西,我准备了几盒罐头,你带着。”郑良才一边拉着唐植桐的手,一边就要往后厨走。

“郑大哥,上次已经收到你的心意了,一事不谢第二遍。你快忙吧,我单位还有事,得回去处理一下。”唐植桐本身就不是喜欢收礼的人,从郑良才收礼挣脱出来就要往外走。

郑良才实在,拉着不让走,而唐植桐偏要走,一时间有些僵住了。

“郑大哥,你这样是让我犯错误,我可生气了。”对于郑良才的执拗和热情,唐植桐有些头疼,只能用装作生气来摆脱。

一听唐植桐这么说,郑良才的态度才有所松动,脸上讪讪,不知如何是好。

最终,唐植桐还是没要郑良才的东西,好好跟他说了一番就离开去了妇联。

在新街口外大街,唐植桐用一盒大前门开道,从自行车修理铺买了一截自行车链和一块自行车内胎皮。

敬民的链子枪得提上日程了,晚上做点小手工。

严格来说,改造病床的项目属于先上车后买票。

按照正常流程,唐植桐得先跟妇联这边报备、研究、立项,然后才能拿到经费,但这个病床改造不存在什么技术难点,买一张单人床,拆一下重新组装起来,再焊接上一个动力传输装置就算齐活了。

病床毕竟还是跟卫生医疗条件改善有关,叶志娟在听完唐植桐的设想后,并没有跟上次保温箱一样走妇联的经费,而是打算从编纂组那边批点经费出来。

保温箱的设计初衷是为了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妇联的工作内容之一就是关心儿童成长,所以这部分费用走妇联是不存在任何问题的。

但病床不同,不仅仅服务于女性,还会服务于男性,如果走妇联的话,多多少少会有些越界。

“发明的事,你可别忘了。”叶志娟开出条子,签字了盖了章,递给女婿。

“一直记着呢,这阵子天天琢磨,头发都掉了不少,可就是没头绪。”唐植桐面对岳母的催促,只能挠头,符合眼下工业水平,还得有把握创汇的,有点难选。

“嗯,我知道有些为难你,但你也要体谅你李姨,现在情况不容乐观,手里多一份外汇,心里才能更踏实。”李大姐跟叶志娟谈过,而且谈了不少。

报纸上几乎天天都有关于抗旱救灾、补种作物的新闻报道,干旱已经成了阻碍人们填饱肚子的最大绊脚石。

李大姐说,虽然地方上已经在推广代粮,但有关部门一直没有正式表态,接下来这些部门可能会通过报纸进行吹风,比如小球藻。

李大姐还说她有提议用外汇买粮的打算,能解决多少人的口粮就解决多少,总能为国家减轻一点负担,就是目前手里的外汇还是有些少。

叶志娟明白李大姐的意思,这是督促自己催一下女婿。

谈话后,叶志娟特意让苗小琴找来了关于小球藻的资料。

看过以后,叶志娟只有一声长叹……

“我知道了,妈,我一定努力去做好这件事。”唐植桐看叶主任神情凝重,认真的点头应下。

从叶志娟办公室出来,唐植桐才看了一眼批条,一百块。

比上次少了一大截,但也足够了。

苗小琴帮着唐植桐领了经费,唐植桐没耽误,直接去了押运处,押运处这几天会忙着整地、种南瓜,这种时候最好是在场参加劳动。

“科长,化工原料公司有位姓孟的同志今天早上电话找你。”马薇一见到唐植桐,立马将他漏接的来电报了出来。

“谢谢,是这个电话号码吗?”唐植桐心中一喜,敢情这是找到合适的房子了?

“对,正好手边有报纸,就顺手写上面了。”马薇微微一笑,纸张现在也出现了供应困难,而且纸张的质量也有所下降,现在处里能领到的信纸都少了,自然要节省一下。

“这样挺好,节约嘛。”唐植桐也跟着笑笑,并没有觉得写在报纸上是对自己的不尊重,领导批的条子都跟狗舌头似的,就那么随意的一点纸,谁让现在困难呢?

事关自家宅子,唐植桐很上心,把挎包往办公桌上一放,照着马薇留的电话就拨了过去。

马薇见状,自然是拿着水杯往外走。

“是孟主任吗?我唐植桐。”电话接通后,唐植桐自报家门。

“哎呀,小唐同志,守了一上午电话,终于等到了。院子找好了,咱们过去看看?”孟庆丰对于换房子的事情很上心,不仅仅有化工原料公司的需求在前面压着,他也想跟唐植桐保持良好的关系,唐家厢房那两副照片对他的冲击有点大,两口子都有合照,这得是什么前途?

“行!孟主任什么时间方便?”唐植桐也很想看看孟庆丰能给能找到什么院子,从外城换到内城,这里面的差距不是一点半点,以后内城的院子大部分都能保留下来,即便以后落魄了,卖掉也能有个大几千万甚至上亿,保三代温饱还是不成问题的。

“马上饭点了,这样吧,咱们下午一点在北图门口集合?”孟庆丰看了一眼手表,自己这边准备了两套宅子,全看下来估计得两三个小时,总不能饿着肚子看房,所以把时间往后延了一下。

“行,那咱下午一点不见不散。”唐植桐爽快的答应下来。

挂了电话,唐植桐看了眼手表,已经十一点了,正好将手头的票据审一下去找小王同学吃午饭,然后一块看房。

到了北图,唐植桐估算了一下自个今天上午的自行车里程,大概得有五十公里,两条大腿现在都硬邦邦的。

唐植桐打算给小王同学一个惊喜,所以没有提前打电话,等到了她办公室,却发现铁将军把门,里面空无一人。

等了好一会,都快十二点半了,小王同学才姗姗来迟。

“这是送书去了?”看着小王同学的刘海都贴到了额头上,唐植桐拿出手绢给她擦了擦。

小王同学在单位里除了鼓捣古籍外,还有一项额外的任务——送书。

大佬的时间很宝贵,有时候想看什么书,都会通过秘书给图书馆打电话,这时候就需要人将找出来的书给送过去。

小王同学就是兼职干这个的。

“你怎么来了?”小王同学站着不动,享受着丈夫的贴心照顾,没有回答。

“化工原料公司那边来电话,说是找好院子了,咱俩抓紧吃点饭,过去瞅一眼。”对于小王同学的回避话题,唐植桐没有追问,这种事情都是有纪律的,自己能知道小王同学干嘛就不错了,其他的一律不打听。

上一章  |  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目录  |  下一章
加入书架后可以自动记录您当前的阅读进度,方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搜索引擎输入 "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黄鹤楼" 就可以找到本书
其他用户在看:
黄鹤楼文学 - 免费小说阅读网 www.hhlwx.com
联系我们: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