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个混蛋,你不是说新兵里有个你家三弟娘家的远亲吗?他娘的,说带出去溜溜就把李修拐到连里了?要不要脸,有没有规矩?!”施剑雄怒气冲冲。
 耿军听完,摊了摊手。
 “施老鬼,你要晚来会儿,还能抽一包华子,来这么早,我还没准备好。”
 听到这话,施剑雄直接问:“那小子说要去你们连了?”
 “还没。”耿军道。
 施剑雄愣了下,片刻后似乎想明白了耿军话里的意思。
 “你要找上级要调令?伱就这么认真?”
 找上级,要正儿八经的调令。
 调令来了。
 就算是李修已经分到侦察连,也没用。
 野战军单位挖人规则,对方同意,你挖走,对方单位不同意,你足够牛逼,去找上级要调令,然后再挖走。当然,强挖必须是在明面上,给对方连队的人说清楚。
 前者磨人,一般都是扯皮拌嘴。
 后者效率高。但还是那句话,给上级找麻烦,那不管是何种职业,都是一件苦逼的事。
 不仅要脸皮厚,还要能画饼,能说服上级。
 而且,调令也不是那么好申请的,上级愿意申请,也得经过一大堆的审核。
 这点,部队甚至比职场更麻烦。
 施剑雄迟疑了片刻,还是摇头。
 不行。
 连队的尖子,还是要争取。
 耿军有这个脸皮,他也能找上级。
 尖子太重要了。
 是基层连队士兵的标杆信仰。
 “别扯了,施剑雄,我真给你急!”
 “一個新兵而已,咱俩那么好的关系,没当兵之前,咱们可都拜过把子。还有我哥,之前听说他救过你。我作为他唯一的弟弟……”
 “操,你来这套。妈的。”施剑雄怒视。
 “老子不管,李修没选,咱就看旅长判断!”
 施剑雄不想吃这一套。
 耿军道:“我不跟你说别的胡话,去了你们连,十有八九还是被特战大队捞上去。谁不知道你们侦察连是特种大队的老家,相中一个逮一个。李修这个素质,妥妥的逮。”
 “你说说,如果人家特种大队来要人,你给不给人家走,是不是还得上杆子把好兵往外送?你能拒绝?”
 “你这样想,与其被那群特种大队挖走,还不如给兄弟连个方便。你说是不。”
 “你这个是狡辩。”施剑雄哼了一声,语气弱了半分。
 但很快就反驳道:“别在这里偷换概念!”
 耿军知道施剑雄跟那群特大不对付,侦察连的新兵尖子,全都被挖完了,能给他们好脸色才怪嘞。
 施剑雄为了好兵,能给耿军打成狗屎,到了自己家门头,还没捂热,上头一纸调令,啥也没有。
 特种大队的调令,比他那边管用的多。
 当然,最关键是特种大队专门逮住他们侦察连使劲儿薅!
 所以,在施剑雄这边,特战大队,惹他嫌。
 耿军提这个,也是为了松掉施剑雄的口。
 “别给我在这打马虎眼。我只知道,我现在不和你争,这兵肯定落不到我手上,等以后特种大队再来,我再和他们争去。”
 “你怎么就这么明白呢。”耿军抱怨道。
 施剑雄思路清晰,没被他绕进去。
 “这样,我就要这一个兵,剩下新兵连的几个兵,我们不和你争了,外加一包华子,节日请你吃顿酒,这样行不?”耿军道。
 “再不行我就真找我哥一起去求你了。”
 听到耿军要找他哥,施剑雄没好气道:“一个新兵而已。你找他来这边,是来测他底子?测得怎样?”
 “是不错。第一次摸狙击,六百米打了七环。步枪,两百米,十发八十八环。”耿军道。
 施剑雄愣了下,也忍不住点头。
 这才第几次打靶?二百米八十八环,难怪耿军这么执着。不过,虽然顶尖,但也不是没见过。
 想了想,吐出一口气,道:“兵是个好苗子。来你们这个连,可别被被糟蹋了。而且,我还必须看见调令,要不然这兵我还要争”
 耿军一听,也知道成了,立马压抑喜悦,道:“施连长,你总算想通了。放心,李修我们连会好好照顾的。”
 吭哧两下,施剑雄又问道:“你在这边劝我,不会是李修还想去我们侦察连吧。那老子还是得争一争。”
 “屁话!我们神枪手四连这么好,哪一个兵来了不迷糊。刚刚,李修在我这边,信誓旦旦说,非神枪手四连不去!刚刚和你说,只是为了不打击你的自信心。”
 “吹吧你就。”施剑雄肯定不信。要是李修一口答应,这货早就得瑟了。
 八成还是想去他们七连的。
 就是有点可惜,自己刚刚咋就脑子一晕,就松口了。
 “你说的,除了李修,别的兵不争了。”施剑雄没好气道。
 “不和你们连争,但还是要挑几个好兵。”耿军哈哈一笑,像个胜利者。
 施剑雄伸手。
 耿军道:“先给你包塔山。华子烟,太贵了。等转一个月,发工资的时候,一根一根发给你。”
 “操!!”
 ………………
 另一边。
 连队图书室。
 李修扒拉来了好几本书。
 狙击战术方面,有狙击技术手册经典狙击战术理论案例战略欺骗:国家安全与情报狙击手册狙击公式国际狙击手……
 他本来想着再去扒拉来几本军事理论的书籍。
 但却没找到。只找到几本‘兴趣读物’,没找到‘教材’或者‘工具书’。
 而且,李修询问过,因为他选择的都是工具书,成套书,所以不予外借,只供查阅。
 实际上,说是图书室,书也就没几本。
 也就是神枪手四连,关于狙击的书多了一些。换成其他连队,估计这几本也没有。
 李修也没浪费时间,直接泡在了图书室内。
 他脑力11,超越人体极限,加上兑换技能,单论学习效率,基本上没人比得过他。
 在看书的过程中,李修也不断健全他的知识网。
 像这种不是基础教材,且经过翻译重编的书,李修不用想也知道会有错误,可惜没有英文原版。
 华国也有非常非常顶尖的狙击手,但却没有编撰出教材,李修对此感到可惜。
 只能说,教育这块,包括军队建设教育,98年的华国还没有走在世界前头。
 一下午过去,李修看了狙击技术手册这本书的三分之一。
 照这样看下去,一本都看不完。
 唯一的慰藉就是不断出现在眼前的卷王值,让李修动力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