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真的膨胀了吗?
“我膨胀个屁——”
电话那头,李怀德唉声叹气道:“行了,张副主任那边我来解释,咱们还按原计划行事。”
“如果您觉得勉强,咱们可以换个思路。”李学武不无诚恳地建议道:“大不了浪费一点时间和精力,也省的您不好过。”
“算了吧,没什么不好过的,都是为了集团的工作。”
李怀德态度坚定地讲道:“同志们忙了这么久,又做了这么多的工作,不能半途而废。”
他顿了顿,强调道:“这次咱们要不赚它个盆满钵满,都对不起咱们遭的这些个罪。”
“呵呵呵,我听您的。”
李学武轻笑着应道:“信用社包主任刚刚来过电话,有点急了,说是要蹲守刘斌找您呢。”
“让他来,我溜不死他。”
人在做坏事的时候多麻烦都不嫌辛苦,李怀德就是这样。
他刚刚还在跟李学武抱怨,这会儿竟也嘿嘿地坏笑了起来。
自己受点苦、遭点罪算什么,看别人被自己耍的团团转才更有意思,更有成就感呢。
该说不说,李学武这一套连环计使出来就是爽啊。
他丝毫不在意自己也是计中计,计中人,图的就是一乐。
“只要不是上面来电话,你都不要管他,我自会应付。”
李怀德信心满满地讲道:“你就在钢城等着这些鱼儿上钩,到时候京城收网,一网打尽。”
老李的野心真是被李学武给惯出来了,他也没吃过什么好的,以前哪里打过这种精算到了人心变化的仗啊,酣畅淋漓啊。
不用他运筹帷幄,不用他点兵布阵,只需要演一场大戏。
这场戏不仅将局外人装在了里面,也将集团的人给装住了。
你想吧,集团以往负责统筹经济谈判工作的秘书长李学武不在京城,集团总经理李怀德又下去调研,找不到人,其他领导会有什么反应。
还没等他们有反应呢,找不到李怀德和李学武的人已经把电话打到了能联系上的他们那里。
这里当然就属高雅琴接的电话最多,因为她有外经贸的工作背景,也是这次谈判的负责人。
李学武这一招叫内外兼修,吹灯拔蜡,李怀德则是顺其自然,坐享其成。
且看着吧,这一对心眼多到蜂窝煤一般的大李和小李做局,又该有多少人赔了夫人又折兵。
就李怀德电话所言,又是让李学武在钢城等着鱼儿上钩,又说要在京城布下天罗地网将这些肥鱼一网打尽,到底是啥意思?
“你们看起来好危险。”
顾宁见他撂下电话,狐疑地看着他问道:“你现在的工作都是这样做的吗?”
“想哪去了,你当我是啥人?”李学武好笑道:“你去红星钢铁集团打听打听,谁不说你爱人是光明磊落,坦坦荡荡。”
“是吗?——”看顾宁的语气是有些怀疑啊。
没个不叫她怀疑啊,李学武刚刚连续通的这几个电话,从表现上来看就是妥妥的阴谋家啊。
真让她见识到了什么叫做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以前?
以前顾宁当然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人,知道他贯会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嘴里没一句正经话。
但他跟自己说话从不遮掩,更不会虚头巴脑,这样看他同别人扯淡,还怪有趣的呢——
也是顾宁没吃过见过,更没体会过胡同孩子的成长环境。
就李学武这样的不算出奇,胡同里嘴皮子溜的,天上地下能说三天三宿不带重样的。
当然了,能说的不如李学武有能耐,有能耐的不如李学武能说会道,找对象也是一门学问。
对家人坦诚,对工作精明,对事业有责任心,对朋友有真心,这样的品质就算优秀的了。
李学武要是跟她说话也一个屁仨慌的,那两口子过日子可真就没啥意思了。
不过顾宁也很惊奇他现在的工作环境,怎么就恶劣到这种程度了吗?需要如此高强度的工作技巧和应急处理吗?
你看看打到这里来的电话都是什么人,他又是如何应对的。
能把电话打到这里来的,就说明电话已经联系过冶金厂了。
驻冶金厂办公的集团辽东工业领导小组办公室就是一层过滤网,很多电话都被他们拦下了。
阻拦电话的理由很充分啊,秘书长休假期间,他们也联系不上,或许人在火车上,或许人在路上,让他们上哪找去啊。
你说电话联系,说值班电话?这玩意儿哪有准啊。
谁不知道,这年月电话摇人有多么困难。
陈浩南要是在大陆,打一天电话也摇不来插旗清铜锣湾打成清一色的兄弟。
嘿,你说这么难,还真就是这么难。
所以李学武不接无效电话,将这些人当成打窝的养料,谁都没有往别处想。
只要打听就能知晓,李学武确实是休假了,还是在谈判会议前休的假,似乎跟这件事不沾边。
可你要说真不沾边吧,谁信啊!
满世界打听打听去,红星钢铁集团说话最有用的是谁。
你问一百个人,准有八十个人告诉你,除了大李就是小李。
你说找别人?没用!
大李是集团一把,总经理,他说话是最好使的。
其他副总或者副主任都是分管领导,你要找他们了解和处理对应的业务还行,连成片的综合业务费点劲。
但凡跟红星钢铁集团办过事的人都知道,红星钢铁发展迅速,组织架构明晰,班子是以团结合作出了名的。
这句话背后的意思就是新成员的加入,磨合期已过,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互不攻讦。
说白了就是该试探的都试探过了,能挤兑的早就挤兑了,现在挤兑不了的也就是这么地了。
你要办单方面的业务找他们谈当然可以,可这个时候哪有单方面业务的项目啊。
再一个,红星钢铁集团的组织架构设计的很特殊,没有人能绕过管委会单独执行管理责权。
也就是说,大家要办什么事,做什么项目,想不团结、想不精诚合作也是不行的。
你牵着我,我扯着你,互相牵扯着,实现了相对的公平。
你要说大李有全权,其他班子成员各司其职,小李算什么?
小李不是对某个副总或者副主任负责,他是对集团管委会负责,是直接联系和汇报李怀德。
也就是说,秘书长这个角色特殊就特殊在他只负责监督和督促下级部门积极完成管委会讨论研究的工作决议。
同时,他也负责监督相关部门完成集团总经理李怀德交代下来的具体工作。
这也是为什么其他集团副总对他保持足够的尊重和信任。
因为工作性质使然,再加上李学武的工作能力和以往的成绩,让他更多地负责了综合业务管理以及项目统筹的工作。
业务项目方面,大李和小李说话好使的原因便是如此。
业务副总牵头搞项目,大李组织讨论和决定,小李负责监督和执行。
所以说有事找大李是县官,找小李是现管。
应国际饭店、招待宾馆新建的景,李学武谋划了一场好戏。
他将计划汇报给李怀德后,对方欣然同意,并且强调由两人配合完成。
集团管委会班子成员知晓此计划内容的不过五指之数。
董文学是一定知晓的,现在他负责亮马河工业区建设与管理工作,同时也负责集团上下技术引进和变革的总体工作。
董文学知道,李怀德可能想得到,不会有所意外,但在他想来,应该不会有更多人知晓了。
高雅琴知不知道?
可能知道一部分,还只是业务上的运作,有关于集团内部的考验和计划除非她自己能猜到。
除了参与计划的董文学和执行经济建设业务的高雅琴,还有谁在老李不知道的情况下知道了?
当然不可能是谷维洁,她的羽翼丰满,野心也展露无疑。
也就是有老李稳稳地压着她,否则她早就跳出来了。
论资历和成绩也足够了,工人新村计划就是职工改善住房计划的延续和发展,集团技术积累和组织人事变革也有她的功劳。
最重要的是,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她没有出过错。
这一点太重要了,就连总经理李怀德和主管工业生产的副总程开元都比不上她。
上面对她的评级李学武也听过,综合起来就是一个稳字。
如果说老李有个万一,那执掌集团这艘大船舵把的一定是她谷维洁,上面不会让新老交接出现过快翻船的情况。
当然了,老李的万一还只是身体方面,其他因素不用考虑。
只要他身体不出问题,上面是不会在集团高速发展的状况下换一把的。
如果连谷维洁都不在李学武的可信任范围之内,那集团班子里还有谁是他能够信任的?
答案呼之欲出,当然是主管人事和财务工作的总会计师景玉农。
集团组织架构要在年底前完成变革,从职称上要做出改变。
在当前形势下,多数企业和地方都在模糊管委会管理制度,有不少企业已经恢复了原机制。
红星钢铁集团体量扩大,相比较以前的激进要有所收敛。
所以管委会依旧是集团的主要管理机构,和政策制定机构。
但是,集团职称要在管委会的架构技术上做出改变。
李怀德同李学武就这个问题有过详细的沟通和讨论,两人一致认为应该将过渡期拉长。
那过渡期应该多长合适呢?
李学武的建议是顺应集团人事变革的趋势,在企业真正实现集团化的时候彻底完成改变。
李怀德想了想,决定先这么做,如果有形势变动再调整。
制定这一计划,从位于辽东的工业企业开始执行。
李学武坐镇辽东,监督各工业企业完成恢复厂的管理制度。
这是在5月份执行的,集团在六七月份顺势执行,恢复了一长三总制,这个是什么后面说。
现在红星钢铁集团慢慢地出现了两套班子,一套是管委会,一套是总经理为首的业务管理班子。
所有集团领导都在管委会,但不是所有人都在业务班子。
比如说,负责组织和宣传工作的谷维洁就不在业务班子。
负责工会的熊本成也不在。
为了加强监督管理职责,提升监管严肃性,主管质量安全环保工作的苏维德也不在业务班子。
从三人所负责的工作上来看,务虚占比较高,这是一个。
另一个,在集团执行人事和组织架构变革的时候,组织建设工作也在执行。
对比红星厂组建管委会之前的制度,谷维洁、苏维德和熊本车同李怀德形成了组织架构。
而业务班子成员,以副总程开元、董文学、张劲松,以及总工程师薛直夫、总会计师景玉农、总经济师高雅琴为基础,连同李怀德组成了业务管理班子。
有人问了,这个年代有总工程师、总会计师和总经济师的概念吗?
这不是后世的组织架构嘛。
这套管理架构并不是后世设计并使用的,早在50年代我们就在一些大、中型企业中设置了总会计师职务。
注意了啊,是大、重型企业,以前的红星厂算是中型企业,可也没有总会计师职务。
追本溯源,是在56年,咱们学习和借鉴了北毛的模式,在企业中正式确立“一长三总师”制度。
其中总会计师作为行政领导成员,负责企业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
后来62年在《工业三十条》和政务院于63年10月批转经委和财政的《关于工业、交通企业设置总会计师的几项规定(草案)》中,对总会计师的设置、任免、职责、权限等都作了规定。
这是现在,再往后看,78年政务院颁发了《会计人员职权条例》,又对总会计师的设置和职责权限作了规定。
84年10月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决定》中,又提出企业要建立“一长三总”制。
“一长三总”制是什么?
就是厂长、总工程师、总会计师、总经济师。
工厂是如此设置,应用于集团企业也是同样的道理,只是厂长改称总经理。
这个年月还没有董事长和总裁的称呼,这是以后才有的。
总经理就到头了,一般都是总经理兼管委会主任,一肩挑。
往后管委会撤销,管委会主任改成什么大家就都知道了。
经济建设工作,总经济师要知道一些,总会计师当然也得知道。
不过景玉农能提前知道这个计划,还得说她有特殊的关系。
李学武跟她相处,也不都是坑她,也有给好处的时候。
你要说几个亿、几十个亿的给,那没问题,但也不能老给。
景副主任愿意接受这个的前提是工作上也有互相帮助。
李学武在谋求集团辽东工业管理权的时候,顺带手把所有人都算计了一遍,连她也没放过。
唯独程开元刚经历挫折,心思敏感,提前运作跳出了圈子。
其他人,包括景玉农在内都被他给收拾了一遍。
李怀德不得不吐出来的部分人事管理权被她所接收。
你说这是好事?
当然是好事,谁不希望自己的管理权限能更多一些。
但是你想,总会计师还负责人事工作,这正常吗?
她从李怀德那里不得不捡了便宜,老李能宽宥了她?
主管财务工作就是集团的重要工作了,她还能兼管人事。
别的班子成员羡慕不羡慕,嫉妒不嫉妒,恨不恨?
你当这大半年景玉农很好过?她对李学武是又爱又恨。
内心欢喜自己所负责的工作都很重要,焦虑的是怕掌握不住。
无论是财务还是人事,在外人看来都是一口肥肉。
你看这大半年,她有搭理李学武吗?李学武敢去着她边吗?
她严防死守,不敢有一点马虎,更不会给别人留下指责她没有能力掌握这些工作的把柄。
集团机关里的办事员都在讲,景副主任越来越严肃了,脾气也越来越不好了。
能好嘛,有李学武这个瘪犊子她的脾气就好不了了。
“你又在搞什么鬼?”
景玉农在电话里没好气地质问道:“消停一会儿不成吗?”
“瞧您这话说的,我是那不安分的孙猴子吗?”
李学武指了指办公室的茶柜,示意张兢给他茶杯续热茶。
“你安不安分用我说吗?”
景玉农在电话里不耐烦地讲道:“去年年底的经济财政会议是怎么开的,不都说好了今年没有重大项目投资嘛!”
她有些懊恼地讲道:“一千多万的投资,你让我上哪给你找这笔钱去?”
“我跟您说啊,不用您找,这钱会有人主动送过来。”
李学武见张兢端着茶杯递过来,手指了指桌子,叫他放下。
等张兢放下茶杯,他这才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滚烫的热茶,笑着说道:“我现在请您协助我,准备妥善安置这笔资金。”
“协助你?妥善安置?”
景玉农好笑又好气,在电话里问道:“你告诉我,这一千多万在哪呢,我怎么帮你安置。”
“我说有这笔钱就一定有,你还不相信我吗?”
李学武自信地讲道:“正因为钱还没到账,所以才跟您沟通,做好这笔钱的分流工作。”
“李学武,你说详细点。”
景玉农一听分流这话就知道他没憋好屁,这又是要坑她?
李学武点了点对面,示意等着汇报工作的张兢先坐,他这通电话长着呢。
“我和李主任谈过了,这次咱们得一鱼两吃。”
他手指敲了敲桌面,强调道:“要吃好,还得能吃饱。”
“我就听听你这一鱼两吃到底是个什么吃法。”景玉农提醒他道:“我跟你说实话,集团账上的钱真没有多少能动的了。”
“我知道,咱们有多少家底儿我能不知道吗?”
李学武淡定地点点头,说道:“我再跟您强调一遍,不用集团的钱我也能办成这件事。”
“那就好,那咱们还是好同志,还能继续谈。”
景玉农见他保证不会用账上的钱,也轻松了一些。
不过对这混蛋还是得提高警惕,因为你不知道他从哪绕你一下子,等你反应过来的时候就晚了。
“不过我还得提醒你一句,违规操作的事我不能做。”
“你看你,把我当成啥人了,还违规操作。”
李学武抱怨道:“我什么时候让你违规操作了。”
“没有最好,你说你的。”
景玉农现在还真想听听他到底有个什么计划,能骗来……不是,能集结这么多的资金。
“这个一鱼两吃啊,咱们不是要建国际饭店和招待宾馆嘛。”李学武笑着解释道:“我和李主任商量的意思是一笔钱办两件事。”
“挂羊头卖狗肉,还是偷梁换柱?”景玉农一针见血地戳破了他的修饰词。
李学武却有些不愿意了,提醒她道:“你可是集团的人,这个时候屁股可不能歪啊。”
“胡说八道!”景玉农提醒道:“说你的计划,别扯别的。”
就是,说事就说事,扯什么屁股歪不歪的。
这大半年她气恼李学武,李学武也躲着她,两人打通这次的电话还真让她有点意犹未尽了。
“工程建筑总公司就国际饭店项目给出的建设工程方案预算是1150万元,招待宾馆的建设项目方案预算是55万元……”
还不等对面的景玉农翻白眼,李学武这边又讲道:“如果招待宾馆设计在河畔花园,那连同河畔花园小区以及整体绿化面积的建设项目费用大概在150万元左右。”
“你啥意思?黑吃黑啊?”
景玉农受他的影响,现在说话可刁钻了,句句都往肺管子上戳。
李学武倒是不以为意,解释道:“这不叫黑吃黑,这叫预算结构性转移,属于正常经营。”
“那不还是黑吃黑嘛。”
景玉农哼了一声,淡淡地讲道:“我也不问你是怎么搞来这笔钱了,你就告诉我是不是要拿建设国际饭店的钱把招待宾馆和河畔花园小区的工程也干了?”
“你刚刚跟我说的资金分流就是这个意思吧?让我做账?”
“我先强调一点啊,建设招待宾馆和河畔花园小区的钱不是占用国际饭店的建设费用。”
李学武先讲了这么一句,而后才解释道:“现在建筑工程总公司的预算是做到了1150万元,可谁又能保证这笔预算足够呢?”
“李主任的意思啊,预算多做一点,到时候紧一紧手嘛。”
他笑着讲道:“1355万的建设费用同1150万相比差不了多少。”
“三个项目同时干,在材料和工程上还能节省一点。”
李学武嘿嘿笑着讲道:“我觉得都用不了1355万,到时候还能补一补其他的窟窿。”
“你先把钱搞到手再说吧,想钱想疯了吧。”
景玉农没好气地讲道:“谁是大傻子不成,任由你们这么忽悠,前后差了将近两百万呢。”
“这是两百万的事儿吗?”
李学武吊了吊声音,强调道:“这是万众瞩目的大项目,这项目又不是白来的,他们说投资就投资,说入股就入股啊?”
“不得交一点管理费嘛!”
他抬了抬眉毛,讲道:“我说这些可没别的意思啊,全是体量您的辛苦,为您分忧解难。”
“你想吧,这笔钱要是到手,咱们集团的经济也能宽裕宽裕,你的工作也宽松是吧?”
“所以呢?”景玉农淡淡地问道:“我还得感谢你呗?”
“都是同志,感谢就不用了,互相关心嘛。”
李学武笑着看了坐在对面的张兢一眼,讲道:“冶金厂报批的新办公楼和展厅的建设项目预算您看……”
“嗯,在这等着我呢是吧?”景玉农撇着嘴角讲道:“我说你怎么这么大方,还说不用谢,都在这个上面了是吗?”
“你看你,又急——”
李学武笑着讲道:“两百万我都帮你省下来了,20万的项目在您这还算个事儿?”
“两百万?哪儿呢?”
景玉农轻笑着问道:“你李秘书长办事也是这么大方吗?”
“明白,懂了,不见兔子不撒鹰是吧?没问题。”
李学武敲了敲桌面,道:“钱到账,预算到账,是这样吧?”
“等钱到账了再说吧。”
景玉农嘴角微翘,也不等李学武再磨吩,伸手便挂了电话。
一想到电话那头的李学武还拿着话筒,她就忍不住想笑。
报仇?
当然没有,这只是先收点利息,报仇的日子还在后头呢。
只要李学武在地方工作,就一定需要财政支持。
这大半年她没怎么卡辽东的预算,可也没上赶着大方,与其他单位一视同仁罢了。
她不主动,李学武也眯着,项目申报都是下面的人。
景玉农就想看看,他能坚持多久。
在地方负责业务,或者做一把手,必然需要成绩。
想要工作成绩就得做事,只要是做事,就需要钱。
如果按部就班,闪转腾挪,甚至设立小金库搞项目也能筹集资金。比如刚刚李学武讲到的新办公楼和展厅的项目,就是李学武到辽东以后搞的经济盈余款。
先建后报,如果她能批复这笔预算,那钱不就又回到辽东管理小组的钱口袋里了嘛。
这是李学武有能耐,要没能耐,就得跑集团财政拨款。
她这总会计师一支笔可厉害,没有她的签字领不到钱啊。
李学武去辽东就是为了增长工作资历,实践工作经验的,必然需要大量的工程来支撑起经济发展建设来,创造优秀成绩。
光靠辽东的小金库可不够用,李学武终究还得来求她。
你看,李学武多会说话,事情办的巧妙,话也说的漂亮。
国际饭店项目要不要做,并不是李学武一句话的事,这里面的牵扯很多,利益太复杂了。
可积极促成国际饭店项目立项,李学武还是能做到的。
把集团招待宾馆同河畔小区捆绑在国际饭店项目上,利用建筑工程总公司虚高预算,再请她这位总会计师高抬贵手,将建设项目用账抹平,才是他的目标。
这么做对谁最有利?
就个人来说当然是李学武,圣塔雅集团终究是李学武负责联络,很多项目都是他在推进。
任是谁提起圣塔雅集团的合作项目,都会想到李学武的作为。
红星钢铁集团的对外贸易和经济工作,是李学武同她一起合作奠基,这是不争的事实。
但凡圣塔雅集团的项目有一分成绩,也得算他们一份。
可事实如此,李学武偏要把话说的漂亮,还为她分忧解难。
确实,将招待宾馆和河畔花园小区的建设工程包含在这个项目内,能帮助集团节省200万。
两百万是个什么概念?
一斤猪肉7毛6分钱,你想想吧,新京一厂全盘接收轧钢厂的费用也没用了两百万。
李学武对集团有功,对她有利,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所以李学武要好处,她没有立时回绝,得看他能不能真的把钱搞回来。
话说的再好听,事办不成也白扯。
相互扶持可不是一句话的事,也不是床笫之间的合作,而是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
李学武在外,需要一个可靠的人作为引援,董文学的目标太明显,很多事不方便做。
她这颗棋子可是陪着李学武演了许久的戏,在老李那边可是做足了场面。
他坏透了,这大半年集团班子成员没一个主动招惹他的,可他还是不放心,非要牵着李怀德再敲打敲打这些人。
李怀德也是,跟他合作不是与虎谋皮嘛,能落着好?
必须得承认,李学武当初的算计和手段真是一绝,正因为在离京前把所有人敲打了一遍,才能让董文学顺利回京完成交接。
同时,也给在辽东的他留出了足够多的时间来整合资源。
你看她就知道了,这大半年光是消化人事工作就够她忙的,其他领导不也是一样。
大家都在忙着手里的工作,稳定局面,自然就没有人站出来找事。
真等大家都稳住了手里的基本盘,那时候便要开始厮杀了。
李学武损啊,他不想殃及池鱼,不等大家稳定了自己的基本盘,便要敲山震虎,搞点事情出来。
利用外界的舆论,将部分风雨渗透进管理层中来,如果有人这个时候不安分,便要跳出来说三道四了。
这是李怀德最希望看到的情况,他正没机会杀鸡儆猴呢。
李学武在辽东稳了,也代表李怀德在集团稳了。
有董文学的助力,他能腾出手来做很多事,包括人事工作。
既然两人都稳了,又怎么可能放过集团的这些人呢。
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
以她对李学武的了解,辽东的盘子如果稳了,他回手就要布局京城,带着大势杀回来。
别忘了,明年年初是红星厂正式挂牌集团企业的关键时期,李学武如果谋算得当,还能再进一步,这也不是不可能的。
到了他这个级别,年龄和资历已经不是考验他的核心标准。
能力才是最关键的。
那么,李学武有能力吗?
无论是国际饭店项目还是沈飞的全面合作项目,都是李学武给自己回京发展铺垫的垫脚石。
这些项目一旦落成,集团在辽东的工业企业便会成为他的依仗,他在集团的话语权必定增加。
这可不是撬程开元的行,架空他这个主管工业建设的副总,实实在在的,李学武要成绩,就得从工业企业着手。
她倒是听说了,李学武同张劲松和程开元的关系都很不错。
你也别说他们以前有多少矛盾,就看现在的发展势头,张劲松和程开元要看得明白,一定不会在意已经过去了的事。
红星厂正式改制集团,李怀德在红星钢铁集团还能干几年?
撑死了五年吧,这是极限了,上面也不会允许老李一直在红星钢铁集团经营。
就是老李自己也不会在这个位置上蹉跎这么多年。
就算老李要在集团干五年,再多算这几个月的,满打满算也不够六年的。
以李学武现在的发展势头,给他五年半的时间,接班老李的可能性高不高?
别人如何看待这个问题景玉农不知道,但她对李学武有信心。
甚至她想继续留在集团工作,都需要李学武的支持。
为什么这么说?
工厂实现集团化,就是他们这些决策层的功劳,论功行赏,怎么可能一直留在集团工作。
最多两年时间,在李怀德不动的情况下,这个班子至少要动一半的人。
新来的这几个有很大可能不动,但具体还要看实际工作。
程开元应该知道,他在红星钢铁集团的路走绝了,绝对是没有机会接棒老李上位的。
他的出路只有一个,那就是积极表现,借助集团的东风跳去别的企业做一把,再立新功。
如果他能将红星集团的管理带去别的企业,甚至能帮助对方实现集团化,那他头顶上的天花板算是打开了,否则这辈子没戏。
你要问两年、五年后的事景玉农都能算计得到?
这没什么难的,难的是算两个月、五个月后的事。
景玉农从文件堆里翻找出总经理办公室转过来的有关以国际饭店建设项目的文件,在上面做了批示,特别点了李雪作为财务代表负责该项目资金管理工作。
这一招叫投桃报李,也叫敲山震虎,让李学武知道她的心意,也得提醒李学武别太过分。
1150万的项目,他敢让建筑工程总公司做成1355万,超预算17.8,他的胆子多大,多肥!
现在把李雪放上去,既表示她会帮忙,也表示她不会无条件的帮忙。
李雪负责这个项目,一定会从项目上获得成绩,这就是资历,有助于她以后的进步。
李学武再怎么做,也不会坑他亲妹妹吧?——
“领导,包主任又来了。”
张兢是等李学武撂下电话,这才开始做了汇报。
当然了,领导同景总的对话他都听到了,说实话,挺开眼界的,没想到集团领导之间是这么相处的。
“安排在了招待所?”
李学武对于包培刚的到来一点都不意外,这就是他要等的鱼。
“来了几个人啊?”
“来了七个,其中有三个是单位负责人。”
张兢汇报道:“包括包主任在内,都在招待所等您呢。”
“哦——不忙——”
李学武微微眯着眼睛,思考着问道:“帮我问问钢城这边的银行系统,有没有时间聊聊。”
他手指无序地敲打着桌面,又继续讲道:“你跟辽东工业的胡主任联系一下,就说我说的,辽东资本可以入局,但要确保相关程序的正确,必须走联合储蓄银行的合作渠道。”
“抛开京城来的这些银行负责人不谈,先谈辽东的银行?”
张兢有些惊讶,提醒道:“我看包主任他们很着急啊。”
“让他们着急就对了。”
李学武抬了抬眉毛,叮嘱道:“一会儿我跟这些银行负责人见面,你就说是他们主动找过来的,堵着我的门不谈不行。”
“哦——”张兢好像明白秘书长要干什么了,似有所悟地点点头,说道:“我这就去办。”
“尽快,能来几个算几个。”
李学武摆了摆手,道:“这件事你亲自办,注意保密。”
“明白,我亲自去办。”
张兢重复了一句,而后起身问道:“包主任那边要是追过来怎么办,我是拦还是不拦啊?”
“不拦也行,但也得做做样子。”李学武想了一下,道:“你安排办公室的人拦一下,别太较真,最好搞出点动静来。”
“得嘞,照您说的办。”
张兢嘿嘿笑着给他比划了个大拇指,道:“您这招真高!”
“高?高的还在后头呢。”
李学武笑着整理了面前的文件,今天就算让包培刚带人给堵住,他也不会答应对方什么的。
不是跟老李说好的嘛,他这边只是钓鱼和溜鱼,真正要收网还得是京城那边。
就是他想在钢城收网也没那个条件啊,他代表不了红星钢铁集团,包培刚也不可能完全信任他,跟集团下属企业签合作协议。
所以说有些人上赶着上当受骗都是有原因的。
从舆论造势,再到布下天罗地网,鱼不够肥,或者个头小了,李学武和李怀德舍得起网?
一千三百多万啊,能坑几家是几家,反正明年集团化了。
现在用的章还是红星轧钢厂,明年这个厂子就没了。
赚钱了他们一定认,赔钱了爱哪告就哪告去,反正不认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