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文学
 
首页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侠 • 仙侠
都市 • 言情
历史 • 军事
游戏 • 竞技
科幻 • 灵异
搜索:
 
您当前所在位置:黄鹤楼文学>>外科教父

1226章 要不我帮你看看


简体手机版  繁体手机版
更新时间:2025-09-22  作者:海与夏
 
只用一年时间完成这样的课题,要是别人说出来,大家一定认为这是幻想,但是从杨教授嘴里说出来,没人觉得这有什么不对。

大家同时表示沉默,包括唐顺和宋子墨,他们知道,杨教授从来不吹牛,虽然有时候说话很像吹牛,但是最后不管看起来多大的吹牛都能够实现。

只是现在这个课题后面的时间安排,预计一年时间,难道还是会和以前那样顺利,不会出现一点方向的偏差

“我们就按一年时间来安排,看看大家还有什么意见”唐顺没有理由不相信教授,尽管这个时间有点离谱。

大家也是这种心态,他们都在想,难道教授已经对下一步的计划有了详细的安排,而且再一次对研究的方向能够像以前那样做出精准的把握

“怎么大家不说话有什么意见就说出来,开会就是讨论,就是让大家说话。”杨平觉得气氛怎么怪怪的,刚刚大家还很活跃,怎么突然不说了。

看来以后他还是少参加会议,可能大家还是认为他是权威,他既然说话了,大家就不敢再说其他的不同意见,崇拜权威的思想不是好事,所以他平时尽量最后一个发言,这样尽量降低对大家发言的干扰。

“我们刚刚已经讨论,大家已经踊跃发言,有很多不同意见,但是现在大家的意见基本已经趋同,一年,就......一年。”唐顺说。

旁边的小路也是点头:“对,刚刚我们讨论过了,一年。”

可能刚刚我闭目养神的时候他们已经讨论过,那还算好,我还是最后一个发言,杨平想。

“看看大家还有不同意见没有,如果没有不同意见,这事就这么确定。”唐顺问大家。

大家点头,同意。

会议结束后,杨平抽空去国际诊疗中心看看亚当斯先生,他的精神状态一天比一天好,患者的自信心很重要,良好的精神状态与治疗可以形成正向循环。

心如死灰是非常可怕的,很多肿瘤患者其实从医学上来说,身体其实完全不会那么快崩溃,很多在得到确诊消息的之后短时间内身体崩溃,大多数是精神崩溃引起的一系列连锁反应。

曾经有这样的案例,一个肺部炎性结节的患者诊断为肺癌,本来好好的患者,知道自己是肺癌之后,立即精神崩溃,接下来,他真的慢慢变成了癌症晚期的身体状态,各种器官处于崩溃的边缘,好在最后时刻他的诊断被一个

老教授推翻这只是一个肺部的炎性包块,没有经过任何治疗,患者自己的身体慢慢又恢复了正常。

从国际诊疗中心回来,半路杨平碰到张宗顺教授,他步履匆匆,见到杨平说:“你还没下班”

“快下班了!”杨平说。

张教授说:“今天是周五,早点回去,我家里老太太刚刚电话一个又一个催我,说晚上一起去看电影。”

说完之后,张教授摸了摸口袋,电影票怎么没有,忘带了

他想了想,哪里有什么电影票,刚刚在手机支付宝上买的,要去了现场才取票。

今天是周末,苏教授也没什么太多的事情,他不像其它校长,事无巨细一把抓,他还是喜欢放权的,将各个副校长的权责划分得很清楚,这样他工作起来也没那么辛苦。

他趁着周末过来女儿这边看看女儿女婿和外孙,人就是这么奇怪,隔代特别宠溺,苏教授对小苏本来就很宠溺,现在对小外孙更加宠溺,一来到杨平家里,抱着小外孙不离手,小家伙也聪明,看着外公一顿咯咯笑,让苏教授

心里像蜜一样甜。苏太太在周末也要露一手厨艺,所以一到家就卷起袖子开始厨房里忙,她的厨艺还是很精湛的,这是有家传的,苏太太的母亲以前总是告诫她,女人要下得厨房出得厅堂,如果实在出不了厅堂,也要下得厨房,

苏太太没有让目前失望,她现在两者都做到了。

小苏虽然家庭条件很好,苏太太也没有让女儿成为只会泡面的的公主,她总是告诉女儿,下得厨房出得厅堂,女人和男人比较,有自己的优势和缺点,男女真正的平等是各自扬长避短,相互合作,将一个家庭建设的幸福美

苏太太在厨房里忙,小苏从旁协助,苏教授正在客厅逗孙子,杨平下班回来,见到岳父岳母,热情地叫上一声爸妈。

苏教授将孩子放在大腿上与杨平聊起来,了解杨平最近事业的进展,两人都是学医的,所以共同话题特别多,每次的聊天就像一次家庭学术讨论。

正聊着聊着,苏南晨和林岚也过来了,林岚卷起衣袖去厨房帮忙,让小苏腾出手来带孩子,小苏说:“你还是去带孩子吧,我吃点亏,让你拿我儿子练练手,先实习实习。”

林岚也怀孕了,她拗不过小苏,只好过去帮忙带小孩,小孩子蛮可爱的,林岚以前总是觉得自己不会喜欢小孩子,但是现在她的观念改变了。

林岚从苏教授手里抱过孩子,她带着小孩去换尿布,管它是不是需要换,林岚现在拿他练手,将换尿布的流程弄得滚瓜烂熟。

苏教授、杨平和苏南晨在一起聊天,讨论一些学术问题。苏南晨的杰青进展很快,新一届的杰青几乎没有问题,比起他老婆林岚,他算是落后了一点,林岚来到南都医大的第一年就成功获得杰青,当时28岁成为博导,算是

南都医大最年轻的博导。

这是家子杰青已经是打底,后续院士估计会爆出几个,按照目前这个趋势,杨平成为院士几乎没有悬念,苏南晨和林岚以后努力希望也很大,一门几院士,这肯定会成为学术界的佳话。

听说杨平的跨界课题K疗法取得成功,课题已经进入下一个阶段,苏教授颇为惊喜,一个这么大的课题居然一年多时间完成,预期目标基本上全部实现,这确实让人难以置信。

最近苏教授的课题遇上了难题,他的生物骨水泥的研究取得初步成果后一直没有进展。

普通的骨水泥注入骨钢质以后会形成坚硬的物质,正因为它从液体变为固态的过程类似于水泥,所以俗称骨水泥,其实它的成分与水泥没有一点关系。

这种骨水泥用作很多地方,比如老年人的椎体压缩骨折,以前要卧床一个多月才能尝试着慢慢起床,有些卧床长达三个月,老年人最忌卧床,一旦卧床,容易引起卧床并发症。

骨水泥出现后,这种患者的治疗有了新的方法,采用穿刺的方式将骨水泥注入椎体之后,注入的时候是是处于拉丝的液态,注入后它能够快速凝固,成为固态,坚硬的固态可以替代原来受伤的骨质支撑体重,这样以前椎体骨

折引起的疼痛会消失,患者几个小时后可以起床行走,不需要像以前那样长时间卧床。

但是骨水泥也是一柄双刃剑,它给患者带来快速的止痛效果的同时,也带来一些问题。它的坚硬程度比骨质的减轻程度强很多,所以在以后得活动中,它的临近椎体在与它的碰撞过程中,相当于鸡蛋碰石头,极容易引起邻近

椎体的压缩骨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苏教授尝试着研究一种新的骨水泥,它注入椎体后,在早期像普通骨水泥一样起到机械支撑作用,而后期,它可以像一些人工骨一样,诱导新骨的生长,这样一段时间之后,注入的骨水泥被人体自己的新

生骨组织替代,这样的骨水泥被苏教授称之为生物骨水泥。

苏教授在初期取得了成功,注入的骨水泥可以起到机械支撑作用,也能诱导骨的新生,但是它诱导作用慢慢减退,一直无法达到理想状态,最后新生骨不能完全替代骨水泥,总是有差不多一半的骨水泥残留,成为普通骨水泥

那样的异物。

苏教授判断这是材配方的问题,可是要寻找最佳的配方谈何容易,就像新药的研发一样,需要大量的试错,然后从中获得各种配方的对应效果,最终找出最佳的配方,苏教授也知道这种情况需要很长的时间,十年,二十年,

都是正常跨度,但是作为学者,谁不想早点获得最满意的结果呢。

跟杨平聊起这个课题进展的时候,苏教授紧皱眉头,不免有些难过。杨平将这一切看在眼里。

“既然能够诱导新骨生长,说明大方向没有错,可能在一些成分的配比上没有找到最佳,或者可能缺少某种成分,总之问题肯定出现在配方上。”杨平分析道。

苏南晨点点头,也同意杨平的意见,但是材料配方这东西,需要长时间大量的工作来完成试错,比如航空发动机的关键材料,这种合金里各种金属的配比,需要大量的试错性工作才能摸到那个最满意的配方,号称工业上最难

啃的骨头。

试错这种工作,杨平最擅长,可以说,对杨平来说,试错从来是成本最低的,他可以在系统空间去完成这项工作,所以根本不需要耗费多少时间。

在系统空间里,不仅纵向有大量的时间,而且横向可以几乎同时铺开几千几万种同类实验,反正有电脑和机械手帮忙。

系统空间其实不能代替杨平创新,他只能够按照杨平的意愿去完成实验,但是它有时间和空间优势,现实中很短的时间在里面可能是几天几个月,这是时间优势。

至于空间优势,在现实中,就算有几十个团队同时做实验,一个团队负责一种配方的测试,他同一时间内也只能测试几十种配方。

而杨平在系统空间的实验室利用电脑和机械臂,可以同时测试几千几万种配方,这种效率岂是现实中可以比的。当然它也会受积分的限制,不能无限扩大实验规模。

杨平看了看留存的积分,虽然不能开展大型实验,但是一次测试几千个配方还是没有问题。

“要不我帮你看看”杨平提出来。

苏教授一听,喜上眉梢,让女婿帮忙看看,说不定能看出点什么名堂,他可不是普通人,天才中的天才。苏教授立即去卧室的包里拿材料。

杨平家里的房子比较大,有专门的卧床留给苏教授和苏太太,他们周末有时候过来会留下来过夜。

苏教授拿出公文包,从里面拿出一叠厚厚的材料交给杨平,从厨房里面出来的小苏正好看到,她很是不满地说:“爸,你这是做什么,聊天就聊天,他好不容易休息一会,你倒好,又拿出这些课题资料给他。”

“放心,我只是让小杨帮忙看两眼,不会给他增加太多负担。”苏教授挨了女儿的训斥,有点难为情,谁叫这是他的宝贝女儿呢。

在女儿的盯着的目光中,苏教授收回那一叠厚厚地资料,从中间抽出几张递给杨平,即使只有这几张,他还是对着小苏挤出一种讨好的微笑:“就看几张。”

苏南晨立即站起来将妹妹推进厨房:“你去帮妈的忙,你放心,我看着的,累不坏你老公。”

小苏低哼一声,收回目光,仿佛在说,你们要是欺负我老公,我可不客气。

苏教授的双眼的余光看到小苏又进了厨房,他赶紧从包间里又拿出十几张关键的资料,用紧张发抖的手极其快速地递给杨平,声音很低地说:“还有这几张。”

递过去之后,双眼的余光看到小苏没有出来,心里才放心,就像抓住一个机会做了什么坏事一样,心还扑通扑通直跳。

杨平低头认真看了这几张,都是有关生物骨水泥配方的,他做出自己的判断,这种材料成分应该不会出什么问题,肯定是配比出了问题,需要在配比上下功夫,既要让材料的液固转换时间、固化的强度达标,又要能够诱导新

生大量生长,慢慢替代整个生物骨水泥,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固化后形成的多空隙要么达标,要做到这样难度很大。

杨平看资料的时候,苏教授一直留意厨房门口,生怕小苏出来。

“怎么样”苏教授问道。

杨平将资料还给苏教授:“我认为这是配方成分配比的问题,首先固化后形成的空隙数量不够,只有空隙足够多才能让新生骨爬行替代。”

苏教授说:“我也是这么想的,我们尝试着调整配方,可是一旦调整,强度就下降很多,根本无法完成早期的机械支撑,而且多孔结构的空隙也没有明显增多,所以新生骨爬行替代的体积也没有增加,反而有所减少。”

“我这几天抽空帮忙看看,应该将配方改一改达成目的。”杨平跟苏教授说。

苏教授欣喜若狂,可是厨房的推拉门打开了,小苏走出来,苏教授吓一跳,好在现在杨平手里什么都没有。

小苏的目光投过来,苏教授心虚,立即端起茶杯佯装喝茶。

上一章  |  外科教父目录  |  下一章
加入书架后可以自动记录您当前的阅读进度,方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搜索引擎输入 "外科教父 黄鹤楼" 就可以找到本书
其他用户在看:
黄鹤楼文学 - 免费小说阅读网 www.hhlwx.com
联系我们: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