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文学
 
首页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侠 • 仙侠
都市 • 言情
历史 • 军事
游戏 • 竞技
科幻 • 灵异
搜索:
 
您当前所在位置:黄鹤楼文学>>秦时小说家

第三五一七章 王离论心


简体手机版  繁体手机版
更新时间:2025-10-30  作者:偶米粉
 
“赵佗!”

“很不错的年轻人,论起文韬武略,你与之相比,或许都要逊色一些。”

“中原的事情,你要出手?”

“如何出手?”

“说说看!”

从离儿手中接过一杯暖热之气散开的茶水,轻嗅之,便是一丝丝熟悉的甜香之气。

比起刚才饮用的汤药,的确怡人许多。

于自己而言,其实都差不多。

蒙恬,这些年来的历练还是很不错的,北胡匈奴对帝国不成很大的威胁。

只要蒙恬坚持稳打稳扎的战法,步步推进草原深处,等河西之地安稳,便可汇同整个帝国东西之力北上攻灭匈奴。

一个不逊色诸夏万乘之国的胡人部族,欲要将其灭掉,一战之力是不太可能的。

非有耐心不可,非有足够的心力不可。

赵佗!

也是帝国这些年来名声不弱的年轻人。

帝国尚未一天下的时候,咸阳之内,便是知晓那个年轻人,是武真郡侯提携和看重的。

那人也的确没有辜负武真郡侯的期待。

一件件差事办的相当不错,尤其许多事情自己都有了解,无论为文官,还是为武将,做的都很好。

这一点。

离儿就不如了。

离儿这些年来多待在军中,行军打仗还是比较擅长的,若是下马安民、抚民……,则多有不如。

人各有长,人之一生,能够将一件事做好,已经很不容易了。

轻抿一下蜜茶,太过于香甜了一下,略有摇摇头,将茶水落于手边的案几上。

“父亲总是小瞧于我。”

“眼下的中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若是做好了,可以肃清中原,甚至于解决帝国一天下来的中原隐患之事。”

“儿子觉这份功劳不为小。”

“至于如何做?”

“却也不难。”

“这段日子,儿子多有关注中原诸郡的情形,咸阳那里明显有吩咐,罗网和影密卫都有前来。”

“外加各地官府的手段,如今,中原的一些人有些有些投鼠忌器了,已经准备奋力一战了。”

“也有一些人较为胆怯,开始准备收拢力量,暂避锋芒。”

“只不过,他们的一举一动,多在帝国监察之内,之所以不动他们,是为中原诸郡安稳故。”

“那些人也是依仗那一点,才能够支撑到现在。”

“可!”

“那些人中有亲近帝国之人,事情就容易处理了。”

“如同两军交战,无论防守的多么严密,只要可以撕开一个口子,便是通过那个口子,徐徐将战事推进。”

“直到最后的取胜。”

“这一次的机会很不错,将中原肃清,那么,整个山东之地的隐患,也就齐鲁之地最大了。”

“而那,也不难处理。”

王离见状,值得再次倒了一杯茶,是白水,没有添加任何东西,双手奉上,言语心中意。

“肃清中原,非容易之事。”

“眼下之局,在不动摇中原根基的情况下,要做到你说的那一步,很难很难。”

“只是杀一些人,并不能够解决问题。”

王贲握着澄澈无物的茶水,虽然无味,却是多入心。

“您的意思,我明白。”

“尽管不能够将那些人彻底剿灭,这一次却可以将那些人重创,让他们没有继续为乱的本事。”

“齐鲁之地,如果公子高没有突然调到中原,估计,也会对那些人以重创。”

“可惜,事情刚开始做,中原就有那般灾情。”

王离摇摇头。

其实。

父亲所言,和自己之意,并不冲突,并不相悖,自己也没想着可以彻底解决中原隐患。

而是,要让中原的隐患再无后续大动作,哪怕有一二小动静,凭借诸郡各地官府之力,足以应对。

若是彻底将那些人解决,的确需要依从父亲之意,要么短时间内以动摇中原根基为代价。

要么,依靠时间,花费一代人、两代人的时间,将那些人的力量消磨掉,慢慢散落天地间。

“公子高!”

“自他离开中原之后,你时而多有提及他。”

“看来你们见面虽不多,你倒是欣赏他。”

没有继续言谈中原之事。

王贲吹了吹手中热意升腾的白水云雾之气,于儿子扫了一眼。

“公子高!”

“为人有礼,谋略适宜,虽说中原灾情之事,初始有不妥,那也是正常之事。”

“记得,当年儿子刚有入军的时候,也是有些混乱之举,后来,便是慢慢习惯了。”

“便是容易解决了。”

“公子高去岁是第一次离开咸阳为事,做的已经很不错了。”

“倒是……,父亲您很少提及公子高。”

“先前于父亲说过的,若非灾情之事繁多,公子高有言会亲临大营来见父亲的。”

“父亲,您对公子高去岁的表现如何看?”

王离稍有迟疑,左右看了一眼,此间自然是无人的,但一些事……还是不自觉谨慎之。

公子高!

父亲似乎不愿意和自己提及公子高的事情,无论是去岁公子高初临中原,还是在齐鲁为事。

还是在中原救灾。

都没有怎么提及。

只是做一些东郡大营应该做的准备,其余……并无什么了,自己还是知道的。

只是。

越是如此,王离越觉一些事不应该如此。

“公子高,陛下膝下一个不错的公子。”

“从咸阳传来的消息,你也有知晓,陛下对他在齐鲁、中原的事情,总体是满意的。”

“陛下满意,我等便是满意。”

“如此,就足够了。”

“离儿,无需想太多。”

“一些事,轮不到你多想,将手中的事情做好,才是最为重要之事。”

“目下的中原之事,你无需插手。”

“接下来,你带领一队百战穿甲兵,前往楚地吧!具体之事,会有文书落下的。”

“中原的事情,不为大,军中有足够人选。”

喝了一口白水,王贲舒缓一口气。

没有在儿子询问的事情上多言,而是落下另外一事。

“楚地!”

“父亲,要我前往楚地?”

“楚地之事,虽说也有,如何可与中原相比?”

“父亲,我来料理中原之事,真的不行?”

“是因这些年,多有一些机会落于我身上之故?还是别的事情?”

“公子高!”

“他是陛下的孩子,又是丽夫人的孩子,陛下自然是满意的。”

“可……事情不一样的。”

“父亲,有闻咸阳那里,近年来,多有一些朝臣建言陛下立下太子储君,父亲觉陛下膝下谁更合为太子?”

父亲不允?

父王不让自己料理中原的事情,虽有所料,还是……有些不甘,这段时间,对于中原诸事的察看,早已经心中有数了。

自己很有把握。

自己很有信心。

自己绝对可以将那些人炮制的很好。

现在,父亲真的不允?

还让自己去楚地?

楚地有什么要事?

从数月来所了解的讯息来看,楚地虽有小小的动静,比起中原,完全是不足虑的。

父亲是为平衡军中一些流言蜚语?

还是父亲别有深意!

还有。

父亲为何总是不同自己言谈一些要事!

公子高的事情不重要吗?

太子储君的事情不重要吗?

将来的一些事不重要吗?

“你一介渺渺之人,操心的事情不少。”

“接下来,将楚地的事情做好就行了。”

“不该你操心的事情,就不要多想。”

“先前你在中原的小动静,已经有些逾界了,若非念你还知晓事情非同小可,也就不予理会。”

“天下大事,还不是你一个小小的军将能掺和的。”

看向此刻神情语态有些急躁的儿子,王贲蹙眉之。

放下手中白水,轻叹一声,儿子的心性总是令人担忧,眼前之事尚未做好,就要以为长远之事。

诚如此,脚下如何平稳?

“天下大事,的确不是儿子一个小小军将可以理会。”

“但……而是是王家的人,父亲也是王家的人,还是王家的家主,难道也不能理会吗?”

“昔年大父得陛下看重,方有后来的重用,方有后来的领兵出函谷关,攻灭诸国事。”

“大父!”

“陛下!”

“是陛下看重大父,也是大父选择了陛下!”

“昔年之事,儿子也是有所知的。”

“当年陛下还是公子的时候,咸阳之内,多有纷争乱象,后来……陛下胜出。”

“陛下胜出,也非陛下自身之力胜出,而是内外诸力一处,协助陛下胜出!”

“住口!”

“小小军将,如何敢妄议陛下!”

“王离,愈发没有规矩了。”

“父亲。”

“儿子……儿子如何敢妄议陛下,如何敢有那个心思,只是……事情道理如此。”

“陛下近年来的身子多有不好,去岁巡视江南的时候,还曾从马儿上昏倒。”

“是以,儿子觉太子储君当有出现。”

“肯定是要出现的。”

“太子储君,相当重要。”

“倘若当年成为秦国太子的是长安君成娇,如今的秦国之事如何?”

“倘若当年成为秦王的不是庄襄王,秦国之事,又当如何?”

“父亲,儿子现在不是东郡大营的王离,而是王家的王离,父亲,一些事……总归要出现的。”

“一些事,总归要来的。”

王离双膝跪地,深深一礼,父亲纵然呵斥自己,一些事……自己也是要说。

自己是王家的人。

自然要为王家的长远谋略。

父亲,总是觉自己心性不够,不愿意和自己说那些事,自己……已经长大了。

早已经可以独当一面了。

父亲总是小瞧自己。

以前自己初入军中的时候,是那样,现在……自己都已经快要成为军中主将了,父亲还是如此。

“哦?”

“这么说离儿你有大心思?你有大远望?”

“且说来,给为父听听你的大见解!”

瞥了跪在榻前的儿子一眼,王贲深深的叹息一口气,双眸轻轻闭起,数息之后,浅言而落。

“儿子……儿子如何有大见解,只是觉一些事情应该早做准备,有备无患总归无错的。”

王离抬首看了榻上父亲一眼,思忖之,缓缓应之。

“有什么事情值得你去做准备?”

王贲询问。

“父亲,父亲……。”

“父亲,始皇帝陛下的公子一个个都长大了,将来总归要有一个人承继帝国大业的。”

“具体是谁,则是难料。”

“扶苏公子的希望固然很大,这两年的公子高名声也是不弱。”

“说不定,咸阳的其余公子,也有可能。”

“父亲,我们王家在帝国,不是小门小户,在那样的大事面前,总归要有选择的。”

“固然,一应诸事,可以等待尘埃落定之后,再行抉择,实则……不一样的。”

“这些年来,始皇帝陛下对军中多有整顿,东郡大营十年来升迁的百长、千长、偏将……多从别的军中而来。”

“多从两大学宫而来。”

“鲜少从东郡大营内部提拔晋升,这对于……对于咱们王家而言,不是一件好事。”

“相对于东郡大营,九原大营因要时刻面对北胡匈奴之事,相对好了一些。”

“整体而言,咱们王家的力量实则是在慢慢减弱的。”

“那样的事情,若是继续下去,再有一些年,东郡大营真的要变换模样了。”

“东郡大营,固然不是王家的。”

“但!”

“数十年来,王氏一族为帝国开疆拓土、攻城灭国……,立下赫赫之功,不应该有那样的结果。”

“儿子不希望看到一些年后,军中没有王家的旌旗!”

“是以,那件可能会发生的事情,需要改变。”

“如何改变,儿子没有思忖清楚,将来的事情,总归要落于将来的帝国天子身上。”

“是以,将来的帝国天子是谁,格外重要。”

“若是将来的帝国天子对咱们王家不满意,则无疑是莫大的灾祸,更甚未有立功的灾祸。”

“若是将来的帝国天子对咱们王家满意,无疑是王家重新崛起的辉煌之机。”

“将来的帝国天子,便是接下来可能会出现的帝国太子储君。”

“太子储君,便在始皇帝陛下的膝下公子之中。”

“儿子并没有私心,真的没有私心,所想所思都是为咱们王家,都是为王家的长远。”

“诚然。”

“无论是父亲,还是儿子,都是应该全心忠心于始皇帝陛下的,在那之外,一些长远的事情,又不能不察的。”

“不谋万世者,如何谋一时?”

“何况,儿子所想所为对帝国而言,并没有什么灾祸灾患,父亲,这是儿子的一颗心啊!”

“父亲,明鉴儿子之心!”

请:m.badaoge.org

上一章  |  秦时小说家目录  |  下一章
加入书架后可以自动记录您当前的阅读进度,方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搜索引擎输入 "秦时小说家 黄鹤楼" 就可以找到本书
其他用户在看:
黄鹤楼文学 - 免费小说阅读网 www.hhlwx.com
联系我们: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