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文学
 
首页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侠 • 仙侠
都市 • 言情
历史 • 军事
游戏 • 竞技
科幻 • 灵异
搜索:
 
您当前所在位置:黄鹤楼文学>>士农与商

第一百零七章,内宅里换人


简体手机版  繁体手机版
更新时间:2012-06-21  作者:一个木头
士农与商

刘知县心中难题解决,安家在这省里是最大的富商,因为各处上涨的事情,省里大人们也有信来催促刘知县督促本城的富商们,在这省里的各处铺子也不能涨价。省里大人来的信意思明确,如果各商户们不从,可以强压之。

安表白心迹,说他随着刘知县的心思走,目前是不涨价。刘知县笑呵呵地坐下来,随手去拿身边几上茶碗,拿在手里是冰凉的。刘知县愣了一下,这才看到安面前没有茶。

“看我糊涂了,永年,”刘知县笑容满面拖长音唤了一声安你不要见怪才是,这事情把我弄得,今天饭都没有好生吃。”然后往外面喊人进来泡茶来,”想想再交待一句泡好茶来,去里面问,年前京里戚大人送来的几两好茶叶,在剔红纹山水风景的盒子里,就泡那个吧。”

家人答应着退出去,安也是一笑,这一会儿泡茶,泡好茶来,等一会儿只怕是要坐,上坐,请上坐了。

眼睛看着家人退出去的刘知县,再看着安时,笑容在面上抖动着,刘知县是欣赏赞赏地眼光。一向看着安佶长大,果然是个好孩子。

“就你这一说,就救了我不少,”刘知县倒也直言,他不直言也明白安心里清楚。此时他直言过,再就势道你我就来草拟告示,命下面衙役三班各处城里城外张贴起来。”说到这里,刘知县微有不乐我本当请各家商户来坐下来商讨才是,怎奈我动了气。”

说到这里,刘知县干脆起身把省里大人们的信取来给安看看看这几家在省里有铺子的商户们,实在是大胆。要是平时价码儿略有变动也倒罢了,本县还可以为他们担待。如今是谣言纷纷要打仗,当然是先以安定民心为主。他们自作主张,各样粗米粗粮都涨得厉害,老百姓们吃不起,可是要出事的。”

刘知县气愤莫明,这不是和他的优异绩考过不去?安把信看过丢下来,按着早就筹划好的对着刘知县不疾不徐地道这事情算是我先看了一步,年前消息不好,西北的管事们路上,就便把价低的粮食又带一批。别人涨,独我不涨,我也支撑不了多少时候。”

面色微沉的刘知县能得到优异绩考,与他不是个糊涂官也有关系。但安年前就远看一步,从大丰收的地方购回不少粮食存放在相邻的几个城里,刘知县不这件事情,就也觉得是正常,卖米的存粮不是正常事情。

不是糊涂官的刘知县只按安家以前天天购的粮食数量来看,安家的铺子这样卖下去,也的确如安所说,卖不了几天存粮就没有了。

沉吟的刘知县对上安的欲言又止,刚抬起鼓励的眼神示意他说,外面传来脚步声,却是家人把茶送进来,一面回刘的话听说到了,问老爷,要不要留饭。”

“呵呵,永年啊,看看和我都是喜欢你的。”刘知县借着刘这句话,再捧上安一句。安微笑婉拒,对家人道有劳进去上复,我约的还有客,”再对刘知县道大人吩咐下来的事情,我要赶快约见管事的,把大人的意思一一告诉他们才行。”

这是一件正经事,刘知县也对家人道对说,以后再留用饭不迟。我们这一会儿,有事情呢。”

把家人打发出去,刘知县想起来安刚才下面应该有话才对,遂举手让茶道你有好主意?”

安弄一下茶碗盖,再徐徐道衙门里陈粮,去年还有一部分没有卖出。大人可以把这余下的陈粮都交给我,再回信给省里大人们,省里的存粮也这样相机办理,再办起大人交待的事情,我就便利的多。”

此时冬季,本不是官府卖陈粮存新粮的时候。安提出这个建议来,刘知县虽然觉得为难,还是点点头道以往陈粮多是你铺子里先得,眼下为着这物价上涨的事情别无他法,也只得如此办理了。”

安小小地定心,衙门里几年一换,卖出陈粮换新粮,这是一个调节物价的法子。看过这方面古书的人都会,没有看过这方面古书的人当然是不懂。有了这批陈粮,安觉得多少可以掩饰个差不多。刘知县可以动用的虽然不多,却足以让别人不会怀疑到年前大宗购进的粮食是提前预料到物价飞升。

把这件事情说过,安也放心,刘知县也安心。茶喝过一巡,刘知县邀请安去拟公示你文笔好,向来我事情也不甚避你。再者你对这些也懂,一起来看看这安抚人心,不许物价飞升的告示中,是哪些可以涨,哪些明令禁止价码儿飞涨。”

一旁就是宽大的书案,安站起来只客套一句晚生得大人器重,一直是为幸事。”说过奉着刘知县在前,安在后,两个人来到书案前。

书案上笔墨纸砚早就摆好打开,安磨墨,刘知县执笔,一句一句把这告示推敲写好。写好最后一个字,刘知县放下笔来,对着安是欣慰地微笑我这衙门里虽有两个师爷,却是只会之乎者也,这通世情的能耐,他们欠缺的紧。永年啊,要不是你家大业大,又早衣巾在身随时会出人头地,我倒想着你能在衙门里挂一个闲职帮我一把。”

“多谢大人的抬爱,这文案上的功夫,本城里除大人是首屈一指外,还有小周莫吕,也都是笔下生花之人。”安立于书案前拱手含笑佶独得大人此语,于惶恐不安中感激大人知遇,却不敢擅专。”

刘知县微微乐了,书案前这个衣着光洁,人物也光洁的富家子,不仅没有娇奢跋扈的习性,而且算是谦虚谨慎的一个人。难怪为着女儿时时所想,刘知县也走了一下心思,女儿香珠大了,膝下无子只有娇养一人,这所选谁人,可算是夫妻心中头一等大事。

一想到亲事,刘知县又要微微不乐,安佶家里的那一个房里人算是一回事情?政绩上的事情暂时可以宽怀,刘知县今天难得地要过问一下安的房中私事,也是他刚才心有所思,不问出来心里不快活。

“咱们还坐着喝茶去,这茶再沏一回更出色。”刘知县邀着安重归座位坐下来,面上是正容沉然地想上一回,觉得还是问问更好。

刘知县重拾笑容,呵呵笑着永年呐,我也算是你的父执一辈,有些话我问问你,应该不算是失礼才是。”

“老父台有何教训,佶不敢不听。”安也带上笑容,是等着听的姿势。刘知县未语又是笑上一声,无亲无故的问别人房中事,刘知县真觉得不好张口。

对着安等待的目光,刘知县斟酌过词句道房中有人也好侍候,不过专宠就不必了,让人看着不好。”

为着莲菂,今天刘知县也。安心想,我早就应该整顿家宅了。再一想,家里只有菂

姐儿一个人,就是家人不乱出来,也会引人无限猜测才是。

“那是当然,妻是妻妾是妾,我还分得清楚。”安坦然回答,就是神色也是坦然的。刘知县多少放下些心来,他虽然没有认为女儿稳稳地可以嫁到安家去,但是以刘知县多年与安家的交情来说,他觉得在亲事上还是可以左右或是说服安的。

刘知县就此无话,只是笑上两声,用人的口吻对安道房里多几个人服侍是应该的,只要规矩不乱就行了。”

“大人说的是,”安也不喊他老父台了,刘知县也觉得管得过了,对着安打一个哈哈说些别的事情前日京里故交们来信,说大理寺的詹大人得了不是,唉,如今的事情要事事才是。我劝你不要乱涨价,是先对你一个人所说,也是你我素来和契的缘故。”

安赶快坐直身子一向在大人治下,多蒙照顾。大人良言,从来都是感激涕零。”刘大人微微笑我的良言,当然是对着要好的子弟们而言。象金不换这样奸商,我素来不会客气。”

再寒暄两句,安见刘大人再没有别的话,就告辞出来。在候在门首的小轿里坐下来,安莞尔,刘知县说他不会对金不换客气,应该是说不会对金不换的一些行事客气,对于金不换每年孝敬的银子,刘知县向来是客气的。

想想刘知县也要过问菂姐儿的事情,安除了决定回家去,继续把家宅好好整顿以外,再就是反思,我对菂姐儿果然是宠得过了?安思来想去觉得没有。

给菂姐儿丫头,不过是两个,多出来的一个画角,原本是要赶出去的人,现在不用赶,是为着画角服侍上也上来了,而且小枫年后就要成亲放出去。安对于莲菂一面是防备,一面也希望她早一天安下心来呆着,不要再起走的心思。

至于院子里使用人多,那只是防她逃走。家里功夫好的心腹人不多,还特地把安五分出来跟着莲菂,安抚一抚额头,看来我这戏演得不,刘知县老于世事的人都这么看,其余的人更是不用说。

无端弄进来一个人,先不说莲菂容貌俏丽、言语爽利,也有不少有趣的地方。就这一条随时可以在亲事上弄些文章出来,坐在晃悠悠轿子里的安微笑,刘家的姑娘我消受不起。祖母安老和母亲安背地里说的也不无道理,安觉得是迟早要出去做官的人,如果从攀附的角度上来说,安看不上刘知县的家世;如果从情爱的角度上来说,安更是相不中刘香珠的娇憨,不是个坏心眼儿的姑娘,也不是一个贤惠知礼进退有据的妻子。

坐在轿子里的安这样暇想的时候,刘知县和在内宅里也正在说他。送走安后,刘知县径直回到里面来。

刘一看到刘知县,从来是满面春风或是春风满面地迎上来,殷勤地帮着拿衣服换帽头儿,就这一点儿从来有的小殷勤,是牢牢地买动刘知县的心。

这殷勤中还伴着刘的殷殷询问不留下来用饭,我倒有好些时没有见过他,如今又长高了吧?无不少字”

刘知县坐下来笑你不过几天没有见到他,就见到也看不出来长高长低。对你说一声,你让我问他的话,我都问了。”

“果然问了?”刘笑容可掬来到刘知县身边欠身子觑他面色,这个小意儿让刘知县呵呵笑起来,想起来安说的妻是妻妾是妾。再对着刘自婚后就这样在面前做小伏低,刘知县觉得得意,在我面前,妻也好,通房丫头也好,没有一个是宠上了头的人。

“老爷您是如何问的,又是如何回的?”刘轻声叹气这男人中呀,有几个象老爷一样能分得清楚家里上下,不是我总把那个佃农姑娘放在心上。张四嫂来看我,说她去安家拜年,亲眼看到那姑娘一身穿戴都是上等的,坐在安家老脚下,就是张四嫂这样人看着,也觉得受宠的很。”

刘颦眉担忧和吹捧过,刘知县忙安慰她安家是丰厚的家底子,如今只有这一个房里人,穿戴上好些也是有的。就是安家的丫头在穿戴上,也比得温饱人家的姑娘们要强。我你的心事,你不过是为着女儿着想,我只有这一个女儿,她的事情我也放在心里。”

刘心里喜欢,面上却仍是忧愁我有了老爷才能有这人上人的身份,香珠有老爷这样的父亲,才能是一个。我为香珠想着,也是为你我夫妻老来着想。岂不闻,一个好婿半个儿。”

刘知县呵呵笑起来我正当壮年,不过四十有余,年纪小些,你才三十有余,呐,你我添丁进口也还有时。”

一提起来这话,刘就心里要格登,赶快把面上颦眉担忧换成笑容道前街上往着的人牙子俞儿来看我,我还对她说,过年送几个宜男相的丫头进来。就是家里丫头,老爷喜欢的,我从来待的好。唉,”

刘重新叹气我x日焚香,盼着她们中哪一个得孕才好。老爷你我的心,我得的心,比老爷还要重呢。”说着刘就掩面轻泣起来。

“好了好了,不必伤心,家里大哥来信说了,再没有,他答应过继第三个给我们。”刘知县这话一说出来,把掩面轻泣地刘吓了一大跳,她放下掩面的袖子惊住了此话当真?”

刘知县微有不悦你是不喜欢还是喜欢?”刘尴尬过,就重新趋奉老爷喜欢,我怎敢说半个不字,只是素日所积,全是为着别人。。。。。。”

一个茶碗“当啷”摔在地上,刘知县在外面是圆滑忍让处事,回到家里就性子不好。听到这样,举手就是一个茶碗用力砸在地上。刘和他多年夫妻,存点儿私房都怕他,对于他的性子是清楚。

“老爷息怒,我妇道人家见事从来不明,老爷你有气,只管教导就是,这大年下的动气,伤了你的身子,我又有好儿呢?”刘成亲多年,是个这样的人,早就练出来嘴上抹蜜的一张嘴巴,和说哭就能哭出来的能耐。

刘知县对着妻子有一点儿让不悦的举动,他是从来也不放过。他这个小官儿在外面受气良多,虽然是本城父母官,需要办事的时候也不能总对着别人呼来喝去。有时候心中不快,就回到家里来出气。妻子在他眼里不当地举动,从来是刘知县发作的好机会。

“你没有,丫头们也不生,过继我大哥的是我刘家的血脉,能说是为着别人。”刘知县一通教训下来,刘满口里称是。刘知县才转怒为喜,对刘道你放心,香珠和的那一份子,我不会少给。”

“这个家里全仗着老爷事事调理得明白,我管起家来才这么省心。”刘嘴上抹蜜,心中暗暗叫苦,家里积下的虽然多。为着刘知县没有,刘要堵他的嘴,年年给他买丫头,又年年防着丫头们生,这笔银子就用去不少。

要是过继别人,再分走香珠一半,刘算算,落到女儿手里还能有多少?手里没有,以后指着敬重,那就有些困难。刘庆幸地想着,从刘知县眼皮子底下私藏的放在外面生息,再就是想到香珠还是要嫁给安的好。听听张四嫂说的,那位佃农姑娘手上倒戴着手指粗的镶珠金镯子,唉,有钱就都好

安出门,莲菂回房去。身后从来是蓝桥跟着,再看二门以内新添的几个婆子,也都是膀大腰圆的人。每到这种时候,莲菂就要撇撇嘴,难道都是为防我不成?这样想过,心里不能说不在时时起忧愁,好在回房的路上,有花团锦簇的梅花挂霜、碧树泛银,只能先用这个来散散闷气。

走到院门前,守门的简妈妈和封妈妈正在一盆一盆地搬着大开的水仙花。嫩黄的花蕊衬上玉白的花瓣,莲菂心情又好些。这样一个优雅的所在,独我住着赏玩,乌云不在眼前,还生的是气。

“画角,姑娘在房里呢?”在房里刚坐下来一会儿,就有客人上门。是原先二门上的房妈妈进来,莲菂看到家里人,只要不对着她翻脸,从来是客气以待。当下道妈妈今儿得闲来看我,妈妈请坐。”

一脸是笑的房妈妈谢过莲菂让坐,在一旁的椅子上坐下来,屁股只坐了一半在上面,莲菂比比在安面前,从来是坐得安稳,这样的规矩莲菂不敢领教。

“如今我也体面了,让我跟着费妈妈,手下管着园子里一些事情,我来看姑娘,以后有要买的要领的,姑娘也可以来找我。”房妈妈上来就是好听的话,莲菂客气地等着,看她下面要说。

房妈妈先不说,只打量房里这博古架是酸枝儿木的,衬上这房里冬天的摆设是好看。过了年换门上的锦帘摆设,这博古架儿也要随着换的好。”

这样说过尽心的话,才听到房妈来意庄子上的刘海,就是我求过姑娘收留他的,我娘家的外甥,姑娘还记不记得?失火那些日子,他病在外面过上半年好了才,求着姑娘在面前才留下他的刘海。”

房妈妈一通说他力气大着呢,如今二门里要换打更的人,要老实可靠的人进来最好。”莲菂耐心地听完,抬起眼眸无意中看到蓝桥和画角,一左一右地对着她使眼色,眼睛象抽筋儿一样,生怕又乱给别人讨人情。

“我外甥刘海在庄子上过这一个年,管庄子的人说他能干肯干,姑娘帮着说句话儿再不会,姑娘几时出去站站,让他在二门外面给您行个礼儿,”房妈妈只是叨叨个没完。外面传来费妈妈带笑的声音房家的,你这体已事情还没有说完呢?”

穿一身酱紫色新绸衣的费妈妈进来坐下,也是一件的事情打更的人要换,还有护院要加人,安置齐备以后,咱们这二门里,比得上官家人,一个雀儿也飞不出去。”费妈妈喜盈盈没有当官,先理家规这是个正理儿。”

只有莲菂心中疑惑,换人换,都来同我说,我并不管事,也并不当家。就不怕骂我,同他说一句半句也没有,只是这打更人护院的也来求我,莲菂觉得心中一线萌动,要都是我的人该有多好。

“刘海有能耐,又有长处?”莲菂打听着,费妈妈抢在前面开了口这个刘海原是个长工,傻小子古记里一样的人。有一回跟着出去,路上烂泥陷住了车,刘海一个人用肩膀就把马车从泥坑里扛出来,他不当护院是可惜了。”

可见能人备出,莲菂对这样的人兴趣浓厚。迟早要当护院,姑娘我放点儿人情给你,以后有山高水低,饶幸有抬抬手多好。

费妈妈坐下来就是一通话咱们家的护院,安权安五都是送到外面学的功夫,那还是神机营出来的教头在驿站的时候,”莲菂轻咬着嘴唇,难怪一出手把我打伤,他是有心打伤我好看管,还是真的无力收手。

“安三是家里以前请的教头教的,一并如今这几个护院都是那时候学的,象刘海这样没有学过还能打一、两个护院的人就不多。姑娘帮着说说吧,就不同意,也不会怪罪才是。”费妈妈这一席话,打消丫头们的担心,也打消莲菂的疑心。

换个打更人护院,妈妈们也让莲菂帮忙,莲菂猜想是安对的试探,有如试探地下党。你想走,这就送个梯子来,弄好护院打更人,说一声走就轻而易举。

疑心消除的莲菂反而打算就着梯子上去,这个刘海听起来傻小子古记里的人物,应该好撮弄才是。莲菂姑娘又动了心思不提。

隔了一天谣言日重,满大街张贴安抚人心的告示,更是给这谣言插上翅膀。金不换的家人金石从街上走过,擦身的一堆人正在看告示。

有一个认得几个字的人站在告示下面,念给众人听这日期是今天新贴的,”他再伸手在告示上面摸摸,回身告诉围观的人下面还有一张是昨天的。这张和昨天一样,也是不许涨价。”

“官家说是这样说,铺子里粗米粗粮玉米面儿今天又涨了两文钱,珍珠玛瑙涨起来也罢,穷人不指着它吃饭。涨的都是大家一天三顿要吃的,这告示贴着几时才起作用?”一个人嗟叹着这样说。

“就是,这贴的没有用。”帮腔的人说过以后,再道去安家的铺子买吧,人家没涨价。”大家听到这个消息,还觉得安心走吧,有这功夫不如去安家的铺子门前排队,安家是没有涨价。再不去买呀,估计也要涨了。”

金石听到身后是这样的议论,就放慢脚步听了一回,等人散去,又急步地往家里奔。在门口看到青石台阶上站着金不换,正在送客人。

“老爷,安家今天粗米粗粮还是没有涨价,倒是几件珍贵的玉摆件镶嵌屏风涨得邪乎。”安石候在一边,等金不换送过客人,这就上来回话。安石是纳闷儿时局一天一个样子,他们家倒有心卖这些贵?”

金不换黑沉的脸上更阴沉哼,他聪明着呢。马上就是京里田公公的寿诞,省里能够得着京里的几位大人们到处搜罗珍玩,现在往西北的路又不通,是他高价卖珍玩的时候。但是这粗粮不涨价,才是他年纪小,由着刘知县糊弄。”

对于刘知县张贴的告示,金不换全然不放在心上。对这当官的人,年节礼儿从来不少,没有不怕他拿。物价飞涨不是我一家,就是今天也难以算清楚是哪一家先涨起来的。金不换想着安小人儿家稀里糊涂,应该是要名声才是。

“老爷,姑娘要去安家拜年呢,是不是让她们对安家的通个信儿?让他见见老爷的情份。”金石又帮着出个主意。同行的富商们生意上争斗,平时年节下还是走动。更别说金家的听雨姑娘和安家的佶算是青梅竹马,小的时候常在一起玩,后来安开蒙上学,才走动的少。

金不换平生最喜欢,就是赚钱;还有更喜欢的,就是赚钱的时候,也让别人担他的人情,有钱也有情份,奸商过了还落个好名声,金不换老爷觉得人生之乐,不过如此。

熟知金不换心思的金石,今天这个主意没有出对。金不换抚抚几绺胡须,对着街上来往行人看着道小人儿家经些事情就好多了,我此时还不想对他说。”

“安家的以前是个聪明人,自从他迷上一个穷姑娘,这就迷了头。”金石自以为聪明地道老爷您说是吧,穷姑娘吹的枕头风也是穷的。”

金不换也听乐了,对着金石道他这件事,算是城里过年的一大笑话。听说养在家里好吃好穿戴,弄了一身的病还没有同房。”

“这次他亏大了,”金石附合过,对没有进去意思的金不换道这北风吹得人骨头冷,老爷您不进去?”

身上是团花寿字酱色丝锦袄的金不换眼睛又看往街上,同时道那是张老爷是不是,金石,快去接着,他来一定是有话要说。”

转身小跑着去接张老爷轿子的金石低头一声暗笑,原来还是我糊涂。老爷在门口站着,是这两天里客人多,他门口吹阵儿风说上几句话就打发了,又殷勤又不用奉茶点。金石觉得宾服,老爷姓金,这个金却是守金子的金。

“金兄,有事情还得来找你商议才成?”张老爷果然是不用奉茶的人,他也着了急,下了轿子在金家门上站着就说起来你看这安家是回事?他们家全无动静,这是巴结刘知县,还是和全城的商户们过不去?”

金不换不动声色地笑着想来自有主张,就是我不他是主张,以张兄来看,他是个意思?”

站在这里的张老爷就要骂起来他是个买好儿的意思,听说明年要修河渠,要整船坞,他想着刘知县帮忙,好揽这生意。这主意儿,他打了两年了,他能半途而废呢。”

“未必是这个意思吧,这修河渠整船坞,是前年就开始提,到今年也没有见影儿。”金不换听着张老爷骂安家,心里很以为然。在金不换看来,安家也是巴结刘知县的意思。刘知县官虽然不大,却是个“现管”地县官,商户们日用都比刘知县多,却不得不恭维着他这“现管”地县官。想想安他也不能例外才是。

张老爷嘴上是骂,眼睛是眨巴着转动几下,看到金不换面带笑容眼有笑意。张老爷也不肯再骂下去,耸着金不换道金兄,你我约齐了人,去安家找那小孩子谈一谈去,如今老太爷不管事,只能和小人儿家去了。”

这才张老爷跑来要说的话,金不换听过继续绺着胡须微笑我也有此意,只是同行的人少。张兄这主意很好,麻烦你给齐了人一起到安家去,有财也是大家发,咱们同城居住,他年少不懂生意法门,你我不得不教导于他。唉,只是无人情可担罢了。”

立在旁边的金石低头嘿嘿笑几声,我们老爷是一等一的能人,他这一片为安家好的心思,从昨天起就对着不少人说了不少遍。今天再加一遍,金石在心里数着,这是第九次说了。

“要涨价?”张老爷答应着约人,还是不放心金不换临时变卦,反被安和刘知县的告示说动,这就再肯定一句。金不换露出笑容要涨价”

两个人交换过这字面一样,语气不一样的话,张老爷这就颠颠儿的走下台阶坐轿子,临上轿前再回身候我的消息儿,最迟晚上我给你回话。”商议过这件重要事情以后,张老爷果然是一杯茶也没有吃到,而且还颠颠儿的走了。

城里数得出来的人都来过了,也觉得北风吹人的金不换这才往院子里去。行了几步金不换皱起眉头表少爷在?”

这话问的是路过的一个家人,家人手上是捧着茶水点心往里面去,这就停下来回话刚到房里,在坐着。”

金不换是紧锁眉头,一向随着主人走的金石也把眉毛拧起来,并且感受着老爷的烦心。这一对主仆行到内宅里,金不换进房去,金石在廊下停下来候着,那眉毛还是拧着,算是附合进去的金不换。

房里坐着金和她的娘家外甥郑仁锡,郑仁锡一见到金不换就点头哈腰站起来姨丈过年发财,我来给姨妈姨丈拜年。”

“仁锡,你年前的事情解决了?”金不换对着金的外甥没有好脸色,就如同金石在外面还要皱眉一样,金石是见到郑仁锡本人,老爷更要皱眉才是。

金笑容满面打岔少年人都是这样的,再说也怪那尼庵的姑子不好,净室里可以留宿,她们是打着清静名声,做着青楼生意。”郑仁锡大少爷,家里闲钱不多不少,整日走街窜巷找中意的大姑娘小去勾搭,尼庵寺庙,有清秀的人也常去赏鉴的人。

“姨丈教训的是,”郑仁锡听姨丈提最近的一件丢人事,忙对着金使个眼色,金笑着道看我又多话,仁锡把你打听到的消息对你姨丈说一说,保准儿他听了喜欢你,还要给你钱用。”

金不换还是皱着眉,不过脸色好得多。郑仁锡走街窜巷,还真的是能听到不少消息。郑仁锡这就说起来还是那天在尼庵被人逮着事发的那天晚上,我听到前面有动静,就从后门跑走了,夜里沿着河,看到安家的货仓门开着,火把足有几十个,一袋一袋的往货仓里扛。”

“袋子里是货?”金不换这就来了精神,要说冬天大半夜的打听消息,除了从热被窝里惊起来的郑仁锡,还真的没有管事的肯去。

“象是糙米,”郑仁锡说过,金不换就一口气追问下来大约是多少袋?他们家河边儿上有好几个货仓,是哪一处?”

见说的话重要,郑仁锡也认真起来,他那一夜是仓皇失措逃出来,害怕后面被人追上打还来不及,别的没有看清楚。郑仁锡只能回答出来一共三只大船,多少袋我没有数,是河边儿水坛子胡同那一处的货仓。”

回想火把下三只江船,七、八个人卸货,郑仁锡只觉得不止是卸了一会儿。当时黑暗之中,猛然前面大放光明,郑仁锡吓得跌坐在地上扭伤了脚,这才停下来看一会儿。到认明白前面不是挡他的人,郑仁锡一扭一拐地回家去了。后面的再也没有看清楚。

这个消息让金不换震惊他突然站起来往外面去。郑仁锡在后面喊他姨丈哪里去?”金不换也不回身,就丢下一句话让你姨妈给你些钱。”

“果然姨妈料事如神,”郑仁锡对着更黑下脸来的姨丈,只这样说一句,这是一个清秀的人。金的是招赘在家里,郑仁锡算是顶门立户的人。

“你这傻孩子,没事儿就弄出来风月事情,姨丈当然不喜欢你。”身穿着二晕色锦衣的金招手命郑仁锡还坐到身边来,从袖子里取出五十两银子塞给他,再好哄着他郑家就你一条根,以后要学好。外面走动多打听这样的事情,你姨丈喜欢,我也多给你钱。”

金满面笑容看着郑仁锡,我们郑家就这么一个孩子,以后摔盆守灵,可都指着他呢。

没了金不换在座,郑仁锡就大胆地多,对着银票嘻嘻一笑,把钱先放好,再拉着金袖子撒娇道要我学好,把听雨给我。”想起来娇柔的表妹金听雨,郑仁锡就要流口水。

“告诉过你不要急,你先学好,再来说听雨的事情。”金对着郑仁锡,从来是疼爱于他。他外面风月去,金从来只怪浪勾引他,而且先深信不疑。

金好好安抚郑仁锡我拿你当待,就是听雨这一件事情上,你不学好,就不给你。上门来求亲事的人多呢,听雨可是我亲生的。这亲事上要选过门就能当家,家里没有多人的人家,你也算是我觉得可以的亲事,就是你不学好可不行。”

饶是提起来宝贝女儿金听雨,金也不觉得浪荡外甥求亲是冲撞,她笑得越发的和蔼仁锡啊,你要明白姨心才行。”

郑仁锡信心满满姨妈,我从小儿比这大了还淘气呢,我见一回姨妈就听话一回,我母亲常叫我来看姨妈就是这个缘故了,只有姨妈和听雨我才听。”金含笑,这几句话就能哄得金转向。

“我们家独我一个人,听雨过门就当家,我外面虽然不好,为着听雨,家里一个人都不敢进。”郑仁锡说着,再比着别人小周外面多呢,把听雨许给他是小儿,也不能当家;王房里是两个从小服侍到大的丫头开脸做姨娘,就是以前你们看着好的安,现在房里也有人了。以前姨娘说我念书不好,现在这房里无人,独我是头一份了吧。”

浪荡的郑仁锡把一通夸,这是他从小就时常来说的话,郑金两家亲上结亲,这是两个母亲的心愿。

房里吹嘘的正好,房后窗户根下,一个人悄悄地猫着腰跑开,是一个才留头的小丫头。她沿着这一排窗户根下小跑着拐到有门的这一侧来,并没有跑多远,就进到门外有两株紫荆花的房里去。

紫荆不在花期,只是枝节摇摆几下。小丫头翠娥在紫荆花树下就对着房里走出来的一个丫头压低嗓子喊道翠玉,听雨姑娘在房里呢?”

“在算这几天家里的米粮账目,你有话,进来说。”翠玉把手里端着的半盆残水泼到院子里无人行走处,和翠娥一前一后地走进来。

房中窗前花梨木桌上安着镜台,墙上悬着一幅财神的画,另外一壁几案上供着一尊玉观音,两边是八张酸枝儿的椅子。还有一个束腰圆凳摆在雕花红木的圆桌前。这圆凳上铺着厚锦垫,上面坐着头发乌黑如云,面容儿秀丽温柔的听雨姑娘。

金的丫头翠娥儿急急地进来,听雨姑娘还是不慌不忙地问她事情值得这样慌张?”伏着身子帮父亲算家里账本儿的听雨姑娘是侧着脸儿,手里握着一管毫笔,不停手地在记账。

“姑娘不好了,表少爷又对着提您了?”翠娥当成一件重要事情,房里散开的两个丫头听过低头笑。金听雨没有笑,也没有不悦。先喊丫头翠玉给翠娥拿点心吃。”

翠玉给了翠娥几枚果馅儿酥饼,再倒热茶来让她坐在旁边吃。翠玉还回到听雨姑娘身边,和她核账目。

“长生庵的姑子来,多给她五斤灯油,让她佛前多供奉。”听雨这样交待过,随手就在账目上添上一笔。手中账本儿上开得清楚,家里这几天进项日多。听雨盈盈转过身子,对着香几上安放的玉观音虔诚的念一句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再转过身子来,金听雨再添上一笔支出普渡寺的智圆小长老再来化缘,比平时多给他五斤米,五百钱。”

作为父亲的金不换是手中把得铁紧,做女儿的金听雨背着他要做善事。可怜这满城百姓,听说大过年的亲戚来不及走,都抢着去屯积些米粮在家里,怕手握雄兵的简靖王一打起来就是三年两载。

朝廷用兵,历来最后摊平到庶民头上。这三年两载之中,国力亏空后,最后只能涨的价格,多收税多扰民。不关心国家大事的金听雨没有这么细的心思,她握着笔叹息的,只是父亲别的事情上样样依着,只有搜刮钱财这一件上,父亲笑话听雨是个姑娘,就有这许多慈悲心肠。”

而母亲金,也是别的事情上样样依着。只有表兄郑仁锡这一件事情上,让金听雨几时想起来几时要着恼。

学又不成,商又不成,姨妈每天给表兄几两银子让他自在花用,这银子一般儿也有花到尼庵里、寺庙里,金听雨想到这里,转过身子正面儿对着玉观音再念一句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然后再俯转身子在圆桌上,心里要骂表兄,他花往尼庵寺庙的银子,都是钻狗洞去了。

这个没脊梁骨的,还整天要打的主意。金听雨想上这一会儿,翠娥把果馅儿酥饼吃完,热茶也喝了两杯下去,抹抹嘴儿对金听雨道姑娘我吃完了。”

“嗯,那你对我慢慢道来,”金听雨依然是伏着身子算账目,用柔和的嗓音告诉翠娥现在可以说了,姑娘我也有心情细细地听。

金房里的丫头都喜欢和气温柔的听雨姑娘,有事儿都跑来对姑娘说。翠娥一五一十地把话说完,金听雨只轻挑眉梢,莞尔道表兄说他房里还没有人?那年前吃醉酒在他家里和丫头小秋厮扯,又是为?”

表少爷郑仁锡的所作所为,这城里无人不知。金听雨微微笑,他只能哄住的母亲,再就是哄住我母亲。对着翠娥再微笑一下,听雨姑娘镇定的道我了。”

是近水楼台吗?听雨姑娘想想表兄肚子里的墨水比还要少,他只穿花弄影这是他最能的。

“翠娥,你再去看一看,表少爷要是走了,就来告诉我一声儿。”金听雨打算,我也去对母亲说说。

浩奇文学网

上一章  |  士农与商目录  |  下一章
加入书架后可以自动记录您当前的阅读进度,方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搜索引擎输入 "士农与商 黄鹤楼" 就可以找到本书
其他用户在看:
黄鹤楼文学 - 免费小说阅读网 www.hhlwx.com
联系我们: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