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得楼来,完全又是另一番的光景。
千惠美他们还没真正迈步进店,在餐厅领位的引领下刚走到雕花的大门处,就能感到里面的热闹氛围夹杂着浓郁的香气扑面而来。
跟着等到真正进入到营业区范围更是了不得。
除了走在最前面领位和陪着后面千惠美之外,其他的三人几乎都觉得眼前豁然一亮,登时为餐厅内部的奢华无比的摆设和金碧辉煌的装璜,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不为别的,就因为这里不同于普通中餐厅,喜欢用大红大绿这样俗气的装饰装潢。
放眼一看,几乎就是个流光溢彩的金色世界。
餐厅的天花板悬挂着鎏金宫灯和璀璨的水晶吊灯。
墙壁镶着金箔一样的暗纹壁纸。
桌子上铺设的是金色的台布,椅背上铺着金黄色的织锦软垫。
连餐具边缘都描着金箔,处处透着华夏的皇家气派。
这还不算什么,关键是进门之后,他们这些人才真正注意到,金色的大厅中央位置居然还矗立着一盆巨大的宝树盆景。
树上挂满了各种花果造型的奇珍异宝,看着不但绚丽夺目,而且每一处细节都彰显巧夺天工的造诣,堪称匠心极致的艺术品。
说到这棵树的来历,当然并非日本的产物。
其实是宁卫民的东京餐厅从坛宫饭庄独立后,新店装修换招牌的时候,为了能有一个体现“金玉满堂”店名特色的镇店摆设,也为了省钱,他专门从京城安排几个料器师傅飞到东京来现场制作的。
总共耗时有九十多天,花了接近两千万日元的成本,一共造出了三盆这样的花树。
这进门后的营业大厅只是摆放了其中的一盆,里面的主厅里还有两盆呢。
但不得不说,就放在最前面这棵树高度有两三米,已经足够吸睛夺目的了。
先说那宝树的造型,从主枝到细梢层层递进,枝干蜿蜒盘曲如自然生长,雕琢的纹理深浅交错,就连树皮的皴裂、枝丫的分叉都仿真得毫无破绽。
再看花叶与瓜果的衔接,那叫一个天衣无缝。
料器拼接的花瓣边缘薄如蝉翼,鎏金的果柄纤细却挺括,仿佛微风拂过便会轻颤。
尤其镶嵌其间的碎玉与水晶点缀在花叶缝隙,光线流转时闪闪烁烁,如夜空中的星子,让整株盆景都平添一种灵动通透之感。
至于树上的各种花叶瓜果,更是精妙绝伦。
花瓣颜色以绯红、暖黄、莹白为主,绯红似霞、暖黄如蜜、莹白胜雪。
材质不但通透如凝露,灯光透过时还会折射出柔和光晕,仿佛轻轻一触便会滴落莹润水珠。
瓜果则选用翡翠绿、琥珀橙、石榴红之色,翠绿欲滴的“叶片”衬托着饱满的果实,表面泛着凝脂般的光泽。
质地则呈现出温润细腻,摸起来似有微凉的顺滑触感,却又带着料器特有的坚硬质感。
可想而知,就这棵树,怎是一个“美”字了得?
各色花叶与瓜果在金色餐厅的光影映衬下,相互交融又各自生辉,汇成一片流光溢彩的视觉盛宴。
不但与餐厅金碧辉煌的氛围相得益彰,与“金玉满堂”的餐厅名字完美呼应,更展示出了华夏技师在料器制作上的独特艺术创作成就。
尤其对于完全不了解华夏料器的日本人来说,这根本就不似人间之物,初见的惊艳感完全是瞬间拉满。
所以无论是望月洋子还是那两位社长一看就挪不开眼睛了,走到近前就挪不动腿了,越看越忍不住要赞叹。
“太神奇了。这是哪位艺术大师的创意啊!居然可以把各色的花叶瓜果结合在一棵树上,形成如此奇妙的景致。真是奇思妙想。”桥本社长最先开口。
“是呀,看那些花瓣如此的逼真,瓜果又如此的晶莹剔透,这样美丽的艺术品我也是第一次看到呢。而且不得不说,这东西和餐厅的经营内容还有点贴切呢。如果这世上要真有这样的奇花异草就好了,那谁有了它,大概就可以轻易吃遍这世上所有鲜美的水果了。”小林社长也随之附和。
“小林社长真是个浪漫的人啊。或许这就是企业家独有的联想能力吧。您的话在我看来是相当有启发性,弄不好也是说到店家心里了呢。”
望月洋子更是具有职业操守,时刻不忘用恭维客人的话,来烘托氛围。
而就在这时,静候在一边负责领位的那个服务员也开口了。
大概也因为每天都能看到如此反应的客人吧,这个服务员早对如何应对这种情况轻车熟路了。
她的回应才叫厉害,简直让几人恨不得当场在这棵宝树盆景前合影留念才好。
“几位客人的确是有见地,几乎通过这件陈列品一下就了解到本店的用意。没错,在华夏的传说故事里,这种神奇的树叫做‘百宝树’,是神仙所种,四季可以有不谢之花,并且结出各种鲜果。如果真的有这种树,那大概就会如各位所言,我们可以随意享受各种美味的水果了。另外,本店的店名是‘金玉满堂’,这四个汉字的本意也是形容奇珍异宝,琳琅满目的意思,并以此来寓意对富裕、繁荣和美好生活的向往。所以本店才会打造出这样的艺术品,作为镇堂之物。”
桥本社长随即便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情。
“原来是这样啊。这不仅只是一个寓意吉祥的艺术品,还真的和贵店的店名有所关联啊。”
果不其然,他也因此显得更感兴趣了。
“那这件东西也是来自华夏的吗?运过来很麻烦的吧?”
小林同样好奇的询问,“这是什么材料啊,造价一定很贵吧?如此光润晶莹的质感,看上去就让人想要摸一摸。”
望月洋子随之附和,“确实,看上去真的好漂亮啊,这些材料总不会是宝石吧?”
服务员笑了笑,再次对几人的疑惑予以了礼貌回复。
“这个盆景,其实是由本店从华夏请来的技师在东京为本店特别打造的。它的主体材质是玻璃,不过不是普通的玻璃哦。就像西方的人工水晶一样。它正式的名字叫做‘料器’,也被称为‘御琉璃’,算是人工宝石制品。其来源和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皇室内务府造办处,是过去清代达官显贵很喜欢的奢侈摆件,价格确实不菲。尤其因为琉璃可以通过人为技巧塑造形体,在体量大小和造型能力方面会更自由。就像本店的这个盆景,论壮观和造型层次,宝石盆景是无论如果也达不到的。即便它不是真正的宝石所制,但体量和所耗费的人工也抬高了它的制作成本。不瞒各位,本店一共打造了三个这样大小的盆景,所耗费的费用总共超过三亿日元。”
说实话,其实这个服务员并不知道三盆盆景的真实造价。
她这一开口,等于把真实成本夸大了十几倍之多。
但问题是,她这么说也不算信口开河,因为店里就是这么吩咐下来的,要求所有员工就得这么答复客人。
目的无非想让来光顾的客人觉得“金玉满堂”的运营成本高,提高本店的层次而已。
所以在说这些话的时候,服务员一点都不心虚和忐忑,完全以为他所说的是事实。
但即便如此,这个价格对于前不久还在国际市场上频繁参加艺术品拍卖的日本人来说,也确也算不得怎样过分。
毕竟那个时候日本人拿下一幅西方的油画就需要至少上千万美元。
相较而言,这三个如此壮丽的大盆景造价只要一幅画四分之一的价钱,反而还显得很划算呢。
所以尽管服务员的话让两位社长大吃一惊,但他们吃惊的并非是价格上超出了他们的想象,而是为了这么精美的东西居然有三件之多而震惊。
“什么?居然一共有三盆这样的东西吗?”
“是的。一共三盆。不过严格说,每一盆‘百果树’的具体样子当然都不会一样。区别还是挺大的。”
“那么其他的两盆在哪里?我们能有幸看看嘛?
“当然,请各位随我往里面来,很快就能如愿看到了。”
就这样,几个人在此停留的时间结束,又重新跟随着领位迈开脚步继续向里去了。
接下来也正如领位所言,很快他们就又在里面更宽敞的主厅里看到了另外的两盆宝树盆景。
造型体量依旧壮观,细节同样逼真精巧。
尤其是两盆同样庞大却造型各异的料器摆在同一个房间,对照来看,更显这对宝树气势磅礴,璀璨艳丽。
以至于两位社长都忘了自己今天是来吃饭的了,他们看上去倒像是把领位当成了商店的售货员,反而对其提出了更多有关料器的问题,甚至是不情之请。
“如果我也想要订这么一个类似的东西该怎么办?贵店可以帮忙联系吗?”
“对不起,您的这个要求,我真没办法答应,也没权力答应。如您所见,我的工作只是负责把各位领到座位上……”
“这样啊……那不知道你方便不方便,把造这些东西的企业联系方式给我?”
“对不起,客人,您要的信息我仍然不知道,恕我直言,您的问题恐怕只有本店的经理才有可能回答。”
“好吧,那如果方便的话,不知道可不可以请贵店经理过来一叙?”
“好的,我会把您的要求转告给经理,还请您在座位上稍等。”
直到这番话之后,两位社长和他们漂亮的女伴才终于在餐厅里一个不错的位置落座了。
只是尽管他们周围座无虚席,不断能看到穿着统一服饰的服务员穿梭其间,把一道道的美食为这些邻座的客人们奉上。
但两位社长此时却似乎情绪有点低落,一时之间,他们相对无言,连手里拿着的精美菜单也无心打开。
不为别的,就因为刚才的领位虽然答应了他们的请求,但他们其实心里很清楚,对方恐怕只是敷衍。
这么高端的餐厅,又是如此的繁忙。
这里慕名而来的客人,什么社会名流,达官显贵都有。
餐厅经理身为一店之长肯定有太多重要的事情需要处理。
恐怕是没工夫,也不可能,仅仅为了这种事来和他们见面的。
也就是说,他们无论有多喜欢那料器制造的艺术品,可能也没机会搞到它了。
难免觉得有点情绪上的小失落,有点索然无味,怪没意思的。
所以他们此时还真是没了食欲,坐下来后倒是开始后悔刚才干了一件强人所难,又自讨没趣的事。
不过,这世上的事儿往往有超出预计的情况,否则也就不叫生活了。
就像今天他们初到这里一样,既没想到那么多人排队,也没想到自己竟然可以插队。
这个时候,他们同样没想到自己会被餐厅的摆设完全迷住,更没想到这件事的转机恰巧就在今天陪伴他们的女伴身上。
善于察言观色的千惠美,其实早已经看破了他们的心思,此时便主动重新捡起相关话题。
“两位社长,看你们的样子,好像是真的喜欢刚才看到的那些盆景啊。我承认,这些盆景好看确实是好看。可你们不觉得那东西有点贵吗?三个盆景的价钱,都够我在银座再开一家俱乐部了。”
“贵是有点贵的,可那件东西够特别。就像刚才所说的,既能体现出美好的寓意,又能体现出食品丰美新鲜的行业特点。我公司的业务也是从事食品行业的。要是也能在我的办公室摆上这么一件,肯定让来访的客户耳目一新,不但有助于提升办公室的格调,也更方便和客户找到更多的话题。”小林食品机械的社长小林如此回应。
“嗯,我和小林社长的想法差不多。只不过我不是想买这样的一大件,而是想订购几十个一米左右的小件,来作为年底送给公司重要客户的礼物。这种东西这么精美,一定会取悦那些人。何况价格的问题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这么大的东西,贵是肯定的。可要是体量缩小一些的话,价格肯定也会等比例降低的。”桥本商社的桥本社长也这么说。
很显然,他们都是很称职的社长,都有相当的经济头脑,看到什么一下子就和自己的事业挂上钩了。
但对于千惠美而言,更重要的倒不是这些,而是这些话让她终于确定,这两位社长真的不怕花钱,已经确有购买意愿。
于是无论是从取悦客人的角度,还是从个人利益的角度,她都没办法袖手旁观了。
笑了一笑,她主动把事情揽在了自己身上,“要是这样的话,那这件事包在我身上好了。由我来负责联系,保证让两位社长满足心愿。”
“哎,不是开玩笑吗?妈妈桑,你真的有这个把握?”
“这么说,妈妈桑和这里的经理很熟悉了,你能把这里的经理给请过来吗?”
就连望月洋子这个时候也诧异起来,“妈妈桑,你究竟要怎么做?”
哪里知道千惠美却毫不在意的摆摆手,一副轻松至极的态度。
“放心了,容我先卖个关子好了。我们先点菜。今天客人太多,弄不好会等很久的。点完菜,我就去办这件事。我用我的个人名誉向二位担保,一定不会让你们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