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文学
 
首页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侠 • 仙侠
都市 • 言情
历史 • 军事
游戏 • 竞技
科幻 • 灵异
搜索:
 
您当前所在位置:黄鹤楼文学>>重生之我是刘备

第七十八章 :虎牢关上


简体手机版  繁体手机版
更新时间:2010-08-31  作者:腰上吊刀
秦汉三国

第七十八章:虎牢关上

第七十八章:虎牢关上

旌旗如云,战马如虎。

颜良洋洋自得的站在队伍的最前方。

这些天来,他每到这个时候都要到虎牢关前叫一回阵,不过自从那个新来的将军在他的九宫三才阵里吃过那次大亏之后,就再也没有下来过,他现在的自信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如果不是因为兵少了些,他肯定要指挥攻打虎牢关了。

说到和新来的那个吕布交手,这是颜良心里唯一有些胆怯的地方,如果不是因为见机走得快,最多三十个回合就得在对方的戟下做亡魂了。

颜良不无纳闷的想“刘备手下怎么有那么多的奇人异士呢?”

虎牢关的城门缓缓打开,好象一只踞地而卧的老虎慢慢打了个呵欠。

多日没有看见对手出战的河北大军吓了一跳,略略向后退了两步,同时将刀枪挽好,摆出一副预备对敌的阵势。

骑着一匹青鬃马,穿着一身青色战袍的敌将出现在城门处,身后是四五千步兵,连一个骑兵都没有带出来。

颜良的眼睛微微眯缝起来。

来得既不是和他交手的那个吕布,也不是那个堪堪和他打做平手的许褚。

不但如此,来得这员将领甚至没有穿战甲,带的也纯粹是步兵,虎牢关难道出了什么事情?

颜良抬起头来,疑惑的看向关上,赫然发现虎牢关的旗帜变了,变成一面大大地“刘”。

姓刘?妊道是刘备亲征虎牢?颜良的目光变得灼热。

鼻吸也粗重起来。

如果真是刘备亲来虎牢,而被他一鼓成擒,那将是多大的一份功劳?想到这里,他再也沉不住气,一摆手中大枪,大喝道,“列阵。

随着他的将令。

他身后过万兵丁迅速移动,很快列好了阵形。

就在这时。

对方那员青袍将忽然一顿,在距离他将近两百步的地方勒马停住了。

“不是被阵法吓到了吧?”颜良迟疑了一下。

他想好的计策是将关羽等人引到阵中,慢慢的将这几千步兵“磨”死,同时诱更多地守军出关。

凭着这套阵法,他相信以一敌四不成问题,如果对手再合作一些,几千几千的送兵进去。

以一敌五、六都可以,而现在对方地静止不动恰恰是他最不愿意看到的。

颜良扭头看向身后阵中,迟疑了一下,终于下定决心的喝道,“前阵散开。

”河北兵士被主将这个朝令夕改的举动弄得有些莫名其妙,不过铁一般的军纪让他们仅仅迟疑了一瞬就开始默默的服从起来。

关上,一袭深皂色厚布袍的陈群站在刘备身旁,细看着关下河北军阵地变化。

“长文可有所得?”刘备笑吟吟的问道。

可能是身上肩负的责任太多。

刘备已经渐渐忘记了自己不过是个二十二岁的青年,而当陈群被带到他的面前,他一眼就觉得这个虽然还没有长成大人样的单薄少年很投缘,就象自己的弟弟一样让他关切和喜爱。

“禀郡公,依群观之,敌将不过略知此阵之用法。

临敌变化显然欠缺良多,只看此番散开前三阵便可知。

“依长文所见,我军当如何是好?”刘备接着问道,眼光中充满着鼓励。

陈群迟疑的看了一眼刘备,鼓起勇气说道,“若只看此番布置,便知敌将有意yin我军冲前,彼时则再合拢阵势,此阵便再无破绽,不过他骤散置前地三阵。

此战已是必败无疑。

郡公可命那位将军自东南角杀入。

再自西北角杀出,此阵必破。

“好。

就依长文之言。

”刘备呵呵一笑,接着派出传令兵急速下关,让关羽依计行事。

“郡公竟丝毫不疑小子?”陈群被刘备这么快就接受自己的意见吓了一跳,瞪大了眼睛不敢置信的看着刘备。

在他心中,自己不过是刚从敌营被引回来的一个无名小卒,虽然有父亲的忘年故交戏志才在场,而且自己也确实是被虏获到敌营去的,但是这么容易就接受自己地意见,这还是让他吃不消,有些受宠若惊,也有些战战兢兢。

“备为何要疑心?”留备微微笑了一下,“慢说长文不过是被河北军虏至军营,即便是敌将又能如何?此关现在的守将吕将军便是新降不久,备一般信之不疑。

这一番话说出口,不但关上观战的诸将点头不已,而陈群也连连点头,便是刚挨了二十军棍的吕布听了,心中也是受用不已,不过他这会却动弹不得,因为施军法的都是原本跟着许褚守关的兵丁。

这个安排与刘备没有关系,而是荀彧刻意安排的。

有了这几个施军法的小兵回去一说,原本守关的近三万士兵心中积累的怨气多少也冲淡了一些,从长久来看,两边都没有占了什么便宜,算是皆大欢喜。

“郡公用人不疑,小子心中感佩。

”陈群心悦诚服地深施一礼。

“对方这阵有什么名堂?”刘备笑着指着河北军阵说道,见陈群愣愣地看着他,忙说道,“备早年曾率兵征战江东,也曾向戏先生请教阵法之妙,不过备资质浅薄,只知此阵与山越大军所用之阵多有不同而已,至于妙处却不得要领。

“郡公既下问小子,小子当知无不言,”陈群笑了笑,“山越与其他蛮夷久与我天朝为战,因此也学得一些兵法,不过多为司马之故阵,只算得后天之阵,不得先天要领。

“阵法还分先天后天?”刘备有些不可思议的看着陈群,心忖他以前在二十一世纪看过一些武侠小说,知道练气功有这些讲究。

倒不知道阵法还有这些名堂,顿时好奇起来,接着问道,“何谓先天并后天之阵?”

“后天者,只依地势为阵,或依山岳,或傍湖泊。

或借谷道、或假溪流,再以改变兵种搭配为要。

制造以少胜多之可能罢了。

“古来名将,莫不依此行事,难道此也有错?”荀攸笑着问道。

他倒不是存心难为陈群,只是看这个少年侃侃而谈,自然而然竟有一种气度在内,因此忍不住刁难一下,但是作为一个熟识国事地人。

他自小耳濡目染地都是政治、军事和经济,对一些谈笑用兵的古人十分敬佩,比如太公望、孙武等人,因此对兵法也颇多涉猎,在这一点上,荀彧倒不比他强。

“古来名将也多,不过如廉颇、吴起之辈只怕还当不上名将二字。

”陈群面上露出轻蔑的神色。

他话音一落,众人一齐色变。

若不是碍着刘备在场,只怕就要质问起来了,只有戏志才一脸微笑的站在一旁,一副隔岸观火的表情。

他早知道陈群会这么说,因为这个想法正是陈群的父亲以前的想法,而今却被陈群完全地传承了下来。

“依陈长文之见。

古人以何人为名将,又是如何判断的?”荀攸这次是真地有些生气了,连称呼都起了变化,让旁边的荀彧微微皱了一下眉头。

“知风角,识形势,会阵图,不拘一格,应敌于万方,这才是将才。

”陈群淡然一笑,“以此论之。

孙膑、白起、李牧、韩信。

此皆不世之将才。

除了刘备和戏志才,众人脸色都极为难看。

但是偏又极难驳斥陈群,因为陈群所提到的四个人恰好都是以善变出名的将领,刚好满足陈群自己设定的要求。

“战法不一样,岂可一概而论?”荀彧皱着眉头说道,“倒是这先天之阵又是如何,还请长文详细解说。

”从陈纪身上算起来,荀彧比陈群还要长一辈,算是世伯,所以刚才见荀攸和陈群争论的时候,他倒不好介入。

现在他把话题岔回到原来的“先天和后天”上,态度颇有些“不耻下问”地意思。

“不敢,”陈群笑了笑,他不知道荀彧和荀攸的身份,但是见荀彧态度谦和,不便失礼,赶紧谦逊的答道,“所谓先天之阵,乃受形于河书与洛书,并致守一,以成九宫,其诀当世也多有流传,不过多为得其皮毛、不见骨血罢了。

倒是易理之说深得肯紊,只可惜又太深奥难明了些,致世人多是一知半解。

“九宫之法,无非二四六八之图,即便成阵,亦为先贤道之为古阙,意为能得其形而不能得其神之阵,向来不闻当世能有灵活变化此法之人。

今日长文既这么说,难道此阵变化竟然了然于胸不成?”荀攸听了陈群适才的一番谈论,虽说觉得有些地方还有些牵强,但是有些新意还是让他眼前一亮。

他是一个穷学而后工的人,之前看了不知道多少兵家的书,算是一个丰富的理论家,现在觉得陈群说得有趣,倒是不知不觉又把适才那一股子闷气丢的不见了踪影,又兴致盎然地和陈群辩谈起来。

“试看今日关下之阵便可知,”陈群笑着手指关下颜良的阵势。

众人这才想起关下之战,急忙扭头看去,却见关羽一把偃月刀上下翻飞,已经从东南角杀进去半里许,身后伏尸处处,也不知死了多少河北兵将。

颜良带着一支兵马急着要冲进阵里去,却不知道怎么回事的被隔在厚厚的河北大军外面,急得他大声直吼。

“这便是他不知阵势变化,以致作茧自缚。

”斟群叹息道,“九宫自有相生相克之道,生门可转为死门,死门亦可化为生门,此全看布阵者之心意。

在九宫之中另布三才,妄图夺天、地、人之造化,却不知大巧则不工,至简则不拙,此九宫之理也。

凭空多了这么一个阵,倒是多此一举。

”他顿了顿,接着说道,“若是他布好阵势之后以逸待劳倒也还罢了,不料他居然使前三阵自行松动,如此散而后合,本是阵法大忌。

我军避开正面,则此阵因为前三阵散而未聚,以致无法转动,终于一败涂地。

关上众人一边听着这么一个少年侃侃而谈,一边看着关下的关羽在河北大军中横冲直撞,都觉得哭笑不得,这情景倒好象陈群在授课一般。

如果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通过系统信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给予删除。

上一章  |  重生之我是刘备目录  |  下一章
加入书架后可以自动记录您当前的阅读进度,方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搜索引擎输入 "重生之我是刘备 黄鹤楼" 就可以找到本书
其他用户在看:
黄鹤楼文学 - 免费小说阅读网 www.hhlwx.com
联系我们: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