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文学
 
首页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侠 • 仙侠
都市 • 言情
历史 • 军事
游戏 • 竞技
科幻 • 灵异
搜索:
 
您当前所在位置:黄鹤楼文学>>东莱太史慈

第二部天下第十一卷第七章 突变


简体手机版  繁体手机版
更新时间:2010-08-30  作者:碧水龙吟
虽然早就知道长安城难免一场大乱,但是屋中的众人仍然吃了一惊。

辛评并不知道事情的始末,当然大惊失色,太史慈却叫他稍安勿躁,告诉他其中另有内幕,要是仪以后有机会再告诉他。

辛评也知道自己刚刚进入到太史慈集团的内部,所以有很多的事情是不知道的,当然闭上嘴巴,老师的听着众人的发言。

赵云向太史慈道:“主上,没有想到长安之乱会发生得这么快。不如主上取消幽州之行,只派我去得了。”

赵云的意思太史慈当然明白,长安这个地方看是不大,但是却是自己谋夺天下的根本。

若是长安有事,那么西凉和益州就会趁机扩张势力,当然,现在益州现在自求自保,而西凉则因为新旧两股势力打得不可开交,毕竟马腾和韩遂与李傕和郭汜都想占据西凉。前者是在求发展壮大,而后者则是在求立足之地。当然是生死之斗。

而贾诩就是因为看穿了这一点才让两者相互牵制,更派出了自己的得力助手去冒充李傕和郭汜的军师。

而贾诩则亲自去牵制汉中的刘焉,然后再挑逗长安城里的三大势力内讧,待三败俱伤的时候,再由太史慈亲自出手,扫平长安。

如此一来太史慈就可以借平定长安的时机筹划日后如何夺取西凉和益州了。

不过按照太史慈的意图,长安之乱应该在自己平定幽州之后发生才是最理想的,可惜天不遂人愿。

赵云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才有此提议,但是太史慈却不能答应,这件事情他是有苦自己知,若是只为杀掉幽州的公孙瓒其实是不用太史慈亲自去的。太史慈辞去却是有不得已的苦衷。

先不说自己此去幽州是为了制造与少数民族的摩擦,准备日后与少数民族开战,单说现在自己若是不去幽州而去长安的话,袁绍的反应就不好预料了。

现在太史慈是在希望袁绍主动和自己作战,那就要给袁绍一个错觉,即是说他觉得自己的力量和太史慈势均力敌才行。

现在袁绍已经有这个打算了,那当然是因为自己的“母亲”在他的手里。

所以自己一定要做出为了母亲一切事情都抛下不管的架势。这才可令袁绍肆无忌惮。

即便是这位优柔寡断的本初公一时之间还拿不定主意,那也没有关系,因为自己的军队现在已经接入到袁术的势力范围内,而这正是袁绍要谋夺得,面对青州军在豫州和扬州北部的活动,太史慈就不相信袁绍能够容忍。

更何况太史慈还可以借口刘繇乃是扬州刺史的理由,要袁绍的军队日后在击败袁术之后退出寿春。

当然,若是袁绍高明到面对能够容忍一切,不和太史慈争一日之短长,太史慈也会有更好的接口和袁绍开战。

那借口就是劫持自己“母亲”的人乃是袁绍的手下。只要自己有这个理由,那么自己想要怎么对付袁绍都是理所应当的。

所以,为了中原的统一,太史慈必须到幽州去做做样子。

想到这里,太史慈沉声道:“我相信长安只要有文和在,就没有问题,我们可以尽快地解决幽州的大小麻烦,但是我却不能不去。一日不灭袁绍,我心难安。”

赵云明白太史慈的意思,点了点头。

太史慈又看向刚才进门来的那个特种精英,沉声道:“长安那面的情况到底如何?”

那名特种精英略一沉吟,组织了一下思路,然后沉声道:“现在长安乱成一团,形势复杂难辨,而且双方现在保密工作做得都很好,其中的内幕只有少数人知道,我们也说不好到底要发生什么事情,总之就是司徒王允大人已经把太尉杨彪大人抓了起来,而温侯吕布则带着自己的军队占据了长安的西北面,划城而治,与王允根本就是各行其是。”

太史慈和赵云面面相觑,没有想到王允竟然这么快就动手了,而且是堂而皇之把杨彪抓了起来。最奇怪的是吕布,所谓兔死狐悲,物伤其类,面对杨彪的被抓,按照吕布的性格应该马上和王允翻脸,免得日后受制于人才对。

可是现在这个吕布居然只是占据长安城的一角,只求自保,这未免太奇怪了。

赵云皱着眉头道:“长安城的兵权的确不在吕布的手中,吕布可以调动的兵马表面上看似乎很多,但是据我们的情报来看,一旦有起事情来,掌握在吕布手中的兵力绝对不会超过四分之一。”

太史慈用心想了半天,才道:“我看这件事情和文和有关系。要知道文和现在在长安城乃是一个举足轻重的脚色,无论是王允还是吕布,都要给贾诩面子,而且在表面上,文和和两人的关系都不错,所以这两人都在担心如果贸然吃掉对方,这个贾诩会有什么反应。”

赵云信服地点头道:“主上言之有理,看来长安城的形势还在贾诩先生的掌握之中。”言语之间,大为松了一口气。

岂料太史慈却摇了摇头道:“长安城的形势若是这么简单便好了,子龙有没有想过,王允为何会突然向杨彪动手,而且理直气壮?那其中一定有什么原因。”

顿了一顿,太史慈有点担忧道:“莫忘记贾文和乃是当世超一流的智者,一向精于算计,而且对于大局一向判断得十分准确,对于我们这一面的情况他应该很清楚自己到底应该如何配合才对。”

赵云想了一想,脸色为之一变道:“主上的意思莫非是长安方面出了什么在贾诩先生意料之外的事情?”

太史慈点了点头,沉声道:“我就是这个意思,想一想,文和应该知道我只有先处理完幽州的事情才有力量去对付长安的事情,所以文和绝对不会在这个时候搅乱长安,唯一的解释就是杨彪方面出了什么意外。”

赵云点了点头,看向那特种精英,关心道:“现在贾诩先生那面怎么样?”

赵云是在担心杨彪的事情是否对贾诩有何影响。

那特种精英恭声道:“贾诩先生方面倒是一切如常,现在正在和益州的张任大军交手。不过贾诩先生行事高深莫测,我们也没有办法询问他的种种意图。”

太史慈的眼中杀机一闪,寒声道:“张任?”

赵云知道太史慈恨不得杀了张任,因为在长安突围的时候,若不是这个张任,武安国根本就不会被吕布杀死。

所以,太史慈对吕不的恨意很少,更何况武安国当时是求仁得仁,死在与吕布正面的冲突中,战死沙场、马革裹尸正是每一个战将的最大光荣,那也没有什么好说的。

但是若没有那个张任,武安国怎么可能不自量力的去挑战吕布呢?

说到底张任才是罪魁祸首。

赵云有点担心的看了太史慈一眼,当然也明白太史慈心里的感受,可是身为上位者绝对不能被怒火冲昏了头脑,以致桑死了应有的判断,于是连忙分散太史慈的注意力道:“贾诩先生那里战况如何?”

那特种精英禀告道:“那个张任似乎挺难对付,现在两军正在对峙中。”

太史慈此时已经冷静下来,闻言笑骂道:“什么挺难对付?那是贾诩没有认真,要知道贾诩现在要一身兼顾长安、西凉、益州三面,现在根本就未到对张任开刀的时候。”

那名特种精英尴尬地笑了一下,有点脸红,在太史慈面前,他丝毫不像青州特种精英中的铁血精英。

太史慈看着这特种精英,有点好笑道:“你快告诉我,贾诩到底是怎么做戏的?”

那名特种精英沉声道:“开战的第一天,贾诩先生便叫张辽出去讨敌骂阵,结果引出了益州大将严颜,双方交战二十回合,严颜不敌张辽,便败回城中。”

太史慈这才想起贾诩已经把张辽这小子从吕布那里拐骗来了,也不知道贾诩拉拢张辽这小子怎么样了。

那名特种精英自顾自地说下去道:“第二天,张辽继续讨敌骂阵,出来迎战的乃是刘备手下的大将关羽……”

“关羽?”太史慈和赵云失声叫了出来。

赵云看向太史慈道:“主上,关羽此人非同小可,武功其实不在我之下,坦白而言,我最怕的就是关于那种攻击方式,令我有一种无法施力的感觉。当然他也别想攻破我的守势。”

太史慈默默的点了一下头,关羽锐而难以持久,是优点也是缺点。不过对于赵云来说,是有点棘手。

吕布、赵云、关羽、黄忠还有自己,正是代表了武功五种方式的极端,其中更有点五行相生相克的味道。

不过太史慈却知道若是按照真正的历史看来,自己恐怕根本不是上面四人的对手,自己的武功虽然有“水”的味道,但是其实除了自己,还有一人的武功也可以称之为水,那就是张飞。

张飞的丈八蛇矛气势磅礴,势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源源不断,更好像海雨天风,巨浪滔天。

只不过这一点自己也能做到,而且自己还可以宛如高山流水,山间流泉一般化刚为柔,现在更在更进一步,追求融合五行的境界。

自己早晚会与刘备交手,这原也没有什么奇怪的,只是没有想到刘备在进入益州之后,会变得这么积极,而且锋芒毕露。

一直以来,太史慈都知道刘备看时机很准,看来刘备已经意识到,若是自己在不在益州为自己谋求发展,那么天下将再无自己的立足之地了。

益州人才其实不少,尤其是在前期,所以刘备此去冀州若是时机得当,那无疑是蛟龙入海。

赵云却在关心战况如何,问道:“张辽在第几招败的?”言外之意,根本就不看好张辽。

那特种精英沉声道:“大概是在第十招。”

太史慈和赵云惊异地对视了一眼,没有想到这个张辽的韧性这般强,竟然可以支撑过关羽的十招。

“到了第二天,张绣将军亲自出马,这次出来的人乃是刘备的另外一员大将张飞。

太史慈心头一沉,张绣的武功虽然很高,但是顶多也就是许褚的级别,当然在长安时,许褚刻意隐瞒自己的实力,排名才会在张绣之下,若是真正打起来,张绣还不是许褚的对手。

要知道张绣在二十招之内就已经被赵云打败,虽然其中有出其不意地原因。

可是当年在洛阳时,许褚可是在赵云手下力战二十回合不落下风,虽然赵云再和张绣交手的时候已经明显的进步了,但是许褚这些年也进步不小。

许褚绝对不会是张飞的对手,那张绣也一定不是。

果然,就听那名特种精英苦笑道:“张绣将军才一和张飞交手便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苦苦支撑二十招便败回本阵。

太史慈点了点头,这并不出乎自己的预料,张绣的枪法细腻,但是力量不强,面对张飞那种似的打法能够支撑二十回合已经很不简单了,更何况这其中定然还有贾诩的作用,贾诩肯定不会让张绣死战的。

天下间唯一一个可以用招式弥补力量不足的人便是李严,此人的“花枪”已经出神入化,否则不会和与张飞打法相同的许褚向都那么多的回合不分胜负。

赵云显然也想到了这一点,因此丝毫不吃惊。

“还有什么事情?”太史慈最后询问道。

那名特种精英想了一会才道:“有一件事情比较奇怪,就是现在西凉居然停止了交战,李傕和郭汜开始和马腾和韩遂各自坚守城市,不与交战。”

太史慈听得眉头大皱,看来长安那面的事情有很多都不在自己的想象之中,唯有日后亲自见到才会知道是怎么回事。

想到这里,唯有强压下对长安的关心,命令那名特种精英下去,要他们继续密切注意长安城的动向。

太史慈抛开心中的担忧,毕竟贾诩乃是第一流的谋士,自然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

想到这里,太史慈对是仪沉声道:“是仪你给管宁和王豹写一封信,要他们派人秘密把皇上送到这里来,日后我去长安的时候需要有皇上在身边。

是仪微一错愕,马上欣然点头,这政坛老手当然知道太史慈要用皇帝的名义去平定长安之乱。

辛评却在一旁大感错愕,一直以来,他都以为皇帝已经失踪,却没有想到竟然在太史慈的手中。

难道太史慈想要取而代之?

在惊骇欲绝下,辛评更感到了种种新鲜和刺激。

以太史慈今日的实力,绝对有问鼎天下的资格。

更何况现在辛氏家族已经和太史慈是一条船上的人了,想要反悔也不可能了。

一想到这里,辛评马上心安理得。

看着辛评的表情,太史慈心中暗赞:真是识时务者为俊杰!

太史慈转过头来,对赵云沉声道:“我们在休息一日,明天便出发到幽州去。”

赵云点了点头,心知自己手下的士兵已经在外面征战了好久,若是不好好休息一番,对日后的战斗会有很大的影响的。

是仪站起身来,对太史慈笑道:“如此,主上可以在邺城多转转,也好看看邺城的发展。”

太史慈笑道:“有你们在,我还有什么不放心的?不过我倒是很想见几个人。”

是仪和赵云还有辛评一呆,不知道太史慈想要见谁。

太史慈微笑道:“陈宫他们在邺城也住了许多时候,这么多的客人到了我邺城,我这个做主人若是不见上一见,岂非说不过去?那未免也太失礼了。”

众人笑了起来。

不多时,在整个兖州之战中俘获的重要敌人均被一一带到了太史慈会客的大厅。

这里面人人垂头丧气,只有那个陈宫一付昂然的样子,看来根本没有把太史慈放在心上。

太史慈也懒得理他,象这样的顽固派是很难象自己低头的。自己可没有曹操那么好的耐性,大不了把张邈和他一起杀掉,也算是买一送一。

令太史慈感兴趣的乃是那个袁氏家族的叛徒袁建,这小子虽然低眉顺眼的,但是也算是神气活现,至少把命保住了,而太史慈正要利用这个袁建以便日后对付袁绍。

太史慈才要说话时,却听见一把动人的声音道:“主上,妾身来了。”

太史慈闻声,心头立时燃起火热。

来的正是张夫人。

太史慈和赵云看向门口时,一眼便看见了今日媚光四射的张夫人。

“可否把甄付交给奴家?”

上一章  |  东莱太史慈目录  |  下一章
加入书架后可以自动记录您当前的阅读进度,方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搜索引擎输入 "东莱太史慈 黄鹤楼" 就可以找到本书
其他用户在看:
黄鹤楼文学 - 免费小说阅读网 www.hhlwx.com
联系我们: hhlwxcom@gmail.com